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八百七十七章 宣战

权驭大明 第八百七十七章 宣战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两年后的一天。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倭国九州岛,萨摩藩。

萨摩藩是九州岛势力最为强大的大名,正式名称为鹿儿岛藩,位于九州的西南部,其领地有萨摩国、大隅国和部分日向国属地。

另外,由于跟琉球王国隔海相望,所以十七世纪初萨摩藩派人侵略了琉球王国,使得琉球王国也受其控制。

今天的萨摩城热闹非凡,倭国各地大名纷纷前来,即便是不能前来的也都派出了重要代表。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那些大明前来商议抵御即将进攻九州岛的明军事宜,为此幕府发动了全国大名来备战,本州、四国和北海道的士兵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运运到九州岛,准备在九州岛与明军决一死战。

进攻倭国的明军自然是李宏宇所主导的水师,早在崇祯十五年九月份的时候李宏宇已经下令明军水师消灭了大琉球岛上的倭人,在大琉球岛上建立了水师基地,准备将大琉球岛作为对倭国进攻的重要踏板。

琉球王国对明军的到来是大力欢迎,并且琉球王再一次恳请并入大明,之前琉球王的请求都被明帝拒绝。

不过这一次,李宏宇让琉球王梦想成真,奏请了崇祯皇帝后把大琉球岛收入了大明的版图,隶属浙江布政使司,琉球王为大明的异姓郡王,使得琉球的百姓万分开心,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虽然大琉球名义上隶属浙江布政使司,但实际管理的确是海关司,如今大明内忧外困,朝廷哪里还有心思管大琉球这么一个海外孤岛,自然扔给了李宏宇。

这可正中李宏宇的下怀,李宏宇调来了海关司的人员对大琉球的军政事务进行了改组,使得大琉球成为了海关司的一个海外基地。

大琉球岛上原本有数个武装势力,宣德年间其中山国国王尚巴志征服其余势力,定都首里城,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正式被宣德皇帝册封为琉球王。

此后,琉球王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并且宣德皇帝正式赐姓琉球统治者“尚”姓,在之前琉球王国的人只有名,在此之后才有了姓氏。

从倭人的手里夺回琉球王国后,李宏宇并没有急着攻打隔海遥望的倭国九州岛,而是下令在大琉球岛上进行了热火朝天的各项建设,他要把大琉球岛打造成对付倭国的桥头堡。

原本,幕府以为李宏宇要趁势攻打倭国,所以调集了重兵集结在九州岛,结果李宏宇却在那里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开战的意思。

倭国没有能力反攻大琉球,明军的水师在攻打琉球岛上的倭人时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战斗力,倭国无法与之抗衡。

而且,幕府现在极力避免招惹大明,大明现在虽然陷入了困境但也就是东方的天朝上国,所以倭国不希望引发战争。

故而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后,聚集在九州岛的外地藩军在崇祯十六年年初退回了各自的属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倭国的大名宁愿跟明军好好地打上一场,也不愿意就这么白白地耗下去,毕竟倭国的经济实力有限,实在是无法长时期承担对峙的军费。

于是在判断明军没有进攻意图后不得不撤退,派人对大琉球的明军进行严密监视,一有动静立刻上报。

再者说了,九州岛上的四强藩有两个,另外两个也距离九州岛近在咫尺,就算明军发动进攻九州的大名也会在四强藩的带领下挡住明军的脚步,进而给幕府调集兵力创造机会。

倭国国内实力强大的大名有四个,被称为“四强藩”,除了萨摩藩外还有长州藩、肥前藩和土佐藩。

其中,萨摩藩和肥前藩在九州岛,长州藩在本州岛西部,土佐藩在四国岛。

值得一提的是,萨摩藩和长州藩后来成为了倒幕的两大核心力量,在倭国的势力最为强悍。

幕府跟地方大名自然也有着远近亲疏的关系,与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封地距离幕府所在的江户越近。

而关系疏远的大明封地距离江户也就越远,即便是在本州岛的长州藩也位于本州岛最西部的偏僻地区,与幕府的关系可见一斑。

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就是本州岛,九州岛和四国岛、北海道岛的环境远逊本州岛。

但由于四强藩距离大明最近,故而通过开展与大明的海上走私贸易,以及与朝鲜乃至南洋诸国的贸易,其经济实力反而逐渐增强。

横行海上的倭寇中,很多就与四强藩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候四强藩甚至会排出士兵假扮倭寇对大明和朝鲜进行劫掠,从中获利颇丰。

正是因为这样,四强藩被本州的那些大名颇为瞧不起,认为他们有失大名的身份竟然跟海盗为伍行劫掠之事。

其中,侵略琉球王国并迫使琉球王进贡的就是萨摩藩,而幕府并没有干预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在幕府认为明军只是想要占据大琉球岛并不会进攻倭国时,崇祯十七年年初,李宏宇忽然派人给幕府送来了战书,先是痛斥了倭国劫掠大明和朝鲜沿海并偷袭大明海外贸易商队的船只,然后给幕府两条选择。

一条是向大明俯首称臣,接受大明的统治,届时明军会在倭国驻军并管理。

另外一条是双方用武力来解决此次事端,所谓成王败寇,获胜者将赢得这次争端的最后胜利。

幕府自然不可能接受大明在倭国驻军的要求,那样一来倭国就将成为大明不折不扣的附庸,即便是幕府同意各地大名也不会赞同,毕竟四十年前双方在朝鲜大打出手,现在双方还有心结,岂会举手投降任人宰割。

因此,幕府自然是选择开战了,于是李宏宇正式告知幕府,他将在六月中旬亲率大大军进攻倭国,与幕府的德川将军会猎于九州岛。

幕府的人万万想不到李宏宇竟然会如此猖狂,公开宣布进攻倭国的时间,这令各地大名是万分恼怒,纷纷叫嚣着给李宏宇一个教训。

毕竟,当年忽必烈两次东征倭国都以失败告终,倭国四十年前在朝鲜与明军打得难解难分,认为明军战力也不过尔尔,自然有着充足的信心对付李宏宇的进攻。

考虑到拥有着强大海上运输能力的明军这次来势汹汹,幕府随后开始调集全国的兵力支援九州岛,准备在九州与明军决一死战。

既然李宏宇这个大明堂堂的太师已经向倭国下了六月中旬交战的战书,那么自然不会失信于人,肯定会如约来攻,否则大明的颜面何存?

对于这次李宏宇的宣战,九州岛的大名都感到颇为紧张,倭国虽然与大明的关系不睦,但大明发生的事情很多都能通过各种途径传到倭国,倭国的大名们都知道李宏宇是个能征善战的人,不敢有丝毫大意。

不说别的,单单李宏宇驻军大琉球岛一事就使得大名们颇为头疼,面对军事压力白白忙碌了一番。

此时,萨摩城,会客大厅。

来自倭国四岛的大名或者代表齐聚一堂,跪坐在各自的蒲团上商议着迎战的事宜,主持此次会议的是太宰府大贰。

太宰府是幕府设立的管理九州事务的机构,虽然最高长官是太宰大帅,但这个职务是个虚职,实际掌权的是太宰大贰。

现在的太宰大贰是萨摩藩的家主岛津鸣云,也是萨摩藩的藩主,作为九州岛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他理所当然成为了太宰大贰的不二人选。

岛津鸣云现在可谓是意气风发,这次为了抵御明军的进攻幕府集中了高达二十万的兵力,准备一举歼灭来袭的明军,是当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以来倭国所聚集的最大兵力。

与忽必烈两次东征倭国不同,由于李宏宇正大光明地给出了进攻的时间,这使得幕府有足够的时间调集兵力,不至于仓促应战。

虽说如此,但幕府丝毫不敢懈怠和轻视明军,据他们所探查的消息,大琉球的明军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万,停靠在大琉球两个主要码头的水师船只更是密密麻麻。

所以,幕府准备集中力量对付明军,像当年对付元朝那样使得明军在九州岛没有立足之地。

虽然明军大军压境,但大厅里的气氛还是显得非常轻松,当年元军的偷袭都被九州岛的大名打得大败而逃,更别说这次倭国早有准备在九州岛聚集了全国大名的力量,拥有倭国最精锐的主力。

明军的进攻,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博多湾,这个地方最为适合登陆,当年元军就是从博多湾登陆,结果尚未站稳阵脚就被倭人击溃。

自从明军进驻大琉球后,幕府就开始加固博多湾的石墙。

当年元军东征时,镰仓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在博多湾一带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元军的蒙古骑兵,元军始终未能突破这个防线。

故而,江户幕府这次对那道石墙报以很大的希望,特意让人对其进行了加固,希望能把明军挡在石墙以外。

“大贰大人,明军这次大张旗鼓地攻打九州有些不合常理,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

就在众人意气风发地准备在九州岛痛击来犯的明军时,长州藩藩主毛利秀广沉吟了一下后不无担忧地问向了岛津鸣云,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毛利大人多虑了,明人素来傲慢一直自恃为天朝上国之民,这次领军的又是大明的太师,故而肯定不会象当年蒙古人那样偷袭。”

毛利秀广的话音刚落,一名大名就不以为地说道,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毛利大人,明军既然发出了战书那么一定会进攻九州,只是现在不清楚他们会从何处登陆。”

这时,另外一个大名也开口表明了意见,笑着向毛利秀广说道,“只要咱们能及时消灭他们登陆的人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那么明军就是来多少人咱们都不怕。”

听闻此言,现场的大名们顿时笑了起来,明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倭国与大明之间远隔大海,明军一次登录的兵力有限,趁着明军水师到大琉球运载第二批士兵的间隙他们只要全力消灭那些登陆的明军,那么明军就部族为惧。

只是,现在现场的大名们还无法判断明军会从九州岛的哪个港口登陆,与元军进攻时不同,这次明军肯定会挑选容易登陆的港口攻打,这就需要大名们做好防范。

“诸位,天照大神会保佑咱们,这次一定能击败明军,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和子孙的厉害。”岛津鸣云的想法跟诸位大名一样,笑着高声说道,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说实话,岛津鸣云并不怕明军登陆,原因很简单,明军一次登录的兵力有限,等明军第二批兵力赶到的时候说不定先前的明军已经被拥有优势兵力的倭军给消灭。

这也是幕府为何要调集二十万兵力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把登陆的明军消灭,这样就使得明军在九州岛无立足之地。

毛利秀广的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当注意到现场的大名都对他的担忧不以为意的时候,苦笑了一声后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希望他是杞人忧天了。

商议完军务后,岛津鸣云率领着众人前去神社祭拜天照大神,希望天照大神可以像当年那样再度降下神风,摧毁明军的船队。

当年元军东征倭国时,两次都遭到猛烈的飓风袭击,损失惨重,这些飓风被倭人奉为“神风”。

尤其是元军大张旗鼓第二次攻打倭国时,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整整持续了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万般无奈下船队只好撤退,把登陆的十万元军孤零零地留在了九州岛,弹尽粮绝后两万余人被俘。

因此,岛津鸣云等人希望这次上天再次降下神风,摧毁明军的船只,这样一来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得明军没有能力向九州岛运送兵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