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二百一十六章:徐州变局(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第二百一十六章:徐州变局(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接到承德前线发来的电报之后陈锋立即给八路军总部发了一封电报,他依然坚持之前的意见,部队必须留在冀东各县区坚持斗争,绝对不能西撤,当然他也将自己的考虑详细同八路军总部说了一下。

其实八路军总部也不同意西撤,现在联合指挥部在冀东干得很不错,虽然说日军三大师团同时出现在的该地区,确实给联合指挥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是以冀东广阔的地域而言,几万日军扔进去不一定就能溅起一个水花。

双方的意见既然是一致的,那么这就好办了,下面的分歧跟本就不算什么,上面既然已经拍了板子,那么下面尽管有分歧也得忍着。

意见统一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联合指挥部按照上面的指示,立即抽调精干力量对冀东现有的武装进行整编,然后统一进行训练。

现在各部队人员庞杂成分复杂,纪律差战斗力也差,像农民多过像部队。如果不加以训练的话,等到日本人一来,这些人恐怕就得作鸟兽散了。

大敌在前,所有的事情都一切从简。经过三天的努力,联合指挥部终于完成了对冀东现有起义部队的整编工作,经统计,此时冀东共有12万起义部队,热河中东部有3万多,加上第四十集团军的6万人和八路军的一万三千余人,另外国民党也在这次大起义中大放异彩。蓝衣社和军统局也拉起近四万人的队伍,如此一来夹在华北与东北之间的中**队就多达27万人之多。

经过商议,15万起义部队中的9万人交予第四十集团军训练,剩下的六万交予八路军训练,期间联合指挥部暂时不解散,等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再说。

结合第四十集团军在塞北地区的作战经验,联合指挥部决定 不和日军进行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是要和日军玩藏猫猫,消耗敌人的精力。因为施剑飞等人都清楚冀东热东的这几支日伪军根本就呆不长时间,只要部队由明转暗。日军短时间内歼灭起义部队的企图就得落空。

就在起义部队紧急撤往山区以及芦苇荡的时候。承德前线的独立第七师以及防空旅也开始交替掩护撤出战场,并且在小凤凰山一线驻扎了下来。

而日军第八师团也不追击,这段时间的交战也让日军知道对面的那支支那军队战斗力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而且人家的武器装备甚至于比他们还要好上不少。人家这是主动后撤。并不是逃跑。真要是上前追击的话,惹恼了对方再打上个十天半个月,那第八师团可就麻烦了。

作为大日本帝国关东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第八师团的高层很清楚眼下帝国所面临的困局,如果只是一面作战的话,他们巴不得中**队和他们死磕呢,但是现在可是多面作战,在华北、东北以及华中之间同时有十几个战场在开战,这对兵力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日军苦不堪言。

不过好在关东军入关让华北的日军压力减轻了不少,7月29日,第四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伪蒙古军步兵第三师、骑兵第八师等共计五万三千余人终于穿过左云右玉进入了忻口日军的地盘,不久之后大军进驻太原城,绥中战役结束。

与此同时,伪蒙古军残部也逃到了科尔沁草原,安德烈的骑兵集团以及塔娜的蒙古救**则是控制了整个锡林郭勒草原,绥东战役结束。不久之后张家口前线的战局也重归平静,双方的战线再次回到了战前那样。

由于有了第四师团的五万余兵力的加入,山西的日军再次嚣张了起来,第四师团只休整了短短两天,便配合108师团向太原外围的中**队展开进攻。二战区方面也知道,想要单凭二战区的那些部队击垮近十万日军显然有点不现实,所以阎老西命令二战区的几大主力部队立即后撤。

就在几大战场都慢慢归于平静的时候,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却令第五战区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准备再次聚歼日军。而日军则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对方,主力向西迂回,企图从侧后包围徐州,歼灭第五战区主力。日军第10、第5师分别从山东峄城和临沂西北的义堂地区南进,对守军第2集团军和第20、第3军团及第27军团第59军实施牵制性进攻。守军顽强抗击,至月底,将日军阻止在韩庄、邳县和郯城一线。

随后,日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面向徐州西侧迂回包围。在南面,第9、第13师团从蚌埠地区分别沿北淝河、涡河西岸北进,陷蒙城、永城后,向江苏萧县、砀山(今均属安徽)进攻;第3师团则是由蚌埠进入大营集地区,向宿县(今宿州)进攻。

在北面,第16师团由山东济宁渡运河,连陷郓城、单县、金乡、鱼台后,向江苏丰县、砀山推进;同时,第10师团将韩庄、台儿庄地区的作战交由新登录的第114师团接替后,在夏镇附近渡过微山湖,向沛县(属江苏)进攻。

日军深以台儿庄战役为耻,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击垮徐州方向的中**队,一雪前耻。为了打赢这一仗,日军将华中方面军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全都动用了起来,在徐州方向集结的日军总数多达8个野战师团另3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2个支队计23万人,另外还有300多架战机、350辆战车以及80多艘军舰炮艇。

得知徐州前线事态越来越严重之后,陈锋立即给武汉的最高当局发了一封紧急电报,建议最高当局立即放弃徐州,把部队撤到河南。盖因现在的徐州已经没有守下去的价值了,当然更没有守下去的能力了。虽然说徐州前线现在还有五十多万大军,是日军总兵力的两倍还要多。

但是第五战区的部队原本就没有多少精锐,全都是国民政府杂牌军,经过这几个月的战斗,各部队损失都极其惨重。最有战斗力的张自忠第59军在战斗之初虽然大量毙伤日军,但自身“伤亡也不下六、七千之多”。在第五十九军发往第五战区的战报上明确写有:“至17日晨,我军统计伤亡人数,第三十八师自投入临沂战役以来,伤亡近四千人,第一八0师也伤亡了二千余人”。到再次增援临沂的第59军在城西北一带集结时,全军可战之兵仅有1.3万人,而该军一战临沂前却有战斗兵员2.1万人,减员8000。

第2次临沂战役后,第59军于麟章部减员万余人,不得已张自忠遂决定将该师合并编成一个旅,约千人,归军直接指挥。而59军的另一个师180师也损失惨重,主力第39旅只剩下200多人,其余3000余人皆伤亡。第59军在两次临沂战役中伤亡数约在1.3万-1.4万之间,加上在淮河阻击战中伤亡的2000人,整个台儿庄战役,第59军伤亡约在1.5万人以上。

作为第五战区另一支主力,庞炳勋第3军团也损失惨重,庞炳勋致军委会的密电称“总计战斗兵,现不满千人”。

另外孙震的第22集团军同样损失惨重,单单一场藤县保卫战就让第22集团军第四十一军守城部队的第一二二师损失了五千余人,自师长王铭章以下全军覆没,全师只逃出十几人。在滕县以北界河、龙山一带作战的第四十五军,自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以下伤亡亦达四五千人。

除了这些战斗力较强的杂牌军以外,老蒋嫡系之汤恩伯、封裔忠的第二十军团及临时配属部队同样伤亡不小,在最初三天的作战中,仅第85军2个师即阵亡营长三员,伤二员,伤团长一员,伤亡连排长廿余员,士兵二千余人。在台儿庄战役结束之时,汤恩伯第20军团及临时辖属各部总伤亡在万人左右。

孙连仲第2集团军的廿七师在台儿庄战役开始之前就仅余战斗员二千名,31师一千四百余名,另,台儿庄守军6日伤亡亦“在二百名以上”。至日军从台儿庄退却时,第30师师长张金照称所部全部兵力只剩下四千多人。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第2集团军所辖第27、30、31三个师所余战斗员仅七八千名左右,加上独立第44旅,最多也就在万人左右。该集团军损失应在1.4万人以上。

池淮阻击战中,刘士毅第31军、于学忠第51军合计伤亡近6000人,孙桐萱第3集团军之谷良民第56军参与的济宁战役,自进攻到退却,历时约半个月,伤亡约2000余人。可以说经此一役,第五战区所有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减员过半,剩下的部队虽然不少,但是却没有多少真正能和日本人面对面拼刺刀的。

另外徐州本就无险可守,日军又集中了那么多的战车飞机,在平原商上用血肉之躯同敌人的钢铁武器硬抗实属不智,到时候被日本人困在徐州,这五六十万部队可就上天无门了。

想一想此时的国民政府一旦一下子损失五六十万大军,那后果将会是什么,所以陈锋不得不建议老蒋立即撤兵。

同时陈锋命令绥中的部队立即返回南线,各部队随时做好南下作战的准备,一旦老蒋一意孤行,陈锋也只好拼出大出血和日军周旋周旋,以减轻徐州方面的压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