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四百六十八章 风波再起(三)

杜淹被李渊下旨,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就在杜淹要流放巂州的时候,一本奏则又搅起了滔天巨浪。太子东宫属官韦挺以自己与杜淹有旧交为名,希望能够一起前往巂州。直接跑到仁寿宫门前大喊:

“陛下,臣与杜淹心心相惜,臣希望能与杜淹一起流放巂州。请陛下恩准!陛下,臣与杜淹心心相惜,臣希望能与杜淹一起流放巂州。请陛下恩准!”李渊一听到韦挺在那里大喊,直接大怒:

“残月,今天是谁当值,怎么不把那个韦挺赶走!?”残月不敢说,因为韦挺虽然身为文官,但是,京兆韦氏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一生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直接开创出了京兆韦氏的百年基业,而韦挺是韦孝宽的侄子,也不是一个庸才,三下两下的就将阻拦他的侍卫打翻在地,而韦挺又身兼李建成的太子东宫属官宾客,侍卫们又没有得到李渊的明旨,自然不敢对韦挺动粗。残月正在为难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听到了韦挺在仁寿宫大喊的消息。马上一前一后的来到了仁寿宫。李建成看到韦挺在仁寿宫门口跪着,一群侍卫们围着韦挺素手无策,当值的侍卫统领一看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马上上前来: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你们终于来了。这个疯子在这里喊了半天了,我们也不敢对韦大人动粗啊!”李世民冷眼旁观,看着这个场面,心中欢喜——哼!韦挺是你东宫属官,本王前天才向父皇说你拉拢本王的天策府属官,父皇还不太相信,如今你东宫属官亲自在仁寿宫前大喊,希望与杜淹一起发配巂州,本王倒要看看,这个乱子你怎么收场。李世民向李建成说道:

“大哥,父皇在里面应该等急了,大哥,你先在这里看看,小弟就先进去了。”李建成看着韦挺,在处理了杜淹的乱子之后,李建成就命令许敬宗和狄仁杰安排麒麟暗卫加强了对东宫属官的监视。并且马上有了头绪。

“太子殿下,微臣最近发现东宫属官、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韦挺大人最近与秦王殿下关系密切。”

“什么,韦挺与李世民也开始勾结了……”李建成的思绪又开始回到当初与韦挺相识的日子。韦挺,唐朝名臣。其父韦冲曾于隋时任民部尚书。年少时与李建成结交,因关系良好,李渊刚刚定鼎关中的时候,韦挺被引荐为陇西公府祭酒。后来,李建成为太子,韦挺作为当初当初的陇西公府的老臣,累迁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太子遇之甚厚,宫臣罕与为比。而如今韦挺也在自己后面桶上一刀,李建成的心里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李建成向许敬宗和狄仁杰问道:

“敬宗,仁杰,难道我就那么十恶不赦吗?为什么本宫身边的那么多人都选择背叛本宫?”敬宗和狄仁杰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韦挺在东宫中虽然受宠,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李世民真正倚重的不是韦挺这样的陇西公旧臣,就官职实权来说,房玄龄、杜如晦位列东宫第一,就地位来讲,李纲、于志宁、王圭三位老夫子难以超越,而且,自从房玄龄、杜如晦外放之后,现在在李建成身边最露脸的是魏征、许敬宗、狄知逊、狄仁杰父子等四人,而这四人的家世大都是中小庶族地主出身,或者是反贼归正的身份,这种局面下,像韦挺这样的世家子弟自然有些想法,不过,许敬宗和狄仁杰不敢将这个原因对李建成挑明。只有安慰着李建成。李建成来到韦挺的身边:

“韦大人,你到底是受了什么委屈,有什么委屈你可以跟我说嘛!还有,杜淹杜大人的事情,朝廷已经有所公认了,你怎么要跟杜淹大人一起流放巂州呢?”李建成的话刚刚落下,韦挺的声音更大了。

“陛下,臣有机密要事,请皇上见臣一面。”李建成被韦挺搞得很奇怪,正想问韦挺到底是什么事情,就被残月叫住:

“太子殿下,韦挺大人,皇上命你们进宫面圣。”韦挺如同一个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一块木板,马上跟着残月走进了仁寿宫。李渊满脸怒气的看着李建成和韦挺。李世民在一旁坏笑着——李建成,这回你还不倒霉。李渊向韦挺问道:

“韦挺,你说你有机密要事,说吧!”韦挺向李渊行礼说道:

“陛下,当初,陛下在宜君县仁智宫避暑,由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其实,当初,太子殿下派尔朱焕、桥公山二人到庆州送盔甲武器给庆州都督杨文干的事情败露之后,庆州都督杨文干举兵之时,曾经派人向太子殿下联络,本来太子殿下是想与庆州都督杨文干里应外合,发动关中兵力兵围仁智宫,逼迫皇上退位,如果皇上不退位的话,就杀了皇上,再假造遗照,自立为帝,后来太子殿下害怕秦王和赵王殿下手中的实力,才向来到仁智宫向陛下请罪……”韦挺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渊打断了。

“混蛋,不要说了。”韦挺被李渊吓到,马上闭嘴不说话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也静若寒蝉一般,跪在李渊的面前,不敢说话,李渊感到自己快要被抽干了,扶着自己的龙案,阻止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残月马上扶住李渊:

“陛下,要不要传太医呀!”李渊挥挥手,制止了残月。

“不用了。”李渊睁开眼睛,冷冷的望向韦挺和李建成、李世民。三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李渊那种冷酷的目光。李渊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缓缓的说道:

“韦挺,杨文干兵变已经查明,是杨文干、宇文颖假借太子名义,扯旗造反,与太子无关,你构陷太子,知道该当何罪吗?”韦挺一听说李渊给自己立下的罪名,马上跪下:

“皇上饶命啊!皇上饶命啊!微臣句句属实,并未构陷……”

“够了,你给朕住口!”韦挺马上不说话了。

“韦挺,既然你向跟杜淹一起去巂州的话,你就跟杜淹一起去吧!残月,将韦挺带下去。”残月遵命行事。李渊向李建成和李世民吼道:

“建成、世民,看看你们都用了些什么人,杜淹未能劝导李世民,致使其兄弟失和,一心想投效太子,韦挺在朕面前构陷太子,将韦挺和东宫属官王珪、杜淹一同流放巂州。”李建成听到李渊要将王圭也同韦挺、杜淹一同流放巂州。马上跪下向李渊求情道:

“父皇,王圭大人什么都没有做,王圭大人是无辜的。”

“什么无辜,就凭王圭没有教导好你,就是他这个太子太保的失职,残月,速速传旨!将韦挺和东宫属官王珪、杜淹一同流放巂州。”李渊心里清楚,当初的太子三辅,太师李纲、太傅于志宁现在已经慢慢的退出了李建成的决策圈子,并且现在主要是用于李承道和李承陆的启蒙教育,而王圭现在却形成了太子首傅的地位,如今杜淹和韦挺都是李世民刺向李建成的刀子,把杜淹和韦挺发配巂州是罪有应得,但是,如果不给李建成一点教训,那么到时候李建成的尾巴不就要上天了。

附:韦挺(589—646),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隋民部尚书韦冲之子,宰相韦待价父。高祖平京师,署陇西公府祭酒。太宗时历任尚书左丞,历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阳县男,颇得唐太宗的赏识和重用。贬象州刺史,卒年五十八。 韦挺小时与隐太子李建成关系不错。武德中,累迁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隐太子遇之甚厚。后因杨文干之事因有上书言称太子与宫臣暗造异端,与杜淹、王珪于武德七年流放巂州。太宗进入东宫后,征拜他为主爵郎中。贞观初年,王珪几次举荐他,于是迁为尚书右丞。拜御史大夫等。太宗将韦挺女儿许配给了齐王李祐为妃子。韦经常与房玄龄、王珪、魏征、戴胄等一起当顾问,参议政事。不久改授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兼魏王府事。当时李泰受宠,太子承乾过失较多,太宗稍有废立的想法。中书侍郎杜正伦以漏泄宫中禁语被贬。当时,韦挺也参预了李泰的一些事。太宗对他说:“我已贬了杜正伦,不忍心将爱卿置于法律下。”于是原谅了他。不久迁为太常卿。通过看这段历史,小编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韦挺与太子李建成年轻的时候就认识,那么受太子李建成的重用,还要说李建成的坏话,后来,李世民当上太子和皇帝之后,就马上官运享通,并且在与魏王李泰的夺嫡战争中失败,而没有受到惩处和清洗,反而迁为太常卿。这就说明韦挺这个人是李世民安插到李建成身边的卧底,并且通过韦挺来证明李建成又多么不得人心,来衬托李世民的光辉形象。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礼部尚书、魏王老师,封永宁郡公。贞观十三年,病逝,追赠吏部尚书,予谥号为懿。唐初公主下嫁,不行拜见公婆之礼。南平公主下嫁王珪之子后,王珪道:“如今皇帝圣明,行为举止都遵循礼制。我接受公主拜见,不是为自身荣耀,而是要显示朝廷的美德。”他和妻子端坐于上,让公主行拜礼。从此,公主下嫁,若公婆尚在,都要行妇礼。看到这篇历史记载之后,我发现,王圭虽然在李世民即位之后,征召回朝,任职显耀,但是,从公主下嫁这件事情来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王圭一直没有臣服于李世民。所以才在李世民把南平公主下嫁笼络之后,会故意让公主行妇礼,以羞辱李世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