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荆州总管之争

杜伏威在岑文本的劝说下决意投降李唐,在行前,对送行的辅公拓说道:

“公拓,如今我离开,这江淮一带的军政要务就请公拓接手了。”

“大王放心,这江淮由我坐镇,绝对乱不了!”杜伏威看着辅公拓,心中说道:‘哼!乱不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野心,等我走后,你肯定会加强你的权威,还好,我把自己的铁杆亲信都带到自己的身边,你就在江淮给我闹腾吧!’望着杜伏威远去的马车。辅公拓的亲信幕僚左游仙上前:

“大人,如今大王远去长安,而且又将军中的死忠分子全部带走,日后这江淮的天下日后就是大人您一个人了。”

“大胆,放肆!大王远去长安,我受命暂时摄政,日后大王还会回来的,待大王回来后,我还是会把江山政权交付回大王手中。你千万不要乱说!”

“是是是!”左游仙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明白,‘哼!三岁孩童都不会将自己手中心爱的玩具丢掉,更何况是拿到手里的江山权势。’

长安——李建成的太子东宫,李建成正在批阅公文,许敬宗、狄仁杰来到了李建成的面前:

“殿下,江陵宋令文飞鸽密报。”

“哦!”李建成将许敬宗手上的字卷翻开,仔细看着:

“殿下:秦王在江陵觅的一位谋士名岑文本,此人在南方多有盛名,帮助秦王稳固民心,并且帮助秦王成功招降杜伏威,又在其妻舅高士廉之助下,李靖也成功剿抚岭南三大俚人首领,不日便会与秦王殿下长安面圣,另外李靖、岑文本与李孝恭屡有冲突,剿抚岭南一事就是因为李靖受不得李孝恭在李世民面前挑唆儿使的避难之计。卑臣已经在李孝恭与李靖军中布下眼线,随时可以暗自挑唆两军矛盾。请太子殿下示下。”

“好啊!令文真是有心计,本宫没有看错人啊!”听了李建成高兴的话,狄仁杰马上恭维道:

“这都是殿下慧眼识人!”许敬宗上前说道:

“殿下,如今荆楚巴蜀已经平定,秦王殿下搬师回朝是势在必行,而圣上的意思是设置巴蜀和荆州行台总管两个职位,巴蜀行台节制巴州、益州两地,负责屯田练兵事务,囤积粮草军械,安抚蜀地蛮人,将巴蜀作为日后争霸的粮草兵员之地,巴蜀总管微不足道,可是这荆州行台总管却是十分重要,其可统管荆楚及岭南境内所有的军政民政事务,并且节制荆楚岭南所有的水陆三军以及蛮兵武装,并且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北上可直指王世充的河南属地,西可以遏制巴蜀,南可进兵岭南,东可以长驱直入江南,万万不可落入别人手中啊!”

“的确!前些日子,本宫在宫中陪驾父皇,父皇经常说峡州刺史许绍功勋显著,依本宫看,这巴蜀行台总管的官职一定会是他,真正的争夺应该是荆州行台总管一职,而荆州总管手握重权重兵,父皇不会将它交到一个外姓人的手里,。依本宫看,这次荆州总管之争一定是在李瑗和李孝恭里面产生,仁杰,你去将李纲大人、于志宁大人、王圭大人、还有令尊、和黄文清大人都找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

“是!”李纲等人来到之后,李建成对他们说:

“各位大人,如今我军已经拿下荆楚巴蜀,岭南和江南的杜伏威也在我朝感召下向我们投诚。而且父皇已经决定,在世民搬师回朝之时,设置荆州行台大总管留守荆州,今天本宫将各位找来就是讨论这人选问题?”

“请太子殿下示下!”李建成将自己心中的顾虑和想法向在场的众人说了出来:

“殿下所言极是,这荆州行台总管手握重权,千万不能落入外人之手,依在下看,殿下若是要抓此职位,一定要从民心入手,那李孝恭在巴蜀、荆楚一带名声极烂,又喜欢纵兵劫掠,如果他做了荆州行台总管,必然会引发民变,殿下千万不可让他坐上这个位置。”李纲总归是经历过前隋太子之争的人,他也知道如果李世民权势过大,必会危害太子。他的声音得到了于志宁的附和。

“殿下,如今关键是皇上的态度,要知道,秦王是平定荆州巴蜀的第一功臣,如果他非要力荐河间王为荆州行台总管,圣上也不得不考虑呀!”王圭说道:

“殿下,臣以为可以从此事入手,那河间王是员陆上战将,日后平刘武周、王世充、罗艺、窦建德等人都要用的着,但不习水战,而江南尚未平定,江南多水网,庐江王爷手上有原先的萧梁水师,日后必有大用,臣想这个理由圣上必会考虑。”狄知逊一说,其他人连连点头。李建成听完他们的意见:

“各位,你们先写个条陈出来,将理由都写在上面,本宫明日面圣,好劝说父皇!”果然不出李建成的所料,朝中对荆州总管的人选分成了两派,大宗正李神通、刘文静、段志玄等人支持李孝恭为荆州行台大总管,说他劳苦功高,应当以此职位来酬其功劳,不可伤了功臣之心。而以陈叔达为首的前隋江南文官则公然反对。

“陛下!孝恭劳苦功高,这荆州行台大总管之职当之无愧。”

“陛下,河间王爷纵兵劫掠民财,强抢民间女子,民怨甚大,如果这荆州行台大总管让他做了,那么日后恐怕会激起民变,我朝如今正处于逐鹿之期,绝对不可生乱啊!”陈叔达反对李孝恭还有一个原因,那李孝恭为人残忍贪婪,荆州行台大总管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以后平定江南之用,当年王世充在江南肆掠,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如果李孝恭到了江南,那不是比王世充还要可恶,自然不愿意让李孝恭得势,而裴寂为首的陇西氏族官员大都闭嘴,没有说话。

“太子驾到!”李渊看到太子来了,马上向李建成问道:

“太子,你觉得这荆州行台大总管一职你神通叔叔推荐李孝恭来担任,而陈叔达大人却非常反对,朕觉得他们说的都有理,你看由谁来坐为好啊!?”在场的官员都看向了李建成,李建成觉得一种无形的压力向他袭来。

“儿臣以为南方多水网,如果不是水战,那么必然吃亏,庐江王李瑗招降水师,并且亲敏好学,对水师名将周法明甚为恭敬,是个恰当人选,而河间王李孝恭是员路上战将,其人不习水战,而刘武周、窦建德所据之地皆是平原,日后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的时候必有大用,请父皇定夺!”李渊看着李建成,没有说话,这时殿外又传来了喊声:

“启禀陛下,济南郡王李哲、西平郡王李安、江夏郡王李道宗、广宁郡王李道兴、高平王李道立、博陵郡公李道弼等六位王公觐见。”

“臣济南郡王李哲(西平郡王李安、江夏郡王李道宗、广宁郡王李道兴、高平王李道立、博陵郡公李道弼)参见陛下!”

“啊!几位皇弟皇侄免礼。”

“谢陛下!”济南郡王李哲、西平郡王李安是在几个侄儿的搀扶下艰难的起身。李渊感到奇怪:

“二位皇弟身体一直不好,从不出门,今天怎么来了!”

“臣与哲王弟今日此来特地向皇上谢恩!想我那不争气的儿子竟然由圣上慧眼识人,立下如此大功,因此与哲王弟特地在今日向圣上谢恩!”听了李安的话,李渊老脸一红,看着这两人单薄的身躯,李渊不禁想起了四十多前的几件往事。当时,还在北周武帝时,李渊的父亲李邴刚刚去世,李渊还小,周武帝宇文邕出于政治考虑,想让李渊在边关立下大功的七叔李蔚承袭唐国公的爵位,李蔚一听,以不想欺负孤儿寡妇为名,辞去官职,隐居府邸,后来,李渊的四叔李璋窥视唐国公的爵位,想要暗杀李渊,李渊得到了姨父杨坚的保护,幸免于难,后隋文帝杨坚代周登基,李璋畏惧灭门之祸,服毒自杀而死,李蔚将李璋的两个儿子李韶、李孝基接到自己的身边一直照料,并且跪在李渊面前替他们求情,因为这件事情,使李蔚在世时变成为了李氏家族的大族长,在李氏家族中很有威望,后来杨广猜忌李渊,李哲、李安马上辞去官职,尤其是李安,为了保存性命,终日流连花街柳巷,一生无子,而李哲整日在惊恐中度过,只有李瑗这么一个儿子,而李孝基在宋金刚攻打太原时力战尉迟恭,最后力尽战死,连尸首都没有找到,使李渊非常的惋惜。想到这里,李渊赶忙说道:

“二位皇弟这是哪里话,李瑗是我朝宗室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朕不但要用,还要重用,来人啊!传朕旨意:封庐江王李瑗为荆州行台总管,钦此!”

“臣等谢主隆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