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五百二十三章:猪一样蠢的队友(二)(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墨索里尼是一个狂人,在这一点上他和希特勒没有什么不同。墨索里尼出生于意大利弗利省的一个铁匠家庭,深得父亲的遗传,墨索里尼从小就生得人高马大、五大三粗的,但是他没有把这身好力气用在帮助邻居或者帮助家里的活计上面,与之相反,他把这种天生的优势用在了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上面。

同每一个天生的恶霸一样,墨索里尼擅长于欺压弱小,对于每一个胆敢冒犯他的家伙,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与每天在教室里聆听乏味的课程相比,在校园里称王称霸显然更加符合墨索里尼的个性。他在走出校园的最后一刻发出了一句豪言壮语:“我要让这个世界颤抖!”

墨索里尼跟希特勒有许多相似点,比如在平凡的位置上都坐得不怎么牢靠,都是爱好艺术的小文艺青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在政党当中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位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的格局变得更加浮躁而混乱了。虽然战争的结束似乎给各国带来了表面上的和平,但是在这个时候正是各种思想以及新旧制度冲突矛盾爆发的最高峰。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国家应该往哪条路上继续行走下去,到底哪条路通向美好的未来,哪条路是个死胡同,在当时没有先行者这一切就是个谜,人们只能用自己的热情与理想来为自己的祖国开路。

希特勒跟墨索里尼正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很难说他们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只是为了私利。恰恰相反,这两个人的初衷看起来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只是结果恰恰相反。

这就好比今天的恐怖主义者,他们在用炸弹或者别的一些手段夺取了无数人生命的时候,往往心里呈现出的是一种喜悦,因为他们由衷地感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们是在履行自己的正义,殊不知这种理想化的正义其实只是暴力的美好外衣与借口而已。

带着这样美好的借口,希特勒与墨索里尼这两个狂热理想主义者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这两位哥们有很多地方都很相似。他们看起来都爱好艺术。一开始看起来都很平庸,学业都没有完成,都在政党事业上一飞冲天,都参加过一战并且都挂了彩。都搞过政变。都被抓起来蹲过监。出来之后都当上了首相。

不过即便是如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关系也没有外人想象的那样好,尤其是希特勒刚刚上台那会儿。两人的关系远远谈不上融洽。希特勒上台后就曾准备吞并奥地利,但是奥地利的总统陶尔斐斯和墨索里尼私交不错,因此奥地利的总统陶尔斐斯就请墨索里尼出面斡旋,于是墨索里尼就邀请希特勒到罗马会晤。

这次会晤的气氛并不是很友好,墨索里尼给希特勒施加压力,并且很明确地警告希特勒,不准动奥地利一根手指头。对此,希特勒频频点头,上飞机回国时,希特勒给墨索里尼的评价是:“这家伙是个疯子”。

然后希特勒继续对奥地利实施吞并,并且暗杀了陶尔斐斯,换上了舒施利格。这个行为的意图很明显,希特勒正在通过除掉奥地利国内的反对声音来达成自己吞并奥地利的计划,而这个计划让墨索里尼感到非常不高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意大利作为战胜国,一直都自诩为奥地利的保护者,希特勒的行动很显然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屁股上拔毛。

为了给希特勒一点点颜色看看,墨索里尼愤然挥师北上,用4个师的兵力在边境上进行了威慑性的军事部署。出于各种方面的考量与假设,希特勒在这4个意大利师的面前还真的被吓了,或许是他当时还没有看到意大利军队纸糊的本质,或许是他还不想跟这位老大哥翻脸,最终希特勒还是把吞掉奥地利的事情放到了一边。

也就是后来随着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多这两个野心家的关系才有所缓和,最后握手结盟,尤其是两人在共同扶持了西班牙的另外一个独裁大佬弗朗哥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引以为“知己”。

当德国闪击波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着德**队节节胜利,意大利人的野心也开始暴露了出来。墨索里尼除了对法国怀有野心之外,他还对近邻希腊垂涎三尺,

话说这希腊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二战爆发后,希腊首相扬尼斯.梅塔克萨斯表示要保持中立。但是,希腊受到来自意大利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时间到了1940年6月15日达到最高峰,当日意大利潜艇德菲尔诺号的鱼雷击中希腊巡洋舰埃利号,双方的矛盾迅速表面化。

事实上墨索里尼之所以要急着和希腊扳手腕子,除了早就对希腊怀有领土方面的奢望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墨索里尼很愤怒!他为什么愤怒呢?那是因为墨索里尼被希特勒无视了,希特勒在发动对波兰尤其是对法国的战争中并没有询问他的战争政策,因此墨索里尼很恼怒。

为此墨索里尼需要一件事或者是一场战争来刷刷存在感,来向德国人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并希望建立其独立性,所以他选中了希腊,因为在墨索里尼看来,希腊是一个很容易战胜的国家。

就像墨索里尼对鲁道夫.赫斯说的那样:“希特勒总让我去接受既定事实,这次我要还其人之身,他将在报纸上看到我攻占希腊的新闻。”

他要以对希腊的战争胜利配合德国在军事上的成功,因为希腊式英国的传统盟友,消灭了希腊,对于英国人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1940年8月15日,墨索里尼及其顾问决定入侵希腊。

1940年8月28日早上,意大利大使加沙斯.埃鲁纽马尔向梅塔克萨斯提交只有3个小时的最后通碟,要求容许意大利军队进入希腊国土内以占领一些战略要地,梅塔克萨斯拒绝接受最后通碟,但在他拒绝前,意大利军队已经通过接壤阿尔巴尼亚的边境入侵希腊,主攻方向指向约阿尼纳市附近的班都斯山脉,初期有一些进展,意军越过卡拉斯提尔河。

但是希腊可不是一个国家在战斗,因为它是英国的盟友,再加上英国在巴尔干半岛上有着很重要的利益,所以从一开始英国就没打算置身事外。英国早在1939年就宣布援助希腊,它表明坚决保持希腊或罗马尼亚的独立:“我们会动用一切力量保障希腊或罗马尼亚政府。”

首批增援部队是英国皇家空军数个中队,它们在1940年10月就到达了希腊。在希腊政府的准许下,英**队在10月31日在克里特岛登陆以守卫苏达湾,令希腊政府能将第5克里特师调往本土。

希腊陆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帕帕戈斯将军甚至要求英国为希腊提供9个装备充足的师及足够的空中支援,不过,由于在非洲北部战事非常激烈,所以只能够立即提供少于一个师的兵力,这个提议被希腊方面拒绝,他们觉得这会促使德国进攻而希腊却得不到足够的援助,他们要求英国如果德**队从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立即提供援助。即便是如此,希腊军队还是很快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将他们赶回了阿尔巴尼亚,希腊军队甚至还反攻到了意大利本土。

在3个星期内,希腊境内的入侵者被清除,希军乘胜追击,意军虽然易帅及大举增援,但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仍然落入希军手中。

在经过数个星期的严寒冬天后,意大利军于1941年1月4日在整个前线发起大规模反攻。虽然意军在人数及装备上占有优势,但由于墨索里尼及军事将领在作战中分配军事资源不足、对秋季天气判断错误、进攻缺乏突然性及没有保加利亚人的支持,甚至在基本装备上也有问题如没有分发冬季军服,而墨索里尼拒绝接受军事工业顾问的意见,所以导致这次反攻效果不佳,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及付出伤亡12000人的代价,但是依然没能够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无奈之下,墨索里尼只好决定停止攻势及,并且准备从阿尔巴尼亚撤兵,同时向他的老朋友希特勒求援,希望德国可以出兵巴尔干半岛,协助意大利消灭希腊和英国联军。

事实上希特勒并不希望意大利这么早去招惹希腊,早在1940年8月份德国就在研究怎么对付苏联,希特勒的意思是在10月前对苏联发动进攻。但是墨索里尼的私自行动将希特勒的计划彻底破坏了,最让希特勒感到郁闷的是,意大利竟然还没有把这场战争打赢,迫使德国不得不参战。真的是不怕狼一样狠的敌人,就怕猪一样蠢的队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