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

作者:清雅四少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47 来源:笔趣阁

李纲在自己的府中与自己的挚友于志宁在下棋。

“文纪!如今大唐定鼎关中,朝廷到处招贤纳士,就是太子和诸王也是在到处寻找贤才高士组建幕府辅佐,贤兄是当世的君子,怎么不去想想出山辅佐啊!”李纲叹息道:

“仲谧兄,非在下不肯出山,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哦!愿闻其详!”李纲站起身来:

“当年我年轻时曾经北周齐王宇文宪招为幕僚,谁知道那齐王宇文宪马上被北周宣帝宇文赟处死,后我又投身于前隋太子杨勇,谁知道那杨勇被杨广陷害,最后落了个凄凉结局,断子绝孙的下场,后来我路遇一游方道士,其说我是的卢转世,有害主之嫌,虽然我落了个忠义名分,可胜利者一上台后,就对我百般打压,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不得不为子孙考虑呀!”李纲说着,看着在远处玩的两个孩童李少植、李立言。李纲年轻时多灾多难,不管是在北周还是在隋朝时,宦途不利,时常被罢官免职流放,所以各大世家士族大臣都不愿意嫁女儿给他,直到四十岁时,在路上救下一个逃难的小户女子,后结为夫妻,好不容易生下了两个儿子,而如今,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隋朝的太子之争又开始重演,李纲是个明白人,所以自然心中顾忌。于志宁一听到李纲这样说,心中有些明白。这时,就听到门外敲门的声音:

“咚咚咚!咚咚咚!”

“谁呀!”李纲听到敲门声音,起身到门房,问了一声:

“是文纪叔叔吗?我是如晦呀!”李纲打开门。

“哦!是如晦啊!这位小友是?”

“文纪先生好!在下房玄龄!”

“哦!原来是泾阳县令房彦谦大人的公子啊!当年我与房大人曾有数面之缘,也一起把酒言欢过,不知道房大人如今身体可好啊!”一提到自己的父亲,房玄龄神色黯然:

“家父已经过世了,有老先生惦记。”

“不好意思,二位快请进。霜叶,快给客人上茶。”

“是!老爷!”李纲的两个儿子又看到有人来,一时好奇,都停止了玩耍,睁着自己的小眼睛,好奇的看着来人。

“叔叔!这两个小孩子是?”

“如晦贤侄见笑了,这时我的两个犬子。”

“哎呀!如晦还没有恭喜叔父呢!”杜如晦看他们可爱,拿出来两个小元宝递给他们:

“来!拿着!”两个小孩子盯着元宝,怯生生的看着李纲。

“哥哥送给你们的,你们就拿着,另外,霜叶,把孩子带进去,不要让他们捣乱了。”李纲的夫人把两个小男孩扒了一下,两个小男孩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行了个礼,双双走进了屋去。

“叔叔家教严谨,如晦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

“哪里哪里!”李纲捏着胡子笑道,但谦虚的语气中透露着骄傲。

“叔叔!这位是?”

“在下于志宁,是文纪先生的故友,今天特来看望文纪先生的。”

“哦!原来是撰写《谏苑》二十卷的仲谧先生,敬仰!”于志宁在李渊登基的时候,亲手写了《谏苑》二十卷,内中记载宣扬了从夏商周到隋朝以来历朝开国之君虚怀纳谏儿国家强盛,称赞了隋文帝虚心纳谏的往事,历代昏昏君暴君拒谏而亡国的事例,其后李渊大喜,命其并参与修撰《隋书》、《律疏》、《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等书,在仕林中很有声望。房玄龄和杜如晦向于志宁行了个大礼。

“不知道二位贤侄今天来到寒舍有何事啊!”

“文纪叔叔贤明在外,我想。。。。。。”杜如晦还没有说完,就被房玄龄暗中拉了一下,打断了他的话:

“文纪先生,在下久闻文纪先生的贤明,今天特地与如晦一起前来看望先生,先生,如今天下割据,不知道文纪先生可有心思出山,平息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呵呵呵!二位贤侄不用藏着掖着了。今天是来给谁当说客的?”李纲的脸有些阴沉。杜如晦到底与李纲接触的多一些,知道李纲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就直接明说了:

“文纪叔叔!小侄就不瞒你了!我们现在都是太子殿下的东宫属官,今天特来代表太子殿下前来恭请叔叔出山协助,辅佐太子殿下。”李纲听完,微微一笑:

“不瞒二位贤侄,在下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再次倒入其中了。”李纲叹息道,杜如晦眼睛盯着李纲的脸色,房玄龄却在李纲的房中细细观察,他突然发现在不远处的书桌上又几本书——《太公兵法》、《张良传》。房玄龄眼睛滞留一转。

“文纪先生!在下最近得到了几首诗,请先生做做评判!如晦,有劳你帮我磨墨。”一听到又诗词歌赋,李纲的文人气质上来了。

“哦!好啊!贤侄请!”房玄龄拿起笔来,先将石灰吟写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4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房玄龄写下一句,李纲就念一句:

“贤侄,此诗以石灰为名,以石灰来誉人心,不知道是哪位大师所写?”一听到李纲这样的评价,于志宁也来了兴趣,一起来看,也是赞不绝口。

“此诗乃是以为年轻诗人为家父所作,另外这位诗人还有一首诗请先生品评。”

“贤侄请!”紧接着,夏商处中原,西周守关中;国土皆华夏,何有戎狄分这首诗写下之后,杜如晦知道了房玄龄的用意,而且还在房玄龄的暗示下看到了那几本书,心中也马上有了主意。

“好诗,大气,贤侄,不用在隐瞒什么了,这两首诗可是太子所做。”于志宁先开口问道:

“正是!”

“真是明主之才,文纪兄,你说自己有的卢之命,在下以为,并非是兄之命不好,而是他们皆不是明主之才。如今明主在世,你不去,为兄可要去了,有此明主不去辅佐,实在是人生大憾啊!”杜如晦也开口说道:

“文纪叔叔,有一句话小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贤侄请讲!”

“叔叔辅佐过前朝太子,因为前朝太子不听叔叔劝谏,落了个悲惨下场,叔叔到时落了个贤德名声,但也有一短,因为此事也证明了叔叔并非一个好的老师,那姜尚曾是周武王的师傅,张良也曾经为汉惠帝的少傅,难道叔叔就不想也向他们一样辅佐一个好太子,日后太子登基,成为一代傅相。”李纲被他们两说服了。

“二位贤侄口才了得,日后绝对不是池中之物啊!好!在下答应了,不过,还有一人希望二位贤侄推荐给太子。太子若得此人相助,也是多得一臂膀。”

“请问叔叔推荐何人?”李纲和于志宁异口同声的说道:

“太原王氏的大才子——王圭!”李渊在得到了李建成的奏章后,立即下旨。封了李纲为太子少师,于志宁为太子少傅,王圭为太子少保。而李建成的两首诗词也传遍了整个中原大地,尤其是后一首华夏歌,甚至连漠北和岭南都有了耳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