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六百一十章:不听话的阿南(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此时的第八战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从里到外都在高速运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让所有人心惊不已。即便是康泽和邓平、李云昌这些非塞北系的大佬也大吃一惊,他们在第八战区已经超过三年的时间了,都自认为对于陈锋已经陈锋麾下的这支部队很了解了,但是现在看来他们了解的只是个皮毛,距离真正的了解还差十万八千里。

一直以来他们都知道陈锋在这片土地上的威望很高,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高,要知道陈锋对于塞北地区的政务几乎不插手。正如他之前说的那样,全部交由塞北省政府主席团处理,这几年下来这个模式运作的很好,不管有什么争议,三方都能通过主席团会议解决,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国共双方都几乎忽略了陈锋这个大老板的存在。

但是现在看来陈锋虽然不插手塞北省的具体政务,但是它的影响力依然是无与伦比的,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哥虽然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一直有哥的传说,这种威望在陈锋的几道命令下迅速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动力和战斗力,这些都是国共双方所羡慕不已的。

8月29日,老蒋亲自给陈锋发报,希望它可以代表国民政府参加于9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同盟国会议,具体商讨建立同盟国的事情。

但是却被陈锋拒绝了,陈锋给出的理由无懈可击,他很忙。如果不是有康泽等人在塞北。老蒋还以为陈锋在敷衍他,从康泽那里得到的消息,陈锋这段时间确实很忙,不单单他自己忙,整个塞北省都在忙。

这军队忙这调动,工人忙着生产,农民忙着收割庄稼,整个塞北省似乎就没有一个闲人,即便是那些光着屁股满地跑的小家伙们也都被送到了学校,按照政府新颁发的规定。5—7岁的孩子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学前免费教育。

不参加就不参加吧。其实老蒋也知道这次伦敦会议主角注定不是中国人,美英两国才是真正的大爷,去了也是看着他们在哪里扯皮,正好王宠惠等人还在莫斯科。正好从哪里转道伦敦。

陈锋所部大规模的调动以及整个塞北地区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令日本人心惊不已。根据潜伏在塞北的日军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情报显示。第八战区正在大规模的换防,大量有作战经验的部队被集中到了归绥,而新组建的部队则是被调到了后方担任守备部队。种种迹象表明陈锋所部正在酝酿一个大的阴谋。

日军大本营经过严密细致的推演分析,认为陈锋所部很有可能会对满洲的关东军以及华北的北支那方面军展开前所未有的进攻,以策应支那政府在中支那以及美英在南太平洋的战斗。

大本营参谋本部的数十名高级将官和参谋在沙盘上进行了3次推演,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如果陈锋所部仅仅只对北支那方面军展开进攻,那么双方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北支那方面军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在了山东以及平津二市如此大的范围内,其防区面积比昭和13年最强盛的时候缩小了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北支那方面军的总兵力却增加了十余万,再加上人数激增的皇协军的配合下,北支那方面军并不惧怕支那军队的进攻,因为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太多的军队反而施展不开手脚。

但是如果支那军队向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的话,问题可就有点严重了,因为大日本帝国为了南下战略的顺利实施,不久前刚从关东军抽调了4个野战师团编入南方军,虽然说已经向关东军补充了2个新兵师团,但是关东军实力下降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根据上一次双方冲突时支那军队表现出来的强大战力,关东军很难在支那军队手里讨得便宜,因此大本营一方面紧急向关东军调运部队,同时督促中国战场上的第11军尽快结束战斗,准备增援关东军。

但是日军大本营压根没有想到,第十一军指挥官阿南惟几早就改变了战术,战斗正在向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8月31日,日军第6师团第23联队在龙凤桥附近追上奉命后撤的第20军第133师,双方随即投入战斗,由于是奉命撤退,所以133师并没有慌乱,双方在龙凤桥附近激战8个小时,日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终于于当日21时占领133师阵地。

与此同时,第40师团第236联队于下午抵达陈家桥,同时第234联队抵达关王桥附近。当日第236联队在步、炮、工的协助下,攻击陈家桥东1公里的斗南尖高地,但是由于第九战区坚守该高地,因此日军一直未能得手。

不过,第40师团的第234联队进攻却很顺利,当天就攻占了关王桥,并且由该地南下,于当夜抵达长乐街,与第九战区第37军展开对峙。

鉴于第九战区第37军第60师、第95师在瓮江、桃花、桐子山、湖源山、磨石山一线;又以第140师从花门楼到周家湾一线,各自占领阵地,企图长期战。因此第11军指挥部决定对占领汨水左岸高地阵地的第37军,在9月1日天明前发起攻势。

当天夜里,阿南惟几给第十一军各个师团下达了攻占长沙的命令:“命令第3师团应在31日天明前,将位置向前移动到汨水左岸地区,对归义南方高地之敌,准备攻击。第6师团应在31日以后,把位置向前移动到新市附近的汨水左岸,在9月1日天明前,对正面之敌,准备攻击。同时命令第40师团,应适时以主力向长乐东南地区前进。以一部向新墙河对岸移动。在第3、6师团发动进攻的同一时间,对正面之敌准备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阿南惟几向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发去了攻占长沙的作战计划和请示!

很显然,阿南本人对战况是乐观的。这倒不是阿南惟几多么狂妄自大,而是第11军重创中国野战部队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而国民政府第九战区计划以20军为主力,烟新墙河血战十天的计划在2天内就告吹了,现在面对的37军原计划后面“血战15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加上28日第3师团一部渡河成功的刺激,阿南本人已经把攻掠长沙视为理所当然。

然而,对于日军来说,此时实在不是渡河的好时候。由于连日暴雨,汨罗江水位增高,流速增大,给日军渡河制造了不少麻烦。守备汨水的,是第37军和第99军这是以逸待劳,给日军度和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由于无法度过新墙河,阿南惟几所谓的各师团分别要在31日晨以前做好攻击准备的命令在当日就成了空话。

不过阿南惟几并不气馁,遂命令第6师团、第40师团推后一天发动进攻,并且命令这两个师团在9月1日前渡过河就可以了。当日第11军指挥部向第40师团在空投了大量的橡皮船,同时派出大量的飞机协同作战。

在飞机以及橡皮船的协助下,第40师团第235联队第12中队于9月1日黎明前首先渡河成功,2小时内就驱逐了长乐对岸附近的中国部队,掩护架桥部队。4个小时后,架桥工作完成,日军大部队开始渡河。

然而,就在此时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回电打了阿南惟几一记闷棍。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的回电很简短,只有区区42个字:“进攻长沙,由总军根据东京的批示和广东方面的情况,另作指示。不必消极。”

这个回复很有学问,也很滑头,派遣军总部一方面没同意阿南的进攻计划,另一方面又鼓励阿南惟几“不必消极”,摆明着一副:“进攻可以,出事自己负责”的态度。

结合昨天大本营发来的尽快结束长沙方向的战斗,随时准备增援关东军的电报,阿南惟几就知道该怎么打需要自己拿主意,派遣军司令部是不会给自己任何指示了,毕竟明着对抗大本营的命令是最不理智的做法了。

按道理,他这个前敌总指挥也应该接受大本营的命令,毕竟军人吗,就是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违抗军令的军人那还叫军人吗,尤其是日军这种制度森严的军队里,这一点更是坚决不被允许的。

但是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阿南惟几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浪费帝国用使用生命换来的大好战机,这是对第11军数万将士的不负责任。

不得已阿南惟几只得将麾下几个师团长叫过来商讨这个问题,是撤还是继续进攻。经过商议,绝大多数军官认为眼下局势对于皇军十分有利,应该继续打下去,如果支那军队援兵到了,皇军依然没能打下长沙,到时候再撤退也不迟。

随后,阿南惟几命令部队继续进攻,也正是这个决定,造成了第11军前所未有的惨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