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七十四章 一征高句丽(一)

杀了薛道衡以后,杨广过的并不轻松,因为薛道衡的那篇《高祖文皇帝》总在他的耳边回荡,惹的他难以入睡。自从即位以来,他一直在想着怎么超过父皇的功绩,这时,他突然想到在先帝时期,高句丽王率领万骑侵犯辽西,父皇任命汉王杨谅为行军总管,上柱国王世积为副总管,周罗喉为水军总管,水陆大军三十万人出征辽东,因为恰逢雨季,道路泥泞使粮草供应不上,加上发生疫情,渡过辽水后,马上丧失了战斗力,而周罗喉自东莱出海,直驱高句丽都城平壤,不幸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船多沉没,死者十之七八,虽然高句丽派使者前来谢罪,文帝也就坡下驴,但心中总是意欲,在杨广成为太子的时候,经常看到文帝在辽东地图前自言自语:

“小小东夷,侵我故土,一旦成事,必为我大隋之心腹大患。”‘哼哼!高句丽,正好成为我的垫脚石。’杨广恨恨的想。

突厥突利可汗自到中原后,一直感到身体不适,杨广多次派遣御医诊病,赐与各种名贵药物治疗,但还是回天乏术,最终病逝,其子咄吉即位,为始毕可汗。杨广以突利可汗对朝廷忠诚可靠为名,率领大军一直送到了雁门附近,还没有出长城关口,在路上高句丽的使臣。

“高句丽使臣崔义献参见天可汗。”

“使臣免礼。不知高句丽王近来身体可好啊!”

“承蒙天可汗惦念,敝国大王身体还算硬朗。”在高句丽使臣不卑不亢的回答中,杨广心中一方面感到不乐,另外又感到了一丝兴奋。傍晚,宇文述来到杨广行宫。

“陛下,臣派到外族周围营帐的密探来报,高句丽的使者秘密的潜入突厥始毕可汗的营帐,只是周围有突厥卫士守着,本来想把使者抓起来拷问,又怕打草惊蛇,所以特来禀报陛下。”杨广听到后,眉头紧锁,心里莫名的激动,也莫名的愤怒。

“这帮蛮子。好,宇文爱卿,你做的很好。”

“臣与臣的家族屡受圣上大恩,为陛下分忧时臣理应尽的责任。”看到宇文述谦恭的表情,杨广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好,传旨,命随行官员秘密来御营见驾,有事商议。”不多一会,新任中书侍郎封德彝、秘书监虞世基、尚书左丞裴矩、御史大夫裴蕴、随行护驾将军长孙晟、来护儿、麦铁杖、宇文成都等人都来到了杨广的面前,见过礼后,杨广让宇文述说了高句丽和突厥勾结可能危害中原的事情。麦铁杖是个强盗性格,没有什么心机,首先出来说话:

“陛下,臣以为那些北地蛮子时一群养不熟的狼,对狼就得用刀枪,让他们知道疼,末将请命,请陛下下令发兵辽东,把这些蛮子杀个片甲不留,臣愿为陛下前驱。”

麦铁杖出身江南盗贼,心理实诚,所以杨广恨赞许的看了一下麦铁杖,没有说话。裴矩心中想的明白,杨广的真是意图绝对是出兵消灭高句丽,高句丽从东汉时期正式建国,东汉末年高句丽在大举吞并辽东土地后,历代中原朝廷都视他为心腹大患,大隋建国后,更是变本加厉,对边境不断掳掠袭扰,又派出大批奸细潜入内地,诱拐人口,如果不果断出力,日后也许也会像原先的胡人一样入主中原。但做了这么多年的朝廷大臣,他想的也更远,在杨广登基的这些年,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地方上已经有了小股的民变,若是能够征伐高句丽成功,那么正可以借助平定辽东的武功来镇压国内的动乱,但如果失败了,裴矩有些不敢往下想。

“陛下,国之邦交也无可后非,再说了,自古出征讲究师出有名,若我国毫无名义的出征,恐怕招人非议。”杨广在听到裴矩开头的话时,心中本来有些不悦,但听到裴矩后面的话,眉头慢慢的舒展开了。

“爱卿原来是担心师出无名啊!朕心中自有主张,来护儿大将军,朕封你为征辽大将军,主持征辽事宜,朕会命工部和户部协助你打造战船,征集粮草。另外,在幽州的汲郡营建临朔宫,作为朕日后御驾亲临的驻跸之地,到你征辽胜利之后,朕在行宫为你凯宴摆席庆功。”

“臣谢皇上隆恩!”

“记住,一切事物要等高句丽的使臣走了之后再做,还有今晚的事情一定要保密。”

“臣等遵旨。”

“长孙大将军。”

“臣在!”

“如今大隋边境事物繁多,长城边境守卫的事情,爱卿多操点心。”

“是,微臣遵命。”一切事物安排妥当后,杨广第二天召见了高句丽的使者。

“崔使者,朕听闻贵国国君身有重疾,朕十分挂念啊!所以特命人准备了大批珍惜药材及数千匹锦缎,就劳烦使者带回去给贵国国君。”

“是,天可汗的深恩厚德,卑臣一定向我国大王禀报。”

“嗯!朕数年后将会再次北寻幽州,希望到时能见到贵国国君,朕可是非常想与他见面的呀!”

“是,卑臣一定禀报。”送走高句丽使臣后,杨广的贴身太监黄公公上前问道:

“陛下,奴婢有件事情不明白。”杨广点头示意。

“陛下,您既然要与高句丽交好,可为什么又要让来大将军他们做好征讨高句丽的准备呢?”

“哈哈哈!你不懂!自古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两个国家呢?如果我不做好准备,迟早他们会向朕背后下刀子的。”

“皇上圣明!”在太监的奉承下,杨广高兴的返回了后宫。为了做好征伐高句丽的准备,来护儿到处抓丁拉夫,打造战船,为了赶工程进度,监工不允许民夫休息,命他们十二个时辰呆在水中,很多人下身长出蛆虫,溃烂发臭,为防止传染,一旦发现,立即活埋。由于土地荒芜,粮食长时间歉收,民间存粮告罄,一斗米过千钱,为凑集军粮,各地官府到处收刮,将百姓的耕牛、家畜、家禽全部拉走,军马不够,命富人买马贡献,匹马过百金。这一日,李渊下朝回来。李建成正好也下班,就陪着李渊一起回府,在路上看着路旁的行人和景物。

“走,快走!”

“大人,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求您高抬贵手,放了他吧!就是不放也让他给小老儿留个后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后面拉扯着一个年轻人的手,跪在几个官差面前。

“妈的,老不死的,还不快放开,皇上要开运河,要征辽东,需要兵士民夫,再不放开老子就给你一鞭子。”说完,看到老人不放开就给了老人一鞭子。

“大人,求你了!”

“啊!”老人的手上多出了一条紫痕,痛苦的放开了自己的手。

“大人,这是我的马呀!我们西域商人就靠它们给我们运货驮人,还望大人贵手高抬。放我们一条活路。”一个西域胡商操着不熟练的汉语向官差求情。

“他妈的你个蛮子,官爷要你的马是你的福气,滚!”说完给了那个西域胡商一鞭子,西域胡商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呤着。

“掌柜的,卖我们点米吧!原先不是五十文一斗的吗?现在怎么一千文,贵这么多?”一个拖着儿女的妇人在米店前苦苦哀求。

“他妈的,耕牛都让朝廷当军粮征走了,连帮忙犁地的人都没了,现在粮食歉收,你买不买,不买别在老子这碍眼!”妇人没有办法,对自己的一个女儿说:

“孩子!娘对不起你,只有把你卖了。”说完,在女儿头上插了个草标。李建成看在眼中,泪花在眼里激荡。

“哎!气死我了。”李渊回到府中,大发脾气,窦夫人看到,轻轻的抚摸着李渊的后背。

“夫君,什么事情生这么大的气呀?”

“太不像话了,今天皇上在朝上说征伐辽东的大军缺少战马,命百官买马捐输,朝上没有一个人说话,不知那个混蛋说我府中有几匹大宛明驹。杨广听后,单独召见命我立即献上,以做百官表率,夫人你说着气不气人。”窦夫人听到后,知道作为武将,战马是比他们性命更加重要的东西,更何况那几匹好马跟随李渊出生入死多年,感情深厚,让他献出,自然心中不快,慢慢等他的情绪稳定后,慢慢的跟他说:

“老爷,其实皇上这是对我们李家的重用啊!”李渊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妻子。

“杨广生性多疑,这次却把这样大的恩惠给了我们李家,说明在他的心里,我们还是有地位的。”听了窦夫人的话,李渊脸上的疑惑更大了。窦夫人让人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叫了过来。李建成、世民他们来了之后听了李渊说明了原由。李元吉还是年轻一些。

“什么,要我们家的那几匹大宛良驹,那怎么行?那几匹马是我们祖父在世时从西域大宛购买的汗血马生的,是我们李家的传家宝,凭什么就因为杨广的几句话就送出去,老子不给。”

“啪!”李元吉的脸上挨了李渊一巴掌。

“混账,圣上的名讳是可以随便叫的吗?”李元吉满脸不服气,可也无话可说。窦夫人慈爱的看着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建成低头想了一下。

“娘!孩儿才疏学浅,不及母亲才智,还望母亲解惑!”李渊听到后有些不满,窦夫人却更加赞许的看了看李建成,柔和的说:

“老爷,圣上自即位以来,一直在抓丁拉夫,耗费资财,如今民穷国困,缺少军马,第一个想到我们李家还不是因为我们是亲戚吗?还有,杨广生性多疑,心胸狭窄,谁要是惹他不痛快,他一定加倍偿还,高熲、薛道衡的教训不正是给我们的警示吗?是的,自己的东西送出去的确难过,但如果能够换取更大的利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经过窦夫人的劝说,李渊总算安静了下来,不但把那几匹大宛马送了出来,还送出了大批金银充作杨广征辽的军费。李建成听了窦夫人的分析,觉得,如果没有窦夫人,也许大唐王朝根本就不会建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