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二百九十三章.大学副校长

明末乞活 第二百九十三章.大学副校长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算起来,宋青书绝对是黑心老板了。

没有保底工资,组装一台自行车或者一台缝纫机才十个铜钱,就算加上那头铸造场的原料费以及人工费,一台自行车的成本也还不到二百个铜钱,从代县批发出去,他就要二两,而这自行车被批发商卖到太原,蒲州,曲沃,洛阳,开封等北方大都市,一辆五两,十两都是被人疯抢,而且买到的人都是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样。

这玩意既能骑,又不吃草吃料,骑出去还有面子,可比养匹马养头驴合算多了。

相比之下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四百到六百块钱,还得自己交伙食费,给宋青书干活一天干十二个小时还没有休息的工人们一个月相当于才能拿二三百块钱,这真是比富士康还富士康,再扣工资,宋青书自己都感觉有些脸红了。

这崇祯六年的开春对于乞活军来说,发展的是相当可人,除了代县这头的轻工业基地初见雏形,代县本地的地主已经被宋青书忽悠的向资本家发展了,另一头,原平县的情况亦是同样可观。

一个冬天时间,点灯子是各种黑社会手段齐出,折腾的原平县那些元气大伤的地主们一共吐出了五百多顷土地,而去年收拢的那些饥民俘虏,一个冬天的乞活军认同教育,天天拿着宋青书的素描画像宣誓效忠的两万五千名饥民也被化成了十几个生产队,带着五千多头牛马回去开始了开荒。

这会可不仅仅是耕种地瓜土豆了,麦田的耕种面积占了一半多,毕竟人也不能老吃地瓜土豆活命,需要些精粮,而且挑了些旱地,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占了五十多顷,加上代县棉花种植的一百多顷,到了秋收,乞活军再也不愁生产原料了。

而且原平的垦荒与这个时代一切的生产方式都不同,不再是封建式地主与农民,而是类似后世的公司,每个生产队成员都是记工分每个月按劳分配开资的,理论上,他们都算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这个,宋青书还是和晚清他特别崇拜的一个人物,实业救国的佼佼者张謇学来的。

张謇是晚清状元,从两江总督张之洞的实业救国,开创了第一批中国近代企业,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通海垦牧公司!

当时张謇去上海筹款时候,发觉上海拉黄包车,推小车的都是来自海门,崇明等几个县的人,他们之所以不得不出苦力谋生,实在是因为家乡人多地少,无田可耕,怜悯心起,张謇就此起了开创一家垦牧公司的念头。

为此,他曾四次考察了范公堤外的荒滩,然后出资金承包,开垦了棉田二百万亩,养活人口一百多万人,尤其是他还把中国传统式小农生产转变成这种大规模资本性质集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哪怕后世宋青书的时代,这家垦牧公司依旧在造福一方,这些还是宋青书在旅游通海垦牧公司张謇纪念馆时候看到的,如今就被他用上了。

虽然孙传庭又对他占着好田种棉花发出了一通不满。

三月,春耕结束之后,宋青书拼了这一冬天胜利的果实也到来了。

代县简直成了山西的小商品批发中心,从去年的瘟疫中缓过来,见识过了加多宝名头,四面八方的晋商聚拢在了代县,施天福曹三喜一下子成了晋商中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而且与在大同站稳脚跟的姜镶勾结,几趟去草原的商队又换来了不少马匹,原本有些商人仅仅是想要来看看,结果硬是掏银子连马一块买了,每天运货出代县的商队不计其数。

商品的种类也从成衣,鞋袜,肥皂,到自行车,牙刷,毛巾铁锅等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轻工业资本的特点就是投资小,见效快,如今是在代县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而且不仅仅是卖货,宋青书还收人,和宋青书合作的蒲州张家可不仅仅派张师定这个偏房远亲了,又换了个蒲州庆元堂的嫡系,据说还是当年首辅大学士张四维的孙子,一个叫张添礼的举人过来亲自和宋青书联络,蒲州张家额外又投入了十万两银子入股,不过这时候的加多宝股份可比以前值钱多了,十万两银子也不过让他们多获得了百分之五的股份。

另一个让宋青书感觉有些惊奇的商号也跑来合作了,这个商号叫六必居,后世超市里六必居的酱菜宋青书可没少买,没想到这个时代已经有这个品牌了,六必居的掌柜的赵家人倒是没有入股,不过和加多宝签订了商业协定,临汾,太谷一带的销售权,全都归了他们。

还有蒲州范家,代县不远的振武杨家,大同府天城卫的薛家,曲沃的李家,还有祁县的渠家,加多宝迸发出的商机,当时大一些晋商几乎全都被吸引了过来。

尤其是宋青书居然又碰到了个老熟人,渠伯涛!

这老西儿算得上宋青书最早的合作伙伴了,可惜,宋青书最困难时候,这老小子雄心勃勃的南下广州,跟着几个广商想找点外洋门路,可惜,经商可不是没有风险的,渠伯涛就在广州被骗了,投资一条已经沉了的商船,赔的内裤差不点没被拔干净了,回到祁县老家就一蹶不振,这次还是以伙计的身份来代县,跟宋青书谈合作的。

貌似和宋青书合作的几个商人都没好下场,也不知道前一阵宋青书是不是扫把星转世了。

故人相见唏嘘了好一会,宋青书干脆把渠伯涛也留了下来,给自己打工起来。

如今坐着代县,扮演一个一级供货商的角色,宋青书经营的倒是颇为滋润,这天,他是正和施天福,渠伯涛几个扒拉算盘计划着下次去草原的生意时候,冷不防外头负责打杂的张好才急急匆匆的又是找了来。

“大帅,客居咱们县避瘟的李司业最近要返京,特邀大帅一起出席的告别宴会!”

这官员迎来送往宋青书倒也习惯了,看《金瓶梅》里,除去那些****的成分,西门大官人就是明朝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而他都不可避免被各路官员所盘剥,说是送别酒宴,实际上又是要宋青书掏银子,给路费。

合上账本,宋青书很无奈的揉揉腮帮子:“回头叫账房包一千两银子的红包,今晚我还要见乔家的东家,就不去了!”

“可,人家李司业专门发来了请柬!”

这在明代的礼仪交往上,算是很郑重了,张好才也是无奈的把一封烫金字的请柬摆在了宋青书面前,看的那金灿灿的隶书,宋青书脸上是直肉疼,这还真盯上老子了,不吸一管血不走是不是?

满是烦躁,宋青书很无奈的翻开了请柬,可片刻之后,他双眼忽然放出了一股金光,就见那请柬落款上写着,国子监司业,曲沃李建泰敬上!

国子监司业可是个了不得的官职了,京官四品,相当于国家大学副校长,不过真令宋青书在意的,还是李建泰这三个字,居然是这个老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