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四百章:剑指北欧——威塞尔演习(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这段时间陈锋一直都忙于对日作战和移民,显然忽略了对于国际局势的关注,近两个多月来,欧洲局势一直在升级。就在陈锋刚刚与日本签订临时停战协议的第3天,欧洲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

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并没有停止侵略的步伐,出于对凡尔赛条约的严重不满,德国人的目的是强势崛起,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英国和法国。但是希特勒现在对于英法的实力还有一些疑虑,他不清楚与一战相比,英法军队的战斗力是否有了巨大的进步。同时希特勒对于德国国防军的实力也不是很有信心,他很担心自己神圣崛起的道路会像威廉陛下那样曲折。

于是他要在进攻英法之前再进行一次实战演习,他要看看自己的军队是不是像将军们说的那样英勇,那样富有战斗力,于是一份名为“威塞尔演习”的作战方案出现在了希特勒的案头。

“威塞尔演习”就是德国在进攻英法之前的又一次实兵演练,而这次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将目标对准了北欧的丹麦和挪威。希特勒之所以要对丹麦和挪威出兵,一方面是为了检验部队的战斗力,同时还有试探英法的意图。最重要的是丹麦和挪威的地理位置令希特勒垂涎三尺,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扼海上交通要冲。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北临巴伦支海。西滨大西洋,南起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只要占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使德国舰艇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并可以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海军基地,限制英国海军的行动,这就保障了德国进攻西欧的北翼安全。这样还可以使瑞典供应给德国的铁矿砂可以通过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运出,经挪威海面运往德国。德国每年消耗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要取道挪威从瑞典进口。

1939年10德国就开始进行入侵作战的准备。希特勒任命福尔肯霍斯特上将为德入侵部队总指挥官。按照“威塞尔演习”这一入侵计划。德国陆军采取欺诈、突袭的手段,越过丹德边境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机场,尔后向内地发动进攻。占领挪威全境;然后以航空兵对付英、法海军。避免海上大规模的交战。

这一战德军集中了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及若干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14万人。以1个加强步兵师和警察师占领丹麦,其余兵力用以夺占挪威,并以1300架飞机及234艘舰艇支援和保障地面部队行动。

1940年1月1日。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用武力保卫丹麦、挪威中立为名,突然发动战争。德军空降兵分3路向丹麦和挪威的4个机场同时发平空降突击。德军突击队直起丹麦奥尔堡两侧的机场及沃尔丁堡大桥。5时30分,第1特殊任务轰炸航空兵团第8中队的容克-52运输机,运载着空降兵第1团第4连从尤太森机场起飞,向丹麦飞去。德军伞兵的突然袭击,打了丹麦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丹麦两个重要机场的手白部队未作任何抵抗便投降,德军轻松夺取了这两个重要机场。紧接着,德军第159步兵团在此机降,这两个机场便成了德军向挪威空运部队和物资的中转站。

同时,第8中队的其他容克式飞机越过波罗的海,一直飞往沃尔丁堡大桥。6时15分,负责夺取大桥的总指挥官格里克上尉发出跳伞信号,几秒钟内机舱内便变得空无一人。白色的降落伞飘飘悠悠地落向沃尔丁堡大桥附近。

德军伞兵着陆时,地面没有枪炮声,也没有警报声,似乎这一带还沉睡在和平的梦境之中。德国伞兵们只用随身佩带的手枪就冲进了丹军阵地。他们从吓得举起双手的哨兵前面通过,直插纵深,数分钟内就解除了大桥守备部队的武装。1个班的伞兵骑着缴获的自行车,迅速奔到桥上,守桥的卫兵也一枪没放就投降了。同时,德军登陆部队在西兰岛、菲英岛和法尔斯特岛上陆。越过丹德边境侵入丹麦的地面部队也未遇到抵抗。德军迅速向丹麦内地推进,一举进入首都哥本哈根。开战仅4个小时,丹麦便宣布投降。

德国突然进攻丹麦以及丹麦的迅速投降彻底令欧洲盘各国震惊了,尽管丹麦一直以来都算不上个大国强国,但是毕竟也是一个国家,而且在战前丹麦还有2个步兵师以及2万多吨的海军舰艇,即便是德国人杀两万多头猪也不止4个小时吧,然而丹麦这个国家就这样在所有欧洲人目瞪口呆的目光中投降了。

其实也怪不得丹麦,丹麦只是一个小国,国防力量薄弱。虽然丹麦有两个步兵师以及2万吨的海军舰艇,但是在1935年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丹麦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的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因此当德国人打来的时候丹麦只能投降。

德国进攻丹麦震惊了欧洲人,同样震惊了陈锋。陈锋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德国进攻丹麦的时间远没有这么靠前。德国人竟然提前四个多月入侵北欧,这说明德国人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随时可以向英发宣战。

其实陈锋不知道的是,德国之所以这么快就做好了战争准备,这里面可是有他一份“功劳”。打仗本就是打经济打综合国力,没钱还打个什么仗,德国经济原本就恢复的不错,通过与陈锋合作买卖青霉素药物赚取了大量的马克,这让德国财政大大宽裕了。

此外大量的犹太人被移民到了中国,不但解除了德国国内的内忧,同时还让德国政府的荷包再次鼓了起来。不要以为希特勒能同意犹太人迁往中国就会天真的认为那些犹太资本也能到达中国。希特勒想要完成德国强势崛起的理想,单单靠买卖药物赚钱是不够的,而获得金钱最快的途径便是掠夺与抢劫,于是希特勒将抢劫的目标放在了有着大量金钱的犹太人身上。

对于犹太人的掠夺,历史就有不少,他们的钱财随时都会被剥夺。这是欧洲历史上一贯迫害犹太人这一传统的继续,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认为放高利贷是罪恶,但是,即使是教会统治下的世界,也需要借贷这类金融活动,于是,教会就把这种“罪恶”的活动交给犹太人做。

因为,反正犹太人天生就是“有罪”的,让他们从事这种罪恶的金融活动,教会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又维持了社会的需要。就如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描绘了一个名叫夏洛克的人。这是一个犹太人,一个放债者,一个放高利贷者,刻毒而贪婪。时代的小说经常最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心态。

对于犹太人来说,财产被剥夺那已经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太多了。比方说十字军东征时,教会为招募更多的十字军战士,颁布了一条命令:参加十字军的人,如果欠犹太人的钱,一律赦免,不用还了。再比方说,西班牙国王1492年下令驱逐犹太人,同时下令,出境的犹太人不得携带黄金,只能携带一头毛驴和一定量的粮食。于是,被驱逐的犹太人不得不将黄金兑换成毛驴和粮食,造成毛驴和粮食价格大涨。犹太人的财产就这样被整体性地剥夺,不需要任何理由。

由于犹太人受到各方的盘剥,导致犹太人的经营必须攫取足够的暴利,必须足够的贪婪,而这样的结果又继续导致社会民众对于犹太人更大的愤恨,成为了教会和执政者转移社会矛盾的目标,所以仇富是有很深刻的背后利益主使的,而西方的富人慈善的背后也是有历史教训的。

希特勒正是利用这种社会心态公开地将犹太人彻底驱逐出欧洲,在与陈锋交易之前他命令德国负责运送犹太人的军官将所有犹太人进行大搜身,金银物品一律不准携带,首饰也同样属于违禁品,每个犹太人只允许携带不超过30个大饼以及2罐水。

通过这种方法,希特勒将数百万犹太人的财富掠夺的一干二净,很快犹太人的荷包空了,与之相反地是德国的国库充裕了。也使的德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有了提前发动战争的资本。

陈锋没有想到这些,但是即便他想到了也不以为意的,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罪恶,相反德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对英法苏等国的打击也就会越大,到时候不管是谁打胜了也都是惨胜。如果德国能将英法苏全部消灭的话那就更好了,这会大大降低他完成任务的难度,因此明知道和德国人交易会增强德国的国力,但是陈锋还是一如既往和德国人合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