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五百一十八章:日本军政大换血(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与陈氏家族好事连连相比,日本方面就要悲惨得多,在1940年即将扫尾的时候他们发动了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后还被迫进行了冀南会战,结果呢?胜券在握的的第二次长沙会战在最后被国民政府逆袭成功,损兵折将不说,在国际上还大大丢了一次脸。

冀南会战也一样,除了在八路军那里找到了一些自信之外,其余各个战场都是一败涂地,要不是关键时刻木村兵太郎不要脸了一把,恐怕华北方面军又有一个是图案被陈锋所部除名了。

这不,战争刚刚结束,日军大本营就迫不及待的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大调整大换血!经日军大本营研究决定:“将新编成的第38、39师团调入中国。并分别将第38师团编入第21军;将策39师团编入第11军。将大本营直辖的第5师团(该师团原属第12军,后编入关东军,9月29日归大本营直辖)编入第21军。命令该部立即从大连、旅顺乘船出发,在海市岛三亚港登陆集结。”

“随后又将新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6、17、18旅团调入中国,并分别将独立混成第16旅团编入第12军;独立混成第17旅团编入第13军;独立混成第18旅团编入第11军。”

“1940年12月12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将第20、101、108、106师团调回国内。其中:第20师团编入朝鲜军;第101、108师团归国复员,第106师团在归国途中又奉命折回编入第21军。将新编成的近卫混成旅团编入第21军。同时调任多田骏中将任陆军部军事参议官,并且由冈村宁次大将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原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冈部直三郎中将调任关东军参谋长,由笠原幸雄中将接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

“1940年12月17日,大本营下令组建第7军,并将其划归华北方面军管辖!并且重新启用东条英机!”

“1940年12月19日,大本营撤销第21军战斗序列,成立华南方面军及第22军,并将其编入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随后,华南方面军奉命脱离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调归大本营直属。”

经过上述调整。至1940年底。侵华日军在华驻军达到了27个师团、21个独立混成旅团、战车集团、1个飞行集团。其战斗序列如下: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大将、总参谋长西尾寿造中将。司令部依然设南京。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13军、第3飞行集团。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下辖第7、12军和第27、35、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8、15旅团,电信第5联队、华北气象部、第2野战铁道部、中国驻屯宪兵队。

第7军司令官东条英机中将、参谋长田中隆吉少将。司令部设在唐山,下辖第36、37、41师团、独立混成第5、9、16旅团、战车第8旅团、野战重炮第8旅团、山炮第5旅团、高炮第2联队。并且奉命重新组建骑兵集团!

第12军司令官饭田贞固中将、参谋长本乡义夫少将。司令部设济南。下辖第21、32、114师团、独立混成第6、10旅团、战车第9旅团、野战重炮第9旅团、山炮第6旅团、高炮第4联队。

方面军直辖兵团:第27师团。驻天津。第35师团。该部驻北平地区。第110师团、该部驻沧州地区。独立混成第7旅团。驻山东惠民地区。独立混成第8旅团,驻逐鹿地区。独立混成第15旅团,驻北平。

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参谋长青木重诚少将。司令部驻汉口。下辖第3、6、13、33、34、39、40师团、独立混成第14、18、20旅团。

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中将,参谋长樱井省三少将,司令部设上海。下辖第15、17、22、116师团,独立混成第11、12、13、17旅团。第3飞行集团集团长木下敏中将,司令部设北平,下辖第1、第3飞行团。

对于这次大调整,有人高兴有人忧,相对于黯然回国的多田骏等人来说,新上任的冈村宁次等人无疑是高兴的,最高兴的莫过于东条英机了。自从几年前因为阿部规秀之死,东条英机被调回国接受调查,虽然事后因为闲院宫载仁亲王为其说情,东条英机免了牢狱之灾,但是却被日军大本营雪藏了,这几年一直在大本营陆军部担任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完全被高层遗忘了。

这一次因为华北方面军在此大败,不但丢了冀南不说,连带着朝鲜和满洲也遭到了中国人的报复性轰炸,损失极为惨重,因此大本营决心对华北方面军进行大换血,不但换掉了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而且连参谋长冈部直三郎也换了。

之前因为第一军在太原被全歼,所以日军在华北只剩下第12军一个军了,因此大本营又命令华北方面军组建第7军,在闲院宫载仁亲王的直接干预下,被整整雪藏了三年多的东条英机复出了,被任命为第七军司令官。

这次复出对于东条英机来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正式标志着大本营开始有选择性的忽略其三年前的错误。

除了军事上的调整,日本政府还对政府内阁成员进行了调整,由于对外政策的不断失误,导致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近卫首相于12月22日同陆海两相进行协商,认为有必要对内阁成员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尤其是主管外交的外相松冈,于是决定总辞职。

第二天夜,第二届近卫内阁实行总辞职。天皇再次命令近卫公组阁,于是12月24日成立了第三届近卫内阁。新内阁的外相是前任商工大臣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新内阁的大部分成员是前任内阁的阁僚,只有三名除外。

12月25日新政府同大本营举行了首次联席会议。在这次具有首次碰头意义的会上,陆海军统帅部长向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

大本营认为,在内外形势十分紧迫、帝国各项政策正在推行之际更迭内阁,其影响极为重大。但值得庆幸的是新内阁迅速成立了。大本营陆海军部将不惜对新内阁结予有力的和具有诚意的推动与援助。

根据以往的政府声明和其他文件,政府的方针已经明确,但统帅部仍想借此机会提几点要求:首先是关于目前帝国所应采取的国策原则,在之前的御前会议伤决定的《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已经明确规定。根据上述《纲要》制定的各项对内对外政策,需要迅速贯彻。特别是关于目前正在执行中的对法属印度支那的军事措施,统帅部要按既定方针妥善地加以实施。为此,希望政府的各项施策也要紧密地予以配合。

对于为应付目前紧急事态而开始进行的对南方的战备,决不允许怠慢和拖延。对此当然确信政府能够恪守既定方针,但仍愿借此机会再次要求切实有力地实行之。

关于日美邦交的调整,希望始终坚持既定方针,特别希望不违背三国轴心精神,贯彻执行其措施。

日军大本营的这些要求事实上是要求政府立即做出对美英等国开战的决定,原因就不说了,促使日军大本营做出如此决定的突发因素还是前段时间美国冻结日本财产的行为。由于对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进驻,演成了美、英、荷对日实行资产冻结,这使得日本外部局势日益紧张和恶化。

日本驻美国大使村野12月23日报告说,美国认为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是入侵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的第一步。冻结资产,实质上就是全面断绝经济往来。从此以后,日本同日元集团以外地区的贸易断绝了。日本在国防上已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因为美、英、荷对日实行资产冻结,日本完全丧失了获得液体燃料的途径,而这是现代国家生存上所绝对不可缺少的。事实证明,即使停下充实军备和扩充其他生产部门,全力以赴地增产人造石油,毕竟也满足不了需要。虽然曾经考虑开发库页岛北半部的油田或从伊朗和秘鲁等地进口石油,但这统统不过是溺者攀草求援。

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海军大约不过两年就将完全丧失活动能力,而以液体燃料为基础的重要产业不过一年也将陷入瘫痪状态,所谓一天天穷下去的局面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日本来说,断绝经济往来的确比行使武力更为痛苦,这也促使日军大本营决心与美国开战。

开战也许会失败,但是相对于一天天国力衰弱,直到再也没有站起来的能力,或者是当国力衰弱到一定的程度被支那人或者是英法美等国反超,日军大本营认为帝国还是拼死一搏来的划算,况且帝国赢的机会也不小。一旦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那么大日本帝国将会一飞冲天。

最为重要的是,即便是失败了帝国也不过是从支那战场退兵,仅此而已,以美英等国的国力根本奈何不了帝国。从表面上看风险与利润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日军决定冒险一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