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二章 独孤来访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第二章 独孤来访

作者:清雅四少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47 来源:笔趣阁

“梓童,出来吧!”在御书房的屏风后出来一位宫装美妇,头戴赤金凤冠,一颗硕大明珠镶嵌其上;身着紫金凤袍。金首玉石,样样不缺。整体看来雍容华贵。

“臣妾叩见皇上”。“皇后快快请起”。来者正是杨坚的皇后,孤独伽罗,其十四岁与就与杨坚成婚,共育五子五女。杨坚出生时,因为一次其母看到他头上长出一对鹿角,被杨坚生父以为是不详之兆,弃于寺庙,被一寺尼养大,长大后被生父迎回,在生父死后由于岳父独孤信家族帮助下承袭父亲爵位,但文化程度不高。而独孤伽罗从小饱览群书,文化不俗,再加上独孤家族权贵众多,家族势力庞大,(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在他死后分别成为北周、大隋、大唐的皇后),独孤信的六个儿子五个被封为国公,所以杨坚登基称帝后一度与独孤氏一同临朝理政,被朝野称之为双圣。

“你都听见了,一谈改立太子,满朝大臣没一个赞成。高熲、贺若弼、苏威、李德林等人都是朕登基之初的股肱之臣,接连向朕上书,说什么太子者,国之大宝,不可轻言废立;李穆、于翼那两个老东西来个什么年老昏聩,不问朝政。李纲那个东宫辅臣说什么父子之情不可断,天下礼榜不可轻。。。。。。哎!就连你那个姨侄也说了个不清不楚。朕现在真是孤家寡人了。”

独孤后轻轻抚摸着隋文帝的后背,慢慢的扶杨坚回到龙座:“圣上,自古太子立废乃国之大事,不可轻言,叔德谨言慎行,才是大臣风范嘛!听说李家的大公子李建成卧床多日,不如臣妾去趟唐公府,一来慰问其家,二来也对其做做疏通。您看行吗?陛下!”

“那就辛苦梓童了。”说着,文帝的手还在皇后的手上抚来抚去。眼中充满了柔情与体贴。

“陛下。这可是御书房啊!”一声娇喝。皇后的眼中还是闪过一丝羞涩,虽然已经几十年的夫妻,但哪个女人不喜欢自己丈夫与之温存。“望梓童快去快回呀!朕在宫中等着你的好消息哟!”杨坚含情脉脉的看着独孤皇后离去的身影,眼中含的更多的是期待。

“大人回府。”随着门房的高声领唱,李渊下轿进门。

“夫君。”窦夫人听到夫君回府的声音赶快带着儿女出来迎接。

“夫人,我回来了。”

“父亲大人好。我要爹爹抱。如果不抱不让走。”李世民与李建成最小的妹妹李秀宁快步的冲到他的身边,拉着李渊的朝服死活也不松开。

窦夫人笑骂道:“世民,秀宁,不要胡闹。爹爹刚回来,应该让爹爹梳洗一下。”

“不吗不吗!爹爹一到天亮就不见人影,一到天黑也不跟我玩,我就要爹爹抱。”秀宁仗着是女孩死不退步。李渊没法,一手抱一个,无奈的向窦夫人笑了一下。而李建成的三弟李元霸因为天生体弱,时不时地咳嗽,可泪水不停的在眼眶中打转。四弟李元吉走到后面对李建成悄悄地说:“就像只有他是爹爹的儿子,我们全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望着这两个兄弟,其中元吉在日后的玄武门与李建成同生共死,李建成也只有摸摸李元霸和李元吉的头,轻声安慰。这时,从中门走进的李渊看到了李建成,马上把世民与秀宁放下,快步向李建成走来。

“哈哈,建成,你醒了,祖宗保佑。快夫人,快准备香烛祭品,我要到祠堂去进香,以谢祖宗保佑。”看着李渊那兴奋的眼神,李建成的心里涌出了一道暖流。这是李建成的父亲,一个建立伟大王朝的君主,一个在晚年饱受丧子之痛的老人。在上一世,李健诚的父亲由于贫困多病早早的离开了,使李健诚无法在他的面前尽孝,现在的李建成一定要改变历史,绝对不让悲剧重演。正当李渊一家准备去祠堂祭祖之时,一名家人急忙禀告,说宫中来人传旨,皇后娘娘将来探访,请老爷速速接驾。李渊马上整理冠带,并命李建成四兄弟马上穿好特定的朝服,中门大开,全家跪迎。

皇后的銮驾仪仗远远的驶来,停在门前。“臣李渊未知皇后娘娘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娘娘恕罪。”

“叔德这是何必,你我二人,什么时候这么见外了。大家都平身吧!孩子们还那么小,跪坏了怎么办!”独孤皇后看到李渊的几个儿女也跪在那,赶快让李渊的五个子女平身。

“姨奶奶。”李世民奶声奶气的扑在独孤氏的怀里,拼了命的撒娇。而独孤氏似乎也很享受这样的骨肉亲情。而李建成偷偷的看到李元吉的双眼中不断涌现的嫉妒的怒火,仿佛久久不能平息。

“也难怪,曾听府上的老家人传说当初世民出生时,突然一个游方道士闯入府中说李世民日后会济世安民,说完后就不见了踪影。所以父母给李世民启名为世民。后来三岁第一次进宫时,文帝和独孤后问他世民的寓意,李世民回答说父母以后希望他在大隋治下做个盛世臣民。文帝和独孤后皆夸李世民聪敏。也许李世民不愿为人下的野心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有的吧!”李建成看在眼里,心里暗道。

“建成,姨奶奶我真是的,想不到你恢复的这么快,哀家没带什么正式的礼物,这枚玉佩是当年我与皇上成亲时,一位高僧所赠,戴在身上可祛邪避灾,你戴在身上吧!”李建成马上跪下拜谢,并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多懂事的孩子啊!”独孤皇后赞许道。

“娘娘,君臣之礼不可废,这是建成应该做的。”通过刚才的表现,李建成知道,自己在李渊的心里又近了一步。

李府正堂,正中挂着一幅猛虎下山图,因为唐国公府的开创人是李建成的曾祖父李虎,所以,李渊成年后便请当时有名的虎画师方传越画了这幅猛虎下山图,并将虎作为了李氏家族的图腾,凡李姓子孙出生时都得在身上纹上一只虎形纹身,以作家族印记。

“叔德,你我姨侄二人不必拘礼,孩子们也都出去玩吧!在我面前恐怕有些拘束。”

“是!臣告退。”

“姨奶奶,我也先告退了。”李建成带着弟弟妹妹们退了出去,李世民临走还不忘在独孤皇后面前撒娇。

“臣妾也先行告退。到厨房去准备晚宴茶水。”母亲到厨房去准备,而李建成也带着弟弟妹妹们到花园去了。

“叔德,今日看你的长子识礼知教,你的次子聪敏伶俐,你可真是好福气呀!不像我,那个杨勇,终日只知眠花宿柳,不务正业,唉!”说完,不知是故意还是心酸,眼中闪出了一丝泪光。

“皇后娘娘勿忧,太子年纪尚轻,假以时日,必会痛定思痛,改过自新。”

“叔德,你是我娘家的侄儿,有些事情我不也瞒你说,我与圣上欲改立晋王为嗣,想让你在朝廷上支持圣上,日后新主登基,你也好做个开国元勋。不知你意下如何。”

“啊!此乃陛下家事。臣万万不敢妄自揣测。”

“呵呵!陛下说你滑头,哀家还不信,没想到你还真滑头,你我二人不妨开诚布公,你是否有难言之隐。”

“既然娘娘有旨,臣便开诚布公。圣人周礼云: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今诸位皇子皆娘娘所出,因而无嫡庶之分。而只有长幼有序,虽太子偶有小错,但并无大过,若随便废其位而立晋王,那蜀王秀,汉王谅二位殿下必会各结私党,有所图谋,则天下必乱,社稷不安。臣身为国之大臣,恐上难对陛下之精忠,下难报百姓之期盼。中得舍姨父姨母的养育。因而只有莫然无语,以免。。。。。。实在是愧对姨母,望姨母恕罪。”

独孤看着李渊低头痛哭的样子,久久无语。随后将李渊扶起,呵呵一笑:“你也有你的难处,哀家知道了。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须知,圣人也有教诲,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今君父为难,你不思报效,却无语避祸,哪还有一点为臣之道,算了,你从小就胆小怕事,从不出头,你姨父那里就由哀家去说,但你记住,大事不可逆,千万不要螳臂挡车,以免惹得你姨父不高兴。传哀家旨意,摆架回宫。”

“臣谢皇后娘娘隆恩,恭送皇后娘娘。”

随着一声皇后娘娘回宫的呤唱,李渊望着远去的銮驾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皇宫太极殿,“梓童辛苦了。李渊是何想法?”

“皇上,李渊真乃社稷之臣也!臣妾与李渊会谈,李渊想的是社稷之计,万民福祉。。。。。。”

隋文帝默默地听皇后说着,低头沉思不语。

送走皇后,李渊回到书房,一味的叹息。不知不觉中,一只玉手搭在了他的肩上。

“哦!是夫人啊!”

“夫君,何事如此揪心。”

“夫人,朝中局势将有大乱。。。。。。”

花园里,元霸因为身体多病被奶妈抱回房中,而李世民跟李元吉两个小东西却因为抢一个秋千而互不相让,李世民以长幼有序为由说什么哥哥就该为先,非要先玩;李元吉以兄友弟恭为由说什么当哥哥的应该谦让,一个个引经据典,说得口沫横飞。不得不说,贵族家庭的幼儿教育的确不错,从小就用古文古诗对男丁启蒙。而李建成也只能在他们中间一会劝这个,一会劝那个,两个小鬼头都气鼓鼓的坐在地上,瞪着对方。额!秀宁那个小丫头正站在书房的窗下听墙根呢?李建成把她轻轻一拍,小姑娘惊了一下,看见是李建成,小手一树,“嘘”。一大三小四个小孩便一起听起了父母的谈话。

“二圣皆对太子不满,看来晋王入主东宫成为新太子的事情指日可待。当年,姨母欲将你与晋王成婚,却偏偏天意在我,若晋王入主东宫,有人在他耳边提起旧事。我李家危矣!”李渊说完,仿佛站立不住,呆坐在椅子上。

“可二圣主意已决,若你迟迟不表态,恐怕会遭二圣忌恨,于你不利呀!”听到这里,李建成心中不禁冷笑,你李渊道貌岸然的说什么嫡庶长幼之词,原来是与杨广有些昔日恩怨而图谋自保。

“阿切!”

“谁在外面。”李渊大声责问,李建成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低着头走进书房。

“看看你们那还有点贵族子弟的样子。世民、元吉、秀宁年级还小,不懂规矩,免予处罚。建成,你是大哥,府里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竟然公开违反,来人,拿家法来,我要教训一下这个不肖之子。”

“老爷,建成刚刚伤好,万万不可,还望老爷开恩啊!”“望父亲大人开恩。”母亲与几个弟弟妹妹一起跪下为李建成求情,尤其是母亲,一边求情一边含着眼泪望着李建成。

“罢了,去祠堂跪上一晚,天不亮不许起来。”这一夜,李渊望着躺在身边的妻子一夜未眠。而皇宫中的文帝也与李渊一样看着天上的星星。

附:新旧唐书中记载,在隋文帝登基时,独孤氏为杨广选妃,初选窦氏,只因窦氏怒杨氏篡权——(其幼年时听说杨坚篡北周政权,恨己非男儿之身,道:若为男身,必为舅氏斩杨之首级),以箭射金凤选婿,李渊一箭射中凤眼,得美人归。也有野史记载,李渊早年与窦氏相识,故窦氏不嫁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