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决战玄武门(五)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接到李渊的圣旨之后,前前后后的来到了李渊的面前,就看到李渊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地上满是毛笔、砚台和瓷器的碎片,看得出,李渊发了很大的脾气,现在正在养神呢:

“参见父皇。”李渊看到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

“怎么?元霸没有来吗?”残月回答道:

“启禀皇上,赵王殿下在外头围猎未归,不在赵王府中。”李渊听了残月的话后,知道赵王李元霸喜欢武艺,喜欢打仗,如今在长安,没有军务要忙,现在一闲暇,所以自然就每天游猎度日,李渊没有再说话,直接将頡利可汗的书信递给他们之后,就继续闭目养神了。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轮流看了一下,马上明白了李渊为什么这么生气——原先,李渊只是割据关中一隅的一方诸侯,与自己能够平起平坐的有**个,如今,薛举、杜伏威、萧铣、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辅公拓,这些人谁不是当世豪杰,乱世枭雄。如今一个个都死了,就只剩下李渊一个人,中原已经一统,李渊的眼睛自然盯上了草原,而且,頡利可汗的信中语气也是太过赴欧咄咄逼人,搁在谁的身上,谁都会受不了。不过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的心中想法都不一样。李建成身为太子,自然得先说:

“父皇,对于突厥,我们李唐一定会出兵草原,但是,现在却不失有利时机。”

“什么?为什么不是有利时机?”李渊的目光逼视着李建成,李世民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暗中盯着,李元吉的心中则有些矛盾——一方面,李元吉不希望李建成触怒李渊,被废黜太子之位,因为如果那样,无论根据长幼有序,还是根据军功,接任太子的一定会是秦王。即便秦王死了,还有赵王李元霸在,自己的军功和次序难以越过秦王和赵王两座大山,朝中支持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但是,李元吉的心中又有些期盼,希望李建成能够从太子的宝座上面被拉下来。李建成细细地向李渊解释道:

“父皇,儿臣说如今不是征讨突厥的最佳时机是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立怨是已李建成说下去:

“父皇,如今我朝经历数场战乱,军力分散,要想出兵草原,首先必须收缩兵力,可是如今齐鲁、河北、江淮一带刚刚平靖,南方蛮夷之地也并不平稳,急需兵力弹压,而且最关键的是,草原地处平原,征讨突厥草原必须大量战马。自从隋朝动乱,突厥和西域乘势而起,中原战马奇缺。相比突厥,我们的骑兵还是算少的,如今我们的军马马场大都集中在陇西一带,如果我们强行与突厥发生战斗,那么我们的陇西马场一定会首先受到攻击……”李建成没有继续说下去。在场的人都明白,李建成说的是真的。所以一个一个的都没有反驳李建成。李渊也被李建成的‘一盆冷水’泼醒了。但是,让李渊自己这样咽下这口气的话,李渊的心里也堵得慌。

“难道朕就这样给突厥当孙子吗?”秦王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没有说话,李建成的心里到想出了一个主意。

“父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今小妹刚死,父皇已经下旨,按国丧之礼置办。俗话说的好,国有大丧,出兵不吉。”这个理由使得李渊慢慢的有了一个台阶下:

“嗯!的确不错,世民啊!元吉,你们的意见呢?”李世民也经历过多次的战场厮杀,自然知道战马的重要,李元吉更是不会反对李建成,也点头赞同。不过李渊心头还是有点不舒服,李建成看出来了,马上补充说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个提议,那平阳小妹生前也是一员武将,下葬的时候应该有兵器,有军士、军马之石像守墓。还有,在祭祀的时候,应该还有武士之舞祭奠。到时候让突厥使臣在一旁观礼如何?到时候,就当是一次阅兵,也好炫耀一下我们李唐的武力。”李渊听到了李建成的建议之后,点了点头。李世民不愿意让李建成独占风头,马上接口道:

“父皇,儿臣以为,虽然太子哥哥的建议虽然好,但是,还是有些缺陷……”

“哦!世民啊!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突厥頡利可汗自从上回出兵,一直将自己主力铁骑驻扎在漠南,自己居住在定襄,恐怕还是对我朝有所图谋,如今这兵马一时难以集结,不如让分散在各地的天策府部将也都回来,如果突厥頡利可汗有所异动的话,也好有所准备。”李世民的话音刚刚一落,李元吉马上讥讽道:

“二哥,你就不要做圣人之状了。你请父皇下旨,让你的天策府旧部回京,到底是为了父皇着想还是为了作乱啊!”李元吉这话一出,李世民的脸色大变。

“四弟,你胡说什么?”李建成马上把身体挡在李世民和李元吉两人中间:

“二弟,四弟年纪还小,口无遮拦,你就原谅四弟吧!四弟,你也是的,世民终归是你二哥,你说话也主意一点吗?”李世民顾忌是在李渊的面前,没有再发作,不过李元吉暗中还是给李世民做了一个鬼脸——好像再说,怎么样?你的心思被我说中了吧!李世民心中对李元吉的怨恨大增:‘哼!你就先得瑟吧!等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你和你背后的李建成,一起滚到粪堆里头。’李渊也觉得,李世民这样的建议不是很好,有结党谋私之嫌,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兵马一时难以集结,而将军就不同了,一匹快马就可以赶到。

“世民啊!你身为兄长,也太没有容人之量了,行了,传旨兵部,命元天策府旧将、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速速来京,另外,太子李建成、赵王李元霸、齐王李元吉,你们也速速调集麾下精兵猛将,齐聚长安,随时待命,命河北道行台大总管罗艺、副总管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加强幽云十六州的防务,防止东部突厥頡利可汗兵进中原,命荆楚行台大总管、庐江王李瑗、江淮行台大总管、河间郡王李孝恭也速速回京述职,顺带参加平阳公主李秀宁的葬礼,钦此!”当御前承旨写完后,李渊又向李建成说道:

“建成啊!秀宁的丧葬事宜,就由你来办理了。”

“是!父皇,儿臣领命!”兵部的行文发到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手上之后,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马上马不停蹄,乘坐快马来到了秦王府中。

“秦王殿下,我等在外职,日夜思念殿下,如今终于又与殿下见面了。”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一起在秦王府中与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见面,秦王李世民将这些原先的旧将一个一个的抱了一下。

“各位将军,本王也想你们啊!来!都到里面去,本王已经准备好了接风宴席,为你们接风!”在宴席上,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一个个的向李世民叙述着相思之情。

“秦王殿下,您不知道啊!俺老程在外头当都督,可是那地方,不打仗,每天只有公文,俺老程也不识字,一搞把字给搞错了,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回,一个叫于斧的官员给俺老程送公文,俺老程一看,看成了干爹两个字,笑道,这人名还有姓干叫干爹的,喊了半天都没有人答应,旁边的书吏告诉俺老程,说这个送公文的人不叫干爹,叫于斧,哎!所以幸亏有人提醒,不然的话,俺老程就多了一个干爹了。哈哈哈!”众人听到程咬金的笑话后,都哈哈大笑起来,秦叔宝在一旁说道:

“哎呀!老程啊!不是我秦叔宝说你,当初要你多读点书,你不读,现在好了吧!闹这种笑话!”程咬金笑着说道:

“秦哥,你也知道,俺老程是个什么德行,让俺老程读书,那还不如让俺老程去砍柴,起码可以用上安老程的那把斧子,要让俺老程拿那书本,恐怕比山还重。”在程咬金和秦叔宝的说笑下,整个宴席的气氛都很活跃,张亮、张公谨和牛进达终归读过些书,在任职上没有闹出什么笑话,不过现在张亮、张公谨和牛进达心里所想的是,现在李世民将他们从外任上面调回来,到底是什么事情。李世民却没有再说什么话,一个劲的向在场的人劝酒:

“各位将军,今天我们只谈风月,只叙述离别之情,来!喝酒!”等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走后,长孙无忌向秦王李世民说道:

“殿下,为什么在宴席上不跟他们说呢?”原来,就在数天前,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提议道,希望秦王先下手为强,现在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已经不可撼动,让李世民将放在外地任职的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招回长安,等待适当时机,杀了李建成,取而代之,并且同时逼迫李渊退位,因为这些人都是反贼降将出身,到时候一定会支持李世民的行动,李世民同意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并且这个计划并没有透露给留在京城的唐俭、刘弘基、盛彦师等人,因为,这些人大都出身于京城世家或者与他们有联姻关系,李世民恐怕泄露消息。但是,在宴席上,为什么李世民不马上说出呢?李世民解释道:

“无忌,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张亮、张公谨等人刚刚回京,很多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们,先放一放,冷一下再说!”长孙无忌点点头:

“秦王殿下高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