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四十三章:陈锋的小激动(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对于苏日两国这次签订的这个中立条约,陈锋只能表示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这样的快。尽管如此,对于苏日签订的这个条约还是相当的不满,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苏联竟然宣布承认“满洲国”,同时承认日本在华北的利益,这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侮辱和背叛。

而且为避免触怒日本人,苏联在条约签订后开始减少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同时撤回在华的志愿飞行员,使中国失去了抗战物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对正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另外苏联和日本签订这个中立条约之后,失去了苏联这个娘奶的中国政府毕竟迎来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亲日派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会大肆散布抗日必亡的谬论,甚至于还会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内,投敌叛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达58人,副总裁以下的国民党中央委员20 余人,投敌军队则达50 万之多,占伪军总数的62% 。因此可见《苏日中立条约》的危害有多大,它的出现大大加剧了中国抗战的困难局面。

这些都是陈锋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站出来将自己的立场阐明,即便是对局势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帮助,但是却可以让国人看到。中国人并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并不可靠的盟友而向敌人卑躬屈膝的投降。

对于这次苏日媾和,陈锋心里气愤的同时也有一点小激动,气愤的原因就不要说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至于陈锋心里的那点小激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直以来陈锋都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导致日本改变既定的策略,不向南发展,反而采取北进的策略,那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于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有很多人都说,日本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毕竟日本的国力摆在那里。再强大的蟒蛇也不可能将大象吞噬。更何况就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从现实出发,日本要进攻苏联的话先要考虑进攻路线,从地缘以及其他因素考虑日本可能有三条进攻的路线:一是从中国东北出发,日本可以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目标将会是外兴安岭一带和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地广人稀。大片地方都是不毛之地,战略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不大,如果想从这里攻向苏联的欧洲部分那是极难的。

另一条路线是从蒙古出发进攻苏联。可是这里是日本碰过壁的,走这里也不现实,毕竟在这里有苏联的百万大军在把守,不是可以轻易过得去的。可是这里是最合理的路线,要从其他地方走不是太远就是太难,如果要考虑战机的话这、这里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日本轻易不会选择这里罢了。

是很合理的路线,但问题更多,要从中国的河西走廊到新疆,再进攻苏联,所费的力气更大,而且地理同样复杂,气候也极为恶劣,更重要的是黄河天险是一道很难跨越的障碍。

此时中国的抗战已经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日军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停止,开始局部进攻,并对敌后的共.产党游击队进行清剿,对中国的战争似乎遥遥无期,困难极大,在这种局面下日本一定要北上进攻苏联的话必然得调动大批兵力北上,这样就会造成中国战场上的空虚,日本是不愿意看到这一情况的。

而中国这一方呢,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被日本打得损失惨重,如果日本真的北上的话国民党会停下来喘口气,而共。产党八路军不同,在日军空虚的地方,他们会趋机大力发展部队,收复失地,并把战争引向日本统治的区域,国民党大概会看着**和日本人拼命,而自己躲在后面继续武装部队。

因此,如果日本进攻苏联,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将和强大的苏联远东军对阵。国民党在讲打不过日本的原因时总把失败的责任借口说成是武器和火力不如日军上,**常常讲日军一个师的火力要超过**一个军的水平,可是日军要是面对苏军又将会如何呢。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是陈锋自己却不很是很认同,因为战争不仅仅是考虑这些问题,事实上日本如果在德国向苏联开战后向苏联宣战,那么苏联必输无疑。至于原因吗,很简单,并非出自战争本身,而是出于心理压力。

如果日本真的向苏联进攻的话,那苏联所面临的局面将会和法国在德国进攻后所面临的局面一样。德国进攻法国,一仗下来英法联军大败,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在法国快要失败的时候,意大利背后插了一刀,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并越过阿尔卑斯山向法国进攻,只是意大利军十分无能,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32个师的意军在4个师的法军的阻击下前进不得。

虽然法国挡住了意军,但意大利的参战还是让法国人感到大势已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再遇到雪上加霜的情况,只能让法国人绝望,可以说意大利的参战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投降。而如果日本选择北进,日本有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如果那个时候日本进攻苏联,很有可能把苏联逼到绝望的地步,虽然苏联是远比法国人强硬的国家,斯大林也比法国的政府首脑强硬得多。

纵观整个二战,可以发现几个转折点,其中最引人瞩目影响最大的正是莫斯科战役。苏联之所以能打赢这一战,就必须正视日本的南进策略对莫斯科战役的影响,可以说是日本的南进策略成就了苏联的莫斯科之役。

话说1941年底,正在为战局焦虑的斯大林突然收到了一份情报,斯大林的秘书只说了一句,佐尔格的情报,就退了出去。斯大林刚想划着火柴点烟斗,一听说是佐尔格的情报,马上放下手中的火柴和烟斗,打开文件夹看了起来,这份情报的字数不多,内容是:“据悉日本政府不会在1942年秋季以前对苏联开战。”

这份情报的发出者是苏联间谍佐尔格,在他发出这份情报以后,他被逮捕,这份情报成了一个伟大间谍的绝响,这份情报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人把佐尔格列为世界间谍史上最伟大的间谍,而他的那份情报则确定无疑的挽救了不断恶化的苏德战场,成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更有可能是挽救了整个二战的形式。

斯大林在得知日本不会进攻苏联后,立即把部署在东线的西伯利亚师调回莫斯科前线,而当时在莫斯科前线上,苏德之间都拼尽了全力,象是两个打得遍体鳞伤、筋疲力尽的对手,胜负将只看那一方先得到后援,几个西伯利亚师的到来让战场形式发生了根本逆转,战局开始对德国不利起来。接着苏军开始在莫斯科发起反攻,给德**队以重大打击,苏军开始在战场上掌握战争主动权,并最终注定希特勒的失败,可以说纳粹的灭亡是先从莫斯科开始的。

陈锋一直在担心,如果日本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南进,反而选择北上,历史很可能会被重写,而中国也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因此陈锋对于苏日签订中立条约本身感到愤怒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这次条约签订背后所意味的东西感到庆幸和窃喜。

现在日本与苏联达成了中立协议,那就表明日本不会和苏联进行死磕,要注意到为了令苏联在战争期间中立,日本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为此不惜放弃诸多的利益。这就表明日本政府对于苏联的重视以及对于两国严守中立条约的期待。

这背后意味着日本已经在思想上做好了南下,甚至于不惜与美英荷法等国开战的准备,这对于中国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只要日本敢迈出这一步,那么距离日本灭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陈锋在期待,更是在暗中准备,他期待日本进入最后的疯狂,更是准备怎样应对接下来的战事。尽管苏联和日本媾和的背后意味深长,所透露出的信心令人欣喜,但是毕竟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这件事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的抗战局势必将影响深远,同时也是步步惊心。

而苏联既然决定与日本媾和,那么也就意味着苏联打算牺牲中国的利益,也就是说苏联将会重新考虑或者已经考虑好了怎么处理包括第八战区在内的的整个中国的关系。削减援助这只是一方面,撤回援华志愿飞行员不过是例行公事,彻底断绝中苏交易往来也未可知。现在陈锋最关心的是苏联打算怎么处理与他陈某人的关系,怎么处理秋明油田,要知道距离叶赫莉娜等人前往秋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