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七百九十五章.江北大营的覆灭

明末乞活 第七百九十五章.江北大营的覆灭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力量的对比此时都发生了反转,先前是清军锐气高昂,气势汹汹的向南进攻,所以江淮是其占据江南必有的前哨基地,可经历了宜兴之战以及吴三桂背叛的鄱阳湖大战,清庭元气大伤,江淮对于多尔衮来说已经有些鸡肋了,在这片土地上与明人打消耗战,清庭消耗不起,还不如将其放弃,也是据淮河北而守。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

相比于宽阔而布满港口的长江,淮河面对的压力明显小的多,守起来,成本也低不少。

此时的大清朝已然是经历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纳粹德国,虽然还有着咄咄的吃人之意的老虎,却已经暮气沉沉了,入了关的清人开始满足于保住如今的既得利益,享受汉人的供奉,变得不思进取。

命令与慵懒之下,这支江北大营精华,由七万人马组成的八旗大军一路放弃了扬州,凤阳,淮安,滁州等大片江淮领土,只想返回京师去过他们的春节。

可就算这样,明军也没想放过他们。

徐州城。

这儿曾经是高杰的驻地,号称九省通衢,也是两淮返回山东的重要通道,当初建奴东入两淮,就是高杰夫人刑氏带着高家军部将率先降清,让南明苦心经营的江淮防线洞开,短短一个月,江北三镇方才如此迅速的沦陷。

如今,清军倒是来了个重蹈覆辙,前一阵子两淮不稳,为了安抚人心,清庭不得不将高杰幼子从京师放了回来,没想到这位高夫人还真叫反水的行家,在清军层层的监视下,居然和高杰部将李永泰联系上了,趁着八旗军队南撤功夫,他们引明军自海上西行数百里,先占据了八旗大军北归的必经之地徐州。

还是一个地儿,可真如同楚霸王八千精骑袭击刘邦八十万诸侯大军那样,三个师的水师陆战队就将七万多蒙满汉八旗的归路给挡了个结实。

迎着汹涌的炮火,城外的八旗军队真是拿出了这个时代东亚骑兵最高的勇气,在此起彼伏的炮击下,不断有冲锋的骑兵被炮掀落,在庞大而稀疏的人群中砸出一片涟漪,可这支骑兵依旧奋不顾身,继续凶悍的向北冲击着。

孙子兵法云:归师勿截!冲不过徐州就回不了辽东老家,骑阵中不断有人发出歇斯底里的嘶吼,整个骑阵就如同奔流如海,一往无前的黄河水,怒撞向拦截在淮河渡口的徐州城。

可惜,他们面前的却是“黄河大堤”!

之所以让这些骑兵放心大胆往前冲,就是因为徐州城墙是破烂的,一年前河南还在持续大干旱,偏偏江淮梅雨让淮河泛滥起来,冲毁了徐州的一部分城墙,似乎给八旗军露出了可乘之机。

然而,这却是个死亡陷阱。

高杰当年对于老巢明显特别上心,这徐州,他储存的火炮就一百七八,虽然都是老旧的青铜火炮,可也够打的大队马队七零八落了,而且城墙上,城内街垒上,还埋伏着大量的明军火铳手,尤其是水师中步兵经常需要用火铳与登船敌人对射,在这种接到巷战接战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冲过了位于城头箭楼,残缺城墙上发射的火炮控制区,这些个归心似箭的八旗骑兵凶悍的直接从缺口涌入了徐州,马蹄子践踏在因为寒冬而梆硬的青石砖上,那凶悍的脸庞,口中吐出的白气,简直就在守城的明军将士眼前。

听着耳旁急促而过的巨大喧嚣声,在一间被洪水冲毁,仅剩下半边的商店小楼掩体后面,忽然深吸了一口气,这次出任狙击方面军司令的水师将军赵普猛地就把身子探出去,手中左轮啪啪几枪,正在向徐州衙门奔驰的建奴骑兵当即落马了三四骑,这也如同个信号那样,蹲守在街道建筑物中的明军火铳手亦是同时放枪,四面八方的枪声一时间也是喧嚣了徐州城的大街小巷,不断有骑兵从马上掉落,战马惊慌的逃窜,落马骑士躺在地上呻吟,给这深冬的徐州添加了一抹红色。

鄱阳湖那一战,已经证明了骑兵在巷战中,实在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打完一轮的明军退到巷子里,追到巷口的八旗骑兵只能向前或者向后继续退去却进不来,跳下马肉搏的骑兵骑兵刀还没等劈砍到,就已经被刺刀捅死,悲壮而激烈的的冲锋中,这支清帝国的骨干力量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好不容易冲进了徐州城,却在街道间纷纷被击溃。

可扬州总督岳泰却不是那么容易轻易放弃的,这头八旗铁骑就像退潮的浪花那样向外退却,紧接着,又是红黄白蓝四种颜色的步兵扛着铁面圆盾向城内涌来,街头,顶着虎头圆盾,头顶上弯刀高举,一个个八旗悍卒用当年先祖顶着明军枪火冲锋的勇气向徐州衙门冲锋着,只要打开了那里,就有向北回归的道路。

不过这时候早已经和当年萨尔浒大战时候不同了,经过一次次改动的明军步枪威力与当年粗制滥造的辽东军火器犹如云泥之别,再一次将军队聚拢在街垒,看着怒吼着呈现密集阵型冲锋的清军,目露杀机,徐海猴子猛地向天空扣动了扳机,旋即整齐的哗啦声中,明军举枪,开火。

枪炮的轰鸣一时间让世界似乎失去了声音,满眼中,弥漫着硝烟的城门主街上突然出现了无数道光,正在蜂蛹向前的八旗精兵随着似乎撞到了个无形的墙,坚固的虎头圆盾上被光线穿透了无数空洞,腰刀与长矛脱手飞起,一具具身体剧烈颤抖向后倒去,无数无形长矛扎串了长矛,扎传了血肉之躯,恐怖的身体贯通伤向前后飙着鲜血,长街至上,先后几层八旗精兵倒闭在了地上。

随着火器的愈发发展,大规模冲锋也渐渐远离了战场,拿破仑算得上纵队进攻的行家,可就在他落幕的滑铁卢之战,决胜负的一幕就是法国近卫军以纵队大规模突袭冲锋威灵顿公爵,结果被威灵顿埋伏的优势火力大量杀伤,一举击溃了法国最强的近卫部队,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也是在最后皮克特冲锋中当场阵亡一万余人,罗伯特.李的攻势在此彻底瓦解。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机枪的出现更是让壕沟战成为了战场主流,后世令人津津乐道的志愿军朝鲜战场大规模冲锋,距当事人回忆,志愿军是趴俯在地上,趁着夜色拉开距离匍匐前进的,已经远不同于冷兵器冲锋。

这几年的发展,明军的战斗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武器进一步发展,他们已经处于这个火力潮流之中,而八旗军,此时却还沉浸在他们祖先顶着大明辽东军简陋枪火一举占据辽东大地的迷梦之中,这个战术思想已经落后了。

落后了就要挨打!这是旷古不变的道理。

第一波冲锋的时候,八旗已经投入了两万多骑兵,第二次步兵大规模冲锋,也有两万,可却被徐海猴子六千多兵力压着打了回去,面对城墙塌陷的几处街道,依靠密集火力打垮了八旗步兵的冲锋势头,旋即明军就按着平时的训练,分成三股的步兵轮流向前射击前进,边打边上,劈头盖脸的枪击打的八旗步兵更是昏头涨脑,手里的虎头圆盾丝毫保护都提供不了,再一次仿佛大雨中的蚂蚁窝那样,连滚带爬的向外逃去。

如果盾牌有用,拿破仑军团就不会淘汰了,更不要说南北战争中更需要保护自己的南北军了。

“这,这他娘的是明军?”

当年在高杰手下任参将,江北三镇啥德行李永泰可见识的一清二楚,这还是南明最强的主力,至于当年号称更强的辽东军啥货色,他也接触过,可以说自万历四十七年开始,大明胜多败少,如果不是这次清庭居然要将整个两淮都放弃,要不是提前得到高夫人消息,害怕遭到大明的清算,李永泰也不可能向大明投诚。

可在后头干着运炮弹的工作,站在徐州翠高楼指挥后续部队,拿着大明产双筒望远镜眺望着,李永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啥时候明军强到这个地步了?

一股子敬畏开始在他心头涌现出来。

…………

说实话,不管勇气,武艺,甚至阵型上,八旗军都远超过吴三桂的五十万楚军,可对于明军来说,八旗军的威胁比不上吴三桂,毕竟后者掌管大明帝国火器部队多年,进军荆楚之后,与西洋人的接触让吴部火器水平又有了长足发展,在阵地的争夺上给予明军也以了极大杀伤,可是八旗军?后世雍正乾隆皇帝几次下旨国语骑射乃大清立国之本,这次为了后撤,汉八旗手里掌握的大炮也被丢弃了大部分,在徐州复杂的堡垒地形上,简直是这支冷兵器军团的噩梦。

临近新年,归心似箭的八旗大军在扬州总督岳泰的率领下,先后对徐州发起了十七次冲击,然而除了丢下成千上万的尸体,丝毫没有撼动明军的阵势,等第四天想要换点强渡淮河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背后一道上猛追,也没打上什么真正战果,疯狗一般的李定国带着他拥有十二个师的第七方面军杀到了。

就算八旗军战斗力不俗,急急匆匆从江淮各地扯出来,又在徐州坚城下苦战了三天,清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李定国,四万远征军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敢硬撼二十多万莫卧儿大军的李定国,战局就可想而知了。

崇祯二十三年春节,这个满汉都万分看中的节日里,岳泰将降书作为新年礼物,向大明皇帝以及全部的帝国公民献上,成为了第一个向大明帝国投降的清朝大员,而且是努尔哈赤追封祖先塔克世的子孙,仅次于宗室的觉罗红带子。

要是以往崇祯皇帝以及一群东林党君子当政,估计又得是封赏,又得是封爵,来笼络这些双手血淋淋的蛮族来为大明帝国而战,有人反对就一句杀俘不祥怼过去,可对于此时的大明帝国,哪儿还有这等好事儿,帝**团拿的可是纳税人的钱,维护的是整个帝国的利益。

岳泰以及一大批八旗军官被当做战犯,押送到了应天,帝国刑部最高军事法院起草了起诉书,要起诉这些人在攻打扬州中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至于六万多八旗步骑,宋青书倒是学了一把二战时候的纳粹德国。

希特勒统领下的纳粹德国宗族灭绝,毫无人性,可他差点征服了欧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东西两线作战中,德国将大批的东方国家俘虏,投诚部队输送到了西方,来抵御法国英国的反击,诺曼底登陆时候就曾经遇到大量的东方营。

一月份在位于扬州废墟外的集中营被拆分,重新整编,六万残余八旗军被装上船,连带着在江淮俘获的一部分绿营兵,这部分兵马开始被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印度。

如今孟加拉苏巴成为了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的第一块殖民地,需要的就是不断扩充帝国在孟加拉的势力,如今曾经在湖广出过大风头,闹得天翻地覆的李过,高一功,刘芳亮等大顺军余部,就是带着不愿意被遣散,也不愿意被收编的一部分部下,以雇佣军的名义被派遣到孟加拉,继续着陕西农民军的传奇。

孟加拉可够大,此时是南亚次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再养活一批旗人警察,旗人城管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战将相当于后世半个江苏省的江淮平原彻底收回了大明的怀抱,击溃俘获清军三十万,尤其是彻底歼灭了清军江北大营的八旗部队,算得上自宜兴大战之后,大明帝国第三次辉煌胜利了。

然而,随着徐州之战的落幕,这次大张旗鼓的北伐战争却是开始陷入了个低谷,二十万帝国大军开始在淮河流域构筑防线,并没有向北继续扩张一步,而且战略上,也开始向清军哪方面转动了天平,如今整个大局面,大明帝国面临的地理弊端显露了出来,占据着半个巴蜀的清军,开始自四川盆地而出,向荆州发起了进攻。

此时入川的要道重庆府尚且在清军手中,清人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大明帝国需要守卫偌大的湖广,军团却不过二十个师左右兵力,二月份,荆楚告急的消息传递到金陵,本来尚且怒发冲冠的帝国议员们,也不得不开始改北伐为西征,来巩固帝国西部边陲。

没办法,为了将湖广重新变为帝国的粮食产区,不管明帝国还是各大商会集团,都投入了太多的资金资源,两淮之战已经狠狠教训了清人一顿,吐出了一口心头的浊气,变得不那么迫切,登州之围也解了,那么拱卫既得利益,又成了燃眉之急。

战局似乎再一次缓和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