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断狱 > 第六十三章 监造

断狱 第六十三章 监造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5:00 来源:笔趣阁

杨璟也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个名叫王不留的老头儿身上得到线索,看来与人为善终究是不会吃亏的,若非他那一个馒头一碗水,王不留也不会推心置腹地给他透露内情了。

“老先生都知道些什么,权且说出来听听,若真能解决小子的麻烦,小子定当感激不尽!”

杨璟这么一说,王不留也有些难为情,扭头看了看身后的老婆子,这才叹了口气道。

“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若非小哥对我夫妻二人有恩,我也不会到处嚼舌根,不过…若这消息真的对小哥有价值,还希望小哥想想办法,把我那生病的老婆子给放出去,不是老头子我脸皮厚,实在是怕老婆子再熬不下去了…”

杨璟听得此话,心里也颇为感动,别看王不留如今圆滑世故,从他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完全可以看得出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先前他拉下脸来买馒头,如今又厚着脸皮求杨璟帮忙救妻子,若非对妻子真心疼爱,也不会做到这个程度。

“老哥哥且放宽心,无论这消息有用与否,小子都会让表哥求着上头通融一番,把老哥哥和老嫂子放出去养病,不过表哥他也只是狱卒子,到底顶不顶事,我也不敢往下断言…”

王不留闻言,顿时大喜,紧紧抓住杨璟的手,激动得两眼泛泪道:“有小哥你这句话就够了,就够了!”

如此说着,王不留就将身上几十个铜钱一股脑逃出来,硬塞到了杨璟的手里头。

杨璟本想拒绝,毕竟两个老人还需要看病,但又想了想,王不留自己就是郎中,对妻子的病症也应该有着足够了解,自行抓些草药来疗养也可以,但如果自己不收他的铜钱,就极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想到这里,杨璟也就装模作样推脱了一番,自然而然地收下了那些铜钱。

见得杨璟收了钱,王不留果然放心了不少,杨璟干脆将剩下的一个馒头也给了他,王不留却没再给老妇人吃,生怕老妇人久饿之后吃面食会胀坏了肠胃,只是让老妇人捧在怀里,安心地睡去了。

老妇人睡过去之后,王不留才放心下来,重新坐会杨璟身边,微微眯着眼睛,望着天窗投射下来的阳光,仿佛在回忆极其久远的事情。

“那是去年十一月的事情了吧,记得刚刚开始下初雪,也就初八初九,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因为下了雪,所以没办法上城墙做工,大家伙儿都缩在墙根的窝棚里烤火。”

“因为老儿我是伙夫长,油水倒也过得去,各村带队的里正对老儿也是客客气气,总之都是苦哈哈,大家也就相互关照吧。”

说起这一段,王不留也浮现出笑容来,虽然他曾经参加过科举,又当过教书先生,但因为遭遇太多波折,也变得平易近人,并没有什么架子,跟里正和各村劳役们应该相处得很不错。

“那天入夜之后雪也越发大了起来,吃过饭之后,大家伙儿都烤着火,睡在窝棚的大通铺上,冻得直哆嗦,老婆子长了冻疮,我用菜头皮给她擦了好一阵,这才刚刚睡下,就让监造大人的随从给喊醒了。”

“监造杜可丰大人是转运司里的人,来头很大,是前任知县老爷和知府大人一道请过来设计和指点修城的,这位大人有差遣,老头儿我也不敢怠慢分毫,便照着杜大人随从的吩咐,切了些卤肉之类的熟食,温了几壶酒,送到了杜大人的营帐里头。”

“因为是监造大人的营帐,我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头都没敢抬,但分明听到监造大人和三个女子在嬉戏…”

“三个女子?你可看清了面容?如今可还认得这三个女子?!”杨璟顿时激动起来,然而王不留很快就浇灭了他的热情。

“老朽只是个伙头军,哪里敢四处乱看,更别说是监造大人的女人了…”

“那三个女人都是监造大人的妾室?”杨璟心想王不留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主动提起,怕是与三具女尸有关了。

王不留却摇了摇头道:“这修筑城墙也算是公家差事,监造大人要受守军督管,哪里敢带自家妻妾,后来老朽听说了,这三个女人都是附近的…窑姐儿…”

“窑姐儿?”杨璟想想也就明白了,这监造的工作也是辛苦,大雪封天,又闲来无事,找几个女人暖身子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

但杨璟同样知道,这窑姐儿跟小姐可是有差别的,小姐这个词儿在宋朝就是失足妇女的代称了,并不算新鲜,但失足妇女也分种类,青楼里头的高档一些,通常卖艺不卖身,唱唱歌跳跳舞谈谈人生理想,那叫小姐,而没有坊间半掩门的暗娼,专门做皮肉生意的,那才叫窑姐儿。

小姐清贵一些,重在精神享受,窑姐儿既直接而简单且粗暴,一上来就是嘿咻嘿咻的肉戏,纯粹是**享受,但价钱却要低很多。

而且这些半掩门的暗娼都是一些寡妇之类或者为生活所迫的女人,因为没有青楼打手的保护,只能接一些熟客,也就是同时拥有好几个相好的,靠着这些相好的男人来过活,若是碰上蛮不讲理的生客,被欺负被赖账了都没处说理,也没人帮着出头,便是小孩子路过家门口都要吐上一口唾沫。

按说监造杜可丰也算是官场中人,又是前任知县和知府请过来帮忙的,身份地位并不低,要找也应该找青楼的小姐,怎么会找只卖身不卖艺的窑姐儿?

杨璟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通,许是这位监造大人口味特殊,这城门地处偏远,又下着大雪,一时半会儿请不来青楼小姐,用窑姐儿解解近渴也不是没可能。

“既然你认不得这三个窑姐儿,又为何认为她们就是夹墙里的女尸?”杨璟抛开脑中杂念,直奔主题地问道。

王不留轻哼了一声,而后压低声音道:“那三个窑姐儿在监造大人的营帐里待了一宿,翌日才离开,当时大家伙儿正在吃早饭,很多人都看到马车离开了…”

如此一说,杨璟就越发迷惑了,既然大家都看到马车离开,那就有几百个目击人证,可以证明那三具女尸并非窑姐儿的了,为何王不留却更加笃定?

王不留也不再卖关子,继续解释道:“马车离开并不代表人就一定离开了,老朽别的本事没有,这对招子还是够亮够毒的,那天夜里下了大雪,路上都是积雪,那马车的吃重却并不深…”

“你是说车上没人,监造只是在掩人耳目,那三名窑姐儿并未离开?!!!”

“正是如此!老朽当初摆摊算卦,整日看着车来车往,闲来无事就喜欢看车辙子,这些印子的大小和深浅,可是一门学文咧!”

杨璟听完,心头不禁大喜,一来是因为王不留若果句句属实,那么夹墙里的三具女尸,应该就是那三名窑姐儿,只要找到监造杜可丰,或者当初的随从,就能够得知被害者身份,甚至于顺藤摸瓜,逼出真凶来!

再者,王不留竟然研究车辙印子,这可是痕迹学的雏形,足以说明这貌不惊人的老头,其实是个睿智而精明且阅历丰富的老狐狸!

杨璟好歹是个刑案推吏,虽然有宋风雅当助手,又有唐冲和徐凤武当保镖,可许多事情都需要依赖王斗和张证等县衙的胥吏,并没有自己的贴身幕僚。

若果能够将王不留收入账下,为己所用,对自己的工作却是一个极大的补益!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既然找到了新线索,杨璟自然不可能放过!

“先生可知这监造杜可丰如今在何处?”若能够问出这杜可丰的行踪,倒也省却了公差们好大一番寻人的功夫。

王不留也没有隐瞒,搜索记忆之后,才慎重地开口道:“据说这位监造大人已经下放到江陵府,如今在府衙里头当差,至于他的随从嘛…当时负责接待和保护这位杜大人的,乃是周家的首席护院以及周家的一些武师…”

“周家?”彭家和周家都是巴陵望族,由本地乡绅出面接待监造,能够让巴陵知县避嫌,也是情有可原,只是这件事与周家扯上关系,也让杨璟心里有些不安,因为周南楚与他水火不容,无疑加大了调查的难度。

王不留并没有察觉到杨璟的异常,他凑近了一些,这才轻声说道:“老朽是不认得那三个女人,但当初周家的长随过来寻老朽做饭温酒,老朽却是认得的,早两日周典史巡视大牢,那长随就跟在周典史的身边,老朽敢用这双招子担保,绝对错不了!”

王不留这条情报不啻于旱地惊雷,完全出人意料,杨璟一直在寻找线索,没想到这么一个关键人物,竟然就正日伴随周南楚左右!

杨璟当即让狱卒把李沐找来,装模作样将王不留的铜钱,以及自己身上的一些会钞都塞给了李沐,让他疏通关系,把王不留这对老夫妇给放出去,实则暗中已经嘱托李沐,让他通知王斗和宋风雅等人,务必控制住周南楚身边那个长随!

李沐得了杨璟这个刑案推吏的嘱托,办事效率很高,人手纷纷行动起来,而王不留夫妇已经登记在案,入狱前又照着老法子留下了指纹,周南楚的人正在逐一审问排查,一时半会儿也轮不到这对夫妻,杨璟便授意李沐,将王不留夫妇给放了出去。

为了不让王不留怀疑,他还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只说他表哥李沐疏通了关系,又上报说王不留的妻子极有可能得了疫病,若不及时放出去,怕是整个大牢都要遭殃。

王不留自是感恩戴德,离了杨璟便带着妻子离开了大牢。

杨璟一方面让人监控周南楚那个长随,另一方面已经通知杨知县,让苏秀绩查一查杜可丰的底细。

虽然杨璟还在牢里头当卧底探听消息,但他的人手已经全部出动,纷纷展开了行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宋风雅却带来了一个极具震撼力和颠覆性的消息!

首届粉丝节邀您参与!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