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乞活 > 第一百七十七章.抚局

明末乞活 第一百七十七章.抚局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12 来源:笔趣阁

真是没想到,看似柔软的纸张,居然真可以当做盔甲,拿到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挡住一刀一枪的致命袭击,挽救性命。

吓晕了的田伯光又很倒霉的挨了宋青书一刀,刀刃砍进三分之二,也是被挡住了,可算就在宋青书又亢奋的拿起长矛时候,被邢老倌给拦住了。

倒霉的纸甲可算被脱了下来,套在了稻草人身上,接下来,两个嗷嗷叫着的壮汉拿着长枪上去,凶狠的一顿捅,然后又是疤脸拎着弓箭,强弩好一顿射。

令宋青书很惊奇,长矛居然被纸甲挡住了,弓箭也是卡在了和火铳差不多的距离,虽然最后纸甲也是坏的差不多了,可是宋青书,邢老倌,疤脸三个依旧是面面相觑,并且忍不住无比的兴奋着。

这可是纸啊!打哪个县城,都能弄到一大堆,可是铸铁可就不同了!而且虽然不知道纸甲的制作方式复杂不复杂,可是铁甲一套打出来如何困难宋青书几个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刘宗敏,上好的铁匠,再配上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月,他也就能打出来一套,这还是普通铠甲,要是传说中的痦子甲,一年也打不出来一领。

商量了几下,宋青书马上命人一桶水泼下去,好一会,田伯光这厮才悠悠转醒,揉着肚子一大块淤青,苦着一张脸悲催的叫道。

“大当家的饶命啊!小的再也不胡吹了!”

“胡吹你大爷的!老子现在就认命,你是我傻营军械监监司了!”兴奋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宋青书勐地一排田伯光肩膀。

…………

接下来几天,除了像大~跃~进时候那样全城收集铁器,那些老弱又多了些任务,就是把各类纸张全都翻出来,还有破棉被,破棉袄,只要是棉的,一律不放过。

这儿可是府城,光在县衙里,年的账本,税收,清查,还有官府之间的文书就足足好几仓库,还有官府器物监用的胶,鱼鳔胶找到了一大堆,至于棉制品,更是找到了不少,不说义军自己的破棉衣破棉袄,仅仅那些其他营义军抄大户时候换下来的破烂就堆得如同小山。

接下来就是纸甲的制作了,按照《武经总要》的记录,三寸厚的纸裁剪成普通扎甲甲片大小,一层一层的用水泼湿,然后用胶水叠加在一起,接着用重物不断的砸实,最后等干了后在四个角穿眼钉上,最后用铁线缝在布片上,做成甲,不过田伯光的祖父似乎真当过戚继光的军械监制,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在每二十七层纸甲中间,加入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棉,这样做成的甲片最终不到半寸,可防御力瑞得惊人,居然和铁甲不相上下。

而且这纸甲的重量极轻,一件也不过三四斤沉,反观铁甲,最轻的都要有十多斤二十来斤重,唯一的缺点就是耐久度实在是太差,不过就这么仅仅一天的时间,两千多老弱就给宋青书打出了五百多副纸甲,看着堆成一大堆,还被墨水自动染黑的甲堆,这点毛病还是被宋青书自动的甩到了脑后。

掂量着手里刚打好的一把短刀,再坐在成堆的纸甲中,宋青书还真是有了种暴发户的感觉。

“这样再和官军拼命,可算不惧他们了!”

…………

即便在延安府停着,其实宋青书也没放松对官军大部队的监视,李铁柱带着二十多人分成四组就扎在志丹县的附近,而且还买通了当地人,一旦官军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就回来汇报。

就这么监视了两三天天,边地传来的消息依旧是延绥总兵杜文焕在不断的收拢兵马,预备下一次进攻,这让宋青书放心的在延安府继续大搞着生产,训练兵马,充实自己军队的实力。

可宋青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绕过志丹县向西一百多里的狼口谷,一支官军正虎视眈眈的扎在这里,而且带领官军的赫然就是被宋青书忽悠走的延绥总兵杜文焕!

杜文焕可是经年的老将了,升任总兵全凭着他打套寇的功勋,什么是套寇?盘踞河套平原的蒙古部落!杜文焕当兵时候宋青书还在后世幼儿园玩泥巴呢,额,虽然不是一个时空,可也差不多。

虽然一时被宋青书唬住,可班师回志丹的路上,杜文焕就感觉不对了,回去这几天,一面表面上他去聚拢边军,实际上却是与东部的各州县联系了起来,官府的消息虽然四面漏风,可不得不承认,屹立快三百多年不倒的大明朝还是有自己的底蕴的,不到两天,几十万农民军主力犯宜川的消息已经传了来。

宜川是通往韩城的必经之路,早几次,农民军就曾想通过韩城打到山西去,也的确度过了十来支人马,只不过那时候农民军的态度还没那么坚决,这一次,结合陕北的大旱,再看这行动规模,农民军的战略意图一目了然!

既然农民军主力在韩城方向,那么延安府剩下的人数自然不会多!

被耍了一通,气的咬牙切齿的杜文焕直接带着一千五骑兵,一千五轻兵,绕过近路志丹,绕了个远道直走狼口谷,一天一夜奔袭三百多里路,按照这个行军速度,第五天的傍晚,杜文焕的边军就能直抵延安府城下,给宋青书玩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夜袭他一波。

可偏偏,停在狼口谷的明军接到了西安府三边总督杨鹤的八百里加急。

“这帮书呆子究竟是打的什么鬼主意?眼看着流贼不让打!还要老子这总兵干什么!”

杜文焕气的脖子上的血管都鼓了起来,暴怒中一张沉重的案子被他一下子掀翻了出去,上面的令牌,笔墨文书掉了一地,就包括刚刚接到了总督府檄文。

其他跟来的将领同样气的直哆嗦,这一天一夜赶路,眼看着就要把宋青书一伙土贼杀个血流成河,冷不丁来这么一纸军令,让他们返回驻地,当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去的岳飞啥心情,估计他们就啥心情。

不过生气归生气,下一步怎么做还得研究,参将陈文礼郁闷的赶忙从墨水底下把总督府的文书抢了出来,然后无奈的对着杜文焕拱手抱拳询问道:“总兵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真按照三边总督的命令退回延绥?”

“大人,要我说,干脆不理这劳什子鸟总督,干脆咱们一鼓作气杀过去,杀个那伙流寇屁滚尿流,然后汇集边兵主力,差从后面****流贼主力的腚,到时候几千颗人头的首功在手,还怕他杨鹤个毛线!”

另一个满脸大胡子都到胸口,就差没在脸上写个我是粗人的副将满是火爆的骂了出来,旋即其他的将领亦是七嘴八舌的支持着,可是一片沸反盈天中,杜文焕却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不成!”

“你们是不知道这些握着笔杆子文官的威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死的都能给说成活的!咱们要是擅动了,别说砍几千个脑袋,把流贼全杀光都没用,上头还是得治你的罪!”

“那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流贼跑了?”大胡子又是愤懑的说起来,听的杜文焕也是不甘心的兜了两个圈子,最后无奈的点点头。

“先在这狼口谷待着!各营注意,不要被流寇发现,老陈,你派人火速加急回延绥,只要延绥巡抚洪承畴洪大人支持咱们,咱们就可以继续进剿,杀那群流寇个底儿朝天!”

“他娘的,也只好如此了!”

这一头,杜文焕在算计着宋青书,另一头,驻扎西安城的三边总督府,此时却是灯火通明,黄泥铺出去老远,红地毯一直从门口蔓延到总督衙门,带着一大堆的幕僚亲卫,杨鹤本人也是跪伏在地上,而一个太监双手持拿着一卷圣旨,抑扬顿挫的高声宣读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陕西屡报灾荒,小民失业,甚至破而从贼!自罹锋刃。谁非赤子,颠连若斯,宜切鳏,可胜侧,今特发十万金,命御史前去,酌被灾之处,次第赈之!仍晓喻愚民,既已被胁迫,误入贼党,若肯归正,既为良民,嘉与维新,一体抚恤,钦此!”

“杨大人,圣上对您的奏折,可是赞不绝口啊!今日连内帑金都肯为大人拿出来,也只有辽东的袁蛮子曾经有此殊荣啊!杂家在此恭喜大人了!”

声音威严的念完圣旨后,这太贱了立马变成了一副笑脸,一面收起圣旨递给杨鹤,一面还讨好的恭喜着,那表情,要多恶心有多恶心了。

双手接过圣旨,杨鹤心头却是落了一块大石头,从两年前坐上这个三边总督的位置,杨鹤就感觉自己坐着个火山口,用兵不断,贼却越杀越多!而且偏偏赶上了东虏入关,陕西精锐尽数东去,手里还没兵了,更没法剿匪!

还好,自己的主张如今被圣上采纳了,陕西似乎可以喘过一口气了,也是流露出了笑容,杨鹤双手把圣旨接了过来。

这一接,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第一个变数,也随之在八百里关中大地上展开了蓝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