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六十二章.汉奸屠夫聚一堂

明末乞活 第六十二章.汉奸屠夫聚一堂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这汤若望可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堪称利玛窦之后来华传播天主教第一人,名气上能与他相比的也就是后来的宫廷画师郎世宁了。袁崇焕厉害吧?他守宁远的红夷大炮就是眼前这位主铸造的!

汤若望还是首个提出了合儒超儒的理念,主张顺应华夏文化习俗来传教,把天主教义融合到儒家文化中去,并尊重华夏祭祀祖先的传统,在他的理念下天主教在中国曾经盛行一时,他本人也在清朝混上了极高的官位,可惜后来西方教廷却否定了他的理念,转而强硬传教,强横禁止华人信徒祭祀祖先,最终导致天主教又一次被赶出华夏。

哪怕到了李捷这个时代,祭祀祖先问题依旧是华夏与罗马教廷关系紧张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可见这位的真知灼见,深渊目光。

连招呼客人都顾不上了,宋青书足足围着洋和尚转了好几个圈,看怪物一样打量他半天,盯得洋和尚直发毛了,这才惊愕的叫嚷道:“你,你真是汤若望?”

“没错啊?”满是莫名其妙,洋和尚指了指自己胸脯解释着:“在南京我跟谁南怀仁神父学习的时候,就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叫汤若望,怎么了,这名字不好吗?”

听着那熟悉的怪腔怪调,宋青书忍不住重重的摇了摇头:“不,这名字太好了!”

“呵呵,昨天这位傻大厨的手艺学生可是见识到了。”这时候,那个黝黑,满口福建口音的中年官儿又是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汤神父还是这么糊涂,教了这么久的徒弟连自己师傅名讳都不知道。”

“哪里哪里?我和傻兄弟算着上知己,好友,平辈论交的,在他身上我也学到不少东西,我们最近还一起翻译《马太福音》,说他是我的老师也不为过。”

遇到南京时候的故人,洋和尚似乎也真的很高兴,一面摆着手谦虚着,一面又是回身对宋青书介绍道:“这位洪大人,是我在南京时候认识的国子监教习,洪承畴洪彦演先生!”

先介绍名,后介绍字,汤若望介绍的倒是颇为详细,可听到这个名,好不容易才从汤若望的光环挣扎出来的宋青书干脆又是一迷糊,咕咚一声趴地下来。

这位身份更重,未来镇压农民军的血腥刽子手,即是大明王朝的支柱,又是清军入关的引路人,甚至被唾骂成汉奸败类的人物。昨天宋青书才刚见到李自成这个大坑货,一转天李自成这辈子最大的死对头洪承畴又是出现在自己面前,眩晕中宋青书还真是有种心虚的感觉。

“几位慢慢聊,神父您在这儿叙旧即可,小子亲自到后厨烧几道好菜,今天神父的故知到了,小子一定要尽地主之谊!”

把汤若望往桌子旁一推,招呼疤脸去待客,宋青书转身就急急匆匆要往后厨走,他怕多呆一会自己心脏病都能一惊一乍吓出来,可没等宋青书走进去,下一波震撼波又是从后头袭了过来。

见是自己人,一点儿也没有历史上那股冷酷凶残的模样,洪承畴反倒是热情的为宋青书解释着:“想来这傻大厨太古道热肠了,文弱兄莫怪!”

“呵呵,我杨某人岂是心胸狭窄之辈,更何况,还有美食当前呢!哈哈。”

听着那中年帅哥爽快的大笑声,宋青书这回干脆腿儿一软,真趴在了地上。

姓杨,字文弱,这个时候能出现在西安城,还能受到洪承畴礼遇,推崇的,也只能有一个人,几年之后的东阁大学士,三边总督杨鹤的大公子,差不点剿灭了农民军,却又因为剿饷和练饷几乎拖垮了大明的庸臣杨嗣昌!

西学东进的代表人物,两个镇压农民起义,双手淋漓满是鲜血的屠夫,一个还是满清统治华夏的铺路人,今个自己的小店真是太热闹了!

强忍着自己心脏的抽搐,宋青书在几人惊愕的注视下从地上爬起来,又是昂头叫嚷了起来:“采薇,引几位贵客上二楼雅间!”

别看宋青书这店小,开了也没多长时间,此时在城中心也算成了一股时尚的象征,二楼雅间总共也就用了两回,没有点身份,轻易宋青书是不开雅间的,又是面面相觑的对视了两眼,忽然感觉到身份上的莫大满足,洪承畴又是一口福建话对着杨嗣昌还有洋和尚汤若望一摊手笑道。

“哈哈,这傻大厨还真是热情!热情!”

…………

洪承畴在明清两朝都是身居高位,声名显赫,可此时不过是个主管清军,防止吃空饷都道参议,没啥实权,仅仅算得上是潜力股,至于八品小官还是清水衙门的刘世扬更是不值一提了,真正值得巴结的却是看上去官职也挺小的杨嗣昌,这伙后来能当上宰相,眼前更是有着个当三边总督的爹,他要是回去和杨鹤乐呵呵说两句宋青书是个好同志,他在这西安城内可就稳当的多了。

和投资李自成一样,宋青书也是下了血本,昨天特意藏起来的菲力牛排,上脑牛肉还有牛里脊这些最好吃的都拿了上来,还有珍藏的红酒,红酒配牛排,再点上蜡烛,还有甜点水果佳佳肴不要钱的往上端,就差一人再发个小姐了。

这时候几人也还算不上大明朝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是热血小青年,如此殷勤的招待,再加上遇到了汤若望这个外国友人老朋友,几个人无不是都欢快的拉开了话匣子,尤其是杨嗣昌这位中年帅哥,这会儿还没有经历家庭惊变,正是热情洋溢的时候。

一杯红酒下肚,俊郎的脸上浮现出两朵红扑扑的颜色,杨嗣昌忍不住兴奋的举着酒杯说道。

“如今真是大好时候啊!”

“今上虽然弱冠之年,但却是难得的果敢睿智,才一年功夫,就除掉了为祸天下的阉党,一扫天启年间的昏暗弊政,绝对的明君之属啊!”

慷慨激昂的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对着美其名曰忧思忧国的干锅鸭头做着忧思忧国状,杨嗣昌激情四射的叫嚷道:“有遭一日能位列朝班,定当如海瑞公那样,死谏于君,扫平宇内一切混沌邪恶!”

正端着烤鸡上来的宋青书差不点没听的喷出来,后世看百家讲坛,谈到杨嗣昌当政深得崇祯皇帝宠信的重要一点就是因为他没立场,皇帝说啥他去办啥,哪怕违背了他的计划,哪怕明知道对国家不利,如崇祯十一年,杨嗣昌耗尽了大明帝国财力的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终于发生作用,闯王高迎祥兵败被杀,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仅仅剩下十八骑,张献忠被困谷城,向朝廷诈降,结果崇祯皇帝那仁义病又发作了,要同意接受张献忠的投降。

明知道张献忠日后定然还会反复,可皇帝摆出态度了,杨嗣昌连反驳一下都没有就答应了,果然,日后李自成入河南,张献忠搅乱湖广,两人敲响了大明帝国的丧钟。

此公比骂皇帝的海瑞可差远了!

说道高兴处,杨嗣昌还真礼贤下士,吹完一通牛,又是强拉着宋青书的手让他坐下跟着一起吃,正好宋青书也打算和这位三边总督公子套套近乎,客气两句,便也端起酒杯跟着坐了下来。

“如此,宋某就越了。”

“傻大厨,你有福气啊!”

洪承畴这货酒品也真不行,一杯酒下肚,居然也是变了个人似的,与宋青书几个对饮一杯,忽然冒出了这一句话,听的宋青书一头雾水,旋即,他却也是手舞足蹈起来。

“真是圣明天子在位啊!剿灭了阉党,大明政治清明指日可待,还有辽东!天子睿智,认命袁崇焕袁公守辽,五年可平之,回复万里时那种太平盛世就差这五年了,辽东一平定,辽饷一停,苦了七八年的百姓就喘过气来了!”

这算是个朝廷机密了,可今个不知为何这么高兴,洪承畴居然随口说了出来,一面说一面他还敲着筷子,洋洋自得着。

“宁远一战,打的老奴落荒而逃,一命呜呼!如今袁大帅镇守关宁锦,东线已经少有女真犯境的战报传来,如今辽东更是大灾,看他东虏还有几天好蹦哒的,哈哈!”

土默特,鞑靼,瓦剌,先后都曾打败过大明,尤其是土木堡一站,瓦剌还击垮了明军五十万,打到了京师,可是最后还是给大明拖垮了,虽然经历了萨尔浒大战的惨败,可是崇祯初年,明人对战胜女真还是信心十足的。

可这一句话听的宋青书忽然脸色剧烈变化了起来,冷不丁他就想起了一件大事,以前不过是教科书上的大事年表,可是听着洪承畴说了这一同,猛地把自己代入这个时代,宋青书才猛然惊醒,大祸迫在眉睫啊!

铁青这脸,猛地抓住了洪承畴的衣袖,宋青书声音颤抖,急迫的询问道。

“真的,好几个月辽东都没有新的战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