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零七章 回撤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零七章 回撤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李庭芝的脸上,一直都是带着赞赏的笑容。

郝经依旧是头戴斗笠、面罩黑纱,让人看不清面容。

蔡思伟、杜小七、袁世春、郑同武以及秦汉等人,经过几番惨烈的厮杀,变得更加的强悍,而经历再一次血与火洗礼的合州御前诸军的诸多将士,已经真正的蜕变,成为骁勇之师。

收获更大的,还是常明全等人,他们终于建立起来自信。

侍卫马军司所属游亦军,镇江御前诸军所属左军、选锋军和策选锋军,在连续的厮杀过程之中,损失是惨重的,特别是左军,两边的战斗结束,剩下的不足千人,其余各军同样伤亡重大,不过经历了两次的大胜之后,军士的心态完全改变了,他们不再认为蒙军不可战胜。

忠勇军倒是需要时间恢复,不过李庭芝不是很在乎,说到底忠勇军不是他麾下的军队,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他这个两淮制置使,也不能够调遣忠勇军。

进入淮北的三万人,包含合州御前诸军一万人,忠勇军五千人,其余诸军一万五千人,经过连续两天的厮杀,阵亡以及伤重而亡近九千人,由此代价,他们剿灭和生擒蒙军一万八千人,包括攻打蕲县的一万一千人,泗州驰援的七千人。

比例基本是一比二,这样的胜利,的确值得炫耀。

但李庭芝和吴邵刚都做出了决定,不允许宣扬两次战斗的胜利,尤其不要给朝廷写去报捷的奏折,否则不知道朝中的昏头者和算计者会出什么样的馊主意。

集结和休整都是在蕲县,粮草暂时还是充足的,至少能够维持十天以上的时间。

被俘获的蒙军军士六千余人,经过两天左右的甄别,其中近四千人编入到合州御前诸军,剩余的两千余人,则是要一路押解到淮南去。

李庭芝和吴邵刚都认为大军应该要撤离淮北了。

在诸军的编列问题上面,吴邵刚的想法,除开忠勇军,以及在此次作战之中受伤过重的军士,其余的军士全部都编入到合州御前诸军,至于给朝廷写去的奏折,可以说侍卫马军司所辖游亦军、镇江御前诸军所辖左军、选锋军和策选锋军,伤亡惨重,剩余将士人数不多,作战的时候,悉数编入到合州御前诸军之中了。

加上从蒙军投降军士之中吸纳的军士,吴邵刚麾下的军士从进入淮北的一万人,变为两万三千人,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而大军拥有的战马,也超过了两万匹,也就是说这两万三千人,全部都是骑兵的序列了。

李庭芝同意吴邵刚的决定,且会以自己的名义,给朝廷写去奏折,毕竟他的手中,还有两千多的蒙军俘虏,由此可见战斗是多么的激烈,军士伤亡惨重也在预料之中。

至于说朝廷之中的算计,李庭芝会认真的考虑和筹谋,他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手,也会彻查,看看背后究竟有哪些人在算计,想着置他和吴邵刚于死地。

天色渐晚,蕲县县衙,厢房。

休整已经三天的时间,大军要准备开拔了。

开拔之前的商议,依旧是在这里进行,军中统领以上军官,以及李庭芝、吴邵刚、郝经等人,也包括刚刚被提升为合州御前诸军左军统领的秦汉。

地上铺着地图,这幅地图与寻常的地图不一样,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很多小的地名,都是经过斥候侦查补充上去的。

“诸位,斥候已经探查清楚,驻守在蒙城的蒙军,依旧没有撤离,周遭也没有驰援的蒙军,按说这等的情况不应该出现,吃了败仗的史天泽,一定会命令驻扎在蒙城的蒙军高度戒备,甚至是暂时的撤离,不要与我们硬碰硬了。”

“史天泽此番可谓是惨败,至于说他如何到忽必烈的面前去交差,那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宜,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史天泽会不会马上展开报复的行动。”

“我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史天泽统帅的两路蒙军,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五千人,经过连续两天的厮杀,逃出去的只有七千人左右,阵亡和被俘接近一万九千人,如此惨重的失败,史天泽怕是难以承受的,务必要找机会挽回颜面。”

“蒙城方向的蒙军之所以不撤离,我认为是有这等原因的,史天泽命令驻扎在蒙城的蒙军拖住我们,接着率领大军再次杀过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处境堪忧。”

“要说不管多少蒙军围攻,我们都不害怕,蒙军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已经打败他们多次,一点不畏惧他们,可我不愿意让将士白白的伤亡,淮北之局势,对于全面之局势,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不需要继续纠缠,应该考虑如何安全撤离了。”

“从节约时间的角度出发,我们撤离务必经过寿州所辖的蒙城,只要过了蒙城,相信蒙军也不敢继续追击作战,毕竟我们愈发的靠近淮南,我们就愈发的安全,蒙军现在还没有胆量打过淮河进入淮南。”

“这一次的撤离,以合州御前诸军将士为先导,大军统一行军,尽量加快行军步伐,尽快的撤离,押解蒙军俘虏的事宜,由忠勇军负责,常明全协助。”

吴邵刚安排完毕,看了看李庭芝。

李庭芝没有任何的异议。

不过郝经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史天泽想要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经历此番的失败,史天泽必须要给忽必烈禀报,若是忽必烈同意调遣大军在淮北作战,史天泽才有可能领军前来作战,如若不然,史天泽无权率领大军作战,属下认真计算过,泗州驰援的蒙军一万人,蕲州攻城的蒙军一万五千人,这已经是两万五千人,史天泽虽然是蒙古传统的右丞,但毕竟是汉人,其麾下能够统领的大军,不可能超过三万人。”

“先生如此说,难不成驻扎在蒙城的蒙军只有五千人吗,区区五千人,有如此之大的胆量,阻击我两万多的大军,岂不是飞蛾扑火。”

“这个属下也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驻扎在蒙城的究竟有多少的蒙军。”

屋里一时间陷入到沉默之中。

蔡思伟等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他们负责的就是执行命令。

大军明日撤离蕲县,这个命令已经下达了。

李庭芝站起身来,挥挥手开口了。

“不管蒙城驻扎有多少的蒙军,我们都是要从那里撤离的,若是蒙城驻扎的蒙军敢出来厮杀,那我们就坚决剿灭他们,我们领军作战,能够分析到尽量多的情况是好的,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管史天泽是不是会卷土重来,我们都不会畏惧,我还期盼与史天泽面对面,看看此人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被誉为蒙军之中的第一汉将,是不是三头六臂。”

面对李庭芝带有责备的话语,吴邵刚只能够是苦笑。

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李庭芝的兴致很高,时时刻刻都想着与蒙军再次的对垒,甚至在私下里的时候,还询问吴邵刚,是不是在淮北逗留一段时间。

沉默片刻之后,吴邵刚再次开口了。

“明日卯时,大军全数撤离,每名军士携带的粮草,不低于维持十天的时间,从路程上面看,若是顺利,我们抵达寿春最多八天左右的时间,沿途筹集粮草是不大可能的事宜,故而你们要告诫所有军士,务必要珍惜粮草,不可浪费。”

众人散去,厢房里面只剩下李庭芝和吴邵刚两人。

“沧凌,郝经此人的确是不错,不过你也要担心啊,郝经身份太过于特殊,忽必烈必定要追问其下落的,到时候贾右相追问,你可要相好应对之策。”

“岳父大人放心,我自有办法,有钱能使鬼推磨,到时候用钱财,一定能够让贾右相轻轻的放过此事。”

“不一定,朝中都是畏惧蒙军的,若是忽必烈亲自询问,贾右相总是要回复的。”

“此事沧凌会注意的,也请岳父大人到时候帮忙从中斡旋。”

“这没有问题,我一定会注意的。”

景定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进入淮北大半个月时间的吴邵刚,终于率领大军,从蕲县撤离了。

当初夏贵率领的大军,也是首先占领了蕲县,接着铺开了占领城池的道路。

大半个月的时间,合州御前诸军经历了数次的急行军,以及两次大规模的战斗,可谓是马不停蹄,眼看着春节就要临近,想着与家人一道过节,没有可能性了。

接下来撤离的途中,还会遭遇哪些战斗,吴邵刚不知道,不过他相信,大军一定能够顺利的撤离淮北,顺利的回到潼川府路去。

至于说先前筹谋的想法,包括算计夏贵等等事宜,还是暂时放弃,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再行筹谋,反正李庭芝也知晓了这些事情,必定会想到应对之策的,吴邵刚目前最为重要的事宜,还是好好整合新编入合州御前诸军的一万多将士。

离开县城,吴邵刚扭头,看了看还有些黝黑的城墙,也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他才能够再次踏上淮北的土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