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军

刘武周接到了突厥人的命令,本来就有些心有不甘,不愿下令退兵,正要下令让宋金刚加紧攻打苇泽关,一心想等苇泽关攻下之后再行罢兵,谁知道,命令还没有下,就接到了宋金刚派人送来的密报:

“什么,你说尉迟恭与唐军有勾结。”

“是的,那尉迟恭连下唐军十数城池,结果在苇泽关前停滞不前,又在沙场上与那李秀宁眉来眼去的,我们这些属下将士都看的一清二楚。”

“哼!混账,怪不得现在停滞不前。你回去告诉宋元帅,让他督促尉迟恭,二日内必须拿下苇泽关,否则军法从事。”

“是!”宋金刚接到刘武周的命令后,却对尉迟恭撒了个谎。

“什么,大王让我们休整两天,再行退兵,这?大王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吗?”尉迟恭听到命令后有些吃惊。

“尉迟兄,这又是何必呢?大王他自然是深谋远虑,我们做臣子的只要听命就是了。另外将军这些天也辛苦了,将士们也很劳累,也该休息一下,粮草也好配齐。晚上,我备下酒宴犒劳将军。”晚上,宋金刚不断的向尉迟恭敬酒,在酒中下了蒙汗药,尉迟恭大醉不醒,一直在床上睡了三天,醒来后,尉迟恭大为悔恨,拼命的敲着自己的头,宋金刚在一旁劝解,心里却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

话说在宴席上突厥人虽然暂时被李元霸压住了气焰,可李渊事后对特勒康稍利道歉,私下里送了不少礼物,搞得突厥人的气焰又嚣张了起来。在多次与唐军的军事行动中,到处杀人劫掠,大隋百姓遭殃。在长安郊外,大批的难民在城外求着守城官兵进城乞讨。就是郊外的寺庙和道观都挤满了乞讨的难民。

“师兄,你看到了吗?自从李渊想突厥借兵以后,这突厥人到处杀人,这整个关中又像五胡乱华的时候,饿殍遍野了。你上回不是说,那李渊是帝星转世,可现在我看他就是一个灾星。”

“师弟,不要胡说。”岐晖对着太上老君的神像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有拿出一炷香面色平静的插到香炉里。

“无量天尊,罪过罪过。师弟,如今帝星有难,所以只有借助外力,我等受天之命,只能顺天而行,一切皆是天意呀!”

“那师兄的意思是?”

“清风他们也该到外面历练了,我这回亲自带领他们入俗世一番,也好早日结束这场乱世。这里的事情就请师弟费心了。无量天尊!罪过罪过。”岐晖说到做到。在第二天之后,就进行了道观主持的交接仪式后,直接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前往军中,一路走来,看到到处都是因为战乱的难民和饿死人的尸体,树木的树皮都被剥光,枝头上没有一片叶子,整个关中呈现一片落败的景象。岐晖看到后只有心中叹息。

李渊在得到宋金刚退兵的消息后,加紧了与潼关屈突通的对峙,屈突通听说了刘武周退兵的消息,知道李渊下一个目标一定是潼关,于是下令全城戒备,加紧通报长安,多送兵器粮草。又派出自己的密使副将尧君素前往洛阳联络。

“君素兄,你这次秘密出使洛阳,一定告诉越王,着洛阳长安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李渊攻破长安,这洛阳就会成为李渊的下一块肉。”

“屈突兄,你派我去洛阳联络,千万要封锁消息,不能让阴世师那个小人知道啊!”

“我明白,如果不是当初他挖了李渊的祖坟,给李渊找到了借口,现在的局势也不会这样复杂。放心,我会小心的。”尧君素走后,李渊的兵马就围了上来,潼关除了通往长安的道路,与洛阳一带的联系全部被李渊切断。李渊曾经试图要劝降屈突通,多次都被屈突通严辞拒绝。而屈突通也吸取了宋老生的教训,不轻易出战,任唐军在城外大声喧哗辱骂,不置一词,只是命令严守城池,不得出战。李渊无可奈何。这天,李渊在府中思量着攻打潼关的对策,李元霸前来禀报:

“父帅!突厥骑兵又闹事了。”由于最近突厥武士没有什么战事,就对军营周围的城镇大举劫掠,可由于战事频繁,周围的老百姓大都跑光了,突厥武士就经常对给他们送酒食的唐军军士进行挑衅,已经发生多次群殴事件。李渊对此也是头痛不以。

“呃!我说唐国公爷,我的兵马再次多已经有段时间了,天天再次吃肉喝酒,弟兄们都快养成猪了。依我看,不如让我们出击,去抢个痛快。”听到特勒康稍利的声音,李元霸首先感到不悦,不过父亲在旁,他没有发作。

“特勒康稍利将军,这就不用了,您是客人,怎么能够让你呢!这点小事情我们自会解决,待攻打长安之时,就再请将军多多出力。”特勒康稍利看到了李元霸的脸色,也不敢太过放肆,反正到了攻下长安的时候,他再等着李渊送上珠宝和美女丝绸为他酬功。既然没他什么事情,特勒康稍利就退出了议事厅。

“父帅,我看让这些突厥蛮去攻城,也省的我们废力气。”

“住口,你懂什么?”李渊不是不想让突厥人攻打潼关,而是因为潼关是长安的抵御洛阳的一道屏障,如果其被战火蹂躏,在洛阳没有攻下之前,他不希望潼关有什么损失。在李渊思索的时候。

“启禀大帅,门外有一群道士求见,为首的说他叫岐平安。”

“岐平安?这个人是谁,算了,让他进来吧!”李渊看到是岐晖后,大喜过望。

“哦!原来是道长啊!道长远道而来,来人,快为我备一桌酒席,我要好好款待道长等人。”在酒席上,李渊与岐晖聊到战事不顺以及岐晖改名的事情。

“国公,您不愿意猛攻潼关,应该是顾念到关中百姓已经久受兵灾之苦,再加上突厥人血腥成性,如果他们再参与攻打潼关和长安的战役中,很可能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关中的百姓再也不能受苦了。”

“是啊!我正是想到关中百姓不能再遭受战火了,所以现在才想着如何解决呀!”

“国公勿忧,贫道此次前来就是为国公解忧。”

“哦!道长有何高见!”

“在关中一带,我道观信徒颇多,就是长安和潼关守军中也有我的信徒,而且着两军交战,对于和尚道士却可以行走自如。我明日就派亲信弟子暗中去潼关军中窜连,争取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呀!”

“好,一切就有劳道长了。”在岐晖道长徒弟的运作下,潼关城内弥漫着天下当变,皆因杨家失德,如今帝星重现,凡夫俗子不得违逆天意的言论。他们成群结队的前往城门和屈突通的太守府请愿,屈突通的身边人也劝屈突通识时务,懂变通,归降李渊,屈突通听得不耐烦,接连斩杀四人。于是众人闭口不言,屈突通以为平安无事,谁知道在半夜的时候,他被亲信推醒:

“将军,快点醒醒!快醒醒!”

“什么事情?!”

“将军,快跑吧!唐军攻进来了。”

“什么?我不是全城戒备了吗?”

“将军,别说了,快逃吧!”屈突通马上骑上马匹,衣服都没有穿好,想向北城门逃去,结果半路上被李世民拦住:

“屈突将军,李某再此等候多时了。你还是赶快下马受缚吧!”屈突通正想拔刀厮杀,脑后挨了一下。昏了过去。

“将军,不好意思,我们也要识时务啊!念在我们原先的情谊和你收留我的恩情,我一定会求李公子不杀你,不过只要活捉你也是大功一件。”那个人说完后取下自己的头盔冲李建成喊道:

“建成公子,侯君集愿意率领属下兄弟想唐军投降。”在潼关陷落后,在长安外围的三辅屏障——扶风、冯翊、杜城也相继归附李渊。长安成为了一座孤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