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五百四十二章.千里行军

明末乞活 第五百四十二章.千里行军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明末的蕃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福王,楚王,秦王这样的,舍命不舍财的,秦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与宋青书作对的那个二世子即位,史上三边总督孙传庭被崇祯下狱后,他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屯田,几乎全被秦蕃所霸占,最后孙传庭的秦军无军饷可用,被李自成击溃于潼关,大明灭亡。

楚王更是一毛不拔,张献忠都兵临武汉了,楚地大员聚集楚王府请饷,这老楚王却是指着明太祖赐予的金交椅叫嚣着:“此可佐军,再无他物!”结果张献忠攻破武昌,楚王府金银百万都归了张献忠,楚宗室全被驱赶到长江边投水,几乎全被淹死。

另一大类,就是周王这样的,平时不算太扰民,关键时刻也舍得下血本,明末李自成三攻开封城算是决定性战役,每次农民军来攻,周王朱恭枵都拿出巨量金银粮食来资助守城,杀贼一人赏三十两,赏贼一人赏十两,靠着河南总兵陈永福九千豫兵,开封硬是阻挡了李自成百万大军两次,第三次也战斗到了最后时刻,不知道李自成还是官军撅了黄河口,彻底毁了开封城,这才将战争落下帷幕,周王室也得以逃出生天。

不过这个时空,有了宋青书这个变数,原本吝啬的一毛不拔的福王,被拎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倒是有了向周王发展的趋势,近的,这些年乞活军可是获得了王田遍布河南湖广的福王府不少支持的粮食,福王在票号里还存着巨额银两,以支持加多宝商号商业发展,远的,每年福王资助朝廷的军饷就有五十万两,洛阳附近的明军,几乎都拿过福王的好处。

相比于史上的洛阳,如今的洛阳算得上统一战线,而且洛阳十三朝朝古都,城高墙厚,大炮众多,福王仓库里还有至少够洛阳军民一年的粮食,只要守卫的意志坚强,坚守时间绝不可能短于

就因为如此,宋青书也是放心的让疤脸率领代县分支的三个师前来保卫洛阳,自己率兵北上了,可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自己满意的班师回来时候,洛阳与十一天前被攻破了,而且老丈人福王被杀!

临走前想着自己对小辣椒的信誓旦旦,宋青书简直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就仿佛一个无形的耳光抽在他脸上,旁边的孙传庭亦是听的目瞪口呆。

足足沉默了几秒钟,面色阴沉的仿佛要滴下水来,宋青书声音沉闷的简直可怕,手略微颤抖的对孙传庭点了点头。

“伯雅先生,下令大军取消一切休假。”

“卑职这就去办!”

许久没看到宋青书如此暴怒的模样了,一刻都没敢耽误,抱了抱拳头,孙传庭立马就是转身回去。

悬挂在港口的大钟,叮叮咣咣的敲响了起来,在登州城内吃饭的,逛街的,买东西的兵士几乎第一时间立马丢下了手头的一切,全力向回跑了去,这就是乞活军,松懈时候可以像一头大猫那样懒散,可是神经一旦绷紧,闻着那股子火药味,一刹那就会变成狮子!

…………

崇祯十四年对大明朝廷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开春,关宁锦防线丢失了一大半,宁远还在告急着,这头崇祯皇帝还在为宋青书的不听指挥而恼火时候,襄阳,洛阳的噩耗又是相继传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起义军攻陷了不少城池,可重来没有攻陷过如此都会重镇的先例,宋青书虏出福王那次,也没有攻打下洛阳,洛阳还是在朝廷手中,可是这一次,洛阳,襄阳先后失陷,这标志着官贼力量对比已经达到了个新的临界点。

农民暴动最开始,凭借着一个省的力量已经足以对付,旋即后来,单独省已经再难支撑,农民军开始流窜几个省,蔓延全国,朝廷也不得不集结几个省的力量共同进剿,不过朝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农民军的力量还是处于优势的。

可如今,这种优势消失了,官军已经不足以抽调兵力应付整个战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力量的空缺,让农民军可以取得局部优势,原本作为朝廷统治据点的一个个坚固堡垒再也不安全。

而且杨嗣昌,不管他的政策有无纰漏,人是不是志大才疏,他毕竟是最得皇帝信任的阁臣,可以得到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最大的权利,总览全局的指挥者,杨嗣昌一死,再没人能获得如此的信任,明军的围剿也再不会得到统一指挥了。

襄阳陷落时候左良玉部干脆就直接丢下杨嗣昌北上陕西了,可洛阳被围攻,他又是一步没有前进,龟缩到了陕西安县一带,贺人龙,虎大威等部亦是在湖广与四川的交界处,杨嗣昌一死立马停止追杀张献忠的脚步,整个战局一片混乱。

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再一次“晕了”,当朝掩面而哭,旋即又罢朝三日,这种情况下,宋青书自请督军河南前线,已感觉大难临头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几乎立马就答应了下来,甚至这一次,朝廷还真是给了乞活军自招安以来难以想象的优待,先拨饷银三十万两,禄米五万担,而且还假以宋青书临机专断之权,洛阳附近的兵马全部归他统帅,头一次,朝廷授予农民军招安将领如此大权利。

不过宋青书是看不到这福利了,没等圣旨到,他已经带领着部队出发了。

水运装载量大,不过走海路返回南京,然后再从长江逆流而上,抵达河南,最少也需要两个月时间,明显有些来不及救场,幸好这次北上辽东,从建奴手里夺取了两三万的战马,休整的这些天陆续从锦州,旅顺口一带海运回了山东,点起乞一师,革左一师,凤阳一师三个算得上乞活军中的主力师,一人双马,抛弃了绝大部分的辎重,每个人背着几个山东大馒头,宋青书旋即走陆路,当天就从山东半岛骑马向凤阳府狂奔而去。

这年代骑兵每天行军极限是一百公里,登州到凤阳大约八百公里,靠着极限的强行军,九天时间,三个师硬是从山东跑回了两淮,在这里,靠着飞鸟传书,提前五天得到消息的安庆知府,宋青书手下的文官幕僚长傅山亦是提前将大批辎重,给养,还有革左三,四,五师派往了凤阳,在这里休整了大约一天,乞活军又是沿着凤阳到安庆自己修的直道急促的通过大别山,二月初五,经过二十四天的奔袭,沿着当年南下的道路,六个师的乞活军以及两万余民夫投放到了最前线,汝州。

此时汝州城几乎乱了套,这儿距离洛阳不过八十多公里,大军三四天的路程,洛阳被攻陷的消息让这里简直也简直如同濒临世界末日那般,商家富户纷纷抛弃田产住宅向南逃亡,整个城市萧条的跟后世回家过年的沈阳似得,几乎是家家闭户,人人自危。

城墙上的防守官军亦是成了惊弓之鸟,乞活军才靠近城池,几个城门就立马轰然紧闭,城头上一个个穿的破烂战袄的官军拿着不知道打得响打不响的火铳,鬼头鬼脑的向下探着。

这种情况乞活军都遇到不知道多少次,其实不光他们,大明哪支军队到城市底下几乎都得吃闭门羹,没办法,大明朝的军纪已经败坏到极点了,常年缺乏军饷,不少兵士抢掠的比流贼还要凶狠,大家都是外地人,祸害本地人根本不留情面,所以防贼用七分力,防兵需用十成心。已经成了各地的熟语了。

也没心思和他们计较,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洛阳的确切消息,宋青书是心急如焚,这时候也不管什么践踏农田,反正已经抛荒了,宋青书是直接下令在城东的空地扎下了大营。

一道上各种谣言传的漫天都是,有说李自成有一百万人马,有说已经达到五百万人马,还有说李自成带着天兵天将的,至于如何攻下的洛阳城,更是众说纷纭,居然还有人说闯王会用掌心雷,一雷轰开了洛阳城门,到现在前线到底是什么状况,宋青书还不知道,贸然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

这头宋青书正心急火燎的命令各部探马齐出,好歹把局势打听个大概出来,那头,偏偏又是个太监晃晃悠悠的从城里头出来,阴阳怪气的到了宋青书的中军大帐,拂尘往肩膀上一搭,无比傲慢的就扬起了声调来。

“平辽将军何在?我家崇王殿下诏平辽将军入宫觐见!”

有时候真怀疑这帮蕃王不是大明朝的人,反倒是帮着农民军和建奴的,就比如说襄王,他一挂,逼死了杨嗣昌,还有秦王,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本来就农民起义蜂起了,前一阵被秦王府逼租子,又在陕西逼起了好几个县,这头宋青书忙忙碌碌的头都大了几分,哪儿有心思去理会他啊,眼睛盯着地图干脆头都没抬,赶苍蝇一般的摆了摆手。

“没空!”

“好,好!好个平辽将军,咱家告辞!”

那太监差不点没气仰壳了,封建封建,除了皇帝,王一级别就是最大了,就比如在西安时候的秦王,别看没军权没政权,一句话就能让宋青书活不下去,就算督抚也得打着板供着,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辽将军跋扈到了这个程度,连连冷笑了好几声,扛着拂尘,那太监扭头就出了去。

然而没过一个小时,中军帐篷又是被撩开,旋即一声楚楚可怜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进来。

“官人!!!”

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眼看着眼圈红彤彤的小辣椒在那个无奈的太监陪同下踉跄的走了帐篷,宋青书的脸亦是颤抖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