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二)

在李建成思索着岭南局势的时候,长安的特使钦差也来到了琅琊:

“哦!是残月公公啊!不知道残月公公前来是父皇有什么重要旨意吗?”残月点点头:

“请太子殿下接旨!”李建成赶快跪下:

“儿臣接旨。”残月公公从怀中拿出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吾儿李氏建成离家日久,朕心思念,今特派御前监残月前来告知,命太子李建成接到圣旨之后速速回朝,以全我们父子之情,君臣之义!钦此!谢恩!”

“儿臣接旨!”李建成磕了一个头之后,接过圣旨之后,向残月公公做了一个手势。

“公公一路鞍马劳顿,请公公稍作休息,本宫这就去安排酒席,为公公接风,洗尘,公公请!”

“啊!那就讨扰太子殿下了。”李建成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来来来!公公请!”残月自认历经了前隋到李唐,身经两世朝廷,侍候了三代天子,但看到了桌上酒席的菜色,残月还是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太子殿下,这是……”

“公公!这里是乡野僻壤,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孝敬你的,这些乡野粗食,请公公不要嫌弃。”残月公公看到这桌子上面的菜肴,心中说道——这还是乡野吃食,这简直是人间美景啊!残月公公拿起筷子尝了一下,不有的赞叹道:

“啊!这时用豆腐做的。”李建成点点头:

“公公说的没有错,公公在长安山珍海味必定吃了不少,一般的菜式一定入不了公公的嘴巴。本宫让人寻遍齐鲁乡野,听说琅琊乡间有一位号称神刀豆腐手的一个厨子,此人一手豆腐厨艺那是独步天下呀!一般人对于豆腐只能油炸煎煮,而此人却可以将豆腐雕刻成人物、走兽,以及亭台楼阁,栩栩如生。”

“哦!那咱家一定要看看!”李建成点头说道:

“好!那就请公公先享用掉这桌酒席以后,再请公公移步。”

“哦!不用了,咱家现在就很好奇,这酒宴吗?我们回来再吃!”李建成将残月公公引到了一处民居前,一个微胖的厨子模样的人来到了李建成和残月公公面前:

“小人参见太子殿下和大人。”

“你就是那个号称什么豆腐神刀的厨子!?”

“是的,大人!”残月点点头。

“好!咱家现在来就是想看看你的豆腐雕刻神迹!你就在这里为咱家露一手吧!”那个厨子向残月公公行礼回答道:

“好的!请公公站在窗口,小人我需要在屋里才能做!”残月公公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

“怎么,难道还怕咱家偷了你的家传绝迹不成?”神刀豆腐手马上跪在李建成和残月公公面前:

“啊!小人断无轻视殿下和大人之意呀!请太子殿下和大人恕罪!”李建成笑着对残月公公解释道:

“公公!不要介意,当初此人也向本宫说过此项要求,其实并非是此人害怕别人偷师,只是此项技艺需要在黑暗中完成,并且不能被人打扰,请公公见谅!”残月公公听到李建成的解释之后,点点头:

“嗯!既然是这样的话,咱家就不追究了,嗯!你就照咱家的样子,用豆腐雕刻一个豆腐像吧!”残月公公说完后示意神刀豆腐手走进屋子里头。只见这间屋子里头有一些微弱的灯光,还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水缸,神刀豆腐手从案上拿起一块水豆腐,将水豆腐放在水缸里头,拿起一把小刀在里头雕刻着,过了一会。神刀豆腐手好像已经完成了,从水缸中拿出了豆腐,从屋里走了出来。双手捧着一个放在盘子里头的豆腐像,恭恭敬敬的递向李建成和残月公公:

“请太子殿下和大人赏观。”残月公公将那盘豆腐像拿到手上,细细地观赏着,只见盘中的豆腐像栩栩如生,如同真人一样,并且将残月公公可得威风凛凛的。残月公公看的非常高兴,从身上拿出了一小块黄金,丢给了神刀豆腐手:

“咯!拿着!”

“谢过两位大人!”残月公公向李建成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奴婢今天来到这里真是不虚此行,大开眼界啊!”

“哈哈哈!这等粗陋小技,让公公见笑了。其实,豆腐刀工最绝妙的菜品是豆腐雕成的竹林七贤样子的菜品。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而豆腐刀工将此七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并且布局也是十分得当。”

“哦!那么咱家一定要好好的欣赏欣赏。”

“公公,此刀功用功持久,需要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请公公见谅。”

“啊!无妨无妨!今天能够见识到如此刀工,也是大饱眼福了。太子殿下,我们那桌酒席还没有吃完,不如我们现在继续去吃吧!”

“好啊!公公请!”在酒席上,李建成慢慢的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李渊在接到了李建成的两道奏则之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对于李建成所说的平定江淮,李渊也觉得平定江淮的时机已经到了,可是,对于进军江淮的将领人选犯了愁。众所周知,李渊对于前隋的倒塌一向忌讳,所以大力扶植李唐宗室,而李唐最善于打仗的宗室将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赵王李元霸、河间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庐江王李瑗、淮阳王李道玄、还有平阳公主李秀宁等寥寥数人而已。淮阳王李道玄已经死了,就此不提,从太子李建成的奏则上看,太子已经完全退出了征讨江淮的事情里头,秦王李世民自从抗旨之后,李渊的心里就有了些疙瘩,再加上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在齐鲁河北一带的所做所为,朝中籍贯在齐鲁河北的世家大臣对于他们两个早就有些微词,如果再由他们引兵江淮的话,李渊相信,以萧瑀和陈叔达二人为首的江南世家大臣首先就会反对,而李渊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一个地方军阀,世家门阀,而是马上就要进兵江南,成就李唐一统大业的大唐皇帝。李渊不能不顾忌江南世族的反应。而且,江南尤其以扬州为首,因为是杨广的龙腾之地,杨广即位之后,更是加大了对于扬州一带的扶植力度,慢慢的形成了天下赋税一半出江南的局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经过多年的混战,城郭破旧,百姓流离,江南除了杜伏威和辅公拓占据过之外,战乱极少,市井繁华。日后对于李唐的重建一定可以提供大量物资。李渊的目光又在赵王李元霸、河间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庐江王李瑗、还有平阳公主李秀宁等人名字上停留。首先被排除的就是平阳公主李秀宁,李秀宁自从刘武周失败投奔突厥以后,李秀宁就回到了长安修养,再加上关中不断的稳固之后,李渊也不愿意自己与窦皇后唯一的女儿在战场上再露面,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李渊自己觉得无颜在地下见窦皇后。赵王李元霸也不行,这些年来,赵王李元霸一直在陇西驻守,防备东部突厥和西部突厥,确保李唐与西域的商路安全,而且从来没有插手过中原战事,将赵王李元霸从陇西调动过来,李渊的心里有些不放心,淮安王李神通也不行,淮安王李神通与秦王李世民走的太近,当初,李渊下旨,让李神通将洛阳的薛氏一处祖居让出来,结果李神通以秦王诏令在先为由不让,这个疙瘩,李渊一直没有解开,将淮安王李神通派往江淮,与李世民无异。只剩下河间王李孝恭和庐江王李瑗了。河间王李孝恭与秦王李世民也走的太近,庐江王李瑗与太子李建成走的也近,一场平定江淮的选将,还是演变成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争斗。想到这里,李渊的头又疼起来了。因而向身边的残月公公下旨道:

“残月,你再辛苦一趟。传朕旨意,让太子殿下速速回到长安,以全朕与太子的父子之情,君臣之义!”

“是!”残月公公走后,李渊自言自语道:

“李建成,你给朕下的这道难题,就由你给朕去解决掉吧!”长安城中,李孝恭的府内,李孝恭也从宫中得到了李建成向皇上上奏,希望李唐借助平定河北齐鲁的机会,马上挥师江淮,一统天下的消息,李孝恭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自从庐江王李瑗的功劳和官职慢慢的在河间王李孝恭之上之后,河间王李孝恭就一直心绪不宁,因为,河间王李孝恭一直都在人前取笑庐江王李瑗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如自己孔武有力,熟读兵法,只是凭借着李唐宗室身份获得富贵,谁知道,庐江王李瑗跟随太子李建成平定荆楚,安抚荆楚百姓,一时之间,长安到处称颂着贤王李瑗,而自己,跟随着秦王李世民征讨窦建德、刘黑闼失力后,长安原先对自己称颂有加的人现在看着自己,就像是见到了苍蝇一样,远远的躲开,河间王李孝恭不甘心。

“这次平定江淮是我李唐一统中原的最后一战,本王一定要将这个机会抓到手里。”河间王李孝恭对自己说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