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七百七十四章.划船的三哥们

明末乞活 第七百七十四章.划船的三哥们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大明帝国在万历年间人口达到了巅峰,差不多两亿左右,而此时的印度,人口也达到了一亿四千万,从面积上,莫卧儿帝国不次于万历年间的大明,甚至比如今就剩下江南半边的大明大上一圈,怎么看,都与大明处于同一级别不相上下的大帝国。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出征之前,对于这个在法国人唆使下胆敢向大明挑战的南亚大帝国,宋青书是十分谨慎的,两位出征元帅也是恶补了很长一段时间莫卧儿帝国的情报,然而当真正交火的时候,看着眼前汹涌而来的莫卧儿海军,李定国与王辅臣依旧看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莫卧儿帝国的海军?”

论数量,这儿不亏一个帝国的海军称呼,四十二条应天级三层四层战列舰横亘在炎热的孟加拉湾,对面,数以百计的印度战舰仿佛过江之鲫那样,蜂蛹的向前涌动着,同样,这些战舰也没有东南亚土著的独木舟那样落后,毕竟这儿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也没高出去多远。

印度文明算得上历史悠久,可却也是灾难重重,最早的雅利安人入侵覆灭了最早印度本土文明,建立了种姓制度,随后游牧势力也自中亚一波接着一波向印度入侵,如今的莫卧儿帝国,就是中亚一丝蓝化的帖木儿帝国的后裔,这些游牧突厥人带来了阿拉伯的文明科技,阿拉伯那种大肚子三角帆船也影响了印度的舰船业,自郑和时代航行在印度洋的船只已经是这个模样。

最大的三根桅杆,三十多米长,两层,最短的才十来米,一桅,最高的船也不过出水三四米,最矮的才一米多,这些船倒是装备了些火炮,也仅仅在甲板摆了十来门,而且是最落后的铜火炮,甚至从上向下眺望,不少船之前应该根本不属于战船,一些拿着小圆形盾牌长矛,闻讯而来的莫卧儿帝国士兵生疏的操着船扯着帆,乱哄哄吼叫着向前冲着。

说实话,在鄱阳湖之战前,吴三桂军的水师也就这水平,不过被宋青书大炮巨舰虐久了,王辅臣如今眼界也高了,放下望远镜,王辅臣诧异的扭头看着李定国。

同样也是有点惊奇的放下望远镜,李定国干脆一伸手将大明新定装漂亮的军官斗笠礼帽戴上,旋即对身边副官很有后世巴顿将军风范一歪脑袋。

“下令,赶潮了,收海货!”

迎着那些尚且在一边挥舞长矛,一面还叫嚷着听不懂土语的莫卧儿帝国海军,大明的帝国海军吩咐搬动橡木做的船舵,将沉重而比莫卧儿水师高了不知多少的三根巨大桅杆调转过来,在咯吱咯吱的木头呻吟声中,一条条风帆战列舰调转了船身,将侧舷那密密麻麻的炮窗展露在了这些三哥们面前。

…………

夕阳仿佛一颗冒油的红彤彤鸭蛋黄,半沉进一碗汤那样的大海中,旺盛的蛋油将水边都晃得模糊了起来,火辣辣的太阳余光下,原来的大明远征军还是该干啥干啥,划着小船将物资,大炮从运输舰,商船上卸下来到岸边。

加尔各答,英国人的商栈堡垒放不下四万大军,在圣乔治堡外搭建了一片用栅栏围拢的军营区,将来自常州大型纺织机织造出来军用帐篷豆腐块那样树立在了营中。

毕竟曾经也都是军人,出征之前还进行了几个月的集中营式训练,穿着笔挺黑色纽扣制服,外面套上链甲的远征军步兵扛着燧发步枪,整齐的在军营中迈着大方步喊着号子巡逻着,军需官们则是头疼的对着仓库里的账单,还有多少发子弹,多少发炮弹。

从宋青书建立乞活军开始,战马一直是短板,大明能做到人手携带一百个基数的子弹,炮兵能轰的对方昏天黑地,可却实在做不到每个士兵配备一匹战马,照比建奴有时候一人两马,三马的机动力,却是矮了不少。

不过两次大战,都从北方军队手里缴获了大量战马,加上这些年宋青书一直学习后世小日本,引进爆发力强,身材高大的阿拉伯马来改良马种,在国内也不过十个骑兵师,六十来个骑兵营的情况下,奢侈的配备了两个骑兵师,王辅臣麾下陕三师到陕五师,而且还配备的新杂交出来,比蒙古马更加高大的混血马。

能选入骑兵的,多是俘获的蒙古人,相对而言满人实际上出的更精良突击步兵,重骑兵破阵还行,可是按照宋青书要求的胸甲龙骑兵,还要具有一定一沾即走的轻骑兵肉搏能力,这些家伙就不行了,远征军中有两千左右的满人俘虏,几乎全都被打散分到各个步兵师中。

蒙古人爱马也是天下皆知,最后十几条马船将六千多匹战马卸下,顾不得舟车劳顿,两个骑兵师的远征军将士又是牵着马在附近的草场遛了起来,找了些新鲜的牧草,挨着河边刷着马,他们是高兴了,负责驾驭马船的水手们却是郁闷的抽着海水,冲刷着船上的粪便,咒骂着怎么都冲不掉的气味。

就在舰队停泊的不远处,凌乱的木块,沉船露出来的帆,桅杆,随着海浪上下起伏的桶,还有莫卧儿兵的尸体,密密麻麻的漂浮在了海面上。

随着战马的输送上岸,基本上第一批随军物资就尽了,舰队对远征军的帮助几乎也到此为止,毕竟莫卧儿帝国虽然三面临海,却是个内陆大国,远征军还要依靠着自己的步子冲到德里去,除了少部分保护后路的战列舰,绝大部分护卫舰旋即就要返回大明国内,以镇守东南亚以及应对北方的军事压力。

不过远征军的主帅李定国与副帅王辅臣担心的却不是这个,两个人愁眉苦脸的坐在中军帐篷中,对着黄封皮的战报书一起发愁。

今个战况不错,才刚刚抵达孟加拉湾第一天,就击败了莫卧儿帝国主力舰队,当场击沉六十多条印度帆船,击伤的数不胜数,击毙莫卧儿军一千七百多,还俘获了两千五百多,算得上大胜。

然而这全部都是护航舰队的功劳,而且战斗难度系数实在是不高,三十条战列舰排列成横阵,下帆就地组成海上堡垒,能冒着重炮冲到前面释放青铜大火铳的就不多了,而十二条战列舰组成两个纵深分队,自横队左右切进莫卧儿舰队两翼,炮火更是搅扰的他们人仰船翻,战斗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这支临时拼凑起来,后面还没交火的五百多条大小阿拉伯三角帆船已经逃之夭夭了。

一场大战,也就二十几个铁炮弹打到了侧舷上,比一场风暴带来的伤害都不如。

这个战斗过程,实在让两人不好意思上报大捷,最后面面相觑了许久,干脆由老油条王辅臣提笔,寥寥的在战报中记下一笔,遭遇海寇,消灭若干。

英国人之所以选择加尔各答立足,就是因为附近有水源,有交通,还有密密麻麻的农庄,就算多了四万多大军,依旧支撑的游刃有余,然而孟加拉的炎热,却是让来自清爽地区的大明远征军准备不足,这第一夜,在湿热中能安心休息的并不多。

不过军队就是军队,第二天凌晨,起床号依旧照着点儿响起,尚且睡眠有些不足的兵士们不情愿的爬起帐篷,在军需官的分配下起开罐头,同时,每个人还灌了满满的一碗绿豆汤。

明军极其注意个人卫生还有营地卫生,拿破仑在征讨埃及时候,麾下曾经受困于鼠疫,几大影响了在叙利亚的一系列战争,导致功亏一篑,不过对于明军远征军,喝着烧开的水,吃的是国内配个的罐头,痢疾之类的热带病暂时还没有困扰到头上。

仅仅留下了五十来个水土不服或者中暑的病号,早晨七点,洗漱过后,用过早餐,整齐的远征军又在鼓点的齐奏之下,以师为单位,向西开始征程,踏上了他们在这个同样古老的帝国疆域上的军事行动。

大明的入侵对于整个莫卧儿帝国来说,不亚于一次政治地震,这才仅仅三个月,各个土邦的王宫贵人还没等消化掉明人送上门的财富,甚至德里查封的明人店铺物资还没来得及送到泰姬陵的建筑工地上,大明的军队居然打到了自己的土地上,还将孟加拉湾的帝国舰队狠狠教训一通,消息传到德里,整个印度简直震惊了。

不过此时还算得上莫卧儿帝国的盛世期,各地的土邦王公还算是听话,随着远征军向德里的步伐,恒河平原上各个土邦的王公也是随着皇帝的号令,按照莫卧儿帝国的军事传统,组成一个个叫做帕迪沙的军事单位,向东南迎战过去。

首当其冲的,就是孟加拉邦王公贾法尔以及他麾下的七万步骑兵,几乎是远征军的一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