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为时已晚

权驭大明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为时已晚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夜深人静,太傅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宏宇搂着秦月躺在床上说着悄悄话,四年前秦月去了一趟南方与李宏宇团聚,而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自然相思绵绵有很多话要说。

“相公,此次建奴来势汹汹,关外的官军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单凭三万禁军如何能击败建奴?”

秦月依偎在李宏宇的胸膛上,忧心忡忡地说道,现在的满清可比当年的后金强大得多,皇太极自从继位后可谓励精图治,对外扩张疆土,对内打压派系之争强化集权,国力突飞猛进。

否则的恶化,皇太极也不会打关锦防线的主意,他这次摆明了就是要拔掉关锦防线这颗钉子,把明军赶回山海关,这样的话关外的土地将尽归满清所有。

尤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满清就会在跟大明的对峙中占据优势,迫使大明从以前的进可攻退可守变成被动的守势,皇太极就可以把防备大明的军队抽调回来另作他用,避免了时刻保持戒备状态,进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谓一举数得。

因此,皇太极这次肯定会拼尽全力跟明军一战,而不会像以前的努尔哈赤那样有所顾忌而保存实力。

单从兵力上而言,清军的兵力并不比关外的明军少,这也是明军现在如此被动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清军兵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女真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总兵力约莫二十万左右,跟当年完全依靠女真兵打天下完全不同。

皇太极与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蒙古人和汉人的使用,他意识到女真人人口基数太少,所以大力吸纳蒙古人和汉人,大大化解了努尔哈赤时期严重对立的民族矛盾。

虽然皇太极是敌人,但李宏宇不得不佩服皇太极的能力,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把一盘散沙似的后金整组成现在这般强盛,实属难得。

本来,皇太极的对手应该是天启皇帝,可是天意弄人,天启皇帝竟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皇太极岂能如此顺利地把满清打造成现在这般强盛?

“皇太极对关锦防线是势在必得,禁军自然无法阻挡住清军,不过相公这次是有惊无险,恐怕不会与皇太极正面较量。”

闭目养神的李宏宇微微一笑,一边轻抚着秦月的秀发一边淡淡地说道,“皇太极知道关外的战事要速战速决,所以一定会全力攻打被困的官军,尤其是洪承畴所在的松山城更是进攻的重点,说不定没等相公出关松山城就已经破了。”

“祖大寿现在缺兵少粮,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松山城的官军身上,松山城一破锦州城的官军肯定撑不住,那样一来关锦防线可就破了。”

秦月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她既然留在京城坐镇那么自然对关外的战局非常清楚,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之糟。

如果失去了松山城和锦州城的明军,李宏宇就算是救出了杏山和塔山的明军,那么他手里的兵力也会严重不足,要想击溃清军谈何容易?况且朝廷也不会让李宏宇在关外跟清军死拼。

因此,李宏宇这次出关并不是击溃来犯的清军,而是更可能多的救出被清军围困的明军。

“月儿,京城不是久留之地,我出关前会奏请皇上让你回家侍奉母亲。”

李宏宇的嘴角闪过一丝无奈的苦笑,身为大明的太傅他当然不愿意看见清军攻占关外地区,可有些事情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相公,虽说官军在关外的战事失利,可是以建奴现在的实力尚无法越过山海关进攻京畿。”

秦月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现在的形势可远远没有到她离开避难的地步,清军最多称霸关外,由于国力对比悬殊,其二十年内要想进攻京畿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建奴现在并不足为惧,相公担心的是地方上那些造反的乱民,那些乱民的声势越来越大,他们比建奴对京畿的威胁更大。”

李宏宇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现在反抗朝廷的各地的农民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使得朝廷疲于围剿,一旦打进京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秦月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她知道各地纷涌的农民军搅得朝廷不得安宁,地方上的那些卫所军简直难堪大任,面对那些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军毫无斗志,落荒而逃。

如此看来的话,对京畿威胁最大的是国内的农民军而不是清军。

秦月知道李宏宇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她离开京城,因此也就不再争辩什么,说实话她已经厌倦了京城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第二天一早,李宏宇前去城外的禁军大营,动员禁军将领整军备战,由于事态紧急明天就要起程赶往关外。

李宏宇的现身使得禁军的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关建功立业,跟着李宏宇他们心里踏实,从没有想过战败,毕竟李宏宇自从万历四十七年第一次出关与后金交战以来,二十多年南征北战未尝一败。

下午,李宏宇在禁军将领们陪着视察军营的时候,宫里的一名内侍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崇祯皇帝紧急宣他前去觐见。

李宏宇意识到一定是关外的最新的战报来了,而且看上去对明军极为不利,否则崇祯皇帝不会这个时候派人来喊他,要知道晚上他就要带领着禁军的高级将领进宫吃崇祯皇帝所摆的送行酒宴。

果然,当李宏宇急匆匆赶到乾清宫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清军已经在上个月攻占了松山城,城里多名总兵战死,蓟辽总督洪承畴生死不明。

对于此事崇祯皇帝是又惊又恼,万万没想到数万明军驻扎的松山城竟然会被建奴这么快攻破,在他看来洪承畴至少还能撑上几个月才对。

由于南下的道路被封锁,所以时至今日这个消息才传到京城,李宏宇心中是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锦州城完了,失去了松山城明军的呼应祖大寿肯定撑不住,就算祖大寿想要死守但军心肯定已经散了,想守也守不住。

李宏宇赶到的时候朝中的文武重臣已经悉数在场,他们就在城里自然比在城外的李宏宇先到,三五成群地聚在乾清宫的大殿里低声议论着松山城失守一事。

此事带给了众人莫大的震动,谁能想到清军会如此快地攻下拥有数万明军的松山城,要知道攻城远比野外交战困难。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他现在需要现场的大臣们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那些大臣除了表示震惊外并没什么好办法。

“皇上,臣以前去过松山城,虽然城防比不上锦州城但这些年来也修建得非常坚固,是松锦防线上的一个军事重镇,建奴现在以困为主,他们现在占据了优势绝对不会贸然攻城,否则唯有徒添伤亡,酋首皇太极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李宏宇得知松山城失陷的消息后略一沉吟,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有条不紊地说道,“因此,在臣看来建奴之所以能攻下松山城,十有**是城里出了叛逆!”

“叛逆?”听闻此言,现场顿时一阵哗然,先前没人会想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堂堂的大明将士岂会对女真人卑躬屈膝?

崇祯皇帝的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他相信李宏宇不会信口开河,李宏宇对关锦防线非常了解,非朝堂上那些从未出关的大臣所能比拟的。

“皇上,松山一破锦州危矣,臣觉得当务之急是救出杏山和塔山的官军,重整旗鼓在宁远待敌。”见崇祯皇帝眉关深锁,李宏宇神色严肃地说道,现在也唯有退守宁远,宁远的城防可是关锦防线中最为坚固的。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崇祯皇帝闻言回过神来,环视了一眼现场的诸位大臣,不动声色地问道。

众臣闻言纷纷躬身垂首而立,打嘴仗他们在行,这种真刀真枪地交战他们可就差远了,对关外的情形也不清楚,因此哪里有什么主意。

“既然如此,那么就依李太傅的意思,退守宁远城!”崇祯皇帝见状望向了李宏宇,沉声说道,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黯然。

原本,崇祯皇帝指望着李宏宇出关后力挽狂澜,击败清军解了关外的危局,巩固关锦防线。

可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一旦松山和锦州有失,那么关外明军的兵力将折损一半以上,李宏宇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用一群残兵败将与士气如虹的清军交战。

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就寄希望于李宏宇能稳定住关外战局,避免关外明军全军覆没,否则那大明在关外可就将处于被动的境地。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能应允。”

李宏宇早就知道崇祯皇帝会同意他的提议,因为现在崇祯皇帝已经别无选择,闻言后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沉声禀报道,“臣的母亲年事已高,去年就卧病在床,臣的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此恳请皇上能降下恩旨,允许臣的妻妾代臣在窗前尽孝。”

“咱们大明以孝为本,太傅身为人子理应承孝于父母膝前,此事朕恩准了。”崇祯皇帝还以为李宏宇要提什么条件,没想到竟然是一件家事,因此点了点头后予以恩准。

此时此刻,没人意识到李宏宇此举是为了让秦月等家眷趁机离开京城这个危险之地,避免将来城破后遭受屠戮和凌辱,毕竟现在大明的局势还在朝廷的掌控中,京城在外界看来非常安全。

“谢皇上恩典。”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沉声谢恩,有了崇祯皇帝的这句话那么秦月和柔儿等人就能光明正大地离开京城回湖广。

次日上午,在朝中文武重臣的陪同下,李宏宇在城外的禁军大营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率领着禁军大营的三万兵力浩浩荡荡地奔向了山海关。

没几天,秦月和柔儿等人就启程前往湖广,回襄阳府去伺候婆婆赵氏,顺理成章地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自此,京城昔日里热闹的太傅府变得冷清了下来,直至明亡秦月等女眷再也没有回来过,留下管家看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