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断狱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宾客毕集款待来使

断狱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宾客毕集款待来使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5:00 来源:笔趣阁

石城也算是大理的一座大城,虽然大理战火蔓延,但这里是大理的后方,城内仍旧繁华依旧,只是有些提前收到消息,或者有着先见之明的人,已经开始往内地逃难。

奈何本土人士安土重迁,也有许多人顾及家业,没办法离开,干脆也就抛开顾虑,继续过日子。

当然了,城里头虽然仍旧热闹,但人人行色匆匆,热闹里头有一股子诡异的警惕,很容易让人感到压迫。

石城仿造汉制,只是城墙并不算高大,由于年久失修,颇有些苍凉古朴,由于大理的气候温和潮湿,斑驳的城墙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和爬山虎,就好像寒冬忘记了这个地方一般。

使节团在距离石城约莫十里的驿馆停顿下来,稍作休整,大理方面的接伴使也派出了鸿胪官员,负责接待使节团一行。

大理对宋朝素来顺从,此次大宋朝的使节团又是为了他们而调停战火的,所以这些大理官员对使节团可谓无微不至,当夜便摆下接风洗尘的宴席,各式各样充满了大理特色的美味佳肴也轮番上阵,又兼顾宋朝使节的口味,置办了酒席以供使节团选择。

宴会过后,这些官员甚至还送来十几个绝色女子,负责伺候使节们的日常生活,当然了,赵京尹等人并非急色之人,为了彰显大国风采,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也都清楚。

这也只是初次会面的简单接待,正要到了石城,见到了接伴使,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杨璟心里都在考虑着那名贼头口中挖出来的情报,对美食和女人也没什么心思,早早便回房歇息,刘汉超等人更是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到得翌日,赵京尹已经换上尊贵的官服,智囊团也是提早整装,禁军们从马背上卸下甲包,脱了轻盈的扎甲,换上了沉重的铠甲,仪仗摆开来,各种刀兵金鼓旗号都打起来,离开驿馆,正式入城。

大理方面的接伴使高贺朝早早就领着诸多大理官员,在驿馆外头候着,先与赵京尹会了面,亲亲热热欢欢喜喜聊了一番,这才领着使节团,大摇大摆敲敲打打开进了石城。

作为副使,杨璟也与这个接伴使打了个照面,高贺朝已经五十多岁,身材肥胖,红光满面,腆着一个大肚子,倒也稳重,旁边则是石城的郡守高弘义。

虽然对这两个人没有任何了解,杨璟察言观色的功夫也不如葛长庚和宗云,但从两人的姓氏,杨璟便看出了不少事情来。

这大理国虽然是段氏开创的,但中间一段时间曾经被杨氏和高氏篡夺过政权,此时的大理国应该称之为后理,虽然皇位重新回到了段氏的手中,但掌握实权的其实是高氏,眼下对抗蒙古人的,也是高氏的力量。

如果照着史料记载,蒙古人打下大理之后,才将实权归还给段氏,让段氏成为大理的总管,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郡守和接伴使都是高氏的人,说明如今仍旧是高氏在掌控着整个大理,知道这一点,对杨璟而言,其实至关重要。

在高贺朝和高弘义的带领下,使节团极其高调的进入了石城,大理方面如此安排,怕也是为了给大理的百姓打打气,振奋一下民心。

而赵京尹早有打算,为了彰显国威,使节团的仪仗也是威风八面,可谓长足了脸面。

可惜杨璟这个副使并没有太多的感受,无论接伴使高贺朝还是郡守高弘义,都围着赵京尹转,对杨璟这个名存实亡的副使,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到了石城的贵宾馆之后,高贺朝和高弘义更是下足了功夫,非但将石城的官员全都召集起来,还邀请了当地土族的首领,以及一些军队的指挥,还有本土的乡绅名流,搞了一个极其盛大的接风宴会。

这等规格可就不是驿馆那时的接风宴所能相比的了,无论赵京尹还是杨璟,此时都感受到了大理这个边陲小国的强大国力!

大理很少有外患,西夏被蒙古灭了,吐蕃也被蒙古人招降了,大宋自身难保,从太祖朝开始,就没理会过大理这块地方,所以大理人能够休养生息,加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往来贸易又繁盛,使得大理很是兴盛。

赵京尹到底还是提前找到了杨璟,让他多见识一下异域风光,及时行乐,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其实无非在说,这里已经没你杨璟什么事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好好耍一遭,如果顺利,就跟着回去领赏,如果不顺利,就出来顶缸背黑锅就成了。

杨璟早有心理准备,也懒得与赵京尹较劲,自打进入这个时代后,便没有好好**过,巴陵新建的宅子也没住过几天,都是夏至丫头在照看,给陈潮老爷子等人颐养天年。

这大半年四处奔波,吃足了苦头,身上的伤疤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圈,直至今日身上仍旧覆盖着薄薄的龙鳞蛊,虽然平日里他也不叫不喊,但只有鹿白鱼知道,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杨璟都只是打坐入定,很少躺下,因为身上的龙鳞蛊不断修复着伤口,每时每刻都是一种折磨,就像无数个蚂蚁在身上乱麻乱啃一般。

跟在自己身边的兄弟姐妹们也都艰苦得紧,历经凶险,眼看着就要面对出使的重头戏,在此之前,杨璟也就没那么多的顾虑,让风若尘和刘汉超等人都坐了过来,也不跟赵京尹等人凑和,独自躲在角落里,一群人就像饿死鬼一般大吃大喝。

虽然有些毁形象,但无论是大理方面,还是使节团,都没怎么将杨璟这个副使放在心上,也就由着他去了。

虽说如此,但那郡守高弘义也是个会来事儿的,毕竟是东道主,也派了不少貌美女子,在杨璟等人这边,翩翩起舞,甚至投怀送抱,极尽温存之能事。

不过鹿白鱼和风若尘就守在身边,刘汉超又是个不懂风情的莽夫,陆长安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杨璟也没敢搅风搅浪。

那些个大理美人可都是异族美女,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作风大胆,穿着民族服饰,**着手脚,便是礼部小郎中郑卓群,都看得只咽口水,一边骂着有伤风俗,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尴尬地夹着双腿,连起来回敬酒水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官服被小兄弟撑起来,也是真心尴尬。

杨璟是无福消受,虽然躲在角落里,但他却并没有停止过观察,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宴会上的一举一动。

在高贺朝的带领下,那些各界的代表也都纷纷给赵京尹等人敬酒,这些人都是名流,崇尚大宋文化,对大宋官话也谙熟,并不需要舌人和通译,也少了一层阻隔,宴会更是融融恰恰。

而杨璟已经注意到,那些军方的指挥们,其实状况与杨璟这边相差不多,都是躲在角落里,紧皱着眉头,显得很着急,却又只能干瞪眼。

那些本土异族领袖,也同样只是喝着闷酒,倒是那些乡绅名流和大商巨贾,与赵京尹等相谈甚欢,甚至还临场发挥,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宴会中间开辟出舞台来,精美的地毯上,美人浅弹清唱,时而又奔放起舞,赵京尹与人品头论足,美人儿暗送秋波,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大理根本就没发生战争,赵京尹也不是来调停战争,而是来作文化交流的一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也渐渐活络到了高峰,人人面红耳赤,言笑晏晏,也不再拘束,便是礼部小郎中郑卓群,都将一名十四五的少女搂在怀里,暗中上下其手,好不快活。

至于大理方面的人,早已放浪形骸,诗词也渐渐变了味,都集中到了女人的身上,其中一名甚至还一边摸着怀中女子,一边作起了淫词艳曲!

赵京尹非但没有觉得有失体统,反而与这些人打成一片,接伴使高贺朝与郡守高弘义相视一笑,笑容玩味而得意。

正当此时,一名儒士装扮的青年宾客站了起来,朝郡守高弘义说道。

“素问使君夫人玉狮儿出身红花之国,曼妙多姿,彩雀舞更是惊艳天人,不知今夜我等是否有幸能够一睹芳容,若能见得玉狮儿夫人轻歌曼舞,我等便是折寿十年,也是值当的,各位以为如何?”

此人话音一落,众人纷纷附和叫好,赵京尹似乎也颇感好奇,与接伴使高贺朝耳语了一番,眼中却流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来。

杨璟听得玉狮儿之名,也坐直了身子,轻轻端起酒杯,目光集中到了这边来。

因为沈鼎食离开之时,曾经提点过他,说郡守的夫人喜爱金银珠宝,是个可以打点关系的人,而这个郡守夫人,便是玉狮儿了!

若是中原人士,被人当场让你老婆出来给哥儿几个跳舞看看,主人家肯定会的大发雷霆。

便是狂放不羁的前几个朝代,出来跳舞的也都是豢养的妾室,正妻是有礼法地位的,不可能出来跳舞,更何况眼下大宋朝已经是理学当道的时代。

可大理国却不一样,这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少数民族本就民风开放,又有这些自诩风流的所谓儒士名士,也就将这风气搞得有些不伦不类。

早先杨璟就听沈鼎食说过,这玉狮儿并非大理人氏,是什么红楼青楼的一个头牌花魁。

若在大宋,头牌花魁想要当妾室很容易,想要当上正妻可就难了,毕竟出身明摆着,可在大理这里一切都那么的理所当然。

让人惊诧的是,高弘义不以为忤,甚至还很是得意,也不谦逊,拍了拍手,便让旁边的侍女,将那玉狮儿给请了出来!

当这名郡守夫人在侍女的簇拥下款款走出来之时,所有男人们的眼睛都发直了!

满说是眼睛了,不该直的部位,也都可耻的直了,便是杨璟,也忍不住吞咽了口水,直到风若尘掐他的腰眼肉,他才回过神来,抹掉嘴角的口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