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断狱 > 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势

断狱 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势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04 来源:笔趣阁

从御书房出来之后,杨璟便一直沉默着不说话,内心的震撼却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董槐也没有打扰他的思绪,直到杨璟长长出了一口气,他才微微抬起眼皮来。

杨璟捏着手里的军报,朝董槐确认道:“情势真的已经严峻到这等地步了?”

董槐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杨璟不由坐了下来。

他本以为朝廷羸弱,不敢与义军齐头并进,只知道跟在义军屁股后头吃剩饭。

可这则军报,却让杨璟心神震撼,久久无法平静!

杨璟在哈尔和林左右逢源,搅弄得蒙古汗国内部争斗四起,本以为能够为大宋赢来暂时的休养。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杨璟搅乱了大局,让蒙哥提前与贵由争夺汗位,让蒙古帝国的大局走势发生了变化,说得直接一些,就是杨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但杨璟也忽略了一个人,一个最不该忽略的人,那便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

这个开创了元朝天下的男人,在蒙古皇庭进行如火如荼的权力争斗之时,却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其中,而是领着数万精兵强将,悄无声息地从原本西夏和吐蕃的地界,绕过到了大宋的后方来!

大理得了宋朝的援助,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上下一体,万众一心,确实挡住了忽必烈的脚步,但这也只是一时的安宁而已!

早在杨璟南下之初,忽必烈便已经领着精兵,攻陷了大理!

高泰祥率领大理军民奋力抵抗,余阶也领兵支援,可惜段氏政权却成了出卖大理的罪人,段兴智的人成了忽必烈的内应,整个大理落入了忽必烈的手中!

宗云的义军势若破竹却是不假,声势浩大也是真,若此时再爆出大理陷落的消息,南宋朝廷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所以即便大理陷落,南宋也都积极地封锁消息,内陆的百姓或许不得而知,但西南却早已难民成流,大理方面前往西南避难的,浩浩荡荡十数万人!

好在余阶打造了四川防线,杨璟早先在西南也经营得不错,忽必烈三番四次派遣大理士兵来攻打,都无功而返。

可忽必烈已经绕过川蜀和西南,征服了交趾等南蛮小国,如今正向广西逼近!

难怪赵昀能够容忍宗云的义军,那是因为南宋已经后院起火!

在杨璟认为南宋朝廷无所作为之时,南宋的禁军们一直不断往南方集结,不断对抗着忽必烈这支奇军!

很难想象,杨璟在收到这封军报,看到大理已经陷落之时,内心是多么的惊恐。

高泰祥的军队彻底死绝,他本人也都英勇抗战到了最后一颗,与自己的军队一样,为大理的存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段氏接受了忽必烈的招降,成为了蒙古汗国册封的大理王,仍旧管理着大理,大理的军民,成为了蒙古人攻打南宋的先锋和炮灰!

若照着历史轨迹,大理确实灭在了忽必烈的手中,但绝不是现在!

可杨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提前引发了蒙哥与贵由的争斗,却让忽必烈得了先机!

要知道乃马真称制,贵由得以上位,而贵由是个短命皇帝,执政三五年不到,便让蒙哥取而代之。

蒙哥当上大汗之后,忽必烈就与自家哥哥争夺蒙古汗国,最终乃是忽必烈胜出!

杨璟满以为一切都会照着他的理想来发展,可事态已经彻底失控,宗云的义军确实势若破竹,但毫无根基,而南宋看似羸弱,却一如既往地强韧。

这头分明任人宰割的肥羊,却延绵国祚这么多年,如何都打不垮,并非没有道理。

辽国曾经很强大,金国也曾经很强大,西夏也在大宋的面前跳来跳去,李元昊等人甚至三番四次欺压大宋。

可如今这些国家都已经灭绝,大宋却仍旧健在,而且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这多少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许多人都觉得宋朝弱爆了,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或许你不了解其中的内情,即便只是看热闹,也该看得出来,难道南宋苟延残喘至今,还不足以说明些什么吗?

杨璟与董槐商谈着这些军情,又结合赵昀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突然觉得,自己到底是不适合朝堂。

正如他最初的想法一样,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他也没有那样的本事,能够拯救这个朝代,拯救这个世界。

这种失落感,终究是让人气馁之极的。

本以为自己已经左右了世道的走向,杨璟还信心满满,以为自己一定能够说服赵昀,让南宋为义军提供粮草等后援。

义军有兵无粮,南宋有粮无兵,只要精诚合作,蒙古人就一定会被赶出去,无论南宋还是义军,都能够成就无上的功勋!

而他也知道,宗云的志向远不止此,他即便要做皇帝,也不会做南宋的皇帝,而是坐拥北方天下,与南宋分庭抗礼!

可直到此时,杨璟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果真如赵昀所言那般,这些事情,绝不会像杨璟的构想那般理想化。

蒙哥和贵由还在鹤蚌相争,大忽里台也不可能三五日就做出决定,这是一场极其漫长的争斗,这也是杨璟制造出来的争斗。

可这场争斗持续下去,真正得利的人是谁?

是宗云的义军?是南宋的朝廷?

他们确实都获得了时间和机会,也确实因此而收复了不少失地,眼下甚至已经开始打开封府的主意。

可如今看来,最大的受益者并非义军,也不是南宋朝廷,而是忽必烈!

一旦忽必烈攻陷南国的门户,彻底打败南宋,宗云的义军即便打下开封府,也会两面受到夹击,没有了生存空间。

而忽必烈带着灭亡南宋的功勋,回到北方皇庭,试问谁还支持内斗的蒙哥和贵由?

在你们忙于内斗之时,忽必烈却领着兵马,攻陷了蒙古帝国这么多年未曾攻下的南宋朝廷,这份功绩足以将忽必烈推上大汗的宝座!

杨璟虽然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历史的轨迹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最终的目的地却没有改变,这是大势所趋,这就是历史的潮流,是难以抗衡的规律!

对于杨璟而言,这是极其让人震撼的一件事。

因为在北方,皇城司的情报无法沟通,杨璟也没能及时得到情报,回到南方之后,徐佛等人应该是知道内情的,可在他没有面圣之前,谁都不敢透露。

难怪徐佛会封锁皇城司的消息,也难怪贾似道会对自己如此的蔑视,难怪赵昀会对自己这般的失望。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杨璟感到无力,本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堪称丰功伟业,可毫不客气的说,或许正是因为自己从中搅局,才加速了历史的进程,让忽必烈随着蒙哥的提前,而提前登场!

若南宋因此而被忽必烈给灭了,他杨璟就是最大的罪人!

不!

他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是他搞砸的事情,就必须要他自己弥补回来!

大理虽然已经陷落,但西南还是他杨璟的地盘,四川也有余阶在镇守,只要守住两广,忽必烈就进不来!

再加上江陵等地,也有牟子才在主持地方,试种新作物,开垦荒地,训练苗兵等等,这一切都是杨璟早早就做下的准备!

还有已经得到了休养生息的夜郎人,凭借着这些,难道就挡不住孤军深入的忽必烈?

交趾等南蛮小国时常骚扰大宋,鉴于他们处于南蛮之地,国内烟瘴蔓延,易守难攻,往往过来掠劫一番,又退守本部,南宋派遣军队围剿攻伐,往往也是黯然收场。

忽必烈征服了这些小国,想要纳为己用,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

但除非他缩在这些小国里头,杨璟或许拿他没办法,也没有这个精力去攻打。

可忽必烈的野心是要从南往北,攻陷南宋,他就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交趾河内等一些南蛮小国里头。

如此一来,他虽然得了兵力,却失去了地利优势,而广西等地拥有着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等等诸多少数民族兄弟。

鹿白鱼所在的苗寨和龙须土司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若联合广西以及贵州等地的苗兵,加上朝廷禁军以及地方武装,依靠着南方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想要抵挡忽必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方的地形不适合骑兵的冲锋,气候也不适合北人生存,忽必烈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肯定会速战速决,力求尽快攻陷。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打败他,只需要拖延下去,忽必烈就肯定会放弃!

杨璟能够想到这些,赵昀又岂会想不到?

只是就如同杨璟能够拿枪对着他一样,无论是西南的夜郎人,还是江陵等地的苗寨和侗家等等,他们不会听从朝廷的调派,却服从于杨璟!

想要调动这些资源来对抗忽必烈,杨璟是最好的人选!

或许也正是因此,赵昀才留了一座屏风,才会坐在屏风后面,以此来试探杨璟。

若当时他没有出现在屏风后头,而只是留下内等子和枪手,杨璟还有命留下?

或许他不愿杀死杨璟,并非因为他原谅了杨璟,而是因为他需要杨璟,到南方去给他卖命!

他既然知道杨璟的秘密势力,自然也该知道,便是神火营,也都是杨璟的人,杜可丰和那五十名宗师匠人,都是杨璟的人。

他们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是引领南宋走向更加强盛和辉煌的最大保证!

所有的这些,都让人振奋不已,但与此同时,所有的这些,都缺少不了一个核心人物,那就是他杨璟。

所以赵昀根本就舍不得杀杨璟,即便杨璟用平起平坐的姿态,不再像臣子那般对他恭恭敬敬,他也必须暂时忍耐。

又或许,他心里到底还是对杨璟有着理解和爱惜,可问题是,身为帝王,他的爱才和理解,根本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帝王从来没有个人感情,只有大局得失,那才是个合格的皇帝!

想通了这些,杨璟也终于平复了心态,朝董槐道:“我已经准备好再次入宫了...”

【公告】客户端特权,签到即送vip!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