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五百二十六章.分崩离析之始

明末乞活 第五百二十六章.分崩离析之始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毛爷爷曾经说过,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话还真没错!

资本家组织,劳工出力,短短两个多月,新州一府三县已经建设的相当欣欣向荣了,以往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掠夺性商贸,尽可能一切的在本地夺去财富,然后运回荷兰,肥了西方资本主义,贫了东南亚本地,可如今是在自己家门口,宋青书还是把这儿当做个退路基地来修建,自然是砸下了血本。

并且这儿炎热的气候,就连江浙一带的农田尚且才刚刚解冻,这儿却丝毫连一丝丝的冰封痕迹都看不到,花了一个月基础建设,将劳工居住的村庄,道路整理好,又花了一个月开荒,播种,到四月间,张煌言已经先后接收了十万多名劳工,开垦田土五十万亩,并且将地图上的几处预备中的船厂也给搭建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在台湾的屯田也是华夏屯田史上空前的,头一次,农民的收获不再是田里的产出,而是每个月旱涝保收的固定工资,宋青书所在的时代,太祖开国后建立的大型国企纷纷倒闭,就是因为长期铁饭碗养成的惰性,从领导到员工,长时期的等,靠,要,把偌大的企业吃垮了。

就连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因为企业内部的僵化与贪污成风,才轰然倒塌的,所以一开始,宋青书这个西印度公司,已经注重于这个方面。

绿意森森的田庄旁边,因为曾经担任过粮官,已经被提升为生产主任的李老白吞着口水,领着他属下一个村儿工人,忐忑的守护在那儿,而几个拿着小本本,从大陆调拨过来的商号伙计,如今的西印度公司商业专员,则是挑剔的围着五百多亩老白村的田庄,甘蔗田巡视着。

“地里有三处野草,清理不及时,扣三分!甘蔗田东区有黄叶现象,肥料释的太多了,扣十分!水稻北区的排水沟淤堵,没清理及时,扣十分!”

典型的层层监管,一个大区经理负责十个这样田庄,手下若干商务特派员来协助管理,如果要是一处田庄查处不合格,当月的所有工人工资可就拜拜了,连续不合格三次,庄子领导滚回应天要饭去,要是不合格五次,就是全庄都扔回两淮捡饭底儿了,所以看着几个年轻的山西伙计每记录一笔,李老白都是心里咯噔一下。

七剪八剪,最后大区经理,来自山西曹家的那个年轻人很是恼火的叫嚷着:“六十七分,勉强合格!这个月的奖金是不要想了!下个月再这样,全区通报批评!”

这也是比较严厉的惩罚一种了,九十分的田庄当月可以多领一半的工资作为奖金,可要是连续三次在及格边缘,被通报批评了,这一年的奖金就别想了,上次建设时候,这个庄子就粗枝大叶,连续几个消防点不合格,如今又来了次勉强及格,李老白的心里真是跟猫挠似得,狠了狠心,从腰里把上个月工资那一两银子掏了出来,悄悄的塞到那个总经理手里。

“经理老爷,咱们这些乡下人,手糙,不懂规矩,麻烦您以后,多提点下……”

谁知道话还没说完,那个曹经理已经是,火冒三丈的把银子落了地上。

“大帅好心收留你们这些穷汉,给大家一碗饭吃,你倒好,不思进取,净想走歪门邪道!这次本经理记下,下次再犯,你这个生产主任就不用干了!”

眼看着曹经理发火,李老白真是吓得裤子差不点没掉了,赶紧哭丧着一张脸连连作揖。

“经理老爷,小的不董事儿,您大人有大量!”

“哼!”

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那经理甩着衣袖就走了,去检查下一片田。

好歹这个月工资是发到了,为了计算简便,宋青书也铸银币了,两个西印度公司银币掺杂些坚固金属正好半两,正面印着宋青书的脑袋瓜子,后面是西印度公司几几年谁造,虽然又是每人拿到两个银币,不过大家伙明显心情都不太好。

“怎么可能,没有偷腥的猫?下次大家一人捐一个银币,凑一起给曹经理送去,就不信他不收!”吹着嗡嗡作响的银币,村会计张小抠愤愤不平的哼哼着,听的李老白却是赶紧心有余悸的摇摇头。

“算了,别想这些了,干好活比什么都好,老张你们队除草再勤查一下,小赵你们清理淤队也是勤快点,咱们不能给应天组丢脸!曹经理也说的对,踏踏实实干活,比什么都重要,大家散了吧!”

除了张小抠还是有些不服气,一大群工人憋着鼓劲儿,又是纷纷散在田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李老白不知道,幸亏他把张小抠给否了,不然的话,还真得被撸!

人无完人,这个贪污受贿的状况就算加多宝商号也有,所以宋青书也制定了双层规则,一是秘书处往商务特派员中不知道掺和了几个密探,要是让他们知道受贿,这个经理也不用干了,回山西种苞米去吧,而且自此信誉为零,以后商号还有晋商各家也不会再聘用他。

恩威并施,每个大区年度总结也是有奖金的,每年蔗糖,鹿皮,烟草等销量总利益的百分之几,排名越靠前,奖金额度越高,而且表现好的大区经理提拔也是越靠前,所以就算张小抠把整个村子工人全年的工资全给曹经理了,他也不会要,也不敢要,甚至为了表达清廉反而让整个天庄的佣工倒霉。

这种制度下,保证了台湾这一片新的殖民地高效快捷与清廉。

如果大明要是能都运用如此管理,也许就不会这么大厦将倾了!

这头,在李老白他们咬牙切齿的努力中,新的殖民地愈发的兴旺时候,遥远的辽东,一股子新的风暴却是扑面而来。

也是个田庄子,趁着辽东的春风好不容易带来些许暖意,锦州城外的新义庄,同样上百个老农扛着锄头慢悠悠的刨着地,播种着今年的早麦。

不是相比于李老白他们干活的精神抖擞,这些老农明显有些无精打采,甚至有意拖拖拉拉,辽东战争的连年蔓延,带着将门化亦是愈发的严重,一个个总兵就如同封建主那样,掌握防区内所有的土地,而辽民不得不依附与他们,一年耕种的粮食,超过八成要上交成租子还有军需,剩下那点勉强才能填饱肚皮,对未来几乎没什么期盼,这些辽民佃户亦是没什么干活的动力。

可就算这样勉强煳口,似乎在这个时代都是一种奢侈了,就在大家伙干的懒洋洋时候,一个骑着马的军汉忽然满头大汗的自北面狂奔而来。

“建奴来了,大家退避!建奴来了,大家退避!”

这声音真如同池塘丢下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千层浪花,那些辽民佃户丢下锄头,直接惊叫着向四面逃去,刚刚耕种了一半的辽东沃土,转眼被抛弃于无用。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扛着白龙旗帜,浩浩荡荡的八旗骑兵就好像天边一朵乌云那样,迅速践踏在整片田土上,领兵的固山额真,还是多尔衮。

上一次关内大败,让多尔衮与正白旗在女真八旗中简直成了众矢之的,众多贝勒一起上书弹劾,要求将多尔衮仿照阿敏例,圈禁起啦,剥夺田产牛录,可这一次,皇太极居然态度无比坚决的挺多尔衮,让他硬是靠着罚银罚粮,丢了四个牛录,挺过了这一关。

其实也难怪,阿敏是四大贝勒之一,对皇太极的皇位有很大威胁,能打死自然要打死,可多尔衮兄弟,皇太极登基就是靠着拉拢他们而起来的,这一次多尔衮名誉扫地了,两白旗就正好更加需要依附两黄旗,虽然损失的确让皇太极也是牙疼,可毕竟巩固了他的地位。

可就算如此,高傲如多尔衮,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这次率领正白旗为先锋,他是带着复仇的愤怒来的。

阴冷的看着已经逃的没人的辽东军屯田庄子,多尔衮仿佛饿狼那样狠狠一挥手。

“烧!”

滚滚黑烟迅速飘荡了半边天,连续几十处农庄全都熊熊燃烧起来,这还没完,锦州东关,激烈的喊杀声震撼的传了几里,没有汉八旗当炮灰,几年没亲自攻城的女真将士依旧蛮勇凶悍,仅仅不到半天时间,锦州东方屏障已经告破。

站在锦州高耸的城头,如今的辽东总兵,已经年过半百的花甲老将祖大寿那双灰白色眉毛简直颤抖到了极点,当年袁崇焕袁督师的铸城步步为营,逼死后金八旗的策略完全被这些女真人活学活用了,当年是明军铸大小凌河城来威胁沈阳,可半年前,清军修建义州,并且在当地屯垦,直接威胁了关宁锦防线中的重镇锦州。

而且当年女真出动全部兵力,打破了大凌河城,让明军的战略意图付之一炬,可如今,祖大寿几次进兵义州,却全被打了回来。

如今效法当年大凌河之战,清军建奴又在锦州城外,挖掘起了层层叠叠的壕沟,要再一次困死锦州!

大凌河中水尽粮绝,人吃人的惨状似乎隐约又回荡在祖大寿的脑海,脸上肌肉剧烈的抽搐着,许久,他才焦躁的回过身。

“赶紧给朝廷发报,锦州告急!锦州告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