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六百六十五章:大建设、大生产、大练兵

随着军政会议的陆续进行,一个个决议被最终确定,一道道命令从重庆发往全国各地,一时间中国的所有的军政官员以及普通军民都被调动了起来,就像是一台蓄势待发的大功率机器,随时准备爆发惊天的能量。

按照陈锋与军委会的诸位军委委员的战略构想,部队从整编到换装再到形成战斗力,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如果全军六百余万部队的战斗力都能达到原第八战区一半左右,那么消灭中国境内的日伪军最多两年的时间,甚至更短。

如果在此期间美英等国也加入对日反攻的作战序列,那么在两年内反攻日本本土也不是不可能,基于这样的判断,陈锋认为自己完全有希望在1945年8月15日之前完成系统赋予的光荣使命。

不过陈锋也知道,以中国现在的工业实力,想要维持六百余万大军的日常消耗完全不可能,即便是塞北省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但是按照1941年塞北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计算,塞北省最多可以供应250万部队,再多了就不行。

因此,陈锋认为在军政改革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中国的工业进行全面的建设,主要是以发展重工业中的军事工业。

陈锋不是不清楚轻重工业必须配合发展,否则的话两条腿一条粗一条细,很可能走上苏联的老路子。但是他没办法,现在中国人可以挨饿。但是却不能没有武器装备,不能不发展军事力量。

挨点饿受点苦亡不了国,但是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那可是要亡国灭种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在打败日本鬼子之后再说,反正只要完成了系统交代的任务,他陈某人有的是时间和那些大国们斗。

在陈锋的要求下,政府方面紧急召开了工业建设会议,按照陈锋的要求,政府方面要在一年内建成30个年产千万吨优质钢铁的大型钢铁厂、50家大型水泥厂、10个大型发电站,另外还要在山西、四川、云南、重庆、山西个建立一个军工基地。而这些建设的费用全部由陈氏家族代付。

当然了。代付归代付,以后国家发展起来了,经济宽松了,这些钱都是需要归还给陈氏家族的。

关于这些待建的军工基地的建设陈锋参照了华夏公司的建设经验。要求每个军工基地都可以独立生产步枪、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各种口径的大炮、坦克装甲车等轻重武器。可以就近装备各个战区的部队。

另外。陈锋还计划扩大塞北地区的工业产能,除了轻武器之外,还要增加各种飞机的生产能力。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陈锋深知国内的工业建设离不开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因此陈锋命令各部队暂时不要同日军进行冲突,更不要急着反攻,各部队要做的就是防御,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向后撤退。

与此同时,陈锋特意从陈氏家族的发展基金中专门拿出30亿美元,向苏联和美国订购了大量的工业设备,要求他们务必在半年内将这些设备全部运送到中国。

有鉴于这段时间陈氏家族资金消耗量激增,陈锋命令阎嫦曦立即按照他所给出的那张地图在南北美洲进行圈地,不要有任何顾忌,大踏步发展就可以了。

这几年华夏公司发展迅速,但是有很多行业却没有踏足,尤其是石油能源以及矿产等暴利行业。并不是华夏公司没有资源和实力,恰恰相反的是,华夏公司不但有资金有实力,更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掌握着南北美洲所有未经发现的矿产资源的具体分布地图,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找到蕴含丰富油气资源的大油田,也可以找到黄金存量极高的大金矿。

但是由于两国关系时好时坏,陈锋担心自己给美国政府做嫁衣,所以一直不敢让华夏公司放开手脚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局势都明朗了,特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况且中国现在是美国最大的雇主,而美国社会又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的信条,如此庞大的订单肯定会让美国政府心动的。

有了陈锋的指示,华夏公司那边顿时一片欢呼,龙剑、安静、康小伟等人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华夏公司在美国东南部发现大型油田并且将联合美孚石油公司一起开采的消息登上了美国媒体的头版头条。

接着,华夏公司在阿拉斯加州发现了特大型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关于华夏公司的报道充斥着美国社会,甚至于比眼下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还要受人关注。

1942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转折之年,国内的民众明显感觉到政府在各项事情的执行力度上空前强硬,只要命令下达各部分迅速行动,全国的节奏在加快。

另外就是今年的钱似乎很好赚,只要是有手有脚并且愿意付出劳动的,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聘用,而之前抓壮丁、抢公粮之类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更奇怪的是,之前连篇累牍的战争报道也销声匿迹了,报纸上报道的都是建设和生产,很少报道战争,这让国民们很是不解。

军人们对于1942年也颇有感触,原本按照军委会的要求,全国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不管是正规军还是民兵自卫队都进行了统一整编,合格的士兵全部留下,不合格的被剔除出部队,606万军队最后只留下565万,裁掉40余万不合格的部队。

部队整编完成后他们都以为军委会那边会有大的行动,但是事实上几乎全部的部队都主动后撤,与日军拉开距离,看起来是向日本人服软了。前线确实平静了,但是官兵们却没有消闲下来,一道大换装、大练兵的命令拉开了各部队换装练兵的热潮。

换装是从华北战区开始的,在新成立的这11个战区当中,东北战区和塞北战区的老底子是原第八战区的部队,早已经完成了换装。华北战区换完了一部分,所以换装是从华北战区开始的。

根据军委会的要求,换装的原则是先东后西,靠近日军的阵地的华北战区、华中战区、东南战区、缅甸战区为第一批次的换装战区,西南战区、重庆战区、延安战区为第二批次的换装战区、西北战区为最后的换装战区。

另外在武器装备也有一定的区别,由于现在所拥有的武器装备有限,所以东北战区、塞北战区、华北战区、华中战区、缅甸战区按照原第八战区整编师的标准换装,其主战武器包括ak突击步枪、79式狙击步枪、汤普森冲锋枪、各种口径的火炮和坦克。

而重庆战区、西南战区、东南战区、延安战区各部队全部换成毛瑟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然后配以大量的火炮和少量的装甲部队,其配置与德军相差无几,只是在火炮的数量上要少与德国陆军。

而西北战区由于远离战场,其部队的主要职责是守卫大后方,所以陈锋给西北战区的装备是全日系装备,步枪是三八大盖、轻机枪是歪把子、重机枪是九二式,步兵火力支援是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掷弹筒,远程火炮是75mm的山炮和野炮,装甲力量是缴获的九五式豆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这些装甲部队主要职责不是战斗,而是训练。

换装的同时,陈锋从原第八战区抽调了大批的军官士兵前往各个战区,负责对各战区的士兵进行集中整训,训练的标准与第八战区各部队相同。而所有的军官分批次前往塞北苏木山以及重庆的陆军大学进行学习,主要学的是新武器装备的操作以及新式战术。而在重庆,陈锋亲自为各个战区的少将以上的军官授课。

原本很多军官对于陈锋要求各部队军官轮训的命令很不感冒,认为以他们几年十几年带兵打仗的经验,那还需要学习。但是当他们真正抵达学校之后,才知道不过是井底的蛤蟆洞中的老鼠,之前的天空只有进口大,眼光更是短浅。

尤其是那些接受陈锋亲自授课的将官们更是如此,之前他们所知道的行军布阵以及作战指挥就是那些常规的战术,但是经过学习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战术叫信息战、叫电子战,还有一种战术叫生化战,有一个兵种叫雷达兵,有一种武器叫自动步枪。

从一开始不以为然到最后的深深佩服,原国民政府以及八路军新四军的这些高级军官们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已经落后世界很远很远了。

陈锋的一连串命令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大建设、大练兵的浪潮,尽管没有战斗任务,尽管看似在后退,但是中国原本紊乱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在恢复,混乱的军队编制和装备在调整,战斗力在快速提升,而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刺激着日本人的神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