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二百九十七章.草原之邀

明末乞活 第二百九十七章.草原之邀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不论心学理学,宋青书都不想要,甚至儒学宋青书都有些排斥,儒教是重农抑商的,他计划中将来主要的支持者是资产阶级,需要的是锐意进取,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要是谁都父母在不远游,他还玩转个屁啊?

这个代县大学堂如今也是宋青书一个尝试,他要效仿清末的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在早几百年的大明,洋务运动能不能扭转干坤,给这片古老的东方大陆带来些新鲜的气息。

当然,这个时代照比洋务运动时候还有太多的不同,首先就是西方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不过也不过刚刚露出一个端倪,而不像清末,西方的坚船利炮都打上门来那么迫在眉睫,可供吸收的养分与先进经验都不多,同时让大明这个农业王朝转变成重商主义,难度也是非同一般。

不过,这个时代同样也是充满了变数与机会,东方还没有被西方在技术上,文化上彻底甩开,万一成功了呢?

宋青书的世界地图就挂在了代县大学堂的正堂上,平日里的课程倒是还遗照着李建泰留下来的五经正义来讲,毕竟不少人还是奔着科举去的,只有在下午两点之后,正课结束了,宋青书与汤若望这才携带着一些他们翻译出来的西方书籍过来,以兴趣课的形式向这些学子讲述西方发生的一些事情,如基督教的传播,罗马帝国的崩溃,还有英法百年战争,新教改革,圣女贞德等。

把一些汤若望从意大利带来的史书发下去后,宋青书还布置了个大课题,让他的学生们找出,强大如斯的奴隶制罗马帝国,为什么就能在短短几十年忽然就变乱了,旋即分崩离析?

这么做宋青书目的可不那么简单,同样的大帝国,大明朝何尝不是处在这个大崩溃时期,华夏的士子就算受到心学的启发,被约束到道学那些条条框框中也已经根深蒂固了,宋青书所希望的是,看看这些学生能不能放下身段,把视线从上层激烈的政治斗争放开,真正投注到曾经他们不想看而忽略掉的经济,气候,人口,社会等方方面面。

怀着这个目的,宋青书又是逼着自己有事没事也跑来听课做笔记,也开始学习备课起来。

上午巡视各个工坊,巡视乞活军的训练,下午抽时间来大学堂,崇祯六年一开年,宋青书倒是忙碌成了个陀螺一般,跑的连轴转,不过这生活倒是过的踏实与充沛。

转眼间开春几个月就过去了。

这头乞活军在蓬勃发展,天下大势却变得不那么乐观起来。

自从洪承畴担任三边总督之后,一改前任杨鹤的招抚政策,转而大刀阔斧的镇压起农民起义,从去岁七月开始,甘陕边军就几乎全部被调动了起来,先后在庆阳府,环县一带对西路农民军领袖神一魁麾下大大小小十几个营进行了血腥杀戮,西奥大战,不沾泥张存孟战败,延水关之战,延安马盗混天猴被击杀,九月,甘肃的义军基地铁角城被攻破,神一魁死后继承位置的义军首领郝临,可天飞被先后击杀,在后来镇压农民军中大放异彩,先后投靠大明,闯军,南明,满清的职业叛徒白广恩这时候也是正式投靠了官军。

上个月末,跟着山西总兵许定国出去征战快一年了的邱明倒是终于回来了,因为最近北方蒙古部落的活动似乎很不寻常,而且从陕西开过来的援军也到了,用不到他们这些地方边兵,然而,这却不是个好消息。

宋青书面前如今就摆放着一封字迹潦草而且无比匆忙写出来的信,信是老回回马守应写的。

临洮总兵曹文诏率曹变蛟,张应苍等将出潼关,直奔直奔起义军活跃的蒲州而来,四川总兵邓凯的川军亦是走长江,从勋阳一带进入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冬面,京营出兵两千,通州兵八千,原本应当以京营游击身份带队的周遇吉好歹是被宋青书藏到屁股后面了,可却出来一个比比周遇吉更棘手的人物,大名府兵备道卢象升!

如今是三路大军围成个半包围,把山西义军的主要力量都围堵在了山西南部靠近璐州一带的黄河边上,就连曹操罗汝才这厮在山陕边界都站不住脚了,被打了回来,今年春天,起义军越过太行山,试图进入华北平原的战争也遭遇到了挫折。

不过起义军的困境倒不是老回回信里的主要内容,最主要一条,紫金梁王自用重病!

自从天王王嘉胤煳里煳涂丢了脑袋之后,紫金梁就继承了义军头领的位置,不过也是因为王嘉胤部被重创,右丞相白玉柱还投靠了官军,原本还算紧密的义军联盟一下子就变得松散开来。

幸好王自用与王嘉胤不同,他算得上一位有公心,有手腕的人物,在调和起义军内部矛盾上起了很大作用,宋青书与革左五营还有曹操在忻州大战的时候,就曾收到过王自用调停的劝说书信,有他在,义军还能抱成一个团,可如今,这么一个人物,还这么个节骨眼上,居然重病了。

这对义军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

北有重兵,南遏大河,偏偏头领缓解还出了问题,如果不是知道后世起义军的走向,就连宋青书都感觉有些绝望了,老回回来信的主要意思,是想邀请宋青书也赶到璐州去,一旦紫金梁咽了气,他们革左五营愿意推举宋青书为下一任起义军大首领。

外面还能听到皮鞋厂的缝纫机咔嚓咔嚓的扎着皮子,看着这封信,宋青书禁不住愈发的心烦意乱。

起义军大首领,看着风光,可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先是白水王二,然后又是神一元神一魁兄弟,天王王嘉胤,再往后也就紫金梁王自用病死算不得横死,闯王高迎祥被押解到京师千刀万剐,史上李自成被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郑崇俭等几个狠人夹着揍,打到最后十八骑狼狈的逃进商洛山,好比容易发达了,还不明不白丢了天下,莫名其妙的死在了九宫山下。

张献忠死的更离奇,千军万马保护中自己出来探查军情,好死不死被一个清军小头目给射死了,所以这倒霉大头领,宋青书是压根不去想。

问题是如今起义军局势真是岌岌可危,如果自己不出手,他们能挺过崇祯七年吗?如果他们挺不过去,自己在代县,迟早也会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史上农民军倒是挺过了这第一个危机,怎么挺过去的,宋青书就不知道了,因为史上记录的太繁杂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任他们自生自灭,自己安安稳稳守着代县,等着起义军选出新头领,然后在荥阳大会上流窜天下,彻底打乱明朝布置。

但,如今都出自己这个变数了,万一这帮二货没挺过去,自己不就悲剧了吗?可要动身南下,这代县又这么办?扔了?如今自己麾下不少人都算是在代县扎根了,要放弃代县,恐怕自己麾下都容易掌握不明白。

捏着书信,宋青书又是举棋不定的在滹沱河边他的工厂办公室中来回兜起了圈子,剧烈的纠结着。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功夫,又是倒霉鬼施天福满头大汗热乎乎的闯进了宋青书的办公室。

“大帅啊!大事不好了!”

“又怎么了?”

施天福一来,准没好事!看他一脸衰仔模样,本来已经闹心的宋青书又是无奈的摊着手躲着脚问道,那一脸苦楚,倒是看的比他还苦了,弄得施天福讪讪然的揉了揉肥嘟嘟的脸。

“曹东家这趟走蒙古,被蒙古人扣下了!”

“什么?”

这下真坐不住了,宋青书有些惊愕的蹦了起来。

虽然蒙古人抢掠成性,然而对商人,却是格外的宽松,原因无他,蒙古的大部分生活物资都是汉地生产的,如果把商人杀光了,蒙古人自己也得挨饿,所以像曹三喜这样常走草原的大商人,在各部都会受到礼遇,被当做贵人对待。

这扣留商人,每每则标志着蒙古境内,再次有大的动荡灾难要发生,或许就是南下与大明进行一场大战。

往口子外销售南方买来的茶叶,自己本土的轻工业产品,再换回来牛马皮革,这收入几乎每个月都有十几二十万两之多,代县的皮衣,皮鞋可都是蒙古部落那儿购买的原料,还真是祸不单行,蒙古那面要是出了事儿,自己刚起步的轻工业基地又是一场沉重打击,听的宋青书晦暗的重重一拳头砸在了桌子上。

看着宋青书发怒,小心翼翼了半天,施天福才把事情的后半部分挤出来。

“那个大帅,那,那报信的蒙古鞑儿官还,还留下消息,要,要邀请您去他们汗宫坐坐,商讨商业,就,就把曹掌柜放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