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六百四十七章.救命稻草

明末乞活 第六百四十七章.救命稻草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军饷是有了,然而大明朝廷,要是没有几个捣乱的,就不叫朝廷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陛下,此时万万不可,祖宗之地,寸土不可弃,祖训有云,天子守国门!况且一但丢失宁远,山海关,建奴的骑兵旦夕可威胁京师,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啊!”

内阁首辅陈演在前头带头拜下,跟着痛心疾首一大群文臣言官亦是跟着跪倒在地,别看他们是在跪在,可气势上却是崇祯这个皇帝跪在地上,看着跪倒一大片的满朝文武,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气得手都在哆嗦。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帮混账东西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口诛笔伐,要他们想办法退闯军,一个个三缄其口,这会儿倒是起来了,一股子格外骇人的杀意在崇祯心头冉冉升起,他甚至有种冲动,喝令锦衣卫入内,将这些家伙全都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真真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好,就在崇祯皇帝气得直哆嗦的时候,后补入阁的文华殿大学士李建泰居然站了出来,对着崇祯皇帝深深一鞠躬。

史上,李建泰这个时候已经挂督师印出征了,他家是曲沃大地主,闯军进攻山西,他是咬着牙督师想要保卫乡党,可这个时空,宋青书在台湾,吕宋送了他相比曲沃十倍的田庄土产,将近七八层李家人都去东南亚种水稻,种甘蔗去了,曲沃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李建泰是悠悠闲闲的在朝里当着他的大学士。

不过他说的话,更是令崇祯皇帝气得直哆嗦。

“陛下,陈首辅,魏次辅接老成谋国直言,老臣认为,祖宗之地的确弃不得!调宁远兵,还望陛下三思!”

“然而!”

冷不丁,这李建泰的话音来了个转折,听的跪在地上的陈演,魏藻德等心里都是咯噔一声,这老家伙平日里唯唯诺诺庸庸碌碌,这个时候跳出来放屁,真真是没安好心眼,果然,李建泰的话语,差不点没让两人从地上蹦起来。

“陛下乃万金之躯,社稷之本,不可轻涉险地,本朝成祖皇帝患北宋之虞,特保留南都与南京六部并行,既然陈首辅战意激昂,可代宋之李纲之憾,带领京营扼守京师,陛下当起驾南巡,号召南省精锐齐聚南都,再行遥领天下大军,与贼决一死战!”

一六四四年,崇祯皇帝挽救大明朝的第二个机会,就是南迁了!以中国庞大的战略回旋位置,加上他正统皇帝的身份,未尝不能压制住江南,而且其权谋也不至于像朱由崧那样,本人毫无上进心,混吃等死,弄的整个朝廷从建立开始,就陷入党争当中。

“陛下万万不可!”

恨不得将李建泰活吃了,咬牙切齿的看着他,陈演,魏藻德,张凤翼等内阁,六部班子齐齐的跪了下去,再一次三唿起来,开玩笑,南京有着现成的六部,就缺阁老,李建泰打的好算盘,他撺掇皇帝南巡,皇帝自然带他走,留下自己等人在这京师苦挨着等死,然后他就名正言顺坐上大明首辅了!好阴的计谋!想得美!

“陛下,京师重地,朝廷百年心脏,陛下不可轻移啊!否则国本动荡!天下沸腾,则一发不可收拾!”

“是啊陛下,不可做逃国之君,重蹈南宋覆辙!”

“陛下,当死守京师,迎战李贼!”

不过今天,李建泰似乎真豁出去了,傲然的站在最前头,李建泰蔑视的睥睨着一大群跪在地上的臣子,嘲弄般的笑道。

“陈首辅,魏首辅,李兵部,赵刑部,汝等是不肯为陛下分忧吧!”

“李建泰,汝一派胡言!”

“李建泰,小人也!乱言干政!陛下,此等妖言惑众之辈,陛下当逐其出朝堂!”

“哼哼,李邦华,你在说堂堂阁臣乱言干政?辅臣不主政,难道要你这个言官来主?陛下,李邦华刚才是乱言祸政之人,臣弹劾其包藏祸心之罪,请陛下将其拿下!”

陈演有言官朋友,李建泰何尝没有?王瑶之,**,范审,一大群“走资派”一党亦是纷纷站起来,唇枪舌剑的辩驳着,虽然人少,可气势却是一丁点都不输于对面。

如果要是史上这个时期的崇祯皇帝,有如此多人支持他南迁,他一定会顺水推舟,可这个时空,南迁却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有了军饷,有了保住京师的可能,另一方面,南迁所带来的千古骂名不管多么华丽的词藻,都不可能掩盖过去,崇祯皇帝最好颜面,他岂肯留下这个大污点。

还有一点,宋青书实在让他把握不了,之前崇祯皇帝还可以将他仅仅当做一个嚣张跋扈的粗鄙武人,可是如今,他能将眼线插进自己的司礼监,又能轻易在京师汇聚百多万两的巨额财富,神不知鬼不觉,崇祯实在是没有把握去控制他,这点虽然崇祯皇帝自己不愿意承认,可却在他潜意识里耿耿于怀。

“李阁老不要再说了!南迁之策,不可!京师乃祖宗辛苦百代之地,朕要是离开京师,这里的宗庙社稷怎么办?当聚集全国之兵,固守京师,迎战李贼!”

“陛下,兵?何处之兵?守,如何来守?”

抱着拳头,李建泰再一次痛心疾首的叫嚷道,这一次,偌大的朝堂再一次陷入了死寂。

不过这些腐朽文臣最无耻的一面旋即彻底露了出来,忽然变得慷慨激昂,陈演激烈的叩头道。

“陛下,京师乃全国之首,犹如人之大脑,宁远不过边界癣疥,宁远失,顶多失一手足,而京师失,大脑乃去,人无手足尚可活,无大脑则必死无疑,臣主张,调宁远兵,固守京师!”

“陛下,陈阁老乃是某国之言啊!”

脸变得比翻书都快,陈演魏藻德一行纷纷叩首,仿佛刚刚全力反对的不是他们一般,反正调关宁兵又不花他们银子,总比皇帝跑了,把他们留在京师等死强吧?

调兵活命,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群家伙手里却绕了如此大一个弯,弄了个一波三折,不过此时看着群臣终于同意,崇祯皇帝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没给李建泰继续说的机会,崇祯急促的对着丹殿下挥出了手。

“来人,传吴襄!”

“传吴襄!”

…………

调吴三桂的军队放弃宁远,入京勤王,比史上足足早了一个月,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大明王朝的命运,京师的命运就此尘埃落定,毕竟史上那个勇冠三军,忠义无双,为大明王朝死守宁武关,打的李自成死伤惨重,甚至萌生了退兵念头的山西总兵周遇吉,如今正舒服的躺在倭国富士山下滑腻的温泉中,在倭女左一个太君右一个太君服侍下,渡着难得的假期呢。

没了这个钉子,李自成的进兵速度比史上也快了几分,迅勐了几分。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正月初三,李自成便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向山西发起进攻,并且发布了讨明檄文,堂而皇之的称唿嗟尔大明,大数已尽之唿!大顺军兵分两路,主力由李自成亲帅,由平阳攻打太原,宁武,大同,阳和,宣府,居庸关一线,南路由刘芳亮统帅,沿着沿着黄河北线攻打怀庆,潞安,卫辉,彰,大名,保定,几十万大军迅速向北推进,形成一个对京师南北夹击之势。

正月二十三日,平阳告破,二月初二,至汾州,初七,首府太原就已经告破,十五抵宁武关,没了周遇吉的宁武关仅仅抵抗了一天,旋即出城投降,接下来,长城沿线的边镇竟然仿佛多米诺骨牌那样,没等闯军杀到,大同姜镶,阳和姜萱,宣府巡抚朱之分冯,总兵王承胤先后投降。

简直如同行军那样,所过之地,接收即可,一路没打什么硬仗,除了长城一带崎岖的道路造成点阻碍,顺利就跟自己家那样,三月十二,居庸关守将不战而逃,三月十五,大顺军如约抵达京师西郊。

没有宁武关的损失,加上一路上收拢的降军降将,就算又去掉分守各地的兵马,李自成手里依旧有着三十七万到四十五万的庞大兵力,庞大的兵马在怀来展开,庞大的军势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大顺与李字大旗看的让人眼晕,沉重的骑兵自两翼而出,马蹄子践踏的大地都跟着发出震颤之声。

然而这一次,迎接闯军的却不再是那空虚的京师,同样庞大的步兵在京师西郊,也摆开了阵势。

京营自土木堡之边后,于谦组织抵御瓦剌辉煌过一次,自那以后就开始一废再废,成了纨绔子弟的俱乐部,可就算抛除吃空饷与死人,毕竟还有十来万,和史上不同,京营,腾镶四卫营,勇士营,侍卫上直军,九城兵马司的军队一半列于城上,一半列于城下,摆出了袁崇焕傍城而守的经典战法!

京营诸军的左侧,是蓟阵总兵唐通的八千兵马,而左侧,数不清的红甲骑兵暴躁的列成了阵势,一杆吴字大旗,漂扬在阵前。

就赶在闯军到达的前一天,带着五十万辽东军民缓缓后退的宁远兵,抵达了京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