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七百五十章.富翁与穷鬼的战争

明末乞活 第七百五十章.富翁与穷鬼的战争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以明军的恢复能力,不到六天,本来已经打得快剩下骨架子的暴风号,再一次丰满起来,已其作为旗舰,在配上鹦鹉螺号,杭州号,马尼拉号等七条风帆战列舰组成舰队,猥琐的簇拥在了吴三桂的水寨面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两千斤重线膛炮最远能打四五公里,不过确定精准度的,只有四百到一千米之间,然而徐海猴子最不在乎的就是这个精准度了,真仿佛有炮弹没处用那样,就隔着四千米左右,这一组战列舰队以最大仰角胡乱的对着南昌方向抛射。

就看那炮弹一个个没头苍蝇那样争先恐后呼啸着落在了水寨中,绝大部分在水里打了个大大的水漂,一百炮能有九十八炮打空了。

可就这打中的两炮,吴三桂军也受不了,也是要死人的!几十万吴军提心吊胆中,就看到某一炮猥琐的砸在了望台上,砸到了楼船上,咋进了岸上的帐篷中,木屑纷飞中,四五个人就在血肉模糊中见了祖先。

一天伤亡个三十来人左右,按照这个数量,宋青书再打四十年,就可以将吴三桂的湖广楚军全部送下地狱了,而每天,仅仅外面包铅的铁炮弹就得耗费两三千颗,更不要说火药,这么打下去,绝对是宋青书吃亏。

可惜,人不是机器,屯在南昌城下的吴三桂只看到了每天被动挨打,每天都会死几十个兄弟,而且随时随地担忧有炮弹落在自己头上,这种难熬的精神压力,格外的折磨人,自鄱阳湖大水战过后,入了八月,开小差逃跑的士兵前前后后已经有三四千人了,士气低落的速度惊人。

不得已之下,吴三桂也不得不下令开炮还击。

甭管能不能打中四千米外苍蝇大小的暴风舰等乞活军舰船,好歹我们的大炮也在响,这是一场旗鼓相当的战争,而不是被动挨打,不过争取这一权利,带来的后果却是吴军本来已经不足一千吨的火药储量,进一步的降低了。

“不管无论如何,给本王弄到火药,该死的火药,越多越好!”

南昌风景秀丽的滕王阁下,那如同吃人般的咆哮回荡在古老的建筑中,打破了人们对美好景色的一切心情,这些天,吴三桂老的惊人,本来才三十来岁正当壮年的头号大汉奸,脸上皱纹多的就像四五十岁那样了,胡须也有点乱糟糟的,头上新长出来一层头发一大半都是白的,可越是这样,吴三桂越是仿佛一条受伤的豺狼那样,愈发的凶残。

这几天,被抓到的逃兵直接拉到营外点了天灯,到现在空气中还弥漫着那股皮肉烧焦的味道,根本不敢再提退兵的事儿,跪拜在地上,提督李本深只能是一个劲儿的磕头答应着。

“大王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半个时辰后,两千多名骑兵冲出了大营,在不少军兵羡慕的目光中,一路向西,向楚地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两千多人,就如同地狱出来的瘟神那样,立马让偌大的湖广以及半个江西都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武昌。

深夜中,人们已经陷入了沉睡,忽然沉重的脚步声回荡在石板路面上,大把大把的火把晃动在街头巷尾,惊吓的土狗疯狂的嘶叫着,忽然间,已经百年老字号的荆门药观大门被猛地踹开,没等医馆楚老神仙带着几个伙计惊慌的迎上前,已经有差役如狼似虎的冲进去,将药罐子打碎了一地。

十几罐子硫磺,土硝被装进麻袋了,直接拖走,顺道乱兵还洗劫了医馆里的大部分财物,目送着这些家伙凶悍的又是退去,坐在自己家台阶上,八十多了的老大夫拍着大腿痛哭着。

“造孽啊!”

这一幕还发生在湖广境内各个大小医馆,甚至寺庙,道馆中,不过相比之下,这楚老神仙还算是幸运的,荆门,天门一带的吴军官差也是仿佛蚂蚁那样,四下而出,只不过他们所要的,不是硫磺了,而是人!

苛政猛如虎,真有些秦始皇修陵的感觉了,附近州县的男丁几乎被抓空了,几十万人被硬塞进荆门山的硫铁矿,天门小板的土硝矿,还有十几万人被推进荆门山,几乎砍空了山间翠绿的树林,冲天的黑烟中冶炼着配置火药的木炭。

生产环境极其恶劣,每日劳动量打的惊人,一个个被迫撂下锄头拿起鹤嘴锄的旷工在阴暗而且有毒的矿井中被矿头拿着皮鞭疯狂的鞭笞着,吃的还是最粗糙发霉的粮食,每一天,病死累死的工人尸体填平了一个又一个矿坑。

战争不仅仅带来这点苦难,为了供养几十万旷工还有在前线的几十万吴军,对于粮食的掠夺,吴三桂军也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月份,夏粮开始收割的季节,一向号称湖广熟,天下足的楚地吴三桂辖区,却是闹起了前所未有的饥荒,就连不少地主都不得不抛荒,带着仅有的那点细软举家而逃,为了支应战争,湖广的经济开始陷入崩溃。

可相反的,同样是支撑战争,宋青书所辖的江南却几乎没有感觉。

老百姓的确是对战争所带来的困苦一点儿都感受不到,甚至战争还给不少人带来了发财的机会与新的工作岗位。

清晨,自倭国而来,足足几十船的硫磺又是在船铃中抵达了松江港口,立刻有成群的码头工人兴奋的爬上船去,将这些搬运下来,装在四轮或者六轮的运货马车上,驱赶着分散向松江,常熟等地密密麻麻的工坊中。

拿到政府订单的新兴小工业主拿到货后,又是紧锣密鼓的带领着雇佣工人将这些硫磺,来自东南亚的土硝矿,台湾发来的木炭碾压碎,合成火药,就算是黑火药,也够危险的了,为了保证工人安全生产,这些小工坊主还拿出了足够的薪水刺激生产,几个州府的人力再次为之一紧,不过下层市民的腰包又是跟着鼓了一鼓。

倭人如何辛苦开采硫磺,宋青书就管不到了,总之付了银子,每天到鄱阳湖前线的火药用不完的用。

同样,不止火药产业,无数商船带着来自东南亚的稻米汇聚松江,杭州,最后走水运到了明军的餐桌上,六天以前,台南阿里山活蹦乱跳的山鸡被一刀刀的剁了脑袋,拔毛放血,最后扔进大锅里熬住熟,放入各种调料,生产的香喷喷的。

如今竹筒罐头已经因为太过笨重而被淘汰了,冶炼技术的发展,如今都用上了铝皮罐头,生产车间中,穿着白棉袍,戴着口罩的工人趁热放入铝皮罐头中,再经过一次加温消毒,旋即用盖子密封起来,空气热胀冷缩之下,密封的罐头形成了缺氧环境,遏制了细菌的滋生,这样的罐头能保存一年多。

同样生产炮弹的工坊,生产绳子,木板,索具的工坊等等相关产业,都跟着红火了起来,下层工人腰包里有了钱,花销也不再那么拮据,市面上的成衣,来自东南亚的糖,水果,果脯,蜜饯,点心等各个行业同样跟着沾光起来。

最后这些相关产业的业主再通过税收,将财富反哺到国家手中,继续投入订单,一个良性循环形成了。

当然,这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复制的,靠着就是宋青书的横行霸道,几乎独霸了广袤的东南亚,而且还在印度开辟了巨大的市场,有着低廉的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支撑,否则换个人,这一套还真玩不转。

所谓的工业化,并不一定是技术更新换代的多么神奇,当工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那么就是工业化的开始。

随着宋青书不着急战争的延续,鄱阳湖之战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血血腥厮杀,波澜不惊中度过了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东南大营,第三方面军,沉重的大车带着箱子停在了军团驻地的广场上,勤务人员带着撬棍上前撬开箱子,立马一件又一件厚实的棉衣露了出来,上面还带着点精美的绣花,然而,正在操练的明军几个师将士,眼睛连斜几下都没有,宋青书一年发四次衣服,战时又增加几次,这已经是发放的第三次了,如今又不能把多余的衣服寄回家,发衣服对他们来说,都有点麻木了。

倒是食堂开饭的铃声对于这些阿兵哥还有点吸引力,一到中午,叮叮当当的铃声响起,一大群饿疯了的明军立马蜂蛹着冲进才修好的食堂,不一会,就有人兴奋的叫嚷出来。

“竹笋猪肉!今天终于不用吃鱼了!”

一提鱼罐头,甚至都有明军干呕起来。

然而,相比于吃鱼都吃吐了的明军,今仅一湖之隔,对面的吴军军营中,却又是一副景象。

别说棉衣,不少吴军连单衣都配不起,寒冷之下,只能缩在营帐中,别说操练,出来上趟厕所都少见,这种情况下吴军将士也根本不敢操练。

“这群少爷兵!”

趴在巡逻刺探的小船上,看着对面明军巡逻兵掏出怀里的罐头就着白米饭,狠狠咽着口水的吴军只能酸溜溜的羡慕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