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二十四章:华夏军火公司的春天(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有美国政府出面周旋,所以华夏军火公司与英国政府之间的交易进行的很顺利,1940年3月28日,英国政府紧急向华夏军火公司下了20个步兵师的军火订单,并且希望华夏军火公司在一个月内将这批军火交付给英国政府。

然而令英国政府惊喜的是,华夏军火公司方面不但接下了这批订单,而且告知英国政府随时都可以到洛杉矶接收装备,只不过价格方面华夏军火公司要比一般公司的武器装备高一些。

说实话,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英国政府实在不想同华夏军火公司进行这次交易,倒不是因为价格的原因,而是英国政府并不相信华夏军火公司的产品质量。之前他们只知道华夏军火公司库存有一批武器装备,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型号和数量。

美国政府提供的消息是华夏军火公司生产的武器装备完全是自产自销,概不对外出售,结合中国.军队的装备情况看,华夏军火公司生产的武器应该是德国毛瑟(中正式)1924型步枪和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手枪应该是毛瑟驳壳枪和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机枪应给是日本大正十一年(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至于迫击炮也是日本六零迫击炮。

但是当华夏军火公司将公司的库存的武器清单交给英国政府的时候他们惊呆了,毛瑟98k步枪、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汤普森冲锋枪、m1911手枪、龙一(79式)型狙击步枪、六零轻迫击炮、八零中迫击炮、m43型120重迫击炮、克虏伯75mm山炮、m101重榴弹炮、日制甜瓜式手雷、m15反坦克地雷,除了没有高射机枪和轻重坦克装甲车之外。所有轻重武器应有尽有,而且里面绝大多数的武器装备都是新式武器以及各国制式装备,性能很先进。

欣喜若狂的英国人立即就地组建了一个军工专家组,紧急前往洛杉矶华夏军火公司总部接收武器装备,经过专家组的实际勘验,一支得出结论,华夏军火公司的武器装备远远超出了英国政府的预期,如果华夏军火公司可以立即交付货物的话,他们随时可以将货物运走。

交货当然没问题了,但是本公司概不赊账。按照英国政府的订单。20个整编师,每个师11200支步枪、1950支手枪、320挺轻重机枪、800支狙击步枪、1200支冲锋枪、36门克虏伯山炮、72门轻迫击炮、36门重迫击炮、36门野战重炮,另外还有手雷10万枚、普通地雷1万枚、反坦克步兵雷5000枚,再加上5个基数的弹药配置。全部武器装备加起来每个师的足足需要580万美元。

这还不算配套的上百辆军用重卡。英国政府的这批订单高达1.2亿美元。所以华夏军火公司要求英国政府先付款,然后再收货。

英国政府虽然很不乐意,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德国人已经打到了英吉利海峡对面,每日里都有大量的德国飞机前往英国轰炸,可以说没有武器装备的话,英国人根本就阻挡不住德**队的入侵,虽然知道每个师580万美元的价格有点贵,提前付款更是不符合大英帝国的身份,但是英国政府最终还是屈服了。

接到花旗银行汇款通知单之后,华夏军火公司立即出货,大批军用汽车将一箱箱密封好的武器装备运到洛杉矶海岸,然后装船出海,前往英国。

除了武器装备以外,英国政府还向华夏公司提出购买药品的请求。之前由于澳大利亚政府也得到了陈氏家族的授权,可以生产青霉素药物了,所以陈锋将英国的市场全部交给了澳大利亚政府。

要是正常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年产1000吨青霉素药物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英国的需求,但是战争一爆发,每天死伤的人都以万、十万来计算,澳大利亚政府的那点产量能做个啥,无奈之下英国政府还的向陈氏家族求援。

对于英国政府的请求陈锋倒是没有拒绝,况且这对陈锋来说可是一件好事,不但不能拒绝,而且还得好酒好菜招待上,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商业工作者的金玉良言。

英国人走了,但是法国人来了,别看现在法国人被德国人打的哭爹喊娘的,但是人家毕竟是老牌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底蕴深厚着呢,一开口就是30个师的武器装备。

有钱陈锋当然来者不拒,老规矩,先付钱后提货。不过法国可没有英国那么爽快,法国政府提出先交付一半的货款,剩下的一年之内还请。此坑甚巨,陈锋是知道法国政府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要是赊给他们的话,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把钱收回来。等到戴高乐那个家伙上台之后还不一定承认这笔账,所以陈锋果断地拒绝了法国政府的请求。

无奈之下,法国政府只好再次将目标转向美国政府,希望罗斯福出面帮法国政府说说情。美国政府再次充当了掮客这个光荣的角色,但是这一次华夏军火公司可没给罗斯福的面子,但是毕竟自己家的公司在人家的地盘上,必要的解释还得给的,因此陈锋亲自给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直言不讳地说法国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甚至于连半个月也支撑不了。

陈锋的意思很直白,发过现在只有一半的资金,那么他只能出售给法国15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但是如果美国政府愿意为法国着保的话他倒是可以出售给法国30个师的装备,前提是美国人愿意做这个保人。

然而美国政府虽然不相信法国这个传统的大国会像陈锋说的那样不堪一击,但是美国政府同样认为法国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因此也不愿意为法国作保,最后法国政府只能以8250万美元向华夏军火公司购买了15个师的武器装备。

这段时间对于陈锋来说真的是好事不断,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不但成就了华夏军火公司,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升。不管是英法还是美苏现在都看出了中国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苏联。德**队的强大;令苏联人很是不安,尽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然而不管是斯大林还是希特勒都很清楚,只要对方愿意,那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碎的废纸而已。

德国人现在虽然在西欧,枪口也对准了英法两国。但是德**队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令苏联人震惊,与德国陆军一比,苏联人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苏联红军其实就是个渣。

德国人用了28天打垮了波兰,然后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迫使丹麦投降,随即又用20多天打垮挪威,让卢森堡不战而降,葡萄牙四天败亡。

苏联也与39年底对芬兰发动了侵略战争,但是令苏联高层感到脸上无光的是,战争打了近四个月,苏联红军损失惨重,却依然不能迫使芬兰政府投降。

虽然苏联对外宣称到目前为止,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伤亡数字为207608人,其中死亡48745人,伤158863人。但是陈锋却知道,这个报告只是苏联的宣传手段,并不反映苏联红军当时的实际伤亡,是大大缩水后的数据。1970年,已经卸任的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其秘密出版的个人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中提到了苏联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损失时说“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

这一战,苏联对芬兰的抵抗估计过低。开战前,前苏联以为,芬兰是个小国,国力不强,军力薄弱,政府不得人心,苏联一旦出兵,芬兰民众会起而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这种错误估计导致苏联红军仓促出兵,麻痹轻敌,准备不足,没能在战争开始时就投入决定性力量:芬兰在主要战场上集中了13万人和500门炮,而苏联只投入了20万人和900门炮,虽然有1千辆坦克,但没有好好运用,反而损失惨重,苏联军队也没有准备冬季在森林中战斗的装备,大量使用战斗车辆,这些车辆必须24小时不熄火才能保证油料不会冻住,造成第1次进攻的惨重失败。

再加上苏芬边境湖泊纵横,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候严寒。不利于苏联红军重装备、大兵力的行动,适合于芬兰军队轻装备、小兵力的使用。参加冬季战争的苏联军队主要是由南方的部队组成,不适应芬兰的冬季寒冷和森林中的战斗。

这一仗苏联打了四个月,却愣是没有将芬兰人打败,尽管在瑞典政府的协调下,芬兰政府被迫向苏联人屈服,芬兰人被迫放弃10%的国土,以此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

尽管从战争的结果上苏联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苏联高层对于苏联红军的表现却极其不满意。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德国国防军相比,苏联红军就像是一群由乞丐组成的军队,差远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