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三百四十八章:武汉沦陷(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事关八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肯定是瞒不了人的,中国陈氏家族以百多亿的资金向澳大利亚政府购得新几内亚以及塔斯马尼亚两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人们在感叹陈氏家族有钱的同时,也羡慕澳大利亚的好运,要知道新几内亚岛在一战前和澳大利亚毛的关系也没有,只是澳大利亚政府善于捕捉机会,一战后趁着各国都忙于欧洲的事务迅速占领了这个原属于德国的殖民地。

这才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当时那个破落的荒岛竟然卖了上百亿美元,更令人羡慕的还有那个青霉素药物的授权专利,尽管只是授权专利,但是澳大利亚却是世界上第二个可以量产纯青霉素药物的国家。

青霉素药物的价值各国都很清楚,随着世界大战的愈演愈烈,这种原本属于民用药物的药品马上就会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争相抢夺的战争资源,君不见中**队越打越勇,而与他们作战的日军却每况愈下,这与这种强悍的药物不无关系。尤其是德苏等国,他们一直与中国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知道青霉素药物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澳大利亚政府能在这个时候得到青霉素药物的授权,这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另外新几内亚岛和塔斯马尼亚岛虽然有几十万原住民,但是经济却极其不发达,基础设施更是差的太远,要开发这两个岛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陈氏家族的老家的中国。中间隔着这么大的太平洋,可以说中国根本对这两个岛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想要开发这两个岛就必须同澳大利亚进行交易,这对于澳大利亚的经济来说肯定是一个不小的刺激,一举三得的好事,怪不得世界各国要羡慕嫉妒恨了。

对于这次私人与国家的交易,最不满意的肯定是日本人了,陈锋委托美国政府代为训练海军这件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是日本人已经从特殊渠道得到了消息,而且还知道美国政府已经向陈锋出售了30多艘海军舰船。其中还包括2艘八千吨排水量的退役巡洋舰和8艘五千吨排水量的驱逐舰。

尽管这点实力日本还真没看在眼里。但是这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日本最担心的便是美国插手中日战争,要是美国全力支持中国的话,那么以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工业生产能力以及中国庞大的人口。日本攻占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根本不可能完成。

现在陈锋在南太平洋买下了如此大的一块土地。以陈锋所部强势而又诡异的崛起速度。日本人有理由相信陈锋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因此在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售岛交易之后,日本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擅自将新几内亚岛出售给私人很不妥。因为新几内亚岛并不能算是澳大利亚的土地。

但是日本人的反对没有人会在意的,最起码在日本没有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英法美德苏等主要国家是不怎么看得起日本的,认为他们只能在亚洲这块没有巨人的土地上跳一跳,上述几个大国动动手指头就能将小小的日本灭掉。澳大利亚虽然没有这个实力,但是澳大利亚可是英联邦的主要成员,一旦澳大利亚遭到攻击,驻扎在马六甲海峡以及新加坡要塞的大英帝国的强大海军很快就能赶到,因此澳大利亚对于日本的反对根本懒得回应!

未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正面回应,这让日本高层极为愤怒,监狱陈锋所部的巨大威胁,大本营紧急召集高层会议协商此事,决定一边继续给澳大利亚施加压力,同时派出精锐小队前往美国刺杀陈锋在美国的代言人阎嫦曦,阻止这次交易。

显然日本人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等他们的人赶到美国的时候,澳大利亚代表团已经拿着一百四十亿美元的现金反悔了澳大利亚,交易已经结束了。

但是日本人毅然决定继续刺杀阎嫦曦,以破坏陈锋在美国以及整个海外的布局,然而这次刺杀很失败,还没等他们的杀手行动,便被美国的情报部门给一锅端了。同时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了严厉的外交抗议,如果日本政府再如此啊肆无忌惮的在美国行凶的话,美国太平洋有必要到日本海转一转了。

刺杀计划失败,而且还被人家找上门来,这让日本政府极为恼怒,日本天皇亲自下诏斥责大本营方面办事不力,要求尽快平息这次事件。

经过一番外交努力,日本政府平息了这次事件,但是这样更让日本政府忌惮陈锋的实力了,没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陈锋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如此力度的支持,这对于日本政府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此,日军大本营立即给中国战场上的日军下达了最新指示,命令华中方面尽快攻占武汉,结束华中方面的战斗,然后集中全力对付塞北的陈锋所部,解决这个威胁。

接到大本营的命令之后,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立即召开了师团长以上的军官会议,会议决定放弃围歼支那第九战区主力的计划,改为全力攻占武汉。

经过第一次武汉会战,实际上国民政府已经丢掉了武汉外围绝大多数的要塞重镇,包括富池口要塞、马当要塞等等。武汉已经暴露在了日军的枪口下了,只不过冈村宁次打算彻底围歼第九战区的主力,因此作战目的一直不是占领武汉。现在显然是不成了,大本营命令尽快结束华中的战事。

10月3日,日军主力两个师团放弃追击南昌外围的中**队,全部调往武汉外围,接着日军向武汉守军发动最大规模的进攻。此时国民政府在武汉外围的军队已经聚集了31万,精工武汉的日军有4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一个支队,共计12万人。

双方在武汉外围三十公里的范围内反复争夺,战况极为惨烈,战至6日下午,日军已经逼近武汉城垣,同时日军军舰也已经逼近汉口码头,舰炮不断地向城内开炮,飞机也不间断地向武汉进行空袭。

鉴于部队伤亡极为惨重,而且失去了所有的战略要地,国民政府军政部下达命令,要求武汉所有的军政机关两日内必须撤出武汉,同时定重庆卫陪都,同时命令部队三日后撤离武汉。

10月8日晚,国民政府武汉卫戍部队全部撤离武汉,日军随即占领这座华中重镇,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历时1个半月,以中**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未能围歼国民政府第九战区以及第五战区的主力,更为重要的是,日军高层一直认为只要攻占了武汉以及广州南昌这些大城市,国民政府就会屈服,中日战争就会以日本胜利而结束。

但是实际上这次战役日军并没有令国民政府屈服,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后方机关已经工厂全部迁往四川、云南等地,继续坚持抗战。武汉虽然沦陷了,但是第二次武汉会战却让日军付出重大代价,相比于第一次武汉会战,这一次日军损失更为惨重,其陆军伤亡超过了11万人,海空军损失也极为惨重,海军共有48艘大小舰艇被击伤击沉,空军有240架战机被击落。

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同时也使得这个战略相持阶段因为这两次大的会战而大幅度缩短,使得日本侵略军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

另外,巨大的兵员伤亡以及物资损耗,让日本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打仗本身就是在打经济打资源,日本是一个岛国,战略物资缺乏,主要依赖输入,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不很强。

“七七”事变时日本“储备的黄金,包括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日元”。这样的经济情况注定了这场战争日本并不能坚持的太久,因此日本在发动战争的同时,却又千方百计地“谋求早期解决”。

为了维持侵华战争,“昭和十二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九亿六千万日元”。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军连学校教练用的步枪都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的军队。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国内劳力、粮食、能源均感不足。到1939年,日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56亿日元,已远远超出了日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从而“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以致其参谋总长和陆相自称:“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大致在第一次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编制、装备和部队战斗力,比战前以及开战之时有了明显的下降。

第二次武汉会战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一个半月,但是日军伤亡之惨重物资消耗之巨大却是之前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日本以上问题更加的凸显,这也迫使日军不得不提前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弥补其战争资源的消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