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五百三十一章.松锦大败

明末乞活 第五百三十一章.松锦大败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完了!”

漆黑的夜色中,乱晃的火光好似繁星那样,到处可以看到惊慌失措的兵士嘶吼着争抢这着马匹,甚至不惜拔刀相向,拥挤中被推倒的兵士刚开始还能惨叫,转眼间几百只脚踩过,旋即就没了生息,几个时辰前盛极一时的九边十三万大军塔山大营,此时遗留下的不过满地被踩死的尸骸,大炮,火铳,刀枪被凌乱的扔了一地。

站在塔山城城头,双眼发直的看着这一幕,哪怕面对百万农民军都面不改色的老将洪承畴亦是双目眩晕,直接一个踉跄,要不是辽东巡抚丘民仰在后面搀扶一下,这个帝国的英雄,农民军的刽子手差不点直接掉下城墙摔死。

“督师,现在马上派兵拦截,斩杀带头逃跑的王朴,还来得及!”另一头,临洮总兵曹变蛟焦虑的大声叫喊着,可洪承畴真仿佛遭了魔障那样双目呆滞,瘫软在哪儿,急得曹变蛟满头大汗,也顾不得尊上,直接回身就要叫嚷着亲兵出马,可这时候,一只平静漆黑的大黑山脉忽然一刹那亮了起来,沉重的马蹄声震撼的城垣似乎都跟着颤动着。

早就盯着明军多时,连夜奔袭至王宝山,状镇台,戚家堡的各路清军伏兵齐出,好不容易奔逃出大营的明军根本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成片的倒在箭雨之下,马蹄践踏之中,萨尔浒大战的惨状终究是重演了,甚至大片大片慌不择路逃到海边的明军实在无路可走,哀嚎着逃进了海里,淹死在海中。

大潮奔涌而且,漂浮的尸体简直如海鸟那样。

这一战真是荒唐到了极点,十三万大军千里迢迢杀到锦州附近,一场大的决战都没有发动,直接自己溃散了,可究其原因,问题却还是出在朝廷身上,出在崇祯皇帝身上。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尤其是这个猪队友还是领导。

相比于明军,清军拥有蒙古,马多,机动力极其强悍,而且熟悉地形,论兵源素质,清军也比常年拖欠军饷的明军强上一截,别看清军只有八万左右,整体战斗力却是强于明军的,尤其是其本来就做好了围城打援的计划。

针对此,老辣的洪承畴也知道不能上当,原本他是计划步步为营的,十三万大军抱成团,在锦州外围游走,不断吃掉清军外围兵力,一面要围城,一面要远距离作战,就算凶悍如女真,未免也是力有不逮,而且大明是大国,却十三万人屯田,不当回事,可清人总共人口也不过一百多万,直到吞并了整个辽东,才拓展到二百多万,缺了八万壮年劳动力,对后金的打击可相当不小。

如果这么僵持一年,胜利将是大明的!

可问题就出来了崇祯一纸即刻进兵,三个月解锦州之围的命令上,已经付出了四个多月,而且洪承畴还取得了不少战果的情况下强逼着他出兵。

这次战术上洪承畴最大的失误在重前权而轻后防,几乎全部兵力都压在了前线上,以至于后防兴城笔架山防守薄弱,被阿济格趁着落潮突袭,拿下了明军绝大部分粮食,不过实际上这也是洪承畴不得已而为之。

战线拖得太长,处处需要防守,到了锦州城下,明军也未必能击溃清军,反而让战事更加的惨烈以及旷日持久,洪承畴这也是赌徒心里,屯粮于宁远,全军仅仅携带几天的干粮,整个战争他就打算控制在三天之内,三天全军压上,一举击溃清军包围圈,旋即大军就回师宁远,管他清军再不再卷土从来,那是下一次该头疼的事儿了,也算给朝廷一个交代。

事实上,这个策略也很成功,七月二十六,明军一度打到锦州乳峰山一带,已经能窥见锦州南门了,只要再有一天时间,打穿清军防线,给困在城内的祖大寿一定接济,这个战略目标,就可以完成了!奈何,这次遇到的对手是皇太极。

一个鼻血流淌不止,尚且能狂奔五百里,亲自抵达前线的皇帝,第一时间察觉了洪承畴军团的弱点,第一时间当机立断,断其粮道,手里没了粮食,千军万马也是心中惶惶,再加上今晚大同总兵王朴带头逃跑,大明最精锐的十三万军团,就这么毁于一旦。

而且什么叫祸不单行,八月初,战报抵达京师,八月五日,南方督师剿灭张献忠流贼的剿贼大军,也把败报发了回来,同样是因为接到了崇祯皇帝催促的命令,情急之下,在情报不确定情况下,杨嗣昌将主力军队发往大昌县,意图在这里包围张献忠大军,却正好步入了埋伏。

大昌县土地岭,四川巡抚邵捷春大军,左良玉部以及投靠朝廷的扫地王张一平遭遇罗汝才精兵奔袭,几万大军溃败,旋即又在开县附近遭到张献忠的埋伏,再败,一战折损官军万余,原本缜密的包围网,被捅出一个大窟窿。

而且杨嗣昌不善于处理主将关系的弊病也暴露了出来,原本他许诺在诸将之上,加一平贼将军,这事儿是许给陕西远道而来的贺人龙的,不过左良玉实力强悍,最后杨嗣昌又把平贼将军印给了左良玉,愤懑不平的贺人龙暗示陕军闹饷,大昌大败之后没几天,数万从关中而来的陕军又是挟饷躁归,弄的杨嗣昌手足无措。

两处消息相隔没几天,同样也摆在了宋青书的书桌上,看着沉甸甸的松锦战报,他也是默然无语,虽然明知道史上这一战是败了,可亲自见识过边军精锐部队,而且见识过十三万大军是个什么样的力量,他也是不可置信,怎么可能说败就败,还败得这么惨?

“大帅!”

这功夫,书房门忽然被推了开,穿着一身笔挺绿色军服,已经有点像后世国*军将军的孙传庭亦是急促的走了过来。

“咱们联合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大人,右都御史王瑶之还有凤阳总督马大人弹劾监军太监高起潜的上书,朝廷已经给了回复!这是圣旨”

看孙传庭虽然面色严峻,可不急切惊慌,估计崇祯也没有勇气向自己这个时候宣战了,如今大明大军阀真是无出宋青书左右的,就连左良玉接到圣旨也得摆开仪式,跪地迎接,孙传庭这直接从宣旨太监那儿拿了过来。

接过明黄的圣旨伸手扯开,眼睛一目十行的跳过前面的废话,看到后头有用的地方,宋青书忍不住一声冷笑,什么叫真爱,崇祯皇帝这就是。

如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顺了宋青书的意思,处死高起潜,这样虽然朝廷的威严是丢定了,可好歹是安抚了乞活军,在国内如此多变的情况下有一支强悍善战的军团可以依靠,可篇圣旨里,到处还都是对高起潜的回护,对于这个从下伺候自己的大太监,皇帝居然亲自为他讲情,擅杀大将,激起兵变,还差点挖了皇陵,这么大罪过,仅仅是诏还京师那么简单。

不过,还算崇祯皇帝识相,勉勉强强给宋青书又加了个平辽将军的职位,左良玉与张献忠李自成打生打死,最后才好不容易弄到个平贼将军,如今宋青书是与他平起平坐了。

随着这平辽将军下来的,还有几百两金花银,一些锦缎,一件蟒袍,捏着鼻子,崇祯皇帝也给了把尚方宝剑,就这点东西,就想把暗藏杀机,妄图对宋青书下杀手这件事给抹过,就算还对大明朝有些忠诚之心的孙传庭,这会儿都是有些愤愤不平。

“大帅,依照末将看,这个平辽将军咱们不能接,朝廷九边精锐已经在松山一战付之一炬,大同,蓟镇,宣府几镇全军覆灭,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仅带几个人逃了回去,朝廷已经无兵可派,这个时候给大帅平辽将军,就是想让咱们乞活军去和建奴血拼,煳弄咱们去当这个炮灰!”

“上次建奴入关,宣大辽镇边兵虽然军饷克扣不少,好歹也是下发了军粮,咱们呢?从头到尾一口粮食都没吃到他皇帝的,这次更是绝口不提军饷,大帅,要末将说,干脆大棒子把那传旨太监打走得了!”

真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本还对入伙有些不愿意,如今孙传庭也是完全站在乞活军的角度考虑事情了,不过听着他的咆哮,一手再捏着圣旨,宋青书却是手指磕着桌子,沉思了起来,好一阵,却是重重摇了摇头。

“这个平辽将军,咱们还得接!”

“大帅,您可想好!两淮辽东,相距万里不止,上一次河北作战,已经耗费粮饷百万,这一次咱们再孤军北上,朝廷再在背后使绊子,弄不好咱们也走了洪承畴的老路,说不定来个全军覆没!”

“辽东已经没什么打头了,锦州丢失已经不可避免,塔山,杏山,宁远也是无可凭借,乞活军的依靠就是这几万大军,看朝廷处置的不公,有兵败将责备,没兵了的败将处死,到时候肯定基业不保,大帅,三思啊!”

这话听的孙传庭顿时急了,可宋青书又是再一次重重摇了摇头。

“辽东的土地是没法立住脚了,可洪承畴,绝不能让他投靠建奴,他一个人,就抵得上十万大军!”

“洪承畴会投降!”

孙传庭还真是不可置信的瞪圆了眼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