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六百九十章:进军朝鲜

光荣使命1937 第六百九十章:进军朝鲜

作者:沧月傲天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49 来源:笔趣阁

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大动作让日本方面十分紧张,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日本方面国力持续下降,尽管军队的数量由于中美英苏四国拒绝和谈而暴增,一度增加到了600万人,但是战斗力却下降到了冰点。

对于亚洲战场,日本方面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保住朝鲜核宝岛,甚至不求将局势恢复到37年之前,恢复到31年之前就可以了。

但是中国方面却不给日本这个机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两句话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态度,除恶务尽,一定要打到日本本土去。

在得知中国方面已经开始向朝鲜和缅甸方向集结部队,日本方面夜经济加强了缅甸以及朝鲜方向的兵力,同时调梅津美治郎大将回国继续担任陆相,命令冈村宁次全面接收关东军,任关东军司令官兼朝鲜总督。

在缅甸方面,大本营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晋升为陆军大将,同时增兵4个师团,命令河边正三大将组织第二次缅甸会战。

至1944年1月15日,日军在缅甸方向集结的部队多达5个军11个师团、5个旅团,另外还配以两个飞行集团和1个独立飞行队。

在朝鲜方面,日军布置了38个步兵师团、14个步兵旅团、3个战车师团、4个炮兵旅团以及19个伪军师,另外配以3个航空集团和一支分舰队,总兵力超过了80万人。

双方在南北方向集结的兵力超过了300万人。就作战规模来说是空前的。而对于此次作战,中国国内的民众则是鼎力支持的,因为这次作战的区域并不在中国境内,这是近百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1月18日,薛岳亲临缅甸前线,接手缅甸会战的总指挥权,命令前沿的2个师向日军驻扎的曼德勒发动进攻,第三次曼德勒战役爆发,由此拉开了1944年大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盟军在欧洲战场也进展顺利。成功打垮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迫使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的投降其实早在1943年7月份就开始了,连年的战争使意大利经济濒于崩溃,国家预算赤字高达870亿里拉,收入只及支出的36%。全国各地食品匾乏。黑市猖獗。民不聊生。

至于意大利那支搞笑的军队更是不堪。处于“崩溃状态”,兵员严重缺乏,士气低落。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希特勒以东线局势紧张为由,拒绝给墨索里尼提供新的援助,并强迫墨索里尼继续征兵充当炮灰。

在此情况下,意统治集团决定抛弃墨索里尼以摆脱危机。1943年7月24日夜,法西斯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恢复君主立宪,把军队指挥权交还国王。

翌日夜晚,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墨索里尼,令他辞职,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了一个无党派政府,并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两天之后,墨索里尼被押到蓬察岛,后又被送往马达累纳岛。

墨索里尼垮台后,希特勒担心意投降盟国和盟军在意南部登陆,于是,以减轻意北部防务负担为借口,派遣隆美尔率8个师的德军越过边境占据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并在意北部建立比萨一里米尼防线,以支援驻守在该防线以南意本土上的另8个师德军。

7月28日,巴多格里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结束了持续21年的法西斯统治。为避免希特勒报复,巴表面宣布继续同德国一起作战,暗中却派特使与盟国密谈,表示愿意反戈一击。

随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谈,商定意的停战条件,授权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受降。

9月3日,意、美双方代表在西西里岛锡腊库扎附近的橄榄林中签订了停战协定,规定意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空军撤往盟军指定地点,并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的各个机场和军事基地。

但是德国方面却不同意意大利的做法,得志意大利政府竟然向盟军投降之后,希特勒对于意大利统治集团的这种背叛行为极为愤怒。命令前线的部队立即解除意军武装,逮捕大批意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罗马,后又接管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本土。

在德军占领罗马前夕,意王室、巴多格里奥及其政府成员仓皇出逃,然后乘坐潜艇,于9月10日到达布林的西。之后,纳粹党卫军营救墨索里尼成功,让他粉墨登场,9月底在意北部成立了法西斯傀儡政权,与巴多格里奥政府相对抗。

10月13日,巴政府在意国民的强烈要求下,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3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墨索里尼垮台和巴多格里奥政府无条件投降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柏林一罗马轴心的解体,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大胜利。

1944年1月,盟军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绝大多数的城市,并且以此为基地向北部的墨索里尼政权进攻,盟军终于再次登上了欧洲的土地。

1月16日,就在中日缅甸会战爆发的前两天,盟军高级统帅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陈锋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陈锋建议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三战场,连同东面的苏德战场以及南面的意大利战场一起夹击德国。

这个提议得到了与会所有高级统帅的支持,随后盟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于44年3月到5月在法国的南面的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三战场。

1月19日,就在陈锋从华盛顿返回重庆的同一天,中日双方在朝鲜北部的白头山(长白山)地区展开激战,双方都出动了大批的装甲部队和战机,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惨烈,日军接到的死命令,大本营要求关东军各部即便是全军战死也不能后退一步,绝对不能退出朝鲜。

冈村宁次虽然并不认同大本营的做法,但是却无可奈何,他也知道朝鲜现在已经成了整个日本高层和军队的遮羞布,如果连朝鲜这块肥肉也丢了的话,那么日本真的距离战败不远了。

既然没办法后撤,那么冈村宁次狠戾的一面展露无遗,数十万大军被他全部调到了前线,后方只留有少量的几个师团,防止中国海军突袭,其余部队一律摆在前沿阵地,一个大队打没了立即有更多的部队填上去,冈村宁次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用这种不畏生死不惧伤亡的打法吓倒中国政府和军队,让他们知道,即便是可以占领整个朝鲜,中国至少要付出百万人的伤亡。

与此同时,冈村宁次还在朝鲜境内大肆征兵,所有1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的朝鲜籍或者是日本侨民中的男性,只要是身体健康就必须服兵役,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冈村宁次除了手中将近90万正规部队以外,还组建了70万的武装农民。

冈村宁次确实够疯狂,不过指挥前线作战的中国将领也不是孬种,后方指挥此次作战的是卫立煌和朱老总,前线指挥作战的是李逸风和许世友,都是见过大阵仗大世面的人,尤其是李逸风这个大土匪。

日军疯狂,李逸风更疯狂,他不顾作战参谋的反对,亲自带着护卫队跑到前线参加一线作战。此举虽然遭到陈锋以及卫立煌等人的严厉批评,但是对于前线官兵的士气却是极大的鼓舞。

丹东.鸭绿江大桥,通往朝鲜境内最主要的通道,这里也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为了阻止中国国防军进入朝鲜,日军在战役爆发前就派部队炸毁了鸭绿江大桥。

但是在战役爆发后,中国国防军的4个工兵旅却在鸭绿江上连续建造了14座浮桥,以供部队渡江之用。而这十几座大桥就成了双方最重要的战场,一方修建一方毁,飞机大炮无所不用其极。

每天都有大量的部队死在桥上或者是江岸旁,顺水而下的尸体布满了整个鸭绿江,献血将江水都染红了,惨烈程度只有淞沪会战时的罗店战场可以相比。

战争从1月19日一直进行到2月7日,最终以中国国防军一部绕道临江,并且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拿下临江日军阵地,大军突入朝鲜境内,而鸭绿江前线因此失去了战略作用,日军不得已才从鸭绿江前线撤兵。

短短19天的战斗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中国国防军战死2万余人,伤3.8万人。由于日军的武器装备全面劣于中国,所以日伪军的伤亡更为惨重,直接战死的兵员就高达6.8万人,受伤的更是高达9万人,其航空部队和战车部队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被击落的战机超过了1100架,被摧毁的坦克也有组织960辆。

相比而言,中国的技术兵种的损失要小很多,战机被击落不大到80架,坦克呗摧毁不到200辆。

血战鸭绿江没有吧中国国防军吓倒,倒是把随同日军撤往朝鲜的伪满军队给吓住了,日军在此次战役中动用了大量的伪军部队,完全是将这些伪军当炮灰使用,往往一个团上去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打残了,即便是这样日军也不让伪军撤退,命令其战至最后一人,这样的情况下,在伪军中弥漫着一股恐慌、仇恨、后悔的情绪,同时也酝酿着一股暗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