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三百零五章.抉择

明末乞活 第三百零五章.抉择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三个人三个阶级,曹三喜是典型的商人,听说劫掠没自己事儿,自己东家还和后金搭上关系,他是喜上眉梢。

邢红娘是反贼,火烧不到自己身上,还能给官府狠狠一个教训,邢红娘是喜上眉梢,一定点都没去想清军入关的生灵涂炭,他们两个的心理正是当代绝大部分明人的心理,国家民族观念淡泊,这种大环境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清军顺利的灭掉大顺,大势已去的时候方才醒悟过来,可惜,却是已经追悔不及。

至于周遇吉,则是这个时代少有关心这个国家的忠义之士,奈何他都身处贼营,这会却是蹉跎叹息不已。

不过这一天好歹还是有些收获,继承了皇太极汉化政策,收拢明朝遗官的就是多尔衮,可以说要不是多尔衮,凭着五岁的小皇帝福临,还有那些抢一票就跑,短视的满清贵族,清军是定不下这个江山的。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之间肯定有着政治联盟,不然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也不会在皇太极死去,那么有利的条件下没有夺取后金皇位,反而扶植大玉儿的儿子,至于两人有没有私情,宋青书倒是只能祈祷清宫剧有一点是真的,能顺利让豪格捉奸在床,坑了多尔衮这家伙。

就算没有成功,至少今天他也在豪格的内心播种了野心,将来要是能在后金内部闹起一出继承者战争,那就好玩了。

“行了,事情就这样,估计这两天,土默特台吉温布楚虎尔就能准备好完全跟咱们商贸接洽,货物销售出去,咱们就准备回家!”

回家永远是中国人最大的诱惑,一听宋青书说回家,几个人顿时都来了动力,收拾下东西,曹三喜就出去准备货物,邢红娘则是喜滋滋的把那红顶戴玩具一样挂在了墙上,至于宋青书自己,则是打了个哈欠。

昨晚太累了,大学逃课包了三天宿都没这么耗费精神过,他是急需要好好睡一会了。

揉着眼睛,把人打发走,宋青书迷煳的就要躺下,可冷不丁一回头,周遇吉还像个傻柱子似得楞在那没出去。

“老周,怎么了?”

又是剧烈迟疑了好一会,周遇吉方才激动抬起头,看着宋青书急迫的说道。

“大帅!对方是东虏,咱们大明朝的大敌东虏,大帅还要和他们合作,把东西卖到草原吗?”

“我们不卖,山西就没有商人卖了吗?”

“可是大帅!”

困意少了不少,宋青书也是苦恼的揉了揉脑门。

“我知道分寸,咱们商号任何人,带货到草原,都必须管好他们的嘴,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如果咱们去退出了,商人们,就像刚刚曹公一样,他们如何就不好控制了,而且如果我们不卖东西到草原,缺了成衣皮鞋的蒙古人满人照样可以过活,他们还会更凶悍,更加饥饿的向大明发起进攻。”

“老周,如今大明风雨飘摇,将来需要咱们来匡扶社稷,只手撑天,一方面我们需要金钱来扩大影响力,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后金的情报,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抉择?”

这一个反问让周遇吉也迷茫了,看了看宋青书,在低头看了看自己常年舞刀弄剑,满是老茧的双手,这个辽东汉子终究是长叹一声,对宋青书抱了抱拳,沉默的退了出去,目送他离开,宋青书忽然也是没有了困意,坐在床边自嘲的咧嘴一笑。

“这跟发国难财有什么区别?”

…………

这年头小冰河期,不止大明朝遭灾,蒙古草原还有辽东的灾害实际上更加严重,努尔哈赤对汉人疯狂的举起屠刀,未尝没有灾害的原因,后来的皇太极更精明,把灾害通过战争转移到了大明身上。

可这也抵消不了北方冬季的寒冷,宋青书自草原买进,又卖回草原,保暖的皮衣,皮鞋,全都成了紧俏货,而且没有哪个商家能如代县乞活那样提供如此巨量商品,皇太极亲自过问,西土默特台吉是信心满满,拍着胸脯保证决计能弄到宋青书需要的原料。

这样一来,西土默特,或者说后金汗廷与加多宝商号之间的商贸往来就算定下来了,这次因为皇太极的关系,蒙古部落还多拿出了不少金银,甚至还送了宋青书一百多个蒙古勇士做为商铺保镖,这一趟生意,不可谓不是赚了个钵满瓢溢。

可是拉着这么大批的财富,宋青书难得却是显得闷闷不乐。

温布楚虎尔送给宋青书的蒙古勇士倒是给宋青书提了个醒,后金可以收拢蒙古人做帮凶,他为啥不可以,这一路上回去,遇到的贫苦蒙古部落,宋青书又是以放牧为名,陆陆续续招募了五百来个蒙古骑手,其中二百男丁,也算是北上收获之一。

蒙古人可来是敏感因素,宋青书都不敢这么直接把他们带进关,在杀虎口附近,先派人去联络姜镶,给这些苦惯了的蒙古人换上套汉人衣服,这才分批的混了进来,这次姜镶也终于抽出空来和宋青书见一面,在大同北靠近长城的一个小铺子中。

“怎么样,宋掌柜,北方那些蒙古人情况究竟如何?这几个月只有你的商队到了归化城,别的货郎担子都被阻挡在大青山以南,你有什么情报?”

这混上了大同镇副总兵,姜镶倒是鸟枪换炮,混了一身高档文山甲,脸似乎都白胖了点,不过大同是他的老巢,来自北方沉重的军事压力也的确让他不好过,这两个月熬的姜镶那双滴流圆的老虎眼睛中满是血丝,进了小店,也顾不得客套,上来就急迫的问道。

姜镶这货势力,贪婪,自私,还有点胆小,不然史上不能在周遇吉宁武关全军覆灭之后第一个投靠大顺,大顺倒了之后又倒向满清,不过他这人,气节还是有点的,后来他与李建泰一南一北,反正归明,与数倍于自己的清军血战,最终被部将害死,清将阿济格为了报复,几乎将大同镇杀空,据说尸体几乎都快堆到城墙高,全城仅仅五个死囚免于一死。

见他着急,宋青书也不卖关子,直接把自己这次的所见所闻倾囊告诉给姜镶,最后还叹了口气。

“这次后金主皇太极都亲临归化城,为了安抚蒙古诸部的人心,今年冬明年开春,东虏是肯定会大规模向南入侵了,姜大人,大同宣府来是中原屏障,我们这些小民可就全指望您了!”

听着宋青书这话,姜镶却是流露出来个无比无奈的苦笑。

“宋掌柜,你指望我,我还不知道指望谁呢!”

“你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大同镇最多时候镇兵二十万,你猜现在有多少?”

“一万六出头!这还算得上老弱!本来还有两万,他娘的马家叛乱又耗去四千多,如果鞑子大举入侵,这大同,就是个筛子!”

九边九边,几乎成了明代史给人最大的印象,宋青书倒是也知道大同镇最近抽调了不少兵丁,可怎么也没想到就剩下这么点,大同镇长城几百里,一万多人连两道防线都凑不齐。

“那人都哪儿去了?”

“都调黄河边上去了,陕西来的流寇现在被大军包裹在豫北,包的死死的,偏偏他娘的谁都不敢上,上个月老子就上书给朝廷,边事将起,求调兵回来,你知道兵部怎么给老子回的?守好城池!”

和宋青书有着共同阴谋,倒是真不拿宋青书当外人,勐地灌了口酒,这姜镶也难得很愤青的往外一指。

“就那点兵,老子顶多把大同给保住了,剩下地方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宋东家,你和雁门关参将邱明是好友,雁门代县能不能保全,也就得看你了!”

这头姜镶还打着宋青书的主意,谁知道听完这个消息,宋青书心里又是咯噔一下,陕西义军被包围在了黄河边上!

还真他娘的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姜镶都如此说,看来战局的确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要是陕西农民军真被彻底灭了,他可就真得独木难支了。

“姜大人,宋某商号里还有些事儿需要处理,今个就不陪大人多饮了,改日,改日宋某定有心意送到府上。”

“宋东家客气了。”

还当宋青书担忧老巢,急忙想回去防守,姜镶也没多留他,客套了两句他也是急匆匆离去准备边防了。

把货物金银交给曹三喜压着慢慢往回带,宋青书自己是先赶着存在大同的四轮马车沿着官道极速往回奔了,车轮飞驰着,一路上,盯着地图,他脸色亦是铁青着。

难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