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七章 阔海来救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第七章 阔海来救

作者:清雅四少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47 来源:笔趣阁

李建成的家族私兵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兵,所以商队的护卫很多不是被杀就是被擒,真正难对付的是那两个身穿大食长袍的突厥人,两个突厥人手持弯刀,刀法如流星般快速,李恩对付其中一个,而另外一个直接奔李建成而来。

李建成见躲不过,便立即拔剑在手,与之搏斗。其实作为武将世家,李建成弓马皆熟,武艺并不弱。可年纪还小,沙场经验不足,不像突厥人经常的烧杀劫掠,杀人如麻,杀招不断,一刀接着一刀想李建成的要害部位袭来,气力也没有突厥人有力,每与突厥人的弯刀碰撞,被震得就像感到手要断了一样,所以慢慢的落于下风。而突厥人越战越勇,誓要取其性命。咣啷一声,李建成宝剑宝剑落地,只得调转马头,突厥人穷追不舍。眼看距离越来越近,突厥人手中带血的弯刀就要砍下来。

“砰!”一把紫金锤砸到了突厥人的身上,其吐血落马,这时,李恩带领亲兵赶到,将其制住,数把钢刀架在了突厥人的脖子上,突厥人一脸愤怒的看着李建成。而李建成却不管他,一脸欣喜的看着正往这边来的救命恩人。

“原来是阔海大哥,多谢大哥救我一命,请受小弟一拜。”说完便跪下磕头,雄阔海赶忙扶住。

“公子不比客气,不知这人为何追杀公子?”

而突厥人这时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李恩懂点突厥语:“公子,这突厥人说他一点都不服气,说你们只会耍阴谋诡计,喜欢暗箭伤人,都不是好汉,中原人都是狐狸,不像他们是草原上的雄鹰。永远光明正大,有种跟他一对一单挑。”

“突厥人,老雄我今日要为我朝死在他们手里的无辜汉族百姓讨回公道。”说完就要将手中大锤砸向突厥人,李建成赶忙拦住:

“雄大哥且慢,此人小弟还有用处。”又对李恩说道:

“你们可有伤亡。另外他们的货物可有玄机。”

“禀公子,商队护卫全部拿下,反抗者一律斩杀,就是在缉拿突厥人的时候有四人受伤,恐怕再也不能重回战场了。另外在其装布帛的箱子底部发现了夹层,里面有大量的火药,在防瓷器摔的纸包里发现了铁砂。”李建成检察了这些赃物后,心中说道,这回你王仁还怎么为恶!

这时,雄阔海问道:“请问这位公子,难道你是官府中人?”

“不瞒大哥,在下姓李,名建成,家父是陇州刺史李渊。至于其他事情,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望大哥跟我回城,我慢慢的跟你解释。李恩,速速清理,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李建成指挥着手下人打扫战场,把马匹货物收拢,俘虏、伤兵全部送到别院医治,血迹全部清洗干净。

片刻之后,十里亭一片安静,仿佛没有经历过一场战斗。

窦家族居内院密室,李渊在中堂正坐,李建成、李恩、李安、雄阔海等人侍立在旁。阎旺跪在李渊面前,身后站立着两名兵士。

“阎旺,你罔顾国法,走私铁砂火药与异族,助他们屠戮我朝百姓,罪大恶极,你可知罪。”

“大人,小人冤枉,小人只是一个商号掌柜,一切事物皆是别人栽赃,小人对于火药铁砂之事一概不知啊!定是手下人收了外族人的贿赂,从中夹带,还望大人明察,还小人一个公道。”阎旺虽说低着头,但言辞中的不敬不削明眼人一听就知道。

“哼哼,真是个刁民,你以为王长史会保你吗?你手下的护卫已经招认每次都是你亲自押送货物上路,另外那两个突厥商人也说你是他们的接头人,你就算不说,本官也可以私通外敌之罪处你斩首之刑。你的家眷亲属一起株连。你若肯从实招来,本官或可法外施恩,饶了你的家眷,想想你的儿子与老母,难道你希望他们跟你一块上黄泉吗?”阎旺一听,呆坐在地上,眼中透露着无比的绝望。。。。。。

“雄大哥,此事你已完全知晓,还望大哥能助小弟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小弟必向家父举荐大哥投入军旅。并另有重谢。”

“公子厚意,阔海心领,行侠仗义是我辈本分,即便公子不说,我也要为那些屈死的百姓讨回公道。有何吩咐尽管说。”李建成便在雄阔海的耳边细细的说到。

次日,李渊召集陇州所有的文武官员到刺史大堂议事,官员们不知何事。但李渊终归是上官,所以还是早早的来到大堂,侍卫点名查证之后,确认无一人缺席。突然,正堂中一群甲士冲了进来,官员们面面相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啪!”只听李渊惊堂木一敲。“拿下。”李恩与雄阔海二人一左一右,架住王仪的双臂使他不能动弹,王仪大骂:

“李大人,下官所犯何罪,被你锁拿?”

“哼!王仁,你为官一任,不思造福一方,却纵容亲族,残害百姓,是为不仁;皇上朝廷待你不薄,封你为长使高官,你不思报晓国家,反倒勾结异族,走私火药铁砂,盈利自肥,是为不忠。你的内兄阎旺已经招认,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李渊,你陷害同僚,排除异己,我王仁也不是好欺负的。”王仁一边弓着腰,一边嚣张的反抗着。李渊冷笑一声,“带进来。”

侍卫将阎旺与两名突厥人押了进来,并且还在李渊的案头放了一达书信跟两本帐本。“王仁,你且看清,他们可是你的故人?这些书信和帐本是你与异族勾结的证据,本官今日暂时将你收押,并用六百里加急火速报于圣上案前,待圣旨下后便将你明正典刑。带下去。”王仁听完后像条死狗一样被侍卫拖了下去。其他的官员一个个默不作声,低着头,汗水从头上不断的涌出,大堂上鸦雀无声,李渊缓缓站起,拿出其中一本帐本对底下的官员说到,“王仪勾结异族牟利,罪大恶极,现以伏法,各位只需安心尽职,但各位在此处为官,却不思为百姓出力,却随波逐流,共谋私利,各位知罪吗?”

堂下的官员们听到这话,一些年纪大但又官微职小的官员顿时昏了过去。李渊看到后微微一笑:

“本官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道理。另外各位的难处本官也理解。所以对于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希望各位不要再辜负朝廷与百姓之厚望。”说完便将帐本投入火炉之中。望着账本变成了一堆纸灰,并随风飘散,一些人的心也随着风中的纸灰平静下来。

“刺史大人贤明智慧,卑职等必谨记刺史大人之嘱,上忠心报效朝廷,下善待百姓厚恩。”一群人在陇州司马程国宣的带领下向李渊膜拜。李渊点点头,向众官施礼拜谢。众位官员退下之后,李建成来到李渊身边,

“父亲,这些人大多与王仁有所勾结,并且个个脑满肠肥,正好借此机会加以铲除,为何父亲要放他们一马。”做为后世青年,李建成还是崇尚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原则。

“建成啊!你还年轻,官场中事有些不太了解,须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再说了,他们在此为官多年,军务民政都很熟悉,官员与地方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我们父子俩初到贵地,根基不稳,很多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搞出动乱,影响大局。”李建成听着,但心中不以为然。

“是啊!有些事情不管在哪一世都是有一定的约束,黑白难解啊!”李建成心中说到。

深夜,王仁府.“哼!这帮吃劳资家的饭却不拉人屎的畜牲,平日里与我爹称兄道弟,如今一有事都成了缩头乌龟,想置身室外,想得倒美,别以为李渊烧了帐簿,劳资这里还有一本。”屋内没有点灯,透着月光,王仁的儿子王道齐脸上犹如地狱恶鬼一般,阴森寒冷。

第二天一早,陇州六曹参军与程国宣的府上都收到了一封拜贴,并且附上“到府一叙,若是不来,后果自负”的字样,大多数官员看了看,轻轻一笑,不置可否。与大多数官员不一样的是,陇州司马程国宣却眉头紧皱,原因很简单,陇州的很多官员都是陇西氏族子弟,只有他是凭着军功起来的,做为一个毫无家族势力帮衬的官员,程国宣来到陇州以后对于一些事情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也不敢与人发生冲突,是公认的中立派,老好人。所以这些年来王仁与旺记的所作所为他都知道一些,并且每年王仁也给他们这些官员分润一些。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还是去王府探探吧!也许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严重。”程国宣自言自语道:

晚上王府书房。“什么,你要我拿出陇州的军事城池布防图,这可不行,若城防图外泄,这可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罪。如果落入了外族人之手,那就是全城百姓的灾难啊!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哼哼!程大人,实话告诉你,别以为李渊烧了那本帐簿就没人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我还有第二本帐,这些年你拿了我们家多少好处,又将多少违禁物资送入异族手中,实不相瞒,另外一本我已派专人送往长安,若是你不肯合作,不出十日便会放在圣上案前,圣上的手段我想不说你也会知道后果。”程国宣想到如果真的将这些传到了皇帝的耳中,其他的官员可以以家族来掩护,最多丢官罢职,甚至会不了了之。而他将会做为替罪羔羊用来杀鸡警猴,回想着这些年靠着一刀一枪在沙场上拼杀,用一身的伤痕换来的功名,程国宣心里一股不甘。而且又觉得委屈,双拳紧握久久才分开。

“也许只有他能帮我了。”

注:魏晋时期,官府朝廷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来作为选取官吏的基础,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并且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为了更好统治中原而更加的深化了这个制度,并与通婚等手段形成了更大的外戚势力。有时还会左右政权的稳定。在北齐与北周长期对峙时,形成了以地域为名的陇西氏族和关东氏族。贫寒学子与平民子弟如果要做官必须由上品推荐及立下军功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