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四百七十二章.风萧萧兮易水寒

明末乞活 第四百七十二章.风萧萧兮易水寒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这朝廷衮衮诸公啊!”

拥着骑兵一直等到宋青书回来,乞活军的中军帐篷内,听着宋青书叙述这一趟之行,尤其是高起潜最后和宋青书见面的情景,他也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卢公这是在赌,赌他的忠义能激起其他将领的忠义,可惜,某些人已经把议和当成救命稻草了,如何还有胆子进行一战,关宁军是指不上了,高起潜一番话明显是以左都督为利,让大帅也作壁上观,仅凭着宣大军队,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建奴对手?”

其实归根结底,错还是在崇祯皇帝的犹豫不决,一方面寄希望议和,另一方面又存侥幸心理,这把朝臣拉成两派,不党政都怪了,可惜,孙传庭还是跳不出传统士大夫的最后一道思想禁锢,还是君无过,把罪过全都怪罪到了衮衮诸公身上。

就在这功夫,门口小宝忽然拉了拉铃铛,站在外头禀告着:“大帅,大同总兵王朴求见!”

这罐头走时候屁颠屁颠撵着张其平出去了,宋青书见完高起潜,他都没出来,这会儿倒是麻熘,这头宋青书刚说见,那头王朴就晃悠晃悠进了来,一进帐篷已经忍不住跳着脚嚷嚷起来。

“宋兄啊!今天还真是不了得,那姓卢的简直疯了,去和建奴野战,不找死吗?”

“哼,高阳城下,我军刚野战宰了一大群!”孙传庭是刚直之人,为了他的政策,史上不惜和皇帝硬碰硬吵架,结果被关了三年,这会儿他正感慨卢象升的气节,听着王朴叫嚣,忍不住就开口冷冷的讥笑着,说的王朴脸色当即尴尬的绿了下。

“伯雅先生!”

尽管心里也不喜欢这罐头,不过这厮还有用,面上宋青书还是责怪的呵斥一句,算是给王朴解了尴尬,实在摆不出笑脸,宋青书也只能僵着脸说道:“卢兵部也许有他的考虑,王兄如此急着找我,不知有何贵干?”

“哦!”

有些恼火的瞪了孙传庭那张扑克脸一眼,王朴旋即又是露出了满脸笑意,献宝一样的把一封公文捧了出来。

“他卢象升自己找死,咱老王可不想陪着他死,这不,巡抚张其平签发的公文,云,晋之地有东虏骑兵劫掠,急需要支援,五千两银子买来的!这不,兄弟今晚就要拔营赶紧走!过来问问宋兄,要不要一起回个山西!”

看着王朴信誓旦旦的模样,宋青书情不自禁的和孙传庭对视了一眼,得!这又来个雪上加霜的,大同军队又想办法开熘了,就剩下卢象升标营,他赫赫有名的天雄军还有宣府两总兵才一万出头的队伍,这一战,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宋兄?”

宋青书沉重的感慨了下,好一会才被王朴那急切的声音打断,看着他猴急的模样,宋青书重重晃了晃脑袋:“我军南兵居多,不习北地酷寒,这山西就不去了,王兄一路保重即可!”

“哦。”

这话听的王朴是有些失望,他也是刚得到消息,乞活军在高阳城下斩首五级真建奴,那战斗力肯定比自己队伍高,要能说动宋青书同行,说不定还能混点军功,跟着沾沾光,不过宋青书不愿意,他也没办法,只好强笑着又抱了抱拳。

“如此,王某也不多加置喙了!不过宋兄,听兄弟一句劝,您也赶紧准备撤吧!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巨鹿附近就成了死地了!”

“宋某知道!”

又是寒暄了两句,王朴也真是心急开熘,连口热茶都没喝就提出告辞了,不过看他肥嘟嘟的屁股向外拧,宋青书心头忽然灵光一闪。

“王兄留步!”

“哦?宋兄还有何事?”

快走两步,宋青书亲自追出了帐篷,殷切的拽住了这货袖子,颇有些期盼的问道:“不知王兄军中还有多少粮米?”

“这……”

不管那个军队,军粮都是命根子,皇帝还不差饿兵呢!王朴当即就犹豫起来,看的宋青书爽朗一笑,伸手就在口袋里摸索着。

“我军远来,一道上那些混蛋县官也不给补给,如今已经有点青黄不接了,王兄此去云晋,最迟两三天就能有新的补给,如果王兄你有多余的军粮,多少,我买!”

啪的一下,厚厚一摞加多宝票号的银票拍在了王朴肥实的巴掌上,看着都是万两的银票子,这厮眼睛当即直了。

…………

王朴这货还算是良心商人,就收了五万两,粮食居然差不多留下了八千多担,虽然大米小米麦子杂粮米混杂,也不知道是他抠了多少老百姓缸底儿,好歹这些东西省省的话又够乞活军吃半个月了。

眼看着大同军又是在寒风中冻得哆哆嗦嗦,摇晃着北上而去,逃离战场,孙传庭亦是显得忧心忡忡,急迫的在宋青书耳旁劝说道:“大帅,此战必败无疑,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咱们,也快点拔营吧!”

“我想多留几天!”

眺望着西北方向,迎着凛凛寒风,宋青书却是凝重的摇了摇头:“好歹卢公这是赠马之情,为大局计,助他一臂之力做不到,好歹为他收敛下尸体,也算还了他的人情吧。”

这话听的孙传庭也是默然,英雄惜英雄,头一次他也没坚持着大局,回过头去,不久,又听到他的呵斥声。

“大战在即,都愣着干什么?赶紧挖啊!壕沟挖的越深,就能少死一个人!”

回头看着自己身后又是用麻袋装土,堆积出了五个高耸的土山组成棱堡像怪兽一样牢牢将乞活军包裹在了后面,背后,又是漳水分支在寒冬腊月炯炯流动的冰河之声,看的宋青书心底又是轻松了几分。

史上记载,战后三四天,卢象升的部下以及京师杨嗣昌的传令兵已经自由进入了战场,甚至还有时间翻找到卢象升的尸体,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可却见到多尔衮明显没在这儿久留,如今有了这些外加上面安装的红夷大炮,估计多尔衮将更没有心思来咬自己一口了吧?

不过凝视着流淌不绝的漳水分支好一会,宋青书脑海中,一个《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忽然浮现出来,勐地一拍脑袋,他旋即也是走到了工兵阵中,大嚷起来。

“牛大头呢?给本帅出来,我要你立马调一千人,去漳河上游……”

…………

时间一转而逝,三天时间在各方的紧张准备中,快的仿佛才几个小时那般,十二月二十七,平乡明军中军大营,还是如期开动起来。

衣着破旧简陋的军服,大量的明军步兵推着战车,拉着火炮,沉重的走在泥泞的雪地中,迎着纷纷飘雪,一股子凄凉的感觉却是让人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只有十几面天雄,卢字大旗迎着北风招展,才稍稍添加了些壮烈。

换了一匹马,腰挎着足足几十斤重的精钢大刀,卢象升亦是沉重的督军在阵中。

“卢帅!卢帅!”

就在大军一路西进的时候,背面忽然响起了凌乱的马蹄声,紧接着,又是个和这些军将显得有些不协调的年轻文官急促赶了上来,急切的拽着卢象升马鬃,焦虑的大叫道。

“王朴那混蛋北逃了,关宁军大营紧闭,根本看不出高起潜有出兵的迹象!大帅,咱们这是孤军深入啊!”

“哦?那淮军呢?”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卢象升仅仅轻轻皱了皱眉头,旋即又开口问道,听的赞画杨廷麟却是更加的恼火,鄙夷的哼道:“那个胆小鬼厚着脸皮收了大帅的马,现在居然在挖壕沟,堆土山,也根本没有出兵的模样,守着个乌龟壳,这种人也配坐到总兵的位置?”

“哦?他没走!”

这倒是让卢象升意外了下,看着杨廷麟还是那副愤慨模样,卢象升又是苦笑着说道:“伯祥,你还太年轻,所知所学都是圣人大义,却不知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圣人大义,诸路大军都是吃皇粮,世受皇恩的,只有他宋某人不是,哪怕这次大战,他都没领到一粒粮食,他的军队也不受朝廷控制,只听他宋某人一人号令,淮军完全可以不来,可他还是来了,而且没有走,这就是忠义了!”

看着满天飞雪,卢象升更加感怀的叹了口气:“安稳地方,屯田治军,安置流民,天下清流之士不少,可居然只有一个反贼出身的人在做实事,也许将来有一天,大明还得靠着他!”

杨廷麟倒是没想到卢象升对宋青书评价如此之高,可此时他也顾不得细研究了,而是更加焦虑的劝说道:“大帅!诸军不动,我军孤军深入,这不是羊入虎口吗?咱们还要去巨鹿吗?”

“当然要去,军令如山!本帅岂能自食其言?”

三句两句把满腹惊忧的杨廷麟打发到了后军,没有忙着继续督军前进,卢象升却是忽然翻身下马,对着北方拜了三拜,凄凉的在胸中叹息道。

也许陛下,也需要今日卢某一死吧?

平乡到贾庄的距离不过二十多里,尽管大雪纷飞,宣府的军队还是半天时间就抵达了附近,沿着蒿水桥,迅速渡过漳河,不过没有进贾庄,先头部队首先在庄外休整了片刻。

大雪拍打着人眼睛都睁不开,推车了两个时辰,一个个明军亦是累的汗水蒸腾,单薄的衣服被打湿一大半,此时停下来,寒风刺骨,倒是让人难受的抓心挠肝,一个个团成一团,缩在战车后头。

可就这功夫,连打了各几个喷嚏的一员明军百户忽然恼火的一把挥掉头上的雪花,愤怒的跳起来就要张嘴骂人,可旋即,他却是呆了下,车顶上根本没人,积雪却自己噗噗的向下掉着,在手搭凉棚于眼上,向西眺望,忽然撕心裂肺办的嘶吼在他喉咙中迸发出。

“建奴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