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八十九章 天机变(三)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第八十九章 天机变(三)

作者:清雅四少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47 来源:笔趣阁

长安楼观观星楼,两个道士楼上观星饮酒。

“掌门师兄,你昨日夜观天像,是否天数有变。”对面坐着一个满头白发,面色红润的年老道人,他就是现任的楼观掌门道人岐晖。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并且对周易占卜和天像、人面颇有研究。杨广在登基之初,仰慕他的才名,曾经下旨召见,赐他官职,但岐晖看杨广的面相后发现杨广生的鹰眼狼目,觉得他会不得善终,所以以出家之人不愿为官为名,拒绝了杨广的征召,而且从岭南回来的安伽也怕岐晖与他争宠爱,暗中进谗言,是杨广慢慢地对岐晖疏远了起来。

“不瞒思邈师弟,早在皇上第一次征伐辽东的时候,我就感觉天下要多事了,而征辽失败以后,我就感觉天将有异像,昨日,帝星移位,紫微星由西向东而闪,看来这新的天子就在东方,我有以龟甲占卜,得出了唐尧转世,老聃现身,潜龙挺起,木子快步入中原,看来这新朝与唐李二字有关。”

“依师兄看,这唐李二字难道指的是唐国公李渊。”岐晖笑着点头。

“嗯!而且从这些卦象上看,这日后新朝立下,我道家必会独占鳌头。而且当年我与李渊大人也有些渊源,必定会紫袍玉带加身,只是恐怕我看不到那天了。”二人边喝酒,边聊天。这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小道童来报:

“师傅、师叔,宫里传来消息,皇上要出行巡游,命国师占卜,选定吉日吉时,首站就是河东。”岐晖听到后,手中的酒杯不知不觉的掉在了地上。

“师兄何事惊慌?”岐晖也不说话,慢慢陷入入定状态,手指掐指思索着。他对面的道人也宁声静气,不敢出声。

“哈哈哈哈!潜龙要现,必先度一回天劫,但天意难变,不过老夫还是要帮助潜龙飞天,不知道师弟可愿意与我同去河东行走一趟。”

“师兄相邀,我自当跟随。”

河东太原宣抚使官衙,李渊被两件事情搞得焦头烂额,第一件就是三日前,有钦差来到太原,向他宣读了杨广即将巡视河东,命其三个月内在晋阳建造一座行宫,以做接驾之用,若是到时不能建好,就以抗旨论罪,可自从杨广征伐辽东以来,民间年轻精壮男丁不是多被征到辽东前线服兵役,打战船,送军粮,就是被抓到江淮一带修运河,加上边境上的突厥部落假装盗贼常来杀掠,致使河东一带劳力短缺,李渊心里明白,这是杨广借机杀人,也无可奈何;第二件就是窦夫人子去年起染上了风寒后,身体日渐消瘦,李渊与窦夫人夫妻情深,害怕一朝离别,如果不是公务军务繁忙,李渊恨不得天天守在夫人身旁,奉药侍候,端茶倒水。

“大人,门外有两位道长求见!”

“不见!没看到我正烦着吗?”李渊烦躁的对下人说。下人不敢违抗,只好怂拉这脑袋走了。

“什么人!来人啊!抓刺客!”李渊听到喊叫,紧张的抓紧了自己的佩剑。

“国公大人何故如此惊慌?贫道是大人故交,今日来访,别无它意,实属看望故友,还望大人不要见怪。”

“道长您是!”

“当年二公子出生之时,贫道曾说二公子日后必是济世安民之才,怎么国公菏泽么快就忘记老友了呢?”李渊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当年李世民出生时,这位道长的确来过。

“哦!原来是道长。恕下人无礼!退下!”李渊挥退了侍卫。

“不知道长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贫道知道国公日前将会有一劫数,特来助国公一臂之力。”李渊还没有说话,一个丫头跑了过来。

“老爷老爷,不好了,夫人她一口痰没上来,快憋死了,您快去看看吧!”李渊听后大惊,赶快跑到了窦夫人的卧房。岐晖道长也跟了过去。到了卧房,只看到窦夫人满脸通红,喘不上气,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还有李建成的夫人郑婉贞、和李世民的夫人长孙无垢都站在窗前,焦急的喊着:

“娘!您老人家别吓唬我呀!”

“娘!您还没有抱上孙子呢!娘!”李建成在一旁向一个老大夫跪下:

“大夫,有什么办法,快救救我娘!”

“哎!公子,小老儿才疏学浅,请恕小老儿也无能为力呀!”李渊快步走到床前。扶住了窦夫人。

“夫人,你可一定要挺住啊!夫人!”岐晖道长把李渊拉开。

“请国公爷让开一下,请让贫道试试。”

“嗯!道长,您有办法。”

“请把夫人扶着背靠着我坐起来。”李渊照办了。岐晖道长运了运气,双手猛的想窦夫人的背后一击,窦夫人吐出了一口痰血,李元霸看见,气急败坏的要跟岐晖道长拼命:

“好腻个妖道,竟然敢打我娘,我今天跟你拼了。”李建成赶快把李元霸拦住。

“元霸!不要冲动!”

“大哥!你别拦着我,今天我要打死他,为娘报仇!”李元霸终归有一股蛮劲,李建成被他一把甩开。

“我杀了你!”突然,砰的一声,李元霸被震的好远。李元霸掸掸自己身上的尘土。把一把椅子的腿折断。

“你这个妖道,居然会使妖法,快放了我娘,随我出去,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元霸!不得对道长无礼。”李渊恼怒的对李元霸训斥道:

“爹!这妖道。。。。。。”

“元霸!娘没事了,现在舒坦多了。”

“夫人!”

“娘亲!”李渊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四兄弟还有郑婉贞、长孙无垢两妯娌赶快围了上来。窦夫人睁开了眼睛,看着众人。

“老爷,我就觉得身体里有股热气在我的体内流动,现在觉得好多了。”气功内力,李建成听到窦夫人的描述后,马上想到了后世的这两个关键名词。现在的气功和内力可不是像后世那样,说什么强身健体,包治百病的气功大师起事都是一些骗吃骗喝,诈财骗色的畜生。忽悠一群老头老太行,真正要用真格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如果能白这位道长为师就好了。’李建成心里暗暗的想到。李渊激动的跪在岐晖道长的面前。

“道长的大恩大德,我李渊无以为报,请受在下一拜。”李元霸也跟着跪了下来,岐晖赶快吧李渊扶住。

“大人千万别这样,小道受之不起。李公子也请起来。另外夫人的并我只是暂时克制住了,如果要根治,我的师弟孙思邈也许有些办法。”

“思邈,莫非就是能够起死回生,在民间被叫做气死阎王,先帝闻其名征召为国子监博士,称病不出的那位,那就请道长给他写封信,我派专人乘快马送到他的手上。”李建成听到孙思邈的名字也大吃一惊,这可是后来被平民百姓尊称为药王菩萨的人啊!其七岁时就开始发奋读书,每天都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尤其喜欢一雪著作,被人称为“圣童”。他非常善于博采众长,经常为了一个药方、一种治疗方法和采集以为中药,不远千里的虚心向人求教。到了二世岁时,他已经精通儒、佛、道及百家学说,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医生。其历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五朝。医术精湛,朝廷多次授予他官职,其多次谢绝,宁愿永远留在民间,为老百姓治病。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有一次,孙思邈走在路上,看见几个送葬的人,抬着一口棺材,后面跟着一个伤心欲绝的老婆婆,在这些人过去之后,细心的孙思邈发现地上有刚刚流下来的几滴鲜血,赶紧追了上去,叫住他们,问明情况,得知棺材里装的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为难产刚刚死去不久。孙思邈判断这个产妇还有救活的可能,就赶忙让他们停下开棺,进行紧急施救,只见他拿出一根银针,在产妇身上找准一个穴位,一针扎下去,两指轻轻地捻提转动。不一会儿,产妇微微颤动了一下,慢慢地醒了过来,并顺利产下一个婴儿。看到这个情景,大家都惊呆了,早就听人说孙思邈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可谁也没想到他居然一针救了两条人命,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神医啊!

孙思邈还是利用动物肝脏来治疗夜盲症,用米糠、麦麸子、杏仁、牛奶、白蜜、大枣、生姜、石膏、橘子皮、吴茱萸等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脚气病,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对这些疾病的人士和论述毕欧洲要早一千年。

孙思邈还主张人们要讲究卫生,参加劳动,预防疾病、注意卫生。他提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蒙头睡觉、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变质的食物、不要吃死的动物、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吃的太饱、不要饭后马上睡觉,饭后要西口刷牙等。这些以预防为主的一雪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不用了国公爷,他就在门外,我相信他已经冻僵了。”岐晖道长开玩笑道:

“啊!是我的错,来人,打开中门,快快迎接贵客。”李渊呼喊着,快步的向大门跑去。不一会,李渊拉着孙思邈的手来到了卧房。

“孙医师,在下冒犯,请恕罪呀!”

“国公爷,此乃小事,夫人在哪里?我好好给他把把脉。”孙思邈在窦夫人的手上悬了一根丝线,静静的触摸着。

“夫人,此病恐怕并非是因为风寒引起,而是因为思虑过多,再经过寒毒入侵体内,方得了这个病。而且这个并恐怕已经得了不下六年了吧!”李渊关切的看着窦夫人。窦夫人点点头。李渊紧紧的抓着窦夫人的手。

“夫人,你有病怎么不告诉我呢?作为你的丈夫,我对你的关心真的不够啊!还请孙神医赶快开药,为我夫人解除病根。”

“国公爷言重了,这审议之名愧不敢当,行医救人是我辈中人的本分,在我的眼里,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我给夫人诊断了一下,这里有张方子,用这张方子上的药,痊愈不敢说但长时间不发病是绝对可以的,其实这是心病引起的,俗话说的好,心病还需心药医,万望夫人日后千万要平复心情,不可思虑过重,过多。否则必会旧病复发,到时就是神仙也难施救了。”

“神医嘱咐,我一定办到。”

“来人啊!让厨房做上一桌酒席,我要好好的敬两位道长一杯。”窦夫人的面色慢慢的红润了起来,李渊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在酒席上李渊夫妇对岐晖和孙思邈二位道长频频敬酒。

“二位道长,我们夫妻二人恐怕已经阴阳两隔,一切皆是二位道长的恩典,请再饮一杯。”

“国公与夫人伉俪情深,世间少有,就是我们出家人也甚是羡慕,在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济世救人是我辈本分,应该的。”说完,二人举杯一饮而尽。李元霸突然走到岐晖和孙思邈的面前,猛的一跪,惊得岐晖和孙思邈二人赶快起来要把李元霸扶起,李元霸不从:

“岐晖道长,元霸年少无知,当时冲撞了您,还有思邈道长,您为我母亲开出了神药调理,这一拜你们二人一定要受。”说完,重重的拜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酒宴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酒宴后,岐晖来到李渊的书房对李渊说道:

“如今隋栏有漏,鹿群开始出栏,国公可有义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