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光荣使命1937 > 第二百一十四章:轰轰烈烈的大暴动(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第二百一十四章:轰轰烈烈的大暴动(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寺内寿一的战略眼光确实不错,他很清楚现在的驻蒙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往东是第四十集团军的骑兵集团控制区,这段时间寺内寿一对这支庞大的骑兵也有所了解,知道以第四师团等残余部队的实力,想要冲过第四十集团军主力101师、222师以及骑兵集团组成的防线恐怕不可能。

往北更是不行,那里是外蒙,那头北极熊是不会同意这么一支庞大的兵力从容从外蒙返回东北或者华北的,一个不慎很可能引发日苏两国之间的矛盾的。而且寺内寿一很清楚苏联国内对于三十多年前那场败仗怨念甚重,均认为那场战争是伟大的斯拉夫民族的耻辱,时时刻刻都想找回场子,一旦第四师团出现在外蒙境内,苏联和可能会立即进入满洲,到时候后果将更为严重。

往西同样不行,西边是支那人的控制区,一旦第四师团进入西部地区,那么就等于成了一支没有后援的孤军,以支那第四十集团军一贯表现出来的强势,势必会集中兵力全歼第四师团的。

东西北三个方向行不通,那么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南下了。虽然看起来南下之路同样很危险,甚至会遭到支那土八路以及第四十集团军的前后夹击,另外支那二战区也不会放弃这样好的机会的。

但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高层却认为,支那土八路的战斗力尚不足以同三万多皇军以及两万多皇协军相抗衡的。只要速度快,支那第四十集团军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土八路围攻第四师团的机会。而且察素齐前线距离忻口前线距离也不是很远,只要各方面都配合好了,将第四师团撤到晋中成功性很高。

最主要的是,现在晋中前线的战局对大日本皇军并不利,如果第四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能顺利撤到太原,那么太原方面的危机也就迎刃而解,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绥中方面的危局又解决了太原方面的危局,一举两得啊。

为了配合第四师团南撤,从7月13日开始。华北的日军集中所有的航空部队前往绥中增援第四师团。由于作战经验不足,第四十集团军装甲一团在二道湾子遭到日军轰炸机群的轰炸,68辆战车被摧毁,兵员伤亡354人。其中绝大多数战死。陈锋好不容易凑出来的装甲旅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加强团了。令陈锋心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了航空兵的增援,日军撤退的很顺利,短短两天的时间就冲破了120师的阻击。进入了清水河境内,清水河县是绥远最南边的一个县,只要过了清水河就能进入山西。看到华北方面军不惜出动500多架战机前来增援,陈锋就知道全歼第四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的计划恐怕要泡汤了。

不过陈锋也没有沮丧,虽然没能够全歼第四师团,但是在这半个多月的战斗中第四师团已经受到了重创。而且现在绥北还有小一万日伪军,把这支小鬼子歼灭掉也是不小的战果。再加上日军飞机不断的轰炸,部队伤亡着实不小,因此陈锋只得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先占领包头等地为要,同时派出机动能力较强的警卫旅配合101师北上围歼第二十六师团的残部。

与此同时,宣化前线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虽然说在陈锋的计划中独立第七师只是一支牵制部队,并不是主攻。但是由于独立第七师在日军阴谋制造的那场瘟疫中损失了近千人,这让独立第七师上到师长徐虎下到普通士兵都对日军的仇恨达到了一个顶峰,每次战斗都要打到精疲力竭,达到打不动为止,所以就激烈程度而言,宣化前线的战斗应该是这几个战场上最最激烈的一个。

而日军山下师团也不是省油的灯,师团长山下奉文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横扫马来西亚,博得马来之虎的兄名,此人的战术指挥水平极高,甚至于已经超出了寺内寿一。双方打了半个多月,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但是由于独立第七师的强势表现,迫使日军不得不将第十四师团抽调会北平,以防万一。

第十四师团会员北平,使得宣化前线的压力骤增,鉴于绥远的战事已经进入尾声,所以陈锋命令独立第七师立即从下花园撤兵,只要日军不继续向宣化开进,独立第七师便不需再理会日军。

就在绥远战场和宣化战场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热河冀东方向的战斗却刚刚达到一个顶峰。刘国栋的第一大队以及八路军四纵队的快速东进,引起华北敌伪恐慌不安,紧急调动冀东各县民团5000人,赶到长城线阻截。

7月12日,被调往蓟县马伸桥镇集中的蓟县民团300余人,在听到敌人要下手缴械的消息后,在队长夏德元、赵合的领导下,打死警察分局长王树森后宣布起义。同一天,在八路军丰润县地下党负责人徐志、王维昕,听到各处起义的风声,也于丰润县四户村起义。7月13日在北宁路南,滦县的李润民、高培之、赵玉清、张鹤鸣、张振宇在港北村发动起义。一夜之间,集中了秘密发展的骨干会员300多人,成立了抗联第五总队。李润民任总队长,高培之任政治主任,张鹤鸣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下设3个大队。起义后,按计划四处游击,活动于昌、滦、乐3县之间,宣传抗日主张,收缴民间枪支,摧毁敌伪政权。部队所到之处,群众欢欣鼓舞,纷纷要求参军,有的带枪入伍。

7月18日,北宁路北安各庄警察局长周维新率百余人起义,与于振忠领导的昌黎起义军合编为第九总队,随后又与铁局寨、商家林一带起义军合编,迅速发展到1200多人。几天后,滦县城内伪保安队300多人出发向起义军进攻。被设伏于杨家院的五总队彻底打垮,生俘大队长刘韬以下200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200余支。起义军首战告捷,军民异常振奋,敌伪统治动摇,很快掀起参军热潮。五总队迅速发展到3000余人。

这时,五总队南下到茨榆坨,曾家湾起义的高小安同志率千余人赶来会合,遂编为抗联第十三总队。到司各庄与吴绍舟起义军会合,又组编成第十四总队。在倴城与高志远的第六总队会合后,攻克了乐亭县城。这时,阎达开、黎巨峰、杨振华、岳泽普、田自修、张其羽等同志在乐亭、昌黎县起义千余编为十总队。乐亭沿海的盐警起义后,打下汤家河据点,扩大3000多人编为三十九总队。此处,在滦县的李玉玺成立一个独立大队。在渤海滨的渔民石占山和乐亭的王静安起义后也发展到1000多人,编为第一、第二独立大队。在滦县南部有曹致福成立的独立总队。总计到7月底,路南昌、滦、乐地区以五总队为主力组织的起义军约1.5万人。

与此同时,大批的武器装备通过秘密渠道运抵冀东,在八路军地下党员的配合下,这些武器装备又迅速被分发下去。一时间整个冀东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起义,兵力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起义军,联合指挥部不断地向冀东增兵,刘国栋的三个大队以及喇平福、胡海涛两人的六个大队全都在短时间内调到了冀东,另外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两个团也开进了冀东。

7月19日,刘国栋的一大队一中队与冀东中部地区抗联第二路司令部联合领导了岩口起义,由苏林彦、魏春波,孔庆同、张志超、阁锡九、杨文汉等人集合了西庄,铁厂、王官营、新集等地400多名基本队员,编为抗联第四总队。接着,四总队乘胜攻克兴城镇,三屯营警察巡官宣布起义,迎接抗联进城。这样,在北部山区--迁安、遵化、丰润县的边界地带,掀起了参军的热潮。在喜峰口、洒河桥、三屯营起义的部队编成第十二总队,总队长张秉东,副总队长叶田,政治主任程铁军。在新集、杨子店、兴城一带由魏春波、韩东征、周治国同志发动起义的部队,编成第十四总队,总队长陈汉民,政治主任韩东征,副总队长才永昌。不久,四总队从遵化南下,平息了丰润王官营一带民团的叛乱,更推动了入伍抗战的**。许多人自带枪支入伍,地主、上层人物也自动献枪捐款。伪警察、民团自动来投诚。几天内,第四总队就发展到4000人。

7月20日夜间,第四十集团军喇平福的一大队为策应开滦矿工起义,派出2个中队约1200人,破坏北宁铁路,占领了洼里、古冶两车站,把唐山至昌黎间200多里铁路截成数段,使北宁路停车半月之久。赵各庄、唐庄子、林西等地的矿工,在周文彬、胡志发、节振国等的领导下先后起义,由于有大量的矿工参加,因此起义部队就多达八千余人,起义胜利之后更有大量的矿工和老百姓参加,短短一个星期这支部队就扩大到两万余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