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五百五十六章两条腿(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工农业是地区发展的主力,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工业则是武器装备的摇篮,而武器装备则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只要是协调好了工农业这两条腿,以后走到哪里都可以挺直了腰杆说话。因此,在真正登上世界这个大舞台之前,陈锋特别需要调整好这两条腿。

所以,会议之后,陈锋就对整个战区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巡视,主要是查的对象是各个工业区和农牧业区的发展情况,检查中陈锋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在塞北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还算比较均衡,但是发展的速度还不是很快,整个塞北省共有14家钢铁生产企业,年生产粗钢1090万吨,铁2000万吨,还无法满足第八战区军民生产生活所需。尤其是要支撑实现陈锋之前制定的那个庞大的计划,这点钢铁产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陈锋在消耗了11万系统积分之后,向系统兑换了5条年产500万吨的钢铁生产线,分别运送到包头、伊克昭盟、大同、乌海以及乌兰巴托,他要在短时间内将塞北省建城钢铁大省,产量一定要超过苏联和美国。

另外,塞北省农牧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农业。省内最大的农牧业去位于巴彦淖尔盟河套平原,但是由于人口稀少,再加上农业技术落后,整个河套平原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吃饭想象的那么高。

据统计,1940年巴盟共有可耕种土地186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万亩,总产量2.3亿斤,每亩粮食产量只有110斤左右。虽然较1939年增长了7000多万斤,但是对于整个塞北省来说,这点粮食依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口粮问题,塞北省的粮食缺口依然很大。

还有就是,整个巴盟地区牲畜存栏101万头只,相比1939年增加21.6万头只,另外去年巴盟为全省提供了大约30万吨的肉食。

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距离陈锋所需的还差了很远很远。巨陈锋所知。巴盟这个地方的生产潜力十分巨大。后世这里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1000多万亩。单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就能达到500多万亩,总产量更是多达60.3亿斤。

由于河套平原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纵横交织。适于种植春小麦、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后世巴盟主要以小麦玉米以及部分经济作物为主。其小麦的年产量每年都可以突破10亿斤。每亩单产更是高达670斤。玉米更是轻松可以突破50亿斤,亩产甚至可以达到1500斤。

另外河套平原也是后世有名的牧业区,牲畜年存栏量一般控制在1000万头只左右。而饲养量更是可以达到2000万头只,部分农产品可以达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这才是陈锋心目中的鱼米之乡,这才是陈锋心中的河套平原。农业产量不足严重制约着塞北省以及第八战区的发展,没有粮食就不能扩招更多的兵员,没有足够的兵员部队的战斗力就不能快速增长,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想改变现状可不是很容易,要知道塞北地区农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少、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技术还好说,但是人口少可就是硬伤。

4月20日,陈锋再次向全国民众进行广播演说,呼吁全国各地无地少地的农民向塞北省移民,并且告诉全国各地的农民,只要是到达塞北省,省政府就立即给他们每人分20亩土地以及生产生活所需的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包括农具、种子以及建房所需的部分资金。

当然了,这些东西都不是免费的,这需要农民向政府申请,并且每年从自己的收获中偿还一部分,直至偿还完为止。

另外陈锋还呼吁敌占区的人口也可以向塞北省转移,陈锋会给他们同样的待遇,只要是到达塞北省,依然是每人20亩地。为了保证整个计划的实施,陈锋特意从陈氏家族的小金库中调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这个的专项资金。

人口问题解决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农业技术问题了,这个陈锋自己也不是很懂,只得求助与小狐狸,小狐狸倒也痛快,扣除了陈锋两个积分的咨询费之后给除了陈锋一个答案,再先进的农业技术现在也不太适合在塞北省推广,一方面是没有基础,另一方面推广农业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太大的成效,陈锋现在需要的是立竿见影这种效果,因此就不能将推广农业技术作为主要手段。

按照小狐狸的意见,陈锋可以花费一部分的积分向系统兑换一批优良种子,也不要太多花样,之需要三种就可以了——小麦、玉米、土豆。然后再以塞北省政府的名义免费送给所有农民使用,只要农民们收获后将这些种子再还给政府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得塞北省的粮食产量提高很多。

还有就是化肥这种东西也必不可少,农业机械也不能不用,但是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免费推广政府的压力太大,但是可以小范围小规模的推广,至于怎么样推广小狐狸只说了三个字——南泥湾。

陈锋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这南泥湾是延安方面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的产物,历史上1941年到1942年,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残酷“扫荡”与国民政府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非生产人员的大量增加,使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延安方面号召边区军民更加努力地开展生产运动,以使边区的财政经济由半自给转到完全自给。虽然缺乏经验,经过艰难的探索历程,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其中,359旅开发南泥湾的成绩尤为突出。

经过359旅所有官兵辛勤地劳动,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全旅指战员开荒20.1万多亩,把野狼成群、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全旅吃、穿、用完全自给,并每年向政府交纳1万石公粮,创造了古今中外建军史上的奇迹。

1941年,359旅开荒11200亩,收获细粮1200石,粮食自给率达到78.5%。1942年,359旅耕种面积达到26800亩,收获细粮3050石。1943年,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等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陕甘宁边区机关和部队需细粮(小米)3900万公斤,自己生产达1500万公斤。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全部达到自给,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

说南泥湾并不是说要把南泥湾作为实验基地,也不是要把化肥和农业机械送给延安方面。而是要向延安方面一样,号召后方驻扎的部分部队也进行类似于大生产运动一样的行动。

不过与延安方面那种一穷二白搞生产不一样的是,第八战区的大生产运动是要建立在高科技高机械化之下的大生产运动。

小狐狸给出的这个方案陈锋很满意,他立即致电绥西军区司令张志刚,要求他抽调5个步兵团以及大批的技术骨干对河套平原东南部进行勘察,每个团选定一块600平方公里的地方进行垦荒。

这个命令把张志刚吓了一大跳,虽然说绥西军区属于第八战区的大后方,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大战,在日军的空军被打的七零八落之后,这里已经相当安全了。但是一下子抽调五个步兵团前去垦荒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5个步兵团就足足1万5千人,占了整个绥西军区的6分之一的兵力。

这倒也罢了,然而陈大司令交待下来的任务量可不小,一个团600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一平方公里相当于1500亩,600平方公里就是900000亩,就按一个团3000人计算,一个人就的伺候60亩地,这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对于张志刚提出的问题重复认为根本不成问题,去年塞北省就已经在包头重工业区建立了拖拉机生产厂,生产的拖拉机也开始在归绥附近被推广使用,只要给绥西军区调集一批拖拉机以及拖拉机手,其他的问题也就差不多解决了,另外包头还有一个化肥厂,只要那些部队用心干活,产量应该十分可观。

看到陈锋设计的方案以后,张志刚便不再说话了,要是拖拉机真的如陈大司令说的那样厉害的话,这任务也不是完成不了.

陈锋相信,只要是部队干出了样子,到时候老百姓那里就好说了,只要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到时候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化肥就不怕卖不出去,要知道这个时代真正的土豪还真不少,只不过平时这些人一不显山而不露水的,隐藏的很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