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七十五章.太阳西边出

明末乞活 第七十五章.太阳西边出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冷不丁看着宋青书拿着这东西,张献忠也是眼生,可是拿在手中摆弄了几下之后,他忽然笑着摇了摇头。

“我还当什么玩意呢,这就是火铳的铳管,那帮铁匠交上来的玩意。”

人还真是两面性,刚刚还痛恨这个官府,一转眼张献忠莫名其妙又是对被强行收税的难民们咬牙切齿起来,弄得宋青书更是一头雾水:“什么铁匠?”

“就是前几天抗税的那个村,那是个匠户村,一村刁民全是铁匠!”随手把铳管往身旁一扔,张献忠又是哼哼起来:“这一下子差不多把整个村子的家底儿都给掏光了,连不知道哪个卫所打了一半的火铳都给交上来,倒是难为老子,这些铁料都是烫手货,正经商户反倒是不敢吃下,还得劳烦老子想办法卖到山上的绺子里去。”

绺子就是土匪,张献忠这当官差的为了完成收税任务,还得把能打造兵器的铁卖给土匪,这怪诞的事情也只有这末世所特产了。在宋青书眼睛发直中,那火铳枪管叮叮咣咣掉落了一圈,巧不巧最后掉在了不知道谁家穷急眼了交上来的俩车轮子中间。

一根铁管子,两个车轮子顿时构成了一副猥琐的图像,看得张献忠黄胡须一咧嘿嘿的笑了两声,宋青书脑海中,一道闪电却是瞬间划过,一种日常家用的熟悉东西猛地浮现在了他的脑海。

“哥,这些铁料你也别头疼了,都交给兄弟我处理吧!”

……

所谓匠户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工匠的家族,朱元璋建立大明时候效仿了北元的制度,军为兵户,匠为匠户,与普通的民户分开治理,朱元璋曾经笑傲的拍着胸脯夸口道:“朕养兵百万,不取民间一厘。”

实际上,这些重担却是压在了兵户与匠户们的身上。

开国初期,这些被隔绝在社会之外的特殊户籍还算能过得去,军户有屯田,而匠户领取官府的禄米,世代为官府做工,或是打造军械,或是制造农具,修补官署城墙河道道路等等,几乎绝大部分官府用度都是他们提供,匠户还需要轮班去京师为朝廷服役。

可是从明宣宗开始,明朝开始急剧步入**当中,期间还经历了土木堡的大败,王振,刘瑾等宦官专权祸国,与鞑靼,瓦剌,土默特还有南面的倭患,一方面,匠户生存的禄米,生产的原材料被急剧贪污,克扣,挪用他处,一方面,官府加派下来的各种劳役与日俱增,大批匠户累死,饿死,这种恶性循环下造成匠户成批成批逃亡,军械废弛,官府,城墙边堡年久失修,无奈之下,从嘉靖年间,朝廷正式取消了轮班制度,匠户可以出银来替代为官府的服役,可算是减去了压在匠户身上一座大山。

可饶是如此,匠户身上的压迫依旧比普通民户还要重的多,平时那些正赋基本上与民户没啥区别,还要额外缴纳匠班银,官府有差遣时候,管你规不规矩,照样还是强征劳役,就比如这个刚刚被强征税的火炉村一样,这一面官府催逼着欠税,另一头,边镇还下派了任务给他们,限期打造火铳多少柄,运抵榆林镇,可是如今,真如同剜肉补疮一般,边镇下发的铁料都被当作欠税上缴给官府了,一方面村子里已经没有余粮,整个村子都已经陷入了饥荒,另一个方面还要面临榆林镇的追究还有铁料的赔偿,那种末日一般的气氛笼罩了全村。

女人搂着孩子呆滞的坐在黑乎乎的家里,一言不发,沉默的像死了一样,村中连鸡叫狗叫都听不到,这些畜生已经被更畜生的衙役打劫了个一干二净,孩子饿的脸色发黄,却一句话都不敢说。

另一头,村子里的祠堂黑乎乎的挤满了人,几乎全村的男人全都拥挤在了这里,可同样也是死寂一片,丢了篼裆布的三叔公坐在上首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一言不发,另一头,带头抗税那个壮汉脸上多了十多倒子鞭痕迹,壮实的脸上血管跟蚯蚓一般,鼓来鼓去的甚是骇人。

死寂了好半天,那壮汉实在忍不住了,恼火的猛地把巴掌放在了榆木疙瘩的祠堂桌子上,震得上面祖师像都是嗡的一下,扬起了一下子飞灰。

“三叔公,我老刘是您收养的,承蒙你教会一门手艺,能混口饭吃,本来不应该在这祠堂说什么,可!”

回头指着门外,壮汉愤怒的吼叫道:“三叔公,您睁眼瞅瞅吧!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了,老人和孩子都在挨饿了!他官府已经不给人活路可走了!附近的丁家村啥模样您还不知道吗?一村二百多老少爷们饿死了一百五十多,今年又是大旱,就算还有点收成恐怕官狗子秋天还是会来抢粮食,您老就想看大家也饿死吗?”

“与其饿死在这儿,还不如出去做贼,和那些地主老爷,官狗子拼了!死也做个饱死鬼!”

“三叔公,我老刘认识的兄弟,天王王嘉胤的队伍如今正往拉着队伍往西安城杀来,不日就与官狗子决一死战了,她防除信来,只要大家去投靠他,别的不说,人人吃饱!再怎么都好过在这儿苦熬啊!”

听着五大三粗的老刘叫嚷,火炉村的老少爷们们,一个个明显眼神放出了光彩,心动了,这附近原本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屯圃,天启末年与崇祯初年的大旱灾到现在,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就剩下他们两个村子了,全村人一块饿死的惨状他们都见过了。

既然官府都不给活路了,干嘛不轰轰烈烈干一番,抢他娘的!好歹把没吃过没用过没玩过的都见识一遍,就算死也死的甘心了!

不过听着刘大汉的怒吼,三叔公却是始终愁苦的抽着旱烟,在一群同村同族眼巴巴的张望下,好半天才吐出最后一口烟来,却是为难的回过身,高高抬起手用烟袋指着祠堂上祖师画像头上的牌匾叫嚷道。

“这四个字念什么?忠义无双啊!”

也是敲着榆木桌子,三叔公满是凄惨的叫嚷着:“先祖随蓝玉击北元而落户与此,从来都是以忠义治家,要是如今听凭你们反了,火炉村的清誉毁于一旦,将来死了也是带个贼名,还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啊?”

华夏乃是先祖崇拜,讲究侍死如生,三叔公这一番话还真说的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住的点头,六七十号人一下子就动摇了一小半,剩下的也是没有话语权的年轻人,眼看着大家苦闷的摇着头,刘壮汉又是急了,急得大声叫嚷起来。

“那也不能看着大家全都饿死啊?”

正说着,外面却是个放哨的七八岁娃子急三火四的狂奔了进来,恐惧的大声叫嚷着。

“大事不好了,那帮官差又来了!”

从三叔公到刘壮汉,几乎每个人都是无比恐惧的弹跳了起来。

村口。

黑纱帽,粗布黑公服,不是捕快还是什么人,自不过这一次来的却是少了点,就张献忠一个,白文选还是一套锦衣卫飞鱼服,宋青书也没穿客串的捕快服,而是装模作样弄了一套读书人的青衫长袍,除了三个人外后面还跟了三辆车子,几个车夫。

真是做贼心虚,刚说这造反的大事儿,旋即官差就上门了,一大群火炉村的村民匠户还真是无比心虚的迎了出来,三叔公颤颤巍巍的拄这个拐杖走在最前头,刘大汉则是一肚子火气跟在后头,刚到了村口,三叔公已经长长的作了个揖拜了下去,颤巍巍的说道。

“官爷,我们村的欠税都交完了,这还没到秋收,实在是没什么东西再拿出来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挨饿了,你们还来干什么?信不信老子一拳头把你们卵子全都给捏爆了!”杀气腾腾,刘大汉亦是在后头凶悍的叫嚷起来,一句话叫完,忽然他眼前一亮,一股浓郁的杀机浮现了出来。

如果现在杀了几个官差,就算三叔公再不愿意,全村人也得跟着反了吧?想着,他的目光又是落在上次阴了他那两个瘦猴官差身上。

浑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投名状了,一面劝说着张献忠,一面宋青书还大咧咧一个人先行走上了前,看着他越走越近,一把打铁用的铁锤被刘大汉不知不觉的抄在了手中。

眼看着一村人哆哆嗦嗦的模样,还以为上次的三光政策把这些村民吓得心有余悸,离着老远,宋青书就赶忙叫嚷了起来:“老乡,别害怕,皇军不抢粮!不对,这次我们不是来征收粮食的……”

话听的这个别扭,张献忠干脆不耐烦的在后面撵上来,也是扯着嗓门大声的叫嚷着:“跟他们费什么话?给你们三车粮食,你们要不要吧?”

三叔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来都是官府抢粮,啥时候见官府送过粮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官爷,您这,这,我们村儿无功无德的,怎么好意思收?铁锤,你在后头举个大锤干什么?还不放下!成何体统?”

宋青书这才惊愕的回过头,可不,铁塔般那壮汉一把二三十斤重的大铁锤子离自己后脑勺就不到一米远了,在他愕然的注视下,刘壮汉悲剧的嘿嘿收回了铁锤,磕磕巴巴的解释道。

“这,这我们村儿特有的欢迎仪式,别,别见怪,呵呵,哈哈哈哈……”

不会是神经病吧?听着这壮汉转移尴尬的傻笑,心头发毛,宋青书下意识赶忙向后缩了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