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八百章.战略抉择

明末乞活 第八百章.战略抉择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张献忠,死了!”

看着手中的机密文件,宋青书久久不语,最后叹了口气,将黑封皮的夹子伸手扔到了桌子上。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

人都是念旧的动物,当年一起扯旗子造反,浩浩荡荡的三十六营,几十个首脑人物,如今几乎凋零的所剩无几,年前,老革左五营的大营帅马守应刚刚病逝,如今又传来八大王的噩耗,如今仅剩下的点灯子赵胜几个不是在东南亚,就是在印度,新大陆,天各一方,还真是让宋青书颇有种唏嘘的感觉。

尤其是张献忠与他的关系还非同一般,尽管他和历史上一样,残忍无情,嗜杀入命,但他毕竟是宋青书的结义大哥,而且在西安,在牛首山,在他宋青书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他能伸出那一双有力的手。

并肩作战的日子似乎还在昨天,没有过去,默然的搭着手,宋青书无意识的扭头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码头。

不过这毕竟不是怀念的时候,正如这些年张献忠的大西始终在大明与大清之前徘徊,就是因为两个人身后,都跟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这是两个政权之间的争夺,决定谁的信念能在几百年内主宰华夏的命运,看着宋青书发呆,负责传递情报的选锋军首宋勇忠还是敲了敲桌面。

“大帅,孙可望反了,军情如火啊!”

“哦?嗯……”

这才回过神来,再一次捡起了手头的情报,看了片刻,宋青书的双眸终于再一次浮现出了锐利的眼神,伸手将情报转身回交给了宋勇忠。

“通知秘书处,下午召开帝国参谋长紧急会议。”

…………

自古以来,南朝无两淮不强,无荆楚则亡,而只有强悍到极限的时候,才能拥有巴蜀,封闭的四川盆地,就犹如一颗皇冠上的明珠那样,有则锦上添花,没有却也不耽误使用,就连当年的朱元璋,都是先北上攻灭元朝,攻占山陕,这才回师巴蜀云南,平定了整个西南。

然而明初那时候,四川也是有割据政权明夏的,并不是和元朝铁板一块,可如今,清军却是占据着半个成都平原,在明军主力北上与建奴争雄的时候,四川清军东进出川,走巴州道袭扰荆襄,也是令大明极其头疼,要知道当年希特勒都没扛住两线作战,如果趁机收复巴蜀,将防线推到汉中,对于大明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

然而,军事会议上,却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条观点,第一个反对的声音就来自兵部尚书孙传庭。

“大帅,天府之国万里之遥,诚然,对于大明来说,那儿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可更重要的却是两淮啊!巴蜀山高地险,非大军不可攻克,而且大炮步枪沉重,一但打成旷日持久,建奴自东北全力来攻,我朝首尾不相顾啊!”

“孙阁,送上门的巴蜀咱们还不要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但孙可望那白眼狼勾结着建奴把八大王的地盘全给吞下了,再收复这儿,可就难了,再说,北面建奴都被咱们打怕了,又有淮河天险,他多尔衮敢来吗?”

领着上将军衔,在应天待的都快发霉了,不过如远征印度,新大陆之战,都出动不了他这个级别,如今总镇一方的大战,刘宗敏立马是不耐烦的叫嚷起来,如今大明可是文武并驾,宋青书的培养下,好战的将军可不少,应和着刘宗敏,一大群将军亦是沸反盈天,然而,等他们争吵够了,孙传庭还是眉头紧锁的摇着头。

“如果我们动四川,多尔衮是一定会倾国来攻的!”

这几年,建奴的确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缓解兵源不足,多尔衮大肆在东北少数民族中征兵,而且还更加严厉的抽调蒙古军,同时推行一系列温和政策,吸收中原世家入汉八旗,如今的建奴,势力基本上恢复到了刚入关士气,而且与荷兰人,法国人,甚至英国人的大肆勾结,八旗大军的战斗力比以往更加强悍。

前年,根据情报,建奴还与东进的老毛子哥萨克勾结在了一起,军队火器列装,大大提高。

甚至多尔衮在山海关老龙头一带的港口,还建成了一支拥有瑞典瓦萨号级别双层炮舰三十二艘的北洋水师。

但建奴进步一步的时候,大明却是仿佛奔跑那样向前大步流星,去年全军已经全部换装线膛枪与线膛炮,甚至一部分后膛枪与后膛炮开始列装,多尔衮能调动三十条战列舰的同时,宋青书能在松江沿海集结三百条战列舰,这还不是大明海军的全部,和当年日不落英帝国那样,大明的战舰足记也自新大陆一直蔓延到印度,最近更是在大洋洲东北角,开拓了新的地盘。

论战争持久力,大明拥有孟加拉,广袤的中南半岛还有湖广农业区提供粮食,自北向南二十座大型船厂,加上殖民地一亿五千多万人口,无数的矿场与兵工厂,就算宋青书一口气损失五十到八十个主力师,不到三个月,就能补充回来,可建奴?死一个少一个。

如此拉锯下去,不出十年,清朝就没有资本与大明叫板了,所以一但大明主力向西,多尔衮这个枭雄是一定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哪怕灭亡不了大明,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大肆屠杀劫掠一番,也能拖个几十年的,孙传庭不仅仅是将军,他还是帝国兵部尚书,国防大臣,他必须全局着眼。

然而,真正的三军司令却是宋青书这个内阁首辅,几十个参谋长官争论了一番之后,战略会议室又是寂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聚在了宋青书身上。

在大家伙争吵的同时,宋青书一直在盯着地图看,就算静了下来他的视线也没有离开,差不多足足两三分钟,他似乎终于回过神来那样,手指顺着地图划向西直指而去。

“打是一定要打的,不过我认为,大军应该走这条路线!剑指渝州!”

这句话不仅仅孙传庭,就连其他武将都是脸色难看起来,渝州什么地方?后世的山城重庆,那儿不远的钓鱼城,曾经抵御了蒙古大军整整三十六年,三分之一个世纪,还击死过蒙古大汗蒙哥,间接制止了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入川的道路不止一条,可宋青书却挑选了个乌龟壳让大家走。

可皱眉了片刻,眼神沿着宋青书手指划过的路看了一遍,孙传庭的眼神忽然亮了起来,寻着作战大地图又眺望了一下东北方向,旋即这个反战派居然又是率先点了点头。

“大帅的战略,下臣支持!”

“施琅将军!”

…………

军情入火,在兵部讨论出兵细节的同时,湖广四川边界,已经开始燃起了战火。

四月十六,张献忠殡天,四月二十五日,大西国使团入明,四月二十八日,湖广总督堵胤锡已经派遣军队入川,有湖广第十五方面军司令,中将刘体纯,也就是在代县投奔宋青书的老部下刘大胡子亲自带领三个师,自贵州东部已经被大明收回的思南府入川,五月初八,抵达大西国的都城,泸州。

还真是就差一步,刘体纯入城第二天,不甘心失去继承权的孙可望已经勾结清庭成都将军巴海,率领水路大军十四万,自沱江顺流而下,直抵泸州城下。

大西丞相潘独鳌,大将军白文选,五军都督冯双礼同样拥兵七万余,支持刘体纯抗击,围绕着泸州古城,本来在川中抵抗建奴的大西军与大西军中央军,率先燃起了战火。

不过这个时代的通信与交通都是太不便捷了,重庆到南京足足有一千四百公里左右,宋青书得到消息时候,刘体纯已经入川三四天了,兵部又制定计划了三天,于五月初六,应天方面这才开始了全国动员令。

最先锋还是报纸,应天不管自由先锋报还是儒林报,几乎都是以最大的标题标注出来。

《复我河山!还我锦官!》

《帝国男儿,拿起武器,收我天府!》

慷慨激昂的新闻言辞点燃了无数男儿的热血,一时间各地辞工参军的年轻人数不胜数,热血澎湃中塞满了兵部的地方武装部,让往年因为征兵而头疼的武装部官员忙了个焦头烂额,登记的花名册足足装满了几个屋子。

不过这些只能作为预备役,这次大明西征的主力还是以应天军区一百零五个师为主,为了西征四川,明军抽调了足足七十九个师,大规模的部队在三天之内完成了集结。

五月初九,更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在应天城西,当年朱元璋为徐达举行誓师北伐的点将台,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主持了出征仪式,旋即亲自背着自己的行李,三军总司令宋青书如同一个普通士兵那样,步行小跑在了大军最前头。

在这些年帝国修建的笔直柏油马路上,二十四万大军兵分三路,拿出平时拉练的能耐,大步流星向前奔跑着,后头,辎重营的马车,还有刚刚投入使用的蒸汽大车,亦是拖着成吨的军需货品,紧跟着队伍后头,铺天盖地的大军还有喷涌的黑烟,一时间成为了各地独特的风景,雄壮的军姿让无数大明热血青年为之沸腾。

不过,大张旗鼓的西进中,江南的防务,却似乎被人刻意的遗忘了,顶在徐州淮河一线的边防部队,只剩下了二十五个师的贺锦兵团,而长江一线,也只有了疤脸夏雪宜的二十六个师,自淮河到长江之间,略显得空虚了点。

朝廷上下,为此担忧的却不多,反正水陆协防,当年疤脸以三四万军队阻挠了吴三桂四十多万大军自长江对江南的援助,如今更是兵多将广,怕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