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一)

李渊在马邑城外的突厥王帐逍遥了几天之后,又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长安,还没有回到仁寿宫的时候,李渊心里觉得——朕好不容易除仁寿宫一趟,不如跑到这长安街市上瞧瞧。看看这长安城有什么热闹的。李渊走在这长安城的路上,一路看到长安城繁华热闹,丝毫没有大兵压境的慌乱和恐慌。李渊心里欣慰——建成主掌京畿治安和关中防务,不错,不错。李渊走着走着,感觉肚子饿了,看到前面有个酒楼,就要向里头走去,李渊身边的侍从拦住李渊:

“陛下,这家酒楼实在是太下贱了,您如果肚子饿了,不如赶快回仁寿宫,让御厨给你做几道御膳尝尝。”李渊摆摆手说:

“不用了,我看这家就不错!”李渊自从吃到了草原上的美味烤全羊之后,就慢慢的开始怀念自己做官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约束,走到哪里,虽然也是有人跟着,但是,自己向吃什么,想喝什么,都不会有人管,如果在平时,李渊也许会顾忌,但是,今天,李渊又回到了当初的野性,自然不会顾忌那么多的规矩。直接进去了。李渊找了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雅间位置坐了下来:

“几位客官,吃点什么?”一个店小二殷勤的来到了李渊的面前:

“嗯!你们这酒楼之中可有什么拿手的菜呀!”

“客官,哪有什么拿手的菜呀!都还不是一些家常小菜。不过客官你放心,现蒸现炒,一定包你满意,另外你不要看这菜色不好,可是这味道……”李渊身边的侍从已经不耐烦了。

“你怎么这么啰嗦,快点吧酒菜拿过来,再不拿过来劳资扇你的嘴巴子。”店小二马上跑了下去,不多一会,店小二弄上了几个小菜和两壶酒。

“客官,您的酒菜来了,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叫我。”李渊点点头,示意侍从,侍从点了点头,扔了一块银子过去,店小二千恩万谢的走了。侍从正要给李渊试菜,看看有没有毒。李渊用筷子打了侍从一下:

“你干什么?”

“陛……”李渊瞪了侍从一眼,侍从会意,赶快改口说道:

“毕大人,您请用!”李渊吃了几口之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心情变得更好了。这时,就听到旁边雅间里头有人叹息和哭泣:

“哎!刘兄,你何必生气呢?”

“哎!有人诋毁先祖,但是身为子孙,却无从反驳。真是苦恼!来呀!喝,喝!”

“哎!刘兄!……”李渊烦不过,向侍从示意,侍从会意,走了出去,旁边马上有了很大的吵闹声和劝说声:

“怎么回事?吵什么吵!?”

“劳资在这里喝酒关你屁事!”

“这里是酒楼!”

“酒楼又怎么样,劳资今天心情不好,你别管劳资。”

“你还没完了吧你!”

“你想怎么样?”旁边有人劝着:

“哎!几位客官,我们这里可是小本经营啊!千万不要在这里动手啊!哎哟!”

“你个狗东西,要你管!”

“是啊!刘兄,千万克制啊!不好意思,打扰了。”过了一会,那里没有动静了。这时,店小二脸色青肿的走了进来:

“哟!几位客官,不好意思了,打扰你们的清净了。”李渊向店小二问道:

“小二哥,你受委屈了。”店小二捂着自己的伤口说着:

“哎!咱们这些做小二哥的,有什么可委屈的。”李渊继续问道:

“就是不知道那边的客人是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呀!”店小二迟疑着,不敢答话。李渊又示意侍从拿出一块银子,递给了店小二,店小二看到了银子。有些为难。李渊笑着说:

“小二哥啊!别紧张,这块银子是给你的,拿着,别客气。”李渊一边说着,一边将白银往店小二的手里塞。店小二收下了银子之后,以万分之一秒的速度收到了银子。向李渊解释那个人发怒的原因。

“不瞒客官,最近太子殿下不知道怎么回事?出了一本《贤士录》,按说这出书到没有什么,可是,就是这本《贤士录》,里头记载了很多开国皇帝和当今世族官员的先祖事迹,有些人吧!写的不错,有的人吧!写的就不好了。这不好的吧!那就自然不舒服了,这些日子,长安城里头因为这个事情在酒楼、青楼闹事情的不少。”

“哦!小二哥,你说这个《贤士录》好还是不好啊!”

“嘿!客官说笑了,这《贤士录》收录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先祖,小人三代要饭,如果不是掌柜的心好,收留小人在这里做一个小二哥,小人我还不知道在哪里要饭呢?客官,你在这里先吃着,小的去忙去了。”店小二走后,李渊向侍从说道:

“来人啊!回宫之后,将李建成的那本《贤士录》给朕找来,朕看看。那本《贤士录》到底写了些什么?”

“是!”晚上,仁寿宫中,李渊对着那本《贤士录》,一直深思着,《贤士录》的开头写着——世上多有伪君子,假贤人,为防止世人被蒙蔽利用,本宫特收录给家贤人于此录中,为了与人分辨,本宫也特地举例一一列举。首先写入《贤士录》的是曹操,李建成列举了曹操年轻时期的时候,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许劭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并且,在年轻的时候,不阿臾奉承权贵,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曹操知道无法匡正。后黄巾乱起,曹操不忍黎民受苦,招募私兵而平黄巾,大破黄巾之后,曹操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董卓乱政,曹操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诸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后,皆不愿出战追击,独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这些记载证明了曹操维护国家权威的统一的决心,汉献帝时期,经过何进、十常侍和董卓、李鹤、郭杞之乱,汉献帝流落四方,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自认丞相,虽有专擅朝政之嫌,但是终身并未篡夺汉室,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其虽有攻徐州屠城之举,但也为曹操之父被贼匪所害。另外,为了衬托曹操的正面,李建成举了刘备的例子,说刘备沽名钓誉,长孙诬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刘备先投公孙瓒,后投青州刺史田楷,助公孙瓒和田楷抗袁绍后又投袁绍,投陶谦,陶谦之子死,投刘表,而刘表之子刘琦亡,连孙权而借荆州不还,刘璋请而刘璋失益州,吕布多次借刘备于危难之中而吕布死,为塑自己的贤明而不顾百姓罹难,遭曹军截杀,为请示汉献帝而自立于汉中王,诬陷曹丕弑君,杀汉献帝以自立为帝。又说孙权之父孙坚得玉玺而不交,早有割据称雄之心,孙策以玉玺换兵马而无尊宠朝廷权威之举动,孙权自立吴王,造成国家分裂,是为贼子行径。李渊看着那本《贤士录》,又听到当时侍从对自己说的话:

“陛下,微臣在这长安城打听了众多的消息,此《贤士录》一出,很多人都因为这本《贤士录》恨之入骨,但是无从反驳,士林之中对于曹操和刘备的争论颇大,今天陛下在酒楼里头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巴蜀刘氏刘备的后裔。但是,这些事情,他也不敢否认。”李渊的眼睛又盯住了那本《贤士录》。摇了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