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 第26节:潘家园(2)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第26节:潘家园(2)

作者:天下霸唱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22 来源:笔趣阁

像这些都是约定俗成,是不成文的规定,比起这些行规,更专业的是术语,要是外行听起来,简直就像听天书似的,比如翡翠叫"绿头",玉器叫"石头",字画叫"纸片",复制品叫"下蛋",卖给外国人叫"洋庄",卖给国内的叫"本庄",换东西叫"打仗",收到了好东西叫"吃仙丹",做一笔生意叫"开冲",到外地收古玩叫"铲地皮",仿制品做得不高明叫"判眼",诸如此类,说都说不过来,简直可以出一本字典了。

刚刚讲的那些,都是行家与行家交易时说的,如果碰上不懂这些行话的买主,那就是"菜头",如果菜头要问的话也都有很圆滑的套话应付,若是问这件东西是哪个朝代的,他就会告诉你这是"明式",而不说是明朝,问货从哪儿来的,标准答案是"山西侯马",潘家园中的假货一般都是这种说辞。

古玩行里的行话术语,也是由清末那个时代产生的,然而时至今日,有些古老的行话已不再适用,便逐渐被淘汰出去,现在保留下来的已经很少很少,大多都是近代产生的新术语,同以前的行话比起来,有很大差异。

比如行话中同样一个名词和动词,在不同的年代或者不同的区域,或许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称外出收古玩的为"铲地皮",也有的称他们为"游击队",假货还叫做"高老八"或者"高八爷",而且为了避免露白("白"是钱财的意思)被别人眼红盯上,在说明价格的时候,都是百分之一,说一块钱,实际上就是一百块钱,一百元即是一万元。

现在总有专家给古玩鉴定价值,其实古玩的价值是很难说的,有市无价或者有价无市的情况很普遍。一件东西,卖家说值多少钱不行,没人买它就不值钱,只有在买家认可的前提下,它才有这个价值。而且古玩真伪难辨,做假的实在是太多了,就连专家也可能有看走眼的情况,京派语言通常叫做"懵买懵卖",说白了就是"隔着口袋买猫"。

总之潘家园旧货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给买卖双方施展眼力、财力和魄力,斗智、斗口、斗心理,极富戏剧色彩的自由市场。就在这个市场中,生过许多听起来十分传奇的故事,也有许多珍品由此得以浮出水面,有空的话去这里逛一逛,说不定会捡个漏,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也许就让您给赶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