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六百九十七章:希特勒之死

光荣使命1937 第六百九十七章:希特勒之死

作者:沧月傲天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49 来源:笔趣阁

其实关于本土决战的设想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就有了,因为就当时的战略环境而言,日本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击垮美英两国,因此在制定对美英作战计划的同时还想好了后路,一旦进攻不顺利,第一阶段的战争无法彻底击垮美军占领南太平洋地区,那么日本就打算在本土与美英决战。

虽然后来由于战斗出奇的顺利,日军在开战半年左右就攻占了南太平洋上绝大多数的岛屿,所以关于本土决战的相关一切东西都被束之高阁。不过之前所做的一些准备却没有荒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日军预先确定的本土决战的战前准备终于完成了,大兵团的配备也大体就绪。

不过,由于盟军空袭加剧,导致日本国内大量的工厂被炸毁,军工生产能力骤降。此外,由于大量的桥梁个公路被炸毁,日本国内大量的道路被阻塞,燃料、粮食、布匹等资源也严重不足。

除了这些之外,日军各部队的装备和训练以及后方的准备进展也十分迟缓,主要原因是日军从海外各个殖民地撤兵的时候,丢掉了几乎全部的重武器和一半以上的轻武器。没有武器,部队那就不叫部队。

即便是布置在前线各部队的武器装备也不是十分完整,有些一些部队还缺少部分火炮与重武器,特别是马匹、汽车缺欠很多。关于阵地的构筑,在九州、四国、关东地方沿岸的重要正面战场。仅完成计划的60%至80%,而其他的正面战场则大都仅完成50%左右。

训练问题,除了在后方集结的决战兵团外,都忙于构筑大规模的阵地,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训练。

关于最重要的后勤方面的准备问题,九州、四国方面,弹药的集结完成100%,燃料的集结完成94%,粮秣的集结完成16%;但决战时集中兵力所需的物资集结,则十分令人担心。关东方面。粮秣集结了50%。但是弹药、物资器材的集结,由于优先供应九州,仅集结了一部分。其他地区,除京都方面外。后勤准备工作更为迟缓。

5月19日。盟军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战。终于在菲律宾西北部的山区内将日军第十四方面军仅存的十万余人歼灭,日军第十四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山下奉文大将被击毙,至此。统治菲律宾3年多的日军第十四方面军就此覆灭。

得知山下所部全军覆没,日军方面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大本营正式追授山下奉文为大日本帝国陆军元帅,并且在东京为手续费举行了大规模的国葬。

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意图是想借此激起日本国民同仇敌忾的情绪,毕竟此次作战和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一样,这是要在日本本土作战,相对于日本人来说,盟军就是侵略者,如果宣传好了,对于本土决战助力可不小。

果不其然,经过日本政府的刻意宣传,日军设在各个城市的征兵点都挤满了满脸愤慨的青年。

不说日本政府正在试图将整个日本变成一座大的要塞,反过头再说欧洲方面的战事,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准备已经进入了尾声,

为了一举撕开德军的西线阵地,盟军对诺曼底登陆战役十分重视,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

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

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为此,盟军的空袭由轰炸德国的工业区转变成轰炸德国的交通线,由于盟军对德的轰炸,使修建大西洋堡垒的进度一再变慢,甚至有些修建大西洋堡垒的工人被迫去修建铁路。

从1944年3月底至5月底,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数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截止5月20日。盟军全线准备妥当,只要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几百万大军就会出现在诺曼底,对法国境内的德军展开全面的进攻。

但是前线各部队等待的吗,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原定于5月中旬的登陆计划直到20日都没有任何动静,这引起了前线很多高级军官的不满。

不过艾森豪威尔也没有办法,这是盟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要求他们继续集结待命,只有得到盟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他们才可以发动登陆战役。

盟军最高统帅部为何迟迟没有行动?那是因为有人要他们等着,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锋。

10天前小威廉发来电报,说已经和隆美尔联系上了,不过来么对于刺杀希特勒还有一些顾虑,他正在试图说服他。

5天前,小威廉再次传回消息,说他们已经和德军内部反对希特勒的青年军官领导人霍法克取得了联系,并且说服了隆美尔,正在制定刺杀希特勒的计划,预计将会在五月底行动。

根据双方的约定,在希特勒死后,负责西线b集团的隆美尔会放开西线战场,并且全力说服西线总司令克鲁格配合盟军的行动。但是盟军只能对德国的纳粹分子进行围剿,不能对德国国防军动手,战后对于德国的审判也要公平公正,绝对不能重蹈一战的覆辙。

陈锋就此事和罗斯福、丘吉尔以及斯大林进行了沟通,他们原则上同意隆美尔的要求。这对于双方来说试一次共赢的合作,因为就目前收集到的证据看,德军已经在西线做好了防御准备,如果强行登录的话,盟军的损失将会十分惨重。

如果隆美尔能配合盟军开放西线,那么盟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登陆法国,然后长驱直入攻占巴黎和柏林,战争也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大逆转,盟国也会以极小的代价尽快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有了罗斯福等人的承诺,隆美尔也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盟军的行动,同时会亲自配合特工人员的刺杀行动。不过在刺杀行动没有开始之前,隆美尔希望盟军不要急着进攻。这也是盟军最高统帅部要求前线的部队集结待命迟迟不肯进攻的主要原因!

1944年5月25日,在德国柏林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德国元首希特勒遭遇了汽车炸弹的刺杀,生死未卜!

根据现场流传出来的情况看,似乎是希特勒当天要去柏林陆军学院参加一场演讲,而刺杀者似乎事先已经得知了他的目的地,因此在前往柏林陆军学院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当希特勒的车队在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辆满载炸药的汽车突然冲了出来,并且恨恨地撞在了希特勒的座驾上,随后便发生了大爆炸。

希特勒到底死没死,这个脸隆美尔也不清楚,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根据上百次实验的结果以及隐约传出的消息,隆美尔等人可以判断出,即便是当时希特勒没有当场死亡,也会身受重伤,暂时不能理事。

对于隆美尔等人来说,一个死了的希特勒和一个不能理事的希特勒是一样的,只要他不干预德国的军政,那么德国就不会随着他一起走向灭亡。

同一天,在德军西线总司令克鲁格的命令下,138万德军放开西线阵地,迎接盟军登陆,同时配合盟军反攻德国。

欧洲战场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大逆转,可以预料得到,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欧洲战场就会有好消息传来,而这一切陈锋居功至伟。

5月30日,盟军攻占巴黎,同一时间,苏联红军进驻华沙。

31日,德国国防军在东线发表声明,愿意配合苏联红军反攻德国。至此,德军的两大集团同时背叛了希特勒政权,希特勒一手缔造的第三帝国摇摇欲坠。

6月1日,柏林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德国元首希特勒于5月28日晚在柏林伤重不治死亡,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负责整个德国的军政事宜。

对于这个任命,邓尼茨感到非常意外,从1943年7月以来他本人仅在公众场合与希特勒谈过话。希特勒从来没有向邓尼茨暗示过考虑让他做继承人,之前希特勒已经决定由帝国的空军元帅戈林做自己的继承人了。

但是戈林因为德军在前线的不断失利向希特勒建议,希望希特勒能够授权他掌管国家一切事务,并建议与盟军进行谈判。希特勒恼羞成怒,将之视为最严重的叛国罪,决定解除戈林的一切职务。

即便是戈林丧失了继承权之后,邓尼茨也从未从其他方面得到这方面的暗示。在邓尼茨看来,没有任何一个纳粹首脑人物会猜到这一点。虽然大家都明白,戈林已不可能成为希特勒的继承人。但希姆莱却在四处活动,企图代替戈林的位置。没想到到头来竟然会元首竟然会选择让他成为帝国的新元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