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三百二十章:结盟(终)(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朱可夫这次访华的目的固然是要与中国方面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以期望在日本向苏联远东地区展开进攻的时候可以牵制华中地区的日军,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直接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

除此之外,朱可夫肩负着另一个重大的使命,那就是对陈锋所部进行全面的考察,看看这个中**阀是不是真的如伊万少将说的那样厉害,是否有资格直接和他平等对话,那支军阀军队是不是可以成为协助伟大的苏联红军抵挡邪恶日本的友军。

从刚下飞机朱可夫就觉得察哈尔绥远这两个中国北方边穷省份似乎与中国南方的那些地方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单单体现在军事方面,更体现在整个地区的人文精神方面。在中国南方,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对于抗战的前景都很迷茫,尤其是武汉,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恐慌味道。

但是在这里却没有这种感觉,这里的军民似乎并不担心强大的日本军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士兵的脸上那种刚毅与坚强令人动容,将军们都很自信,似乎举手之间就能将骄横的敌人灭掉。而这种自信却没有让朱可夫觉得他们很骄傲很自大,反而觉得这似乎很正常。

在杨毅和康小伟的陪同下,朱可夫先后参观了包头重工业区、巴彦淖尔轻工业区,之后又参观了第八战区三个集团军以及部分战区直属部队,除此之外还参观了察哈尔绥远两省的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部门。

陈锋所部的强大阵容令朱可夫心惊。这个中**阀远比伊万少将说的还要强大,那支中**队也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厉害。尤其是在参观的过程中朱可夫看到了大量的新式装备,包括一种比苏联现在装备的所有装甲力量都要先进庞大的坦克。

尤其是在参观兴和的时候,朱可夫遭到了日本特工的突然袭击,当时朱可夫身边只有不到30名中国警卫,但是敌人却有足足40多人,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事先这些日本特工已经将朱可夫即将前往的哪家食品厂给控制了,并且在工厂里安装了炸弹。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那三十多个警卫在突然遭到袭击的时候便迅速反击。一队紧急护送朱可夫离开战场。另一对则是迅速制定反击方案,快速有效的将四十多个日本特工全歼在了食品厂,最让朱可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最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这些中国警卫竟然将日本人安装好的炸弹拆掉了。不仅保护好了随行人员的安全。同时还干净利落的消灭了敌人。这样优秀的作战小队朱可夫只在斯大林同志的卫队里见过。

在结束了为期10天的参观,朱可夫等人再次回到了归绥,并且提出要尽快与陈锋进行会面。不过却被陈锋以公务繁忙给拒绝了。陈锋也不是不希望与苏联结盟,而是他要找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时机,然后让自己在谈判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他知道现在东北地区已经闹腾开了,用不了多久诺门坎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到时候再谈判对于他来说可是很有利的。

尽管陈锋婉拒了朱可夫会面的请求,但是理由却很充分,同时让杨毅转告朱可夫,过几天他就会忙完了,到时候再谈也不迟。

朱可夫这段时间也对陈锋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这位中国将军确实很忙,尽管朱可夫也不相信陈锋连与他会谈一会儿的时间也抽不出来,但是在了解了第八战区的强大之后,朱可夫觉得如果能和陈锋所部结盟,那对伟大的苏联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助力,为了这个强大的盟友,等一等也是值得的。

4月20日,驻海拉尔的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团司令部正在召开联席会议,向各部队传达“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这时,从诺门坎满蒙军队之间冲突的战报传到了第二十三师团司令部,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决心与外蒙部队战斗。当即以诺门坎方面防卫司令官的名义下令,命令诺门坎地区的关东军以及伪满军队出动。

4月22日下午,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在给关东军司令部的电报中说:“约七百名外蒙士兵二十二日晨,在诺门坎地区涉过哈拉哈河侵入满洲国境,与满洲军之一部交火。由于其后方似乎有增援部队,已令师团所部之一部和满军将其歼灭。”

日军奉命出动的部队,于4月24日,在一个轻轰炸机中队的配合下,把外蒙部队直赶到哈拉哈河西岸。之后,于4月25日返回海拉尔。

日军的行动顿时激怒了苏军,第二十三师团以为事件到此结束,不会扩大。然而当第二十三师团出动部队撤回后,外蒙国境警备队再次进入哈拉哈河东岸。带有苏军标志的飞机也开始在发生纠纷的地区上空飞行。与第二十三师团上述估计相反,苏军部队介入了纠纷。

4月27日,第二十三师团重新下令部队出动,由步兵连队长指挥。人数约2000名。这支部队于4月28日凌晨在哈拉哈河东岸发动进攻,但遭到猛烈的炮轰,伤亡很大,因而攻击没有取得进展。师团长迫不得已命令这支部队从战场撤退。

随着事态的逐渐扩大,军事冲突不断地升级。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对于朱可夫与陈锋所部之间的谈判进度很不满意,督促朱可夫尽快与陈锋所部达成协议,伟大的苏联现在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

28日朱可夫再次向陈锋提出会谈,这一次陈锋很爽快的便同意了,随即苏联与陈锋所部展开了谈判。

谈判很顺利,根据协议,苏联与陈锋所部结为战略盟友,在日军向苏联以及外蒙古发动进攻之时,陈锋所部要履行盟友的职责,牵制华北地区的日军,并且威胁关东军侧翼的安全。作为回报,苏联将会免费为陈锋所部提供5万吨油料以及两条拖拉机生产线,在军事工业方面苏联会在短时间内为陈锋所部修建两个伊16战机配件生产厂。另外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陈锋所部的工作队组成石油勘探大队,开赴西伯利亚对该地区的油气资源进行勘探。

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苏联拒绝卷入中日战争,但是却同意在战争资源上面给予陈锋所部巨大的帮助。这种帮助除了战争资源上的帮助,还有工业基础以及技术上的支持。毕竟相对于整个察绥地区乃至于整个中国来说,陈锋一个人的实力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况且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定要积分兑换才能得到的,苏联这个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大国有太多的东西是陈锋所急需的,相对于美国遥远的距离以及系统昂贵的积分来说,苏联是陈锋实现辖区工业化最好的助力。

双方达成协议的第二天,朱可夫等人乘专机返回了莫斯科,陈锋则是厉兵秣马准备再次与华北方面军扳扳手腕。

呼伦贝尔草原.诺门坎前线。

苏日之间的冲突再度升级,真正的战斗是在5月10日之后爆发的。5月13日,由于日军发起进攻而重开战端。日军方面以东八百藏中佐率领的骑兵联队、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编成的山县支队为主,在伪满洲国1个团以及大批空军的配合下,与外蒙古军以及新派来的以机械化部队为主的苏军对峙。

苏蒙军此时也得到了加强,与日军对峙的除了原有的部队之外,还有第11坦克旅、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蒙军骑兵第6师,另外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实力也不容小觑。

14日,日本方面把以步兵为中心的主力配置在苏蒙军方面,派东骑兵联队迂回到敌人侧面进攻,以断其退路。但是,苏军的坦克、炮兵的进攻异常猛烈,使日军主力陷于困境,特别是派去进攻苏军侧背的东骑兵联队反被切断退路,被坦克包围歼灭。东骑兵联队士兵或撞在一起倒在一处,或横卧在烧毁的汽车上活活被烧死,其惨状真是令人目不忍睹。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又派了三个炮兵中队上去,以与苏军对抗,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终于难挽败局。

17日,日军撤离战场。 这一战苏联红军与关东军“胜负各半”,但除了空军的胜利外,日本方面根本无胜利可言。陆军方面由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一部、东八百藏中佐搜索队约200人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结果被苏蒙军击败,日军搜索队战死115人、失踪81人,几乎全军覆没,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而日军山县部队战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伤亡率为20%。(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