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二百六十八章.崩溃吧

明末乞活 第二百六十八章.崩溃吧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一句孙贼,气的孙传庭差不点没直接晕过去,眼冒金星的晃了好一会,他刚才又是无比愤怒的指着宋青书鼻子大骂起来。

“卑鄙无耻,下作,小人!十足的小人!”

“说的没错,宋某是小人,不然也不会造反了!”宋青书又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下来,接着笑呵呵的说道:“不过在大家眼里,孙先生,您现在不也是小人吗?啧啧,这要是被压到京里,死了不说,史书估计还会留下这样一笔,代县孙某,深受皇恩,谋逆造反,遗臭万年!”

“你!”

孙传庭又是气的双眼发绿,手指头直颤,趁着他说不出来话的功夫,宋青书又是语气刻薄的抢白了出来。

“就算宋某没有这一糟,孙先生,你以为你自己就是什么好东西吗?”

“孙某行的正坐的直,岂容你这等小人污蔑的?”

“我查了,你家匿报了二十多户隐户!”

刚刚还气急败坏,孙传庭被这一句话又是呛得哑口无言。

大明朝的官俸算的上朝代最低的了,低到有人都不愿意当官了,无奈之下才又推出了个利于官员的优惠政策,官员与致仕官员家可以免税。

刚开始这仅仅是个福利官员的政策,然而随着朝廷愈加的**,这向福利也被无限延伸了,地主世家子弟考取功名之后,在本乡本土隐蔽其他户的赋税,将原本应该上缴给国家的赋税转换成隐户缴纳给自己的贡赋。

刚开始隐蔽的户籍农户可能会占点便宜,可几代之后,原本的乡党恩义消耗的差不多,这些隐户又不得不转化成了佃户,田地在官府那儿造册都是人家的,打官司都告不赢,隐户只能人身依附到地主豪强家,备受剥削。

这种现象在大明朝太普遍了!算的上官场的一大潜规则,可毕竟不是正当事儿,被宋青书戳破,孙传庭的气焰顿时灭了三分,顿了一下,方才有些脸红脖子粗的强辩道:“孙某也是出于一片公心,孙周,孙才等户家庭太过贫困,欠赋多年,连媳妇都讨不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孙某可是一分他们的贡赋都没要,整个乡里都可以作证!”

“没错,这个我也知道!”点了点头,宋青书的语气再次爆发了出来。

“可仅仅你一个村,你一人就隐匿了二十个人的赋税!你让大明朝少了二十个纳税户,朝廷连年用兵,却饷银枯竭,连边兵都欠饷数年甚至十数年,而且因为你隐匿赋税,官府收不上来足额税金,不得不采取里甲包赔制,一家逃荒,九家分担,九家逃荒,剩余一家分担,在陕西,老子亲眼所见,明明人家还在,户籍却没有,逼得剩下人家在重税下不得不逃匿抛荒,村村生荆棘,户户当空门,再加上这天灾,流民怎么起的,就你们这些士绅给逼得,谁是天下大贼?你们才是天下大贼!大明王朝的寄生虫!”

宋青书一顿抢白,立马说的孙传庭目瞪口呆,作为统治阶级,这些事儿他可从来都没想过,或者不敢想。

第一手就是攻破这货的心理防线,让他对一直坚持的朝廷,信念产生怀疑,眼看着孙传庭有些踉跄的退了一步,宋青书心里先给自己点了个赞,旋即又是面容严峻的抛出了第二个炸弹。

“伯雅先生,你觉得这大明朝,还有多少年国祚?”

“当然是千秋万代!”孙传庭想都不想,不假思索的说了出来,听的宋青书再一次嗤之以鼻。

“屁的千秋万代,当年秦始皇嬴政是这样想的,汉高祖刘邦恐怕也是这样想的,唐宗宋祖也是这样想的,这里头除了宋亡于外族,哪个不是在国内流民风起的打击下分崩离析?西汉亡于绿林,赤眉,东汉亡于黄巾,大隋十八路反王分崩离析,还有代唐的朱温,黄巢的部将投降大唐,跟老子一样贼出身,说句不好听的,当年本朝太祖不一样是元鞑子嘴里的红巾贼?”

“再看看如今,咱们陕西义军过黄河时候才十几万人,现在就已经翻了几番,这还仅仅是个山西一省,南面还有河南,再往下还有湖广,四川,你花了那么久地图,就凭借你了解,官军真可能把义军堵在山西彻底消灭?有一两支队伍跑出去,哪怕只有几百个人,用不了多久,就能重新拉起成千上万人,就因为你们这些地主豪绅逼得百姓们没有活路了,再加上这天灾,大明亡国,恐怕就在这十几年之内,和朝代一样,亡于流民!”

“不可能!”

孙传庭再一次仿佛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蹦了起来,歇斯底里的吼叫着,他们这些传统士人,朝廷几乎是他们的信仰,一切,宋青书预言大明灭亡,对他们来说不亚于世界末日的到来。

“天灾用不了多久就会过去,而且今上勤政,不同于往昔,朝廷绝对会熬过来的!”

“天灾不用想了,我看过《推背图》,至少三十年之内,天灾不会停!”

这话宋青书纯属胡扯,《推背图》主要讲的易经卦象,他看得懂才出鬼了,不过后世已经证明,明末处于小冰河期,北方格外的寒冷,极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一直到清初康熙年间,小冰河期的影响还没有过完,不过这年头士人都迷信,对于大唐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也极其尊崇,推到这上面,倒也令人信服,果然,听的宋青书一说《推背图》,孙传庭立马如丧考妣。

这还没完,宋青书又是一副愤青模样,继续愤慨而谈。

“没错,你说今上勤勉,照比万皇帝三十年不朝,天启皇帝被魏忠贤所蒙蔽,今上算得上明君,可惜,没他说不定咱大明朝还能多撑二十年,有了他,亡的恐怕更快。”

“此话如何讲?”

被宋青书虐的体无完肤的孙传庭又是仿佛主辩手一般蹦了起来,红着眼睛瞪着宋青书,宋青书则是大大咧咧,往东一指,往西一指。

“无他,没担待,没长性!加上个眼瞎,只会瞎折腾!”

“看辽东督师袁崇焕,上任曾与皇帝约定五年可平辽!先不说袁督师究竟有过无过,是不是志大才疏,这才崇祯三年,他就被今上磔了!千刀万剐啊!”

“可是今上亲口承诺,全力支持袁督师,结果没等袁崇焕上任,辽东就闹出欠饷兵变,户部没钱,今上还不肯掏内帑金,最后袁崇焕杀岛帅毛文龙,还不是看上了毛文龙与朝鲜,与山东的海路贸易了?”

“还有三边总督杨鹤,平台召见时候杨公自己就已经说自己不是那块料了,结果今上还是硬逼着杨鹤上任,最后杨鹤公提出招抚计划,今上不也拍着胸脯全力支持,还曾说过,贼亦我赤子!如今又如何,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杨鹤空俩爪子守着陕西这个大火炉,穷的都饿死了,谁还招安啊?关键时刻今上又变卦了,说过的话当放屁,把责任全推杨鹤身上,发配袁州!”

“再看看如今,阁内都是谁?温体仁,有才能是有才能,比老子还小人的小人!自私自利到极点,有点心眼光玩党争了,王应熊,人如齐名,熊包一个,只会依附温体仁,好不容易有个文震孟,钱龙锡,还都被挤出去了,周延儒也不是啥好人,好歹会干点实事,也回乡了,如此识人不明,不是眼瞎还是什么?”

“这还是个开始呢,你信不信,接着倒霉的还有卢象升,郑崇俭,刘策,熊文灿等一大堆人,除了换督抚能耐,瞎折腾,今上也折腾不出啥花样,还不如万皇帝在位时候呢!”

孙传庭此时完全傻了,不光是宋青书说的如此血淋淋的,还有他对朝中大事的了如指掌!五年可平辽!这是他都好不容易辗转从同僚那打听出来的,他一个造反头子怎么知道的,知道不说,宋青书说的还字字在理,字字说在他心坎上,对于当今朝廷,不少东西他也是这么想的。

“大明朝根基还在,绝不,绝不会十几年内灭亡的!”

虽然还是嘴硬,不过听着那口气,孙传庭心头坚持的信仰已经崩溃的差不多了,可就算如此,宋青书还是残酷的给他伤口又撒了一把大粒盐。

“唐亡于流民,宋亡于外敌,咱大明如今呢?内有流民,外还有东虏拉锯,两样都占了,看杨鹤崇祯三年就知道,陕西个镇精锐入京勤王,陕西盗风起,你信不信,再过两年,等朝廷对咱们义军作战正激烈时候,东虏这把还得尽管插一脚,而且就在山西到北直隶这一代,本来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如今再这么两头拉锯,十二年内必亡!”

“这么说,彻底没希望了?”

双眼发直,孙传庭终于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终于,宋青书算是当了把好人,又是摇了摇头。

“还有!”

“什么希望?”爬了起来,孙传庭惊奇的问着。

“你!我!”指了指他的脸,又指了指自己鼻子,宋青书认真的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