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三百六十一章:日本的动作(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陈锋这段时间忙的焦头烂额,但是日军那边也没闲着,第二次武汉会战以后,日军攻占了武汉三镇,但是国民政府并没有像日军想象中那样投降,反而将政府机关以及绝大部分的工厂企业撤往重庆,继续坚持抗战。

由于第二次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极为惨重,所以华中地区的日军已经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了,更何况在江西、湖北还有大量的中**队,随时可能发起反攻,因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命令各部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巩固占领区,暂时不要同支那政府军发生冲突。

华北地区的日军在进攻河南的计划破产之后也暂时缩了回去,第八战区的威胁实在太大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北方面军共损失了三万余人,这让彬山元大将极为恼火,因此他以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的名义向大本营求援,请求调集更多的军队前往华北,否则的话北支那方面军将会丧失进攻能力。

对于彬山元大将发来的电报,日军大本营也很是重视,他们也看到了第八战区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陈锋与美苏两国以及澳大利亚政府活动频繁,这本身就让敏感的日本政府感觉到了威胁。

中国人的抵抗不可怕,毕竟中国的国力摆在哪里,那可是硬伤,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援助的话,中国不可能是大日本帝国的对手。但是事实上日本已经感觉到了外部巨大的压力,苏联方面先不说。毕竟苏日之间的交恶已经是明的了,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苏联援助中国抗日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日本不单单从苏联方面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同时也从美国政府以及澳大利亚政府身上感觉到了淡淡的敌意,这是日本政府最最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式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贸易往来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时间,近年来美国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也是日本军事物资进口的主要途径,包括日本最紧缺的钢铁和石油。可以说是美国的废旧钢铁以及大量的原油支撑起了日本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然而。这种贸易往来从去年开始发生了变化,先是美国政府开始削减对日出口的总额,接着停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等战略物资,现在除了不是很重要的民用的物资外。日本几乎从美国购买不到任何战略物资了。

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从美日两国近三年的贸易总额就可以看出来。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货物的总额为2.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额为1.8亿美元;1938年两国的贸易总额为1.9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额为0.5亿美元;1939年两国贸易总额再度下滑,仅为0.9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成交额度几乎为零。

这三年来,美日交易呈持续下滑趋势,美国对日本的支持越来越少,反而与陈锋所部的贸易越做越大,单单1938年一年双方交易总额就达到了22亿美元,这个数据是日本政府费了巨大的代价从美国一个职位很高的官员那里得到的。

澳大利亚政府就更不要说了,单单将国联委托代管的新几内亚岛以及塔斯马尼亚岛出售给陈锋就已经触及了日本的底线,可以说澳大利亚政府根本就没把日本政府放在眼里。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日本政府极为恼火,正是有了美国、苏联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那个可恶而又混蛋的支那人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的如此之快,尤其是其空军和战车部队。

根据北支那方面军的统计,支那陈锋所部在昭和12年(1937年)之时根本就没有空军,更没有战车兵,其麾下只有几个团的普通步兵,但是现在呢,那个家伙不但拥有数量庞大的空军,而且还有数以百计的强悍战车。这次大日本皇军之所以损失如此巨大,这和那个混蛋将手中的空军部队调到武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不是帝国提前将新式战机生产出来,第二次武汉会战肯定比这还要艰难,损失还要巨大。

现在,支那政府已经被赶到了重庆,虽然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已经不足畏惧了,因此这个可恶的支那将军便成了大日本帝国最大的威胁了,必须迅速将其解决。

11月2日,日军大本营召集部分中将以上的军官开会,商议怎样解决支那陈锋的问题,绝大多数军官认为应该全理向北支那地区增兵,然后集中关东军以及北支那方面军合击支那第八战区,务必将支那陈锋所部歼灭。

但是还有一部分军官认为对付陈锋这样的军阀,不应该大动干戈。理由是陈锋现在羽翼已丰,绝非一般的支那军官所能比拟的,因此对付这样的人大日本帝国应该以拉拢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毕竟从国家统一以及个人目的上来讲,陈锋这个以做土皇帝为主要目标的军阀,与支那政府是站在对立面上的,因此大日本帝国与他完全有合作的可能。

只要大日本帝国不威胁到该部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支持其称帝建国,想必应该可以与其达成谅解,当然了,这需要帝国放弃与陈锋所部之间的仇恨。

然而绝大多数的日本军官都不愿意与陈锋所部和解,至于原因吗就不说了,太多了,单单折损在陈锋手里的日本将军就不下20名,更不要说是一般的日本士兵了,况且还有一艘帝国航母以及大量的海军官兵丧生在陈锋所部的手中,即便是陆军愿意放弃仇恨,恐怕海军也不原意。

陆军和海军本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要是陆军不顾及海军的感受一意孤行的话,很可能令火药味十足地海陆军彻底翻脸,那可不是陆军高层所愿意看到的。毕竟现在支那战场上还需要海军全力支持,要是没有海军帮忙运兵的话,单单就靠支那的那些陆军根本就抵挡不住支那人的疯狂进攻。

商议了几天之后,日军大本营最终决定,立即向国内进行第四次国民动员,以最快的速度10个步兵师团,以应对支那的局势,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支那方面军增援。

鉴于支那第八战区拥有大量的战车部队,因此大日本帝国立即组建大规模的战车部队,同时将新组建的战车第三师团调往北支那方面军,接受彬山元大将的指挥。

另外支那第八战区还有至少1300架战机,虽然说在第二次武汉会战之时被他们击落了两百多架,但是依然还有近千架战机,这支空军力量依然给北支那地区的航空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北支那地区空军的力量。

而大日本帝国新生产出来的新式战机已经通过了实战的考验,其性能实在太优秀了,远不是支那第八战区装备的伊15、16战机所能相比较的,因此有必要加强航空兵团的力量,因此,日军大本营准备给华北方面军拟增4个航空联队800架战机,其中新式战机200架,然后瞅机会将支那第八战区的空军一举歼灭。

同时,日军大本营又集中商讨了中日战争最终的方向,根据日本政府高层的想法,这场战争无论如何是不能再打下去了,大日本帝国必须在取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近三年的战争大日本帝国共投入了2400多亿日元的军费开支,这是日本近三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5倍。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大日本帝国的经济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危险境地,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日本帝国非但捞不到好处,反而很可能会被支那人拖垮,最终只会便宜了西方列强。

绝大多数的军官对于日本的经济并不是很了解,因此赞成尽快结速战争的军官并不是很多,很多军官认为,大日本皇军现在已经将支那政府第二首都打了下来,支那政府军损失惨重,只要再坚持坚持,支那政府就会彻底奔溃,到时候投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大日本帝国将会实现数千年来登陆大陆的梦想。

因此商量的最终结果是大本营向天皇陛下进言,继续向支那增兵,同时扶植支那反蒋势力,例如那个汪或者周,建立一个完全听命于大日本帝国的政府,以此来分化支那政府,同时还要尽快消化已占领的治安区。

最主要的是尽快将占领区的物资运回国内,以弥补国内战争的损失和消耗。另外还要派人继续和美国政府沟通联系,哪怕是贿赂美国的那些议员,无必要将美日的关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也就是美国支持大日本帝国对华作战。

只要美国政府愿意支持大日本帝国,那么帝国就有继续战争下去的本钱和保障,到战争结束帝国所获得的利益也更大,是这样还可以让支那人拱手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大日本帝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