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三百七十章.同乡

明末乞活 第三百七十章.同乡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淮西一带的局势一下子就松懈了下来,乞活军虽然终究没有诏安,可是宋青书足足出了二十万两白银,大张旗鼓捐助给凤阳府重修皇陵,一个流贼给修皇陵捐巨款,对于朝廷也是极其有面子的事儿,得到消息的崇祯皇帝甚至破天荒笑着夸了句义民,旋即兵部下命令,让庐凤总督马士英继续招安乞活军。

可这一谈判,进度就慢下来了,明朝的大官还真是善于说大话,马士英都不例外,他许诺的淮右总兵根本就是个空头支票,还好双方对此都不在意,天天凤阳来的诏安大使大早晨从北来,大晚上又向南去,中午还在潜山混顿饭,看起来谈的热闹,可实际上诏安后的防区,编制,官职,饷银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谈,事情就这么无限期的拖了下来。

这头马士英天天把皇陵重建的进度报到京师,把朝廷的注意力都拉到皇陵上面,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的乞活军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

前些日子一阵忽悠,马士英和阮大铖终究还是听进去了些,对宋青书预言的那些子大事儿也是半信半疑的观望起来,倒是正中宋青书的下怀,抓紧一切时间,乞活军加紧加固安庆城的江防。

大别山真是个宝地,除了地形崎岖,可用耕田缺乏,这儿煤炭,钢铁,花岗岩宝石,几乎什么矿都有,天堂寨附近就有铁矿,霍山还有煤矿,崇祯九年二月,乞活军自己锻造第一批红夷大炮也是出了炉。

这一次可不止二十门落后的大将军炮,三段水泥砌成的炮台上足足装了五十个生铁炮台,一吨多快到两吨的重炮黑黝黝散发出一股子金属光辉,把它们运出山可不容易,绕着山脚挑选宽的道路不说,十六匹马才能拉两门炮,一面走一面还得往地上铺撒碎石头,防止车轮子陷进泥地里,在乞活军缴获的多云巡检司铁匠铺子里铸造,由原本多云巡检,投靠了乞活军的天堂寨留守孙大奇监制,铸造花了三个多月,运出山又足足花了一个多月。

“嘿呦,拉!嘿呦,拉!”

安装这东西也相当不容易,马车直接停在炮台边上,乞活军小队长喊着号子,那些安庆城被肃清的打行打手们充当苦力,还在炮台边上搭着三脚架,几十个人一起拉动滑轮,一门炮才被吊起来,费劲的活动到炮位,放在已经准备好的炮台上。

安装都如此费劲,三天才安装完三十门,这玩意别说退上辽东战场打机动性远高于自己的女真人,恐怕内地对战步兵居多的官军都费事,这一遭折腾,宋青书是更不想把这东西装备到野战军中了。

不过看着麾下那些小伙子们干活,再看着黑黝黝散发着一种金属光泽的红夷大炮,宋青书心头还是满满的自豪感的,这玩意采用外铜内钢的分层铸造工艺,不比朝廷在宁远的红夷大炮差,而且造价还低下去不少。

他半个师傅汤若望在京师给工部铸炮时候,每门红夷大炮的花费是三千两到五千两,经过层层潜规则,工部采购的铜料与工匠费用可是贵的可以,可乞活军自己矿场出产的钢铁,工匠发的工钱比工部工匠还要多,可一门造价才不过区区五百两。

整个辽东战争前后,朝廷一共装备了三百多门红夷大炮给明军,如今安庆的火力赶上朝廷六分之一了,射程三四公里,基本上能打到长江对岸去,这次要是江南水师再来,估计连停靠在对岸湖口列阵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被削的他娘都认不出来。

并且这次的炮台比上一次还要改进了许多,采用的链条式,左右转动的圆轴箍上了长长的链条,后面连着个钢制的转轮,两吨多重再抱着炮身转动已经很困难了,依靠着转轮两个人则能轻松快速的调节大炮方向,角度同样安上了差不多的链条把手,巡视在江边,宋青书禁不住倒是希望起江南水师再来打一次了。

还真叫心里想啥就来啥,宋青书眺望着长江的功夫,顺着下游一叶扁舟忽然急促的出现在眼帘,顺流而上,不到片刻,就靠了岸边,几个身强体壮的护卫簇拥着个穿着青色袍子,差不多五十来岁了,偏偏没有胡子的老男人从港口下了船。

看着那旗号,没等他们进安庆城,宋青书自己已经主动迎了过去,眼看着一身军服来巡视的宋青书,老男人还有那些护卫赶忙一起抱拳弯腰行礼。

“拜见大帅!”

“事儿办的怎么样了?”难得一次,宋青书的声音都带了几分急促,老男人却是禁不住流露出了个兴奋的表情:“托大帅的洪福,和那人接洽上了。”

…………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小人物有时候也能派上大用,这老男人不是别人,当初秦王府派来追杀宋青书而后被俘,投靠了乞活军的那个青袍太监焦大林,在乞活军中,一直在后勤为大军打杂,谁都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人物也能成为个关键,他和南京镇守太监崔斯是同乡。

两人在万年间一起入的宫,一起从小太监做起,宫中险恶,两人相互扶持,交情不浅,后来焦大林作为朝廷调拨给地方藩王的太监,分配往了秦王府,崔斯分配给了东宫,为太子属下,两人的命运就开始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万皇帝不喜欢太子,希望立福王为储君那是天下皆知,分别前焦大林还叮嘱崔斯多保重,谁知道太子朱常洛就挺过了国本之争,当上了皇帝,史称泰昌帝。

可惜这泰昌帝是倒霉的短命天子,好不容易熬死了万皇帝,刚即位一个月,红丸案弄得又是撒手归天了,群臣拥立朱常洛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天启帝,崔斯又是作为太子属下老人儿分配给了信王,他命还真好,信王朱由检,日后也登基了,就是崇祯皇帝。

崔斯虽然不如曹化淳,王承恩,王之心,方正化等大太监风光,但也算得上阎思印那个级别,比阎思印还强不少,毕竟南直隶镇守太监在天下镇守中,也算得上拔尖的。

潜山县一会,阮大铖明显对有福王背景的宋青书看中不少,也是入股加多宝商号,并且主动先去南京张罗其商号事物来,不过阮大铖是着名的墙头草随风倒,宋青书信不过他,这功夫焦大林冒了出来,说从俘虏的长江水师口中问之,南京镇守好像是他同乡。

这下宋青书还真是大喜过望,焦大林算得上乞活军的元老了,他也是用人不疑,直接给他三千两黄金,让他带着去南直隶认认门,万一是就借着关系把银子递上去,要是能有南京镇守的关系,乞活军在南直隶的势力就能有了保障。

这焦大林还真是不负众望。

紧跟着宋青书回了安庆府衙,屏退了众人,宋青书又是忍不住兴奋的问道:“老焦,快说说,南京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回大帅,这次事情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刚开始崔镇守那儿还真是门庭若市,小的又不敢暴露,门子是根本不接见,没办法,在镇守司门口那儿苦等,谁知道大帅洪福齐天,第二天,正好赶上崔镇守去与南京兵部尚书议事,回来时候,在大门口把小的认出来了。”

想着这次经,一起挨刀的穷兄弟如今已经是富贵逼人,自己却还是这么衣一副模样,焦大林那苍老的脸上也是颇为唏嘘无奈,叹了口气,又是抱着拳解释道:“崔镇守还算念旧,小的也没暴露咱们乞活军的关系,就说在秦王府恶了事儿,逃脱出来,投靠一商人当师爷,代主人拜见崔镇守,想挂靠点关系,崔镇守倒是一口答应,还没要金子,最后小的强留一千两,剩下两千两黄金带回来,还与大帅!”

太监倒也不全是阴险小人,也有伟岸丈夫,就像三宝太监郑和,陪着崇祯帝上吊殉国的太监王承恩,李自成攻入皇宫,拼死抵抗的太监方正化,都是,焦大林在秦王府也算是个阴险太监,可在乞活军,没人把他当太监,都把他当做个正常人看带,在宋青书的命令中,他这仅仅算是身体有残疾,不属于特殊阶层的太监,时间一长,这青袍太监居然也变了些,要是别的太监,剩下两千两黄金估计早自己私吞了,他这倒是全都拿了回来。

“不用还了,这次老焦你立了大功,这些都赏给你了。”忠诚必须要得到表扬,不然谁还效忠于你,像崇祯皇帝似得,把忠心的大臣杀得差不多了,到头来身边全都是些二五仔,宋青书倒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头了,这点自然明白,很是大方的挥了挥手。

“谢大帅,小的,小的还有一事。”

领了赏,这焦大林却没显得高兴,反而还是有些吞吞吐吐,看得宋青书禁不住一奇。

“怎么了?”

“崔镇守还想留小的在镇守司担任秉笔太监。”

“哦?”

宋青书还真是惊讶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